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解读肉牛养殖行业发展现状以及研判未来走向,智研咨询精心编撰并推出了《2024-2030年中国肉牛养殖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份报告不仅是对中国肉牛养殖市场的一次全面而细致的梳理,更是智研咨询多年来持续追踪、实地踏访、深入研究与精准分析的结晶。它旨在帮助行业精英和投资者们更加精准地把握市场脉搏,洞察行业趋势,为未来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报告》主要研究中国肉牛养殖产业发展情况,涉及肉牛养殖存栏量、出栏量、出栏均价、出栏平均重量、养殖规模等细分数据。
《报告》从国内外经济环境、国内政策、发展趋势等方面入手,全方位分析了肉牛养殖产业发展状况,对业界厂商掌握产业动态与未来创新趋势提供相应的建议和决策支持。
肉牛是专门用于肉类生产的牛,其主要用途是为了供应人类食用的牛肉。肉牛的特点是:体躯丰满、增重快、饲料利用率高、产肉性能好,肉质口感好。肉牛不仅为人们提供肉用品,还为人们提供其他副食品。肉牛养殖是指专门为了肉牛肉生产而进行的养殖活动。肉牛养殖通常分为牛舍饲养和放牧两种方式。在肉牛养殖业中,人们会选择一些具有良好肉质和生长特性的牛种进行繁育和饲养,以达到最优的肉牛生产效益。
牛肉是非常重要的菜篮子产品,因此,肉牛养殖是我国畜牧业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现代畜禽养殖中最为复杂的,最为困难的。四十多年来,在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引导下,我国肉牛业的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生产体系逐步完善,科技支撑能力逐渐加强,形成了中原、东北、西北、西南肉牛产区,区内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日益凸显。2023年肉牛出栏量约5023万头,肉牛养殖市场规模达到5856.52亿元。我国牛肉年产量长期列美国、巴西、欧盟之后居世界第四位。
基于国内消费人群消费能力的持续提升,对牛肉消费已成为较为“刚性”的需求之一;加之消费人群结构的不断变化,对高附加值牛肉产品的需求正较快增加。2023年,中国牛肉市场规模达到8647.98亿元,市场规模和市场潜力巨大。肉牛产业未来增长空间较大,特别是在高端产品市场方面。预计未来中国肉牛养殖的前景十分广阔。
肉牛养殖产业链上游是遗传育种、饲草料及添加剂、动保防疫,其中是育种肉牛养殖产业链的起点,包括选用种牛、母牛进行育种,通过人工授精、种牛配种等方式提高牛群的品质和遗传性能。产业链中游是养殖,通常分为母牛养殖(繁育)和公牛养殖(育肥),中游环节是肉牛养殖产业链的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到肉牛的生长发育和肉质品质,因此需要重视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提高养殖效率和生产水平。产业链下游是屠宰、加工、流通和销售,销售渠道主要包括农贸批发市场、商场超市、餐饮酒店等。
目前,我国肉牛养殖生产现状是广大农户分散饲养为主,小规模饲养和中等规模育肥场育肥为辅,大规模的饲养育肥很少。目前,我国肉牛养殖行业集中度较低,大型企业如重庆恒都、华凌农牧、鹏欣富盛、天莱牧业等虽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远未形成具有全国优势的大型农牧集团。我国牛肉市场容量广阔,各大型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都非常低,肉牛养殖还处于群雄争霸阶段,尚未有养殖巨头呈现,各个规模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并不激烈。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大量行业外资本进入养牛业,鹏欣富盛、长春城开农投畜牧是新上榜的养牛新秀。TOP30肉牛集团普遍采用外聘职业经理人的方式进行管理,极大的降低了肉牛养殖业的投资风险,这也是近几年来肉牛养殖集团稳步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
智研咨询研究团队围绕中国肉牛养殖产业规模、产业结构、重点企业情况、产业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肉牛养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为各地政府、产业链关联企业、投资机构提供参考。
数据说明:
3:报告核心数据基于智研团队严格的数据采集、筛选、加工、分析体系以及自主测算模型,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可靠。
4:本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合规渠道,分析逻辑基于智研团队的专业理解,清晰准确地反映了分析师的研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