饲料厂都惊呆了!养虾高手只用一招,料比降低0.2!这个账,他算得比谁都明白水产对虾养殖户

养虾也要避免同质化竞争,微利时代,智能投料机正在为福建土塘养殖带来革命性突破。

世界养虾看中国,中国养虾看漳州,漳州冬棚看南靖!

养虾行业不会淘汰,但是会淘汰很多人!谁会被首先被淘汰呢?答案是效率低下的养殖业者会最先被淘汰!

在中国的养虾业中,南靖的土塘养虾可算是效率较高的代表之一。福建人敢想敢干,总是走在行业的前沿。然而,随着养虾行业逐渐进入微利化阶段,曾经敢为人先的南靖虾农们,也开始积极寻求转型。

一个南靖养虾高手成功转型的故事

南靖的李老板经营着两口土塘,分别为2.2亩和4.2亩,面积虽然不大,但他的产量颇高。他采用半生物絮团养殖模式(以菌为主,以藻为辅),夏季放苗密度为7-8万尾/亩,养殖周期为80天左右,料比控制在1.1,这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成绩的,但随着微利化的来临,这样的投入与回报显然已经失去了竞争力,因为他看到有很多使用投料机的养殖户已经比他拥有了更高的效率。

“刚开始的时候我还是持怀疑态度的,因为人工看料台和机器的方式有所区别,但是今年龙海那边的养殖户用了中渔的投料机以后,成功的案例越来越多,而且成本大幅降低,越养越轻松。这时候我才意识到我的认知可能错了。”李老板笑着总结道,上了中渔的虾专用投料机以后,他的投喂策略与别人的不同,他采用一天喂三餐,每一餐喂3个小时15分钟左右,中间停1-2小时,接着再开机投喂。

“这一批虾放苗密度还是7-8万尾/亩,养殖65天就看虾,67天卖虾(9月4日卖虾),19.2元/斤,养殖成本8元/斤左右,一次性起了13200斤虾,规格27头,料比0.84,养殖周期缩短了10天,饲料厂的业务员看到数据都惊呆了。”李老板认为,这种投喂方式比传统人工投喂优势明显,确保每一餐都能被虾高效消化,避免了饲料的浪费,并且更符合虾的生理特点。

年轻一代的养虾经:他算得比谁都明白

当问及李老板使用中渔的虾专用投料机后,他有没有算过真正给他带来了多少投资回报,李老板虽然没有给出明确的数据,但是他的心里比谁都明白,然后给我们算了一笔账:

第一,直接回报

1、减少饲料消耗,饵料系数降低了0.2-0.25,意味着饲料消耗减少20%左右;

2、减少人工成本。无论池塘面积大小,如果单从喂料的工作强度来说,自动投料机都相当于一个工人,因为它可以做到24小时投料,而且可靠、负责,一般人做不到。

第二,间接回报

2、减少水体污染。饵料系数低了就意味着水质污染少了。因为李老板的土塘是两年左右才会洗塘、晒塘的,所以虾养到越大,底部就越差。但使用投料机可以减轻塘底的污染,底部环境好了,虾也会更舒服,疾病或者细菌就不容易滋生,动保的成本自然降低;

3、虾生长更加均匀。大小一致的虾更容易卖出好价钱;

4、成活率更高。李哥认为使用投料机喂虾,成活率是明显提高的,因为最终的产量也提高了。

5、减少增氧能耗。在同样的增氧下,养出更多的虾,实际上是降低了能耗。

“使用投料机喂虾肯定是大势所趋,一台投料机2000多块钱,但是它带给我的不只是降低料比那么简单,还有很多直接回报和间接回报。如果养殖户未来想提高竞争力,必须上投料机,不然没法和别人竞争。”李哥强调。

实践已经证明,在水产养殖的智能化浪潮中,投料机不仅仅是一项工具,它代表着现代养殖的未来。智能化、精准化、科学化的养殖方式,将是每一个养殖户在微利时代突破困境、提升效益的不二法门。正如工业革命时代的一句名言所说:“效率是生产力的革命”,今天,智能投料机正为虾养殖带来这一场效率革命,让每一分努力和投资都不再白费。

中渔,让每一位养殖户都用得起好渔机。

佛山市中渔科技有限公司是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中国渔业科技设备创新企业,现代化智慧渔业装备专业品牌,其研发的自动巡航喂虾机曾两次登上《CCTV》我爱发明栏目,拥有发明专利以及实用新型专利近50余项。

公司拥有专业的核心研发团队,并与南京软件研究所、中科院南海研究所、武汉农机研究所等权威机构共同合作研发产品,其中包括有散装料塔式风送投料机、水产专用散装饲料运输车等,且散装料塔式风送投料机在2023年通过广东省农机推广技术鉴定与武汉市专项补贴申请。

“打造中国渔业科技装备创新企业、成就现代渔业装备专业品牌!”是中渔追求的使命,不断推出创新产品也让业者看到中渔完成使命的决心。

作者:中渔

编辑:郑燕云

首届中国虾类产业大会

暨2024渔业协会对虾分会年会

地点:浙江﹒台州

会议规模:政府领导、协会领导、特邀专家、养殖大户、产业链企业、经销商、一线渔医、电商企业等500人

THE END
1.招聘对虾养殖技术员招聘对虾养殖技术员招聘猎聘招聘对虾养殖技术员招聘频道为您提供大量的招聘对虾养殖技术员招聘信息,有超过10000多招聘对虾养殖技术员招聘信息任你选寻,招聘招聘对虾养殖技术员人才就来猎聘招聘对虾养殖技术员招聘!求职找工作就用猎聘聊。https://www.liepin.com/s/1c7fe030842926cc564cc246785fe544/
2.中国对虾养殖方法以山东为例中国对虾的两次养成方法说明如下①将一年中的养殖对虾周期以病毒发病区间为中点分成两个养成周期,把高温季节的病毒发病期作为大田清池、晒池培养基础饵料时期,为第二周期仔虾放入大田养成提供丰富的生物饵料;②第一周期为2至3月用越冬亲虾在控制条件下育苗,3至4月在大棚暂养,4至5月在大田分苗,5至7月https://www.xjishu.com/zhuanli/01/95110598.html
3.对虾成功养殖的技术要点已养殖多年的土池,通常池底淤泥层较厚。淤泥中的有机物是病原生物滋生繁殖的基质,在养殖期间,随着水温上升,淤泥中的有机物迅速分解,大量消耗底层水的溶解氧,并产生多种有毒物质,影响对虾的正常生长,甚至直接造成对虾的死亡。另一方面,底泥的淤积减少了有效的养殖空间,既不利于放养密度和养殖产量的提高,也不利于水色http://www.xmjianghai.com/News/Details/739?iswap=wap
4.纯淡水白对虾养殖农村对虾养殖技术养殖一亩的话*多也就只能投放两千多只,一年可以养两造也就是四千多只,其次就是在一年中南美对虾还会产卵生下幼虾,所以一年大概有四十多万只,除去死亡的几率之后,一年还可以产三十多万只对虾,总重量也就是三千多斤左右,那么按照市场收购价十块钱来算,总说以三万多块钱,除去养殖的成本,一年可以净赚一万多,经济http://hkjum390528.51sole.com/companyproductdetail_349907721.htm
5.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70年代末,美国科研人员先后完成了南美白对虾种虾的培育、交配、育苗和高密度养殖的科研攻关,在中南美洲已形成产业化发展,1988年7月,南美白对虾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张伟权教授引进我国,1992年8月全人工繁殖获得成功,并于1994年人工育苗和批量生产获得成功。但南美白对虾受种虾成熟及育苗技术的影响,我国至今未能大规https://www.fwsir.com/yanjiang/html/yanjiang_20080727114946_106512.html
6.对虾养殖(精选十篇)摘要:利用日照市水产研究所对虾养殖池塘进行日本对虾池塘高效生态养殖技术试验,研究了日本对虾的生长规律、适宜的养殖环境。从入池水温到盐度、pH值、透明度、饵料投喂及病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日本对虾养殖管理情况,结果表明在水质条件、饵料、充气、药物防治、日常管理跟踪到位的情况下,能够达到日本对虾高产高效。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1t8i4re.html
7.世界对虾养殖《世界对虾养殖》是1993年海洋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倪正泉、徐娟儿。 出版社 海洋出版社 作者 倪正泉、徐娟儿 页数 56 书名 世界对虾养殖 出版时间 1993-09-01 装帧 平装 ISBN 7-5027-3454-6 目 录 1内容简介 2编辑推荐 3图书目录 1内容简介 https://baike.sogou.com/v167389047.htm
8.养殖条件养殖成本……这份对虾养殖十五年变迁请查收南方+在EMS疾病暴发前,中国和东南亚大部分地区通过直放苗和疏虾方式进行养殖,厄瓜多尔则将虾苗直接放养在大型池塘进行养殖,但成活率和收虾的规格较低。 (点击放大查看图片) 2012-2013年EMS暴发期间,对虾养殖户开始重新设计养殖系统,例如:采用封闭的小型养殖池塘,对水源进行消毒,虾苗标粗,充氧和底排污等。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401/06/c8479451.html
9.日本对虾养殖技术及常见病害防治方法我国台湾省1970年开始日本囊对虾养殖试验,我国大陆沿海地区养殖日本囊对虾起步较晚,于1988年起在浙江、福建和广东等省陆续开始养殖,现从海南到大连沿海均有养殖,规模日益扩大,它比凡纳滨对虾和斑节对虾养殖难度大,生长速度较慢,不耐高温,在南海区主要是秋季养殖,但近年来由于病毒病的暴发增加日本对虾养殖难度。南方http://www.chinaeel.cn/index.php?c=content&a=show&id=15605
10.对虾养殖技术:新手如何养对虾?对虾一亩放多少苗?对虾养殖技术:新手如何养对虾?对虾一亩放多少苗? 放苗前的准备工作: 1) 虾池整理:一般虾池与收成后将池水排干,底土污泥为3—10cm厚者需暴晒塘底,使土壤氧化,再施以生石灰100—150kg/亩。如底土污泥达10—20cm以上的,按上述方法处理后再用机械翻耕底土,使其晒至龟裂状。晒池15—30天不等。甚至http://jrshuichan.com/article.html?id=2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