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种养模式提高农户收益

“虾稻共养”是指在稻田中养殖龙虾,形成水稻种植期间龙虾与水稻在稻田中同生共长的生态绿色模式。近年来,“虾稻共养”生态种养模式在江淮大地发展迅速,已成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农民增收、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为了解安徽省“虾稻共养”成本收益情况,安徽省发展改革委成本局对全省“虾稻共养”模式成本收益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结果显示,安徽省“虾稻共养”模式下水稻和龙虾的收益高于单独种植(或养殖)模式。

一、安徽省“虾稻共养”基本情况

安徽省大部分“虾稻共养”具备一定地理条件优势:一是靠近水源,水源是进行“虾稻共养”的必备条件,水质好坏还影响龙虾大小和品质,离水源近,水质良好,排灌方便是“虾稻共养”的基本条件;二是交通便利,活虾的市场价格远高于死虾,运输便利与否将直接影响龙虾的存活率,这就决定了龙虾养殖必须在交通便利的区域;三是地势平坦,平坦的地势便于大规模种植和养殖,也便于机械化作业,能提升“虾稻共养”的效率。

目前,“虾稻共养”模式逐渐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一是养殖模式有所转变。过去,安徽省“虾稻共养”中龙虾的养殖多采取在稻田内自繁自育模式。这种模式下龙虾繁育速度快,养殖密度得不到控制,导致成虾个头小、品质低,养殖产值不高。现在,各地均在推广“育养分离”模式,虾苗与成虾分开养殖,控制养殖密度,提高龙虾品质,获得更高收益。二是管理更加精细化。以田间水位管理为例,“虾稻共养”需要在10月下旬中籼稻收割之后,11月初至次年1月底开始晒田,2月份开始放水,3月份至6月份逐步上升田间水位,6月份田间水位达到最深,7月份放水插秧(晚籼稻),以后转为水稻生产,田间保持干湿交替状态,10月底左右放水收割。

二、“虾稻共养”成本收益分析

本次调查样本来自合肥市、五河县、滁州市、霍邱县、宣城市宣州区5个市县(区)中养殖(种植)面积较大的企业或龙头企业,每个市县(区)抽取2-4户作为调查样本。

(一)“虾稻共养”模式与单独种植水稻、养殖龙虾产量、产值情况对比

2020年“虾稻共养”模式中水稻亩均产量为540.57公斤,比单独种植水稻亩均产量524.17公斤多2.56%,即13.4公斤。“虾稻共养”模式中水稻亩均产值为1621.44元,比单独种植水稻亩均产值1318.08元多23.02%,即303.36元。与单独种植水稻相比,“虾稻共养”模式水稻亩均产量、产值较高的主要原因是“虾稻共养”水质生物营养较为丰富,稻谷抗病虫害能力增强,品质优于单独种植品质。

2020年“虾稻共养”模式中龙虾亩均产量为96.75公斤,比单独养殖龙虾产量120.85公斤少19.94%,即24.1公斤。“虾稻共养”模式中龙虾亩均产值为2379元,比单独养殖龙虾产值3198.3元少25.62%,即819.3元。与单独养殖龙虾相比,“虾稻共养”模式龙虾亩均产量、产值较低的主要原因是“虾稻共养”围堤及饲养沟渠占去了10-30%的用地,堤埂、沟渠用地分摊使亩产量降低。

(二)“虾稻共养”模式与单独种植水稻、养殖龙虾总成本情况对比

2020年“虾稻共养”模式亩均总成本为2317.04元,比单独种植水稻亩均总成本1036.72元多123.5%,即1280.32元;比单独养殖龙虾亩均总成本2209.03元多4.89%,即108.01元。“虾稻共养”亩均总成本高于单独种植水稻、单独种植龙虾亩均总成本的主要原因为:一是“虾稻共养”模式的农田需要规划、平整、开沟等,机械作业费高;二是“虾稻共养”模式农田需要靠近水源、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属优质农田,土地成本高;三是“虾稻共养”模式一般采用人工插秧,人工成本高。

(三)“虾稻共养”模式与单独种植水稻、养殖龙虾收益情况对比

2020年“虾稻共养”模式亩均净利润为1683.4元,是单独种植水稻亩均净利润281.36元的5.98倍;是单独养殖龙虾亩均净利润989元的1.7倍。“虾稻共养”模式亩均净利润高于单独种植水稻净利润的主要原因是“虾稻共养”模式中水稻品质好,出售价格高,产值高于单独种植水稻的产值;高于单独养殖龙虾亩均净利润是因为增加了水稻的利润。

三、“虾稻共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调查发现,安徽省“虾稻共养”产业发展迅速,但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处于无序竞争和盲目发展阶段;二是养殖过程中存在的技术不成熟、管理粗放等问题;三是销售过程中存在销售渠道不稳定、难以形成市场效应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五点改进建议:

(二)政策扶持减少生产风险。一是财政政策扶持。建议有关部门加大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水利灌溉和农村道路建设,解决一些地区“虾稻共养”的硬件短板问题。同时,整合涉农资金,积极探索建立“虾稻共养”产业发展基金,支持新型经营主体投资新建虾稻产品冷链物流和交易市场,配套建设冷库等设施。建议给予适当补贴,支持虾稻流通体系项目建设,加快稻田养殖,深加工、冷链物流和餐饮一体化服务拓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二是金融政策扶持。“虾稻共养”前期资金投入较大,龙虾价格受市场影响也大,“虾稻共养”比传统农业生产更具风险,建议有关部门要加大对“虾稻共养”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农业保险部门要出台更接地气的保险政策,以解决“虾稻共养”产业发展的资金问题和“后顾之忧”。三是技术政策扶持。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对“虾稻共养”生产的技术指导,推广标准化种养技术,将技术送进村送入户,培育一批“虾稻共养”技术骨干和产业带头人,解决“虾稻共养”技术难题。

(三)加强监管净化市场。一是加强土地监管,严格执行农业部关于开挖沟渠不超过10%的规定,切实保护基本农田和粮食安全;二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监管,坚决打击“虾稻共养”中滥用农药等行为,保护生态环境,保障食品安全。

(五)拓宽渠道扩大市场销售。发展电子商务,在传统的订单销售、商超代销和上门销售方式外,积极开拓创新销售方式,利用美团、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推动“小龙虾”和“虾稻米”线上线下销售,增加农民收益。

THE END
1.河蟹的营养需求与共鸣的冷门种植利润之谜《河蟹的营养需求与共鸣的冷门种植:利润之谜》 在我国水产养殖业中,河蟹以其独特的风味和高昂的市场价位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河蟹的养殖并不容易,它们对营养素有着特殊的需求。在这里,我们将探讨河蟹的营养需求,以及如何通过配合饲料制作来满足这些需求,从而提高养殖效率并增加利润。 https://www.gelafhotz.cn/shui-chan-yang-zhi-ji-shu/558944.html
2.羊群投资肥羊养殖利润大增羊群投资肥羊养殖利润大增 为什么选择羊群投资? 在寻求稳定的收入来源时,很多人可能会考虑到种植业和畜牧业。其中,养羊作为一种传统的农业活动,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尤其是对于那些想要通过较少的人力投入实现收益最大化的投资者来说,20只羊一年利润是一个非常诱人的选择。 https://www.zhanseog.com/tu-pian-zi-xun/401277.html
3.河北省2019年农业保险发展报告河北省保险学会粮食作物保险赔款高度集中在玉米保险上,占比高达 75.17%,说明玉米种植的风险和赔付率较高。 3. 养殖险赔款的险种结构 2019 年,河北省养殖险赔款 12.48 亿元。如图 17 所示,猪的赔款金额是 6.64 亿元,占比最大, 为53.21%;牛的赔款金额为 5.44 亿元,占比 43.59%;羊的赔款金额为 368.23 万元,占比 0.29%; http://hebii.net/Xsyj_nr.asp?id=15342
4.现在搞什么养殖赚钱现代智农时代:揭秘高效养殖业的未来利润之路 在当今信息爆炸、科技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中,养殖业正迎来一场全新的变革。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如精准扶贫、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手段被逐渐融入到养殖过程中,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赚钱的机会。现在搞什么养殖赚钱,答案可能就在这里。 https://www.7aad4k7bm.cn/cha-ye-zhong-zhi/424191.html
5.冷门种植利润惊人河蚌育珠珍珠采收技艺秘籍冷门种植利润惊人河蚌育珠珍珠采收技艺秘籍 简介在珍珠的采收与处理过程中,时间管理和技术操作对于确保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一般而言,养殖一年所得的珍珠,其产量及质量都无法与两年乃至三年的养殖相比。本文旨在探讨河蚌育珠珍珠采收技艺的几个关键要点,为同仁们提供参考,同时欢迎对本文有任何意见或建议。 首先,我们来https://www.il60ply8.com/niu-yang-yang-zhi-zi-xun/575519.html
6.冷门植物种植赚钱秘籍利润丰厚的不常见植物培育在这个充满竞争的市场中,寻找新的商业机会是每个企业家的必经之路。传统的农业产品如小麦、大米、玉米等虽然稳定,但收益有限。而一些冷门植物却隐藏着巨大的商机,它们不仅能够带来高额利润,还能够吸引特定的消费群体,从而形成独特的市场优势。 什么是冷门种植? https://www.tqddswnp.cn/yang-zhi-zi-xun/382341.html
7.2022年搞养殖业养什么最佳我来告诉你这几种最赚钱的在新的一年里,很多人都希望通过养殖业来增加收入,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市场需求大、利润高,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不过,想要在养殖业中取得成功并且赚钱,就得选对行业。以下是我认为在2022年最有前景的几个养殖项目。 家禽蛋鸡 https://www.l0dm1h3tk.cn/miao-mu-zhong-zhi/423922.html
8.蟾蜍养殖很暴利,一亩地养3000只,一年赚50万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珍稀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珍稀动物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养殖蟾蜍并采集其珍贵的蟾衣成为了一项备受瞩目的商业产业。以5亩地养殖10000只蟾蜍,一年能够赚取50万元。这一看似引人注目的数字背后,隐藏着丰厚的利润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蟾蜍,作为一种古老的两栖动物,其皮肤中富含有一种名为蟾衣的物质。 http://www.zgflbj.com/zrlf/7690.html
9.家庭养殖之道一万元起家选择高效利润项目在家养殖不仅能让人接触自然,提高生活质量,还能通过出售产品获得额外收入。然而,如何在有限的资金下进行有效的养殖,是很多人的关注点。对于那些投入一万元的人来说,一些项目更具吸引力,更能够带来经济效益。 生鲜蔬菜种植 生鲜蔬菜是市场需求量大、价格稳定的农产品之一。选择适合当地气候的蔬菜种类,如西红柿、黄瓜、菠https://www.fikyjuyw.cn/mei-ti-bao-dao/513237.html
10.养殖产业扶贫实施方案(精选6篇)近年, 该市开办的肉牛品改、稻田综合种养、优质牧草种植、动物防疫等方面培训, 都把培训地点放在养殖场, 重实践操作能力, 让参训人员学到硬功夫。要深入开展基层推广体系建设、千名科技人员下基层活动、科技特派员活动、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 通过“一对一”、“手把手”培训, 加强科技示范带动, 让贫困群众掌握1~https://www.360wenmi.com/f/filea183m76r.html
11.鱼与菜,何以兼得?——来自浙江平湖的生态种养循环技术这些年,鲈鱼成为第五大家鱼,养殖利润十分可观,尤其1斤左右的成鱼在市场上很受欢迎。鲈鱼味美,却对水质和饲料要求较高,除了干净、溶氧较高的水体环境,饲料中还得添加维生素和矿物质,以避免出现肝脏病变。工厂化养殖,环境更可控,恰好能满足上述要求。 再看种植部分,采用无土栽培,25天左右即能采收,对比传统土栽至少https://www.zgswcn.com/news.html?aid=188204
12.种植养殖回收合同显失公平如何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此类案件的标的往往并不大,但对于当事人而言,在种植、养殖过程中却倾注了许多心血,是事关公平正义的一件大事。因此,在审理相关案件时,应当对种植、养殖回收合同的内容审慎研究,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为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保驾护航。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988935867597045
13.机会成本与比较优势11篇(全文)另一方面,由于中国过分依赖劳动力比较优势来发展对外贸易,固化了中国的产业结构,制约了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技术进步。即使是资本密集型的机电产品的出口也多是依靠加工组装,赚取低廉的加工费。这样的出口格局,不仅掌握不到发达国家的相关核心技术,在利益分配上也使得发达国家瓜分了绝大部分贸易利润,更加加剧了南北差距。https://www.99xueshu.com/w/ikey2j8y2c1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