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节对虾其体色较深,头胸甲较为厚实,体长而侧扁,略呈梭形,体色鲜亮。[1]体表光滑,壳稍厚,体色由棕绿色、深棕色和浅黄色环状色带相间排列。
1孕妇能吃斑节对虾吗
斑节虾又名大虎虾、草虾、花虾、牛型对虾等等,斑节虾身上有土黄色和黑褐色相间的斑纹,斑节虾是一种南方的海虾,斑节虾最适合温度是二十五度到三十二度,斑节虾生长的非常快,杂食,可以人工饲养,产量高。斑节虾是对虾中最大的,最大的可以长到三十三厘米。
一般的也可以长到二十二厘米以上,最大的斑节虾单个体重可以达到一斤多,一般也可以达到半斤,斑节虾是名贵的虾种,斑节虾口感十分好,可以用各种烹调方法来烹调,红烧、做汤都可以。
斑节虾分布区域甚广,由日本南部、南朝鲜、我国沿海、菲律宾、印尼、澳大利亚、泰国、印度至非洲东部沿岸均有分布。我国沿海每年有2~4月份和8~11月份两个产卵期。
斑节虾除了和普通虾一样外,其虾青素的含量较普通虾大约高20%,因此在春节期间的价格比较高,虾青素是一种最强的抗氧化剂,它本身能显著增强虾的存活率和产卵率,以及抵抗外界恶劣环境的能力。同样,人和动物食用高含虾青素的虾肉也可以显著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等疾患。
斑节虾尾尖为鲜艳的蓝色。额角微呈正弯弓形,上缘8~10齿,下缘1~2齿。第一触角鞭甚短,短于头胸甲的1/2。第一对步足无座节刺,雄虾交接器中叶顶端有非常粗大的突起,雌交接器呈长圆柱形。成熟虾雌大于雄。
孕妇能吃斑节虾吗,能吃。斑节虾营养丰富,孕妇担负着胎儿和自身的双重营养,经常吃斑节虾可以及时的补充身体需要的营养。很多海里的生物都是寒性的,斑节虾是平性的,任何人都可以吃,老人、孩子、孕妇都可以吃哦。
2斑节对虾的形态特征
其体色较深,头胸甲较为厚实,体长而侧扁,略呈梭形,体色鲜亮。[1]体表光滑,壳稍厚,体色由棕绿色、深棕色和浅黄色环状色带相间排列,额角上缘7~8齿,下缘2~3齿,以7/3者为多,额角尖端超过第一触角柄的末端,额角侧沟相当深,伸至目上刺后方,但额角侧脊较低且钝,额角后脊中央沟明显,有明显的肝脊,无额胃脊。其游泳足呈浅兰色,步足、腹肢呈桃红色。
3斑节对虾的内部构造
南海水产研究所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现场测试,现场随机抽样测定对虾体色正常、肠胃饱满、活动力强、规格均匀、无异常症状。平均体长9.18cm,平均体重11.76g,测算试验示范池亩单产量1500.8公斤,总成活率62.3%[2]。
骨骼系统
由头胸甲和体节甲壳组成。
肌肉系统
肌肉发达,多为横纹肌,分布于头胸部和腹部,腹部肌肉最为发达。
消化系统
位于两大颚之间,食道呈短管状,膨大的部分为胃。胃分为前后两部,前部较大呈囊状,避薄,称贲门胃或前胃;后胃较小,在贲门胃之后,称幽门胃,胃避较厚。贲门胃避上有几丁质齿,形成胃磨,能磨碎食物,然后送入幽门胃。幽门胃内前端有无数刚毛交织如筛,可过滤食物以免大块食物进入幽门胃。幽门胃后接一条管状的肠子,自胸部末端向腹部背面延伸。肠分为两部,即中肠和后肠。后肠或称直肠,位于第六腹节内,开口于尾节的腹面,即肛门。中肠前端两侧有1对大的消化腺,称中肠腺或肝胰脏。肝胰脏由小管及分泌盲管组成,呈块状,分泌消化酶,消化淀粉、蛋白质及脂肪等营养物质。中肠与中肠腺之间有管相通。
4斑节对虾养殖
场地选择适合斑节对虾生活习性的沿海、河口滩地,都可用来建池养虾,水源要纯净,无工业污染,温度、比重、pH值的变动范围要适合于斑节对虾的生物时限范围之内。附近有淡水注入或有地下水,便于引导或打井与海水混合来调节比重。以砂为主,砂泥混合,砂的成分占60%以上。虾苗饵料供应方便。以减少运苗的死亡率及有廉价饵料而降低生产成本。有电力供应、交通方便。便于排灌、增氧以及生产资料、产品(尤其活虾)运输。
虾池建造建虾池是人为地模拟适合斑节对虾的生长环境,尽量创造条件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精养和半精养池标准:虾池内外堤是一定要牢固,外围大坝的堤顶建3~5米,坝高要比当地最高潮位和洪水水位多1米以上,面海堤坡以1∶2~1∶3倾斜,并用石砌护坡,保持堤岸不被潮水冲刷;池塘面积以20~40亩为宜,虾塘内堤堤顶为50~70厘米(沙质地则需加宽)一般坡度为1∶1.5,(沙质底为1∶2~3),堤高以池水深度加大雨时水量所增加高度及因波浪所涌升的高度为准,池形以长条形为宜,池深能保持1.5米以上;有独立进、排水系统,进出水闸门对立而建,其大小视池的面积而定。一般40亩池进水闸门的宽度1.2~1.5米,排水闸门为进水闸门的1/3~1/2。沙质土闸门的基础应加牢,闸门上要留有三道闸板槽,做为挂铁丝网、水门板及纲尾用。若使用抽水机抽水则于堤岸上使用塑胶管或砖切小水沟,其注水口应伸入水池,避免冲激到堤岸;池塘内要挖环沟或中央沟,以增加水流和水深,也利于高温时避暑,池子外围要建引、排淡水渠,既排洪,又可引淡调节比重。总之,要按照以上标准,统一规划,修建或改造虾池,以利斑节对虾生长。
肥水养虾塘内繁殖基础饵料是解决斑节对虾早期饵料、加速生长的一项有效措施,是其生产程序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可以从清塘进水后,放苗前5~7天内进行。首次进水不要太深,20~30厘米即可,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太阳光,减少施肥量。以后每隔3~5天施肥1次,使水保持黄绿色。如水色适宜就可以不施。目前多用有机肥料,氮肥有尿素、硫酸胺等,磷肥有过磷酸钙。氮磷比例为10∶1。尿素用量为1~3ppm。
病敌害防治敌害主要有五须虾、鰕虎、鲈鱼等争食、争氧和直接伤害斑节对虾的鱼虾类;在纳水时其卵或稚幼体随水进入虾池,大量繁殖时会造成危害。防治的办法是,避开其繁殖季节进水;进水时在闸门的闸槽上安装滤网(网目要小于这些敌害生物),严防其进入虾池。对五须虾等可用分段养殖法,缩短其养殖期间,以避免其大量繁殖;在池内设吊网,内置饵料诱集,或利用夜间四游习性使用定置网捕获。对害鱼可使用茶仔饼杀除,在每个月的大潮水期间撒上10ppm以下茶仔饼,既可除鱼害,又可促进虾脱壳和起肥水作用。丝藻的大量发生会阻碍虾的行动并导致水中透明度下降,水清和低盐是其发生的条件,故保持水中肥分让微细藻略为发生减低其透明度,如发生应用人工清除或放入大型草食性鱼类(如虱目鱼)摄食。虾病应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建立起虾情、虾病记录、分析、报告等虾病防治档案,及时预报测报虾情、虾病,以利各养殖场进行管理和防治。
5明虾和斑节虾的区别
我们平时食用的虾有很多种,大家经常听到的“对虾”、“明虾”、“草虾”、“基尾虾”、“竹节虾”、“白对虾”这些都是虾的通俗叫法,时机上,这些都属于对虾。斑节虾也是很容易和明虾等对虾搞混的一类虾,很多人都搞不清明虾和斑节虾的区别,实际上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两者还是很容易区分的。明虾外表与斑节虾相似,但它个头肥大,额头上有刺,虾肉组织发硬且无甜味。
明虾亦称“中国对虾”、“东方对虾”、“对虾”,身体长15-20厘米,经济价值高,是中国沿海的主要养殖虾类。过去市场上常成对出售,所以明虾也叫对虾。明虾的甲壳薄,光滑透明,雌体青蓝色,雄体呈综黄色,第三步足伸不到第二触角鳞片的末端,常栖于浅海海底,喜食底栖小型甲壳类、双壳类软体动物和其他无脊椎动物,也摄食海藻。中国沿海均产,主要分布在黄海、渤海及朝鲜半岛西部沿海。
斑节虾俗称黑虎虾、鬼虾、草虾、花虾、牛形对虾,联合国粮农组织通称其为大虎虾。斑节虾体被黑褐色、土黄色相间的横斑花纹,额角上缘7~8齿,下缘2~3齿。它的分布区域甚广,由日本南部、南朝鲜、我国沿海、菲律宾、印尼、澳大利亚、泰国、印度至非洲东部沿岸均有分布。我国沿海每年有2~4月份和8~11月份这两个产卵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