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君匠大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君匠大农”)创始人、董事长冯莉君向上海科技介绍:“同等面积下采用工业化手段模拟传统生态环境,可365天全气候稳定出产高品质鲜活鱼虾产品,产量是传统养殖的100倍以上。”
一般来说,理想化的养殖海鱼、海虾环境需要常年维持28至30度的恒温,内陆的任何城市都无法满足这一条件。如何在工厂里还原出自然环境中的养殖空间,是冯莉君创立君匠大农十年来持续探索的技术创新道路。
冯莉君介绍,
目前,君匠大农可以
在内陆任何地区
高附加值的海产品,
并且,产品零污染零排放,
全程不使用抗生素激素,
养殖成功率达到100%,
养殖存活率超过95%。
君匠大农已发展成为一家拥有技术研发、生产与供应、管理服务、投融资融合一体的优质渔业生产之集成服务商,特别是君匠大农采用的“轻资产重运营”商业模式,赢得了软银中国等国际资本的青睐。
金融投资行业出身的冯莉君介绍,
君匠大农单个项目投资额达3到5亿元。
这创造了农业科技赛道中的天花板。
锚定这条“一米宽万米深”的赛道
初见冯莉君,有着上海女性特有的温婉,又极具逻辑思维。
“当下国内的农业‘大而不强’,水产业‘有类无品’。”冯莉君坦言。
从2015年起,冯莉君就投身于工业化循环水智慧渔业养殖领域。选择在这条“一米宽”的赛道挖潜“万米深”,正是因为她看到了传统水产养殖的三大痛点:
高度依赖自然环境的传统养殖方式,易受台风、高温天气等不确定因素影响,而且因“大排大放”而对环境造成了不可忽视的污染。
传统养殖方式的回本周期过长、带来的回报过低。年轻人不愿进入这一领域,而中国1600万渔民中的大部分已步入老年,未来的农业该由谁来做下去?
当前整个水产行业缺少标准,只能见到石斑鱼、对虾等诸多“品类”,却无“品牌”建设。食品安全的保障不够完善,未来的农业要如何做强?
利用科技创新+模式创新,
赋能传统渔业,
这是冯莉君创立君匠大农的初心。
“我每天睡不着或者只要一有空,都会琢磨君匠大农如何走好这条“一米宽万米深”的赛道。”冯莉君说。
“明确问题点,
挖掘创新点,
创造价值点,
找到爆发点”
这是冯莉君创建君匠大农的
底层战略逻辑。
要使传统渔业养殖的
“面朝黄土背朝天”
升级为“面朝电脑背靠大数据”
一组数据,
全世界约70%的鱼虾水产,
来自我国1600万渔民的双手。
事实上,渔业的工业化与数字化转型,既是提高生产效率、节能减排的最优路径,又能为食品安全提供可靠保障,已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如何用科技改变农业,
为整个行业创造出一套可持续、可盈利、可复制的科技渔业范式?
不言而喻,工业化智慧渔业养殖在技术领域有着很高技术壁垒。
君匠大农技术团队与丹麦、以色列、加拿大等全球海产养殖技术领先的国家和地区积极开展交流合作,共享先进技术、管理模式和实践经验。
君匠大农与国内多家行业顶级科研院校紧密合作,共同参与并完成了众多现代渔业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循环水养殖成套设备的研发制造与集成安装,形成了国内首创的原位水质净化系统、新型同轴共轨滚筒微滤机、智能化远程调控与AI专家管理系统,已拥有近30项国家专利。
如今,君匠大农已在苏浙渝等地区率先完成南美白对虾等名贵水产品二十余批次的批量生产,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数据;建立了多达19个水环境和生物学因子控制指标体系,在业界率先总结形成一套完整的工业化循环水鱼虾水产品养殖作业标准与规范。
冯莉君总结:“突破地域限制、全程零排放,以及全过程不使用抗生素和激素这‘三大优势’,验证了君匠大农技术的先进性、成熟性与经济性,促使我们形成‘四大标准’,也就是从设计到工程的标准化、集成设备养殖系统的标准化、工艺流程的标准化、产品的标准化,因而奠定了公司以技术链为支撑、用产品链做规模、用金融链做落地,进而完善品牌链、形成资本链的‘五大链条’。”
以世界的眼光、
国际的标准和本土的策略,
君匠大农正在构建
科技创新与模式创新“双创新”,
将基地打造成为
工厂化海产品优质生产
和持续供应的世界级陆地海洋牧场。
不只是“石斑鱼”
在消费升级与健康饮食的驱动下,低脂高蛋白的石斑鱼、对虾等海产品在中国百姓饮食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市场需求正在逐年攀升。不仅如此,据世界银行预计,到2025年,将有36个国家共14亿人口陷入食物短缺的危机中,到2030年,全球范围内对粮食的需求将增长50%以上。
“工厂化智慧养殖将成为中国未来渔业的主流模式。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我们希望推动渔业的工业化与渔民的工人化。”
向高端农业要空间,
向精品农业要效益,
向品牌农业要市场,
是冯莉君给出
解决传统农渔业问题的“三个方向”。
“向高端农业要空间,意味着在1亩的空间里达到传统农业100亩的产能,解决现代农业面临的土地稀缺问题;向精品农业要效益,意味着以更高的品质创造出更高的商业价值,化解传统农业低回报的问题;向品牌农业要市场,对我们而言则意味着使产品达到‘三重认证’乃至生食标准,以形成品牌标识,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更高要求。”冯莉君介绍道。
目前,君匠大农在长三角、京津冀、西南等地区陆续布局落地产业,部分地区已经投入运营。
冯莉君表示,将技术的先进性、成熟性、完整性同产业的经济性实现充分融合,通过工厂化数字渔业养殖,君匠大农将实现大规格的南美白对虾等优质海虾和石斑鱼等优质鱼类以及海参、鲍鱼等数十亿级产值水产品的经济价值,以及百姓食品安全和生活质量提的社会价值。
未来,立足于上海,君匠大农计划于3~5年内达到100亿的产业规模,并辐射至长三角、京津冀与西南地区,携手上下游生态伙伴打造一产工业化养殖基地、二产现代化海产品精深加工生产线、三产渔业产业主题馆相互融合共生发展模式,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轮驱动。
“作为一名80后新农人,我选择带着责任感与使命感,深耕‘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的农业赛道十年。从投入产业到建立品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我们将会坚持长期主义。”冯莉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