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况:虽然黑猪肉价格稍微高些,但是不缺少消费者,在人们追求健康的前提下,黑猪养殖市场的进步空间较大,人们的需求拉动了消费,很多养殖户开始投资土猪养殖,不但个体养殖户发现土猪养殖的商机,不少企业也开始投入其中,并在养殖的同时着眼于猪种的创新和其他生猪养殖,一些地方政府也鼓励和支持当地大力发展土猪养殖,逐步朝着规模化方向发展。数据显示,中国黑猪养殖产值从2015年的542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754.2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22%。
关键词:黑猪、出栏量、黑猪肉产量、黑生猪市场均价、黑猪养殖产值
一、黑猪行业概述
黑猪是一种特别的猪品种,生长周期慢,体重偏低,一年生黑猪仅150斤,徒河黑猪是当代罕有的保护性种群。黑猪体貌特征:全身体毛黑色、结构匀称、四肢健壮、头型稍长、额部有横行皱纹(有似眼眉的两道深皱),耳朵中等、软而下垂、皮肤褶皱较少,颈下少见垂肉,背腰较平直,腹大而不拖地。后躯较弱,略高于前躯。
二、黑猪的发展历程
三、黑猪行业产业链
黑猪产业链以黑猪养殖业为中心,涉及饲料加工、兽药疫苗、屠宰、食品加工、零售、餐饮等诸多行业。目前来看,黑猪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结构。上游主要是为养殖活动提供服务和原材料的企业,包括各类设备厂商,兽医兽药企业以及饲料原料企业,其中饲料加工是以玉米、豆粕等为主要原材料。黑猪产业链下游主要为屠宰和加工企业,屠宰企业将黑猪转化为黑猪肉、杂碎等制品,加工企业则将黑猪肉加工成各类食品制品。黑猪终端应用领域为超市、餐饮、菜场等。
四、黑猪行业发展现状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频频出现,瘦肉精等的现象使人们对肉类安全越发重视,人们对饮食要求提高的同时,开始向往天然食品。目前“生态猪肉”、“有机猪肉”、“黑猪肉”成为了安全、营养、健康的代名词,满足了大众新的消费需求。与此同时,黑猪肉营养价值丰富,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肌肉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和亚麻酸可以改善SOD活性,此外黑猪肉肌肉内的钙和镁的含量也高于普通猪肉,锌含量更是普通猪肉的2倍左右。因此,黑猪肉的潜在需求量不断上升,呈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数据显示,中国黑猪肉产量从2015年的108.4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137.3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达3%。
虽然黑猪肉价格稍微高些,但是不缺少消费者,在人们追求健康的前提下,黑猪养殖市场的进步空间较大,人们的需求拉动了消费,很多养殖户开始投资土猪养殖,不但个体养殖户发现土猪养殖的商机,不少企业也开始投入其中,并在养殖的同时着眼于猪种的创新和其他生猪养殖,一些地方政府也鼓励和支持当地大力发展土猪养殖,逐步朝着规模化方向发展。数据显示,中国黑猪养殖产值从2015年的542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754.2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22%。
五、黑猪行业企业格局和重点企业分析
1、企业格局
当前,黑猪养殖市场的竞争格局相对较为分散。尽管有些大型黑猪养殖企业已经垄断了一部分市场份额,但是仍有很多中小型养殖户在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力。此外,由于黑猪养殖技术门槛不高,导致市场上新的黑猪养殖企业不断涌现。因此,当前黑猪养殖市场在竞争方面还存在较多的机会。中国黑猪养殖行业代表性企业包括温氏股份、新希望、瑞今控股、壹号食品、中猪农业、味央科技、青莲食品、徒河食品、黑六牧业、湘西牧业、安泰农业开发等。
2、重点企业
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业务是肉鸡和肉猪的养殖及其销售;兼营肉鸭、蛋鸡、鸽子等的养殖及其产品的销售。同时,公司围绕畜禽养殖产业链上下游,配套经营畜禽屠宰、食品加工、现代农牧设备制造、兽药生产以及金融投资等业务。公司主要产品为肉鸡和肉猪,其中肉鸡主要为我国地方优质黄羽肉鸡品种,产品类别包括毛鸡(又称活鸡)、鲜品和熟食产品;肉猪主要为瘦肉型猪,产品类别包括毛猪(又称活猪、肥猪)和鲜品;其他产品为肉鸭、鸡蛋、农牧设备和兽药等。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温氏股份肉猪类养殖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69%至281.57亿元。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从2016年开始大力发展养猪业务。2019-2020年,为了抓住重大生猪疫病爆发之后的机遇期,响应国家稳产保供号召,公司大幅增加养猪投入,使养猪产能和生猪出栏快速增长。进入2021年后,公司养猪业务转入稳健运营阶段。2022年全年生猪出栏数达到1462万头,2023年进一步提升至1768万头,稳居全国第三。2023年,公司把食品深加工板块引入战略投资者并转让了控股权之后,将生猪屠宰板块划归猪产业统一管理,进一步加强养殖与屠宰的上下游协同。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新希望猪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8.01%至146.73亿元。
六、黑猪行业发展趋势
1、遗传育种技术创新
随着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的不断成熟,中国黑猪产业将有望通过精准基因编辑,培育出具有更强抗逆性、更快生长速度、更优肉质特性的新品种。这些新品种将更好地适应不同地域、不同饲养条件下的养殖需求,提高黑猪产业的整体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与此同时,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能够实现对黑猪遗传特性的快速准确评估,从而指导育种工作。未来,这一技术将在黑猪育种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帮助育种者更加精准地选择优良基因,加速新品种的培育进程,提高黑猪品种的遗传稳定性和生产性能。
2、养殖技术的升级
未来,物联网、传感器、自动化控制等智能化技术将在黑猪养殖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实时监测养殖环境参数、猪只生长状况等信息,实现养殖过程的精准管理。同时,智能化养殖设备如自动喂食系统、环境控制系统等将大幅提高养殖效率,降低人工成本。针对黑猪不同生长阶段和生理需求,研发精准营养供给技术。通过科学配方、精细加工和个性化投喂,确保黑猪获得全面均衡的营养,提高饲料利用率和生长性能。同时,减少抗生素等化学添加剂的使用,保障黑猪产品的绿色健康。
3、品牌化与品质化趋势
未来,中国黑猪产业将更加注重品牌建设,通过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提升品牌形象和知名度等方式,打造具有影响力的黑猪品牌。同时,加强品牌文化的挖掘和传承,赋予品牌更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增强品牌的吸引力和忠诚度。与此同时,品质是黑猪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未来,中国黑猪产业将更加注重产品品质的提升,通过加强饲养管理、优化饲料配方、改善养殖环境等方式,提高黑猪产品的肉质品质、口感风味和营养价值。同时,加强产品质量检测和认证工作,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和消费者期望。
《2025-2031年中国黑猪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共十四章,包含黑猪行业重点企业经营对比分析,黑猪行业投资与发展前景分析,中国黑猪行业研究结论及建议等内容。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