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法适用于干潮时水深4米以上,风浪平静的内湾。筏的结构大小因地而异,没有统一规格,筏子通常用圆木和毛竹扎成有5×10米的,也有10×10米。每台筏用6-9个浮桶或其他浮子作浮力,并以锚或桩固定在海底。将已附好苗的蛎壳串、橡皮条悬挂在筏子上进行养成,也可在筏上吊挂装有单体生蚝的笼子进行生蚝的笼养。
2、延绳养殖法(宁波市曾用本法养过)
延绳系由1500股聚乙烯单丝绞制而成,全长96米,两端打桩于海底,两头各为30米长桩缆(具体应以满潮时水深2倍以上定桩缆长度),中间36米为浮绠,每隔1.5米缚一个直径32厘米玻璃球,附着器吊距为橡皮条0.4米、贝壳串0.5米,一根延绳前者可吊91条、后者可吊73串。延绳间距为当地潮养的1-1.5倍。浮绠应与主流方面成50-60度偏角,形成拉流现象。该法优点是有较大抗风浪能力。
3、棚架式养殖
此法养殖海区要求潮流畅通,流速20-25厘米/秒,有适量淡水注入,海区饵料生物、水温、盐度等理化因子适宜生蚝养成。养殖区域选择在低潮区或小潮汛时能保持2-3米水深的区域,海水透明度在0.5米以上,涂面平坦,不能过软,涂质为沙质或泥沙质。
棚架为两行或多行对应平行的树桩(毛竹、石均可)及水平敷设的聚乙烯绳(或毛竹)组成,标桩行顺流设置,桩行中两桩距离为3-4米,行与行之间的相对距离为1米左右,桩行长度根据养殖场地确定桩的长度,一般为3米,也可视滩涂底质软硬而定,桩头大部分垂直打入涂中,上端露出滩面0.6-0.8米,在桩头的顶端,用240丝(股)以上的聚乙烯绳或毛竹把桩按行串连起来,桩行的两端用斜桩将聚乙烯绳固定,构成一个固定的低棚架。
当采苗后40-45天,采苗达到生产要求后,将采有生蚝苗的采苗器分散,移到低潮区的棚架上养成。将蛎壳采苗器的两端分别吊挂在养殖棚架的聚乙烯绳或毛竹上,苗串平挂略呈抛物型,串与串之间距离20-25厘米,并行挂养,苗串点离滩面20厘米以上。
1、投石养成法:此法适用于底质较硬的潮间带和潮下带,选用拳石或较大的石块作附着基,均匀分散或成堆、成行在养成场里分散养成,目前该法已逐步被淘汰。
吊养生蚝和泥蚝的主要区别有,吊差生蚝比较干净,因为吊养生蚝的环境是比泥蚝要干净很多的,而且吊养生蚝个头是比较大,因为都是选出来的好品种。
一般而言,生蚝主要生长在咸淡水交界、水质纯洁的沿海海域。
生蚝生长的环境和生蚝的品质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因此,生蚝对生长区域的水温、饵料、盐度都有一定的要求,并需要养殖企业具有科学规范的养殖方式。
因为生蚝是以过滤海水中的微藻、浮游生物为食,所以水域是影响生蚝生长的关键因素。一般而言,咸淡水交界处会带来丰富的营养盐,促进海域内基础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从而为生蚝提供饵料,使其长得个大肥美。
海鲜店里的生生蚝都是用盐水养的
不可以。
生蚝生长在海水中,无法用淡水进行养殖。养它需要先准备附着工具,将一米长的竹竿困成一束,插入到潮间带,等待藤壶附着,去除后保留其壳座。等到牡蛎产卵期,将竹竿插入采苗。
不需要。
风险肯定是有的,而且养生蚝还要有很好的养殖地才行,为什么有些地方的生蚝那么出名呢?
并不是那个地方出了名人什么的,而是养殖地非常的好,这是一个先天条件!如果夏天长期高温不下雨,导致海水的温度和咸度大大上升的话,生蚝就会咸死了;还有就是台风太多了,如果有一个台风达到15级以上正面过来的话,那么生蚝就要减产了
1、这个是比较方便的一种养殖方式,材料为绳子与漂浮物,一般适合在比较开阔的海域养殖,而且延绳养殖对风浪的抵抗程度比较高,也适合用于外海养殖。2、绳子两头需要固定在海底深处,中间可以用来养殖生蚝,中间适宜宽度为40-50米,两边可根据所选地址的海深,一般每隔2米放入一根绳子并配上漂浮物,绳子适宜长度为3-5米左右,平时需要经常检查绳子是否交织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