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以来,我国生猪养殖由散养模式向规模化养殖发展,生猪规模化养殖比例不断上升,规模化养殖能够从猪舍建设到投料用药等流程上进行专业化分工,提高猪仔的成活率,也能够容易形成规模效益……...
一、行业概况
随着我国生猪养殖和生猪屠宰加工业不断走向规模化经营,生猪养殖行业与上下游行业间的融合也在推进。例如中国养猪第一股“雏鹰农牧”,正在建立自己的屠宰加工企业,创立自有品牌,向终端零售进军,同时建立种植基地,拓展饲料生产和粮食购销;肉食加工企业“双汇发展”加快布局自己的养殖企业,进一步深入上游企业。
二、行业进入壁垒
行业新进入企业要实现规模化养殖,并与现有企业竞争,主要存在以下壁垒:
1、技术壁垒
随着生猪养殖行业从传统分散的饲养方式向规模化发展,养殖效益的高低成为了行业内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生猪的养殖效益取决于种猪的繁育、猪群的管理、饲料的配比、卫生防疫、猪舍管理等一系列技术要素。专业化种猪育种需要较强的技术支持与技术积累,才能形成市场竞争优势。
2、饲养环境壁垒
防疫是生猪养殖的关键环节,规模化的生猪养殖企业对养殖环境有着较高要求。生猪养殖基地一般需要选择在隔离条件好、人员活动少、污染少的区域。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符合养殖环境的地方越来越少,且国家对养殖用地有严格的限制,目前在国家土地规划中养殖用地日渐减少,养殖企业申请用地也越来越困难。因此饲养环境及用地的限制也形成了一定的壁垒。
3、人才壁垒
4、资金壁垒
建设大规模生猪养殖企业,需要大量资金引进种猪核心群、构建猪舍、购买设备等,前期投入很大,回收周期较长,生产经营中流动资金需求量也很大。举年出栏10万头的育肥猪场为例,基建与设备投资保守估计需要6,000万,引进种猪5,000头,保守估计需1,000万,出栏一头育肥猪需时180天,每头成本投入1,600元,流动资金需要约6,000万。举年出栏10万头种猪企业为例,基建及设备投资需要10,000万,(种猪场设备比育肥猪场投入要大,因此比育肥猪场投入高),引种2,500万(核心种猪群引进价格要高),流动资金需要2,800万。因此规模化、专业化种猪育种行业存在较高的资金壁垒。
三、上下游行业
1、生猪养殖行业与上游行业的关联性
生猪养殖行业的上游为兽药疫苗行业和饲料业,生猪产业的发展对上游行业有很强的带动作用,由于我国生猪养殖业处于由农户散养向规模化养殖转变的重要时期,随着规模养殖带来的免疫覆盖率的提升,兽药疫苗市场处于高速成长阶段。
2、生猪养殖行业与下游行业的关联性
屠宰及肉类加工行业的快速发展与生猪养殖行业的规模化程度较低形成很大的不匹配,从而导致下游企业较难获得稳定且质量有保证的猪源,从而将促进下游企业进入本行业,同时拥有实力的生猪养殖企业也开始向下游延伸产业链。
四、行业规模及发展空间
1、育肥猪市场概况
(1)猪肉生产消费情况
猪肉为国内消费量最大的肉类产品,生猪养殖成为国内猪牛羊禽肉养殖业中最大的行业。我国的生猪养殖数量与出栏量占全世界总量的50%以上。2013年,我国猪肉产量5493万吨,占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的64%,比上年增长2.9%;生猪存栏47411万头,比上年下降0.4%;生猪出栏71557万头,比上年增长2.5%;按每头商品猪100公斤,生猪价格15-20元/公斤计算,我国当前生猪市场规模达10734亿-14311亿元,市场空间广阔。庞大的生猪养殖规模意味着旺盛的种猪需求。
2009年到2013年五年中,猪肉平均消费增长率为3.28%,消费呈缓慢增长之势。同时,从2009年到2013年五年各主要肉类产量占比中可看出,猪肉占比一直维持在63%左右,居民猪肉消费结构稳定12009年到2013年五年中,猪肉平均消费增长率为3.28%,消费呈缓慢增长之势。同时,从2009年到2013年五年各主要肉类产量占比中可看出,猪肉占比一直维持在63%左右,居民猪肉消费结构稳定
(3)未来猪肉消费仍将保持稳步小幅增长
人口基数的自然增长和中国城镇化将驱动国内猪肉消费在未来的十年里仍将保持稳步小幅增长。猪肉是必需消费品,其需求随着人口基数的增长有一定刚性。根据USCensusBureau预测,中国的人口基数至2026年都将保持正增长,年均复合增长速度在0.3-0.4%之间,这奠定了猪肉消费平稳增长的基础。
2、种猪市场概况
目前我国种猪场规模参差不齐,种猪质量差别较大,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种猪企业的产业化发展将存在很大的空间。2009年,农业部实施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开展生猪联合育种工作,并将在2016年以前全国遴选出100家国家核心育种场,并将各项生产数据共享到国家种猪登记协会的网站上,截至目前共有74家种猪场被确定为国家核心育种场。我国种猪市场呈现以下特点:
(1)近5年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波动较大
2009年到2013年五年中,猪肉平均消费增长率为3.28%,消费呈缓慢增长之势。同时,从2009年到2013年五年各主要肉类产量占比中可看出,猪肉占比一直维持在63%左右,居民猪肉消费结构稳定1(2)优良种猪供不应求
理论上讲,我国年提供的种猪数量和需求数量基本趋于平衡,供求稳定,但市场的实际情况表明,优良种猪仍供不应求。生产的种猪数量并不等于能进入生产群种猪的数量,目前国内出售种猪的体重一般在50kg左右,从出售阶段到进入种群生产,有近20%甚至更高的后备种猪被淘汰。后备种猪淘汰率高导致我国优良种猪市场仍有缺口,尤其是父母代种猪,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依然会供不应求。
(3)优良种猪更新、更替需求增加
五、行业内企业面临的风险
1、周期性风险
生猪价格在过去几年中呈现了一定周期性的上涨下跌波动,造成生猪行业周期性频繁波动的主要原因在于养殖业准入门槛较低,生产周期较短,市场竞争相对无序,生猪价格的波动将对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直接影响。行业内企业需针对生猪行业的周期性风险,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拓展销售渠道,降低行业周期性波动对生产与销售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