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比虾更好吃的,是剥了壳的虾。
虾真的太优秀了,高蛋白(每百克15~20g)、低脂肪(每百克1~2g),热量低负担,矿物质含量也不错。
无论作为日常美食,还是补充营养、减脂增肌,都是很棒的选择。
但研究员小树也听到越来越多关于「虾不能吃」的讨论:
我们吃的虾大多是人工养殖的,养在脏水里?从小喂激素、喂药,体内有毒物质很多?
还能不能放心吃虾了啊——
养殖虾,
到底能不能吃啊?
—
首先,我们吃到的虾,的确是养殖居多。
根据农业农村部2020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养殖虾占全国虾总产量的3/4以上,而且淡水养殖和海水养殖都有。
比如咱常吃的明虾、黑虎虾,都有海水养殖的。
人工养殖的原因也很简单,只靠自然捕捞不够咱吃啊。加上成本也很高,过度捕捞会对生态造成严重影响,人工养殖就成为了很自然的选择。
谣言一:高密度养殖的虾,很脏
这真是虾被冤枉得最离谱的一次。虾虾,可是行走的「水体检测仪」。
要知道,虾是水生生态的典型环境指示物种,很多生态学研究甚至会把虾作为生物指标,来衡量水体的污染情况。
一旦水体条件不好,比如含氧量不足,水体污染、藻类过度繁殖等,虾都没办法活下去,更别提长大了。对养殖户来说,养虾必须先养水,实时监测保证水况,这是底线。
不少朋友可能看到过,网上流传的视频,养虾的水体不仅绿绿的,还有不少泡沫,看着就脏。
谣言二:养殖虾,是喂避孕药、激素长大的
给虾喂避孕药和激素,不仅没必要,对养殖户来说,得不偿失。
流传的观点是,给虾喂避孕药,可以阻止虾产卵,加快它们的生长速度。
另一方面,哺乳动物用的避孕药,无论在什么阶段,对水产动物都起不了作用。
至于养殖虾为啥长得快,你想啊,养殖虾都是人把食物喂到嘴边,长得自然更快更肥。(此刻不免想起家里12斤的胖猫猫
谣言三:喂了硫酸铜的虾,不能吃
不管是硫酸铜,还是各种兽药,只要是农业合法的养殖用药,规范使用都不会有安全隐患。
养殖过程中,如果出现病害,会使用特定的药剂进行治疗。但养殖户一般不会超量使用,不仅增加成本,对虾本身的成长也不利。
通常,养殖虾在上市前还会有「休药期」,上市前药物基本代谢完毕,体内不会有太多残留。
而且我们在正规店铺买到的虾,都经过了多道标准、多部门检测:
1)养殖过程,农业部门等会进行抽检巡检
2)进入平台/商超前,企业会对养殖户资质及产品检测报告进行核验
3)上市后,市场监督和卫生疾控部门会定期抽检
根据第五次总膳食研究数据,2023年上半年全国产地水产品兽药残留检测合格率在99%以上。
如果是在正规平台购买的虾,不用太担心啦。
虾很值得吃,
这7种真的可以试试
根据《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建议居民在平衡膳食条件下,每日水产品和畜禽肉类的摄入量为40~75g(指可食部)。其中,明确过敏人群不建议吃,痛风人群发作期尽量不吃。
防止大家吃到一半产生疑问,先说清楚:
1.虾头别贪吃。虾头里的虾黄是虾的胃、肝脏等器官,确实容易富集重金属,少吃点;
2.虾可以和水果一起吃。主要是有说法表示,虾中的五价砷会和水果里的VC生成有毒的三价砷(砒霜)。实际上,虾中的无机砷含量并不多,对成人来说,想要中毒,一次要食用几百斤虾。
现在,更可以放心吃虾啦。
研究员小树发现,虾不仅营养好吃,可选的品种也是真的……多啊!
但凡点开一个生鲜平台,就有至少10种不同名字的虾,价格也差好几倍。
罗氏沼虾
价格:50元/500g;(带膏)70元/500g
特色:个头大;雄性虾第2对步足大,呈蔚蓝色;蛋白质含量最高,Q弹鲜嫩,肉感十足;煮熟后虾头胸甲有类似蟹黄的味道
黑虎虾
(斑节对虾)
价格:60元/500g
特色:个头大,体表有褐色、棕色、浅白色横斑相间排列;脂肪含量较高,肉质紧实,钾、硒含量高
斑节虾
(日本对虾)
价格:198元/500g
特色:虾中贵族;鲜甜不腥;虾青素比普通虾高;脂肪含量更高,矿物质总量高于其它品种
明虾
(中国对虾)
价格:33元/500g
特色:雄虾色泽偏黄,雌虾色泽偏青,个头通常较大;钙含量高于其它品种;肉质紧实劲道
南美白对虾
价格:37.5元/400g
特色:甲壳较薄,体表带有细小斑点,体色会随环境变化;蛋白质含量和矿物质含量更高,高钾低钠,维生素D含量高;肉质弹牙鲜咸
樱花虾
总价:40元/500g
特色:外形比一般虾小,外表粉红透明似樱花;肉质Q弹、鲜甜可口
北极甜虾
总价:刺身250元/500g;冷冻40元/500g
特色:身材迷你,部分虾头颜色深;含有15.4%碳水化合物,成就鲜甜口感;刺身软糯鲜甜,冷冻口感紧实;注意钠含量偏高
相信大家也发现了,虾和虾之间的价格差竟然……过百……
这主要和成本、品质、市场供给有关。如优质北极甜虾,需要出海捕捞,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加上运输,价格自然上来了。养殖虾也一样,养殖成本、品质是决定价格的核心因素。
总的来说,不论是30元还是200块一斤的虾,都是营养美味的虾,各有各的吃法。
当然,也总有人愿意为更鲜更妙的人间风味折一次钱包。
别再说养殖虾不能吃啦,一起谢谢虾虾。
合作专家高博文
食品研发工程师
合作专家ALexLi
水产养殖领域技术分析专家
科学审核李纯
中国注册营养师
内容策划之树
参考文献
[1]杨月欣,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8.
[2]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2020中国渔业统计年鉴[M].2020.中国农业出版社,2020.
[3]陈雪昌,何依娜,祝银,等.浙江海域海捕虾中重金属含量监测和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32):99-100.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5.32.033.
[4]宋阳威,王云飞,赵轩,等.市售鲜活鱼虾中兽药残留检测与分析[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9,40(5):6.
[5]张桂芳,张晓瑜,王志昱,等.烟台市养殖虾中19种抗生素残留监测结果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8,45(8):4.
[6]谢思柔,温权,杜田,等.2018-2020年深圳市市售水产品重金属污染状况[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22(005):038.
[7]姜凤英.温度对海捕和养殖对虾蛋白特性的影响[D].青岛海洋大学[2024-10-22].
[8]黄建华,杨其彬,马之明,等.池塘养殖斑节对虾的生长、发育与性成熟[J].水产学报,2013.
[9]WebbD.Freshwatershrimp(Palaemonetesaustralis)asapotentialbioindicatorofcrustaceanhealth[J].Environmentalmonitoringandassessment,2011,178:537-544.
[10]KeyPB,WirthEF,FultonMH.Areviewofgrassshrimp,Palaemonetesspp.,asabioindicatorofanthropogenicimpacts[J].EnvironmentalBioindicators,2006,1(2):115-128.
[11]赵文.水生生物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
监制Feidi
胡厨厨老师对本文亦有贡献
原标题:《养殖虾都是吃抗生素和激素长大?还能不能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