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种植活动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是保护环境的一分子,让幼儿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小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至关重要。为了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锻炼其观察能力,我们班根据幼儿园统一安排,从我班实际情况出发,设置了植物观察角活动,现将此项活动开展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活动设置的目的
1、关心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
2、培养幼儿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
3、增强家长和幼儿园的联系。
二、主要做法
1、首先,我班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详细的计划,为此项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一个保障和依据。利用课堂教学,启发幼儿对绿色植物的认识,通过观看植物图片、生长录像,使其对植物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从而为下一步植物角的开展打好基础。
2、开设植物角:利用目前的季节特征,我们将教室的变成了一片绿色的美丽景象,让幼儿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中,在区域中制作美丽的花朵,从而感受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是绿色的植物和美丽的花,并且知道植物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好处,萌发去探索植物的愿望。带领幼儿在本班成立植物角,在植物角内投放各类种子,种植各类花。从一颗种子开始,引导幼儿去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注意其细节变化,全程、全阶段做好植物的生长记录。例如告诉幼儿种在容器里的植物,下面要打个洞,这样浇水太多可以从洞里流出来,植物就不会烂掉。
4、培养幼儿观察和动手能力:通过种植地的开展,提高幼儿对植物、对自然的热爱,从而培养其动手能力。从每天的浇水、捉害虫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培养自己动手能力,通过老师引导、幼儿动手,提高了幼儿动手能力,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在劳动中适时提醒幼儿对植物的观察,观察植物每天的生长和变化,尤其是细节方面的变化,例如植物的发芽、叶子的生长、生长时的高度变化等等。幼儿也会展开有趣的讨论,例:虎虎小朋友在看到黄豆芽长出了四片叶子后就说:“下次肯定是长五片了。”但老师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我觉得是六片。”小朋友们马上讨论开了,最后约定下次我们一起再来观察,做好记录。
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幼儿知道各种植物是如何生长的,同时增强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记录能力,让幼儿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
在幼儿园的环境教育中,美丽的种植区始终都是班级环境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因为它不仅具有绿化班级,美化环境的作用,同时还蕴涵着很大的教育价值。在当今的都市生活中,孩子们越来越远离大自然。在种植区里进行简单的种植活动,是他们直观感受植物生长过程的良好机会。它不仅能激发孩子们对植物的`兴趣,还能学到许多有关植物的科学知识,
掌握简单的种植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孩子的爱心、耐心、责任心以及观察、比较等多方面能力。因此我们利用自然角开展有趣的种植养殖活动,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
一、种植养殖目标:
1、了解不同季节有不同的植物以及动物们在不同季节里的变化。
2、掌握种植的步骤和方法、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3、有效利用种植养殖区,鼓励孩子自主种植和管理。
5、培养孩子的爱心、耐心、责任心以及观察能力。
二、材料准备:
1、动员家长和孩子一起收集动植物的资料,丰富幼儿前期经验。
2、整理园内的种植园地和班级的自然角。
3、蔬菜种子、盆栽植物、小动物等
4、观察记录本。
三、活动过程:
(一)、幼儿分组讨论:
1、种植什么东西、为什么选这种植物、选择种植地点。
2、讨论种植注意事项,师生共同归纳正确的种植方法。
3、讨论并准备种植所需要的工具。
4、讨论并确定人员分工。
(二)、幼儿分组操作
幼儿运用绘画、文字、数字等不同的符号记录下讨论的过程。
教师指导:引导幼儿记录时突出重点想解决的问题,启发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共同记录。
当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矛盾或困难时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支持与帮助。
种植园是我们园区的特色教学,开辟一片属于孩子的观察种植地是能让孩子参与种植活动是前提条件,我们园内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并特地为孩子开辟了一片属于孩子们的种植园地,每一次的种植活动都能把把孩子带进充满神秘的大自然,给孩子们带来无穷的快乐。幼儿不但体验到播种、栽培、收获的整个过程,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珍惜粮食的好习惯。同时孩子们还学会了一些简单的田间劳作技术、学会了观察记录,更多的是培养了幼儿爱提问、善提问的习惯,发展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质疑中获得知识,体验了种植的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