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鹅太胖,大量脂肪沉积会减少产卵量。母肉鹅太瘦,缺乏营养,卵产自然不高。肥肉鹅只要适当减少或停止喂精饲料,圈养肉鹅适当增加运动或放牧。对于太瘦的肉鹅,要及时增加饲料,注意饮食中蛋白质含量的增加,晚上进食1至2次。
2.看粪便补给
如果肉鹅排出的粪便大、软、带条、表面有光泽,可排列成几节,说明营养适宜,消化正常。如果排泄物小而强,颜色为黑色,轻轻拍打后切片为粒状,表示细饲料量过大,绿色饲料量过少,应减少精细饲料量,增加绿色饲料量。如果粪便颜色浅,未成形,则表示细饲料量不足,绿色饲料过多,饲料中营养水平过低,应加入细饲料。
3.看蛋形
产卵肉鹅对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需求是非产卵肉鹅的两倍,对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求更大。一般来说,产卵雁每天早晚共需要150至300克的日常粮食。产卵雁吃的营养不足,蛋壳会变薄,卵形变异,较小。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加入豆饼、饼、鱼粉等富含蛋白质的饲料,将产卵肉鹅的蛋白质含量提高到22%,每日进食量增加到300克,并适当加入矿物质饲料。
第3周龄6~8只。根据鹅的品种灵活掌握,分成小圈,以防雏鹅聚推压死。每群以100~150只为宜。实行地面垫草平养或网上平养,垫草要勤换。肉鹅在30~40日龄,日增重速度快,可达到100g,60日龄前上市经济效益佳。肉鹅在60日龄后,日增重仅10g左右,而且采食量加大,要采用短期圈养育肥和直线快速育肥法,采取全日圈养,弱光照,自由采食,自由饮水。在60日龄前的生长高峰期,卡/kg粗蛋白质含量为16~18%的全价料或混合料拌青饲喂,促进快速出栏。加强肉鹅综合防疫能力,严格消毒,实行规范化免疫程序,减少疫病发生,是提高肉鹅成活率的重要措施。大肠杆菌病等。要及时做好防疫注射。雏鹅要进行禽霍乱弱毒菌苗饮水或拌食。
饲料中添加抗菌素,防止流行冒和大肠杆菌病的发生。日龄左右要定期用抗蠕敏驱绦虫。鹅0-4周饲料配方:秸秆生物饲料70%、骨粉1%、豆饼5%、鱼粉2.2%、玉米粉18%、麸皮2.2%、食盐0.3%、贝壳粉1%。鹅4-7周饲料配方:秸秆生物饲料75%、骨粉1%、豆饼5%、鱼粉3.1%、玉米粉15%、麸皮3.5%、食盐0.4%、贝壳粉2%。鹅7-10周饲料配方:秸秆生物饲料85%、骨粉1%、豆饼3%、鱼粉2.5%、玉米粉5%、麸皮1%、食盐0.5%、贝壳粉2%。粉料混合:将各种原料加工成干粉后搅拌均匀,压成颗粒投喂。这种形式既省工省事,又防止鹅挑食。粉、粒料混合:即日粮中的谷实部分仍为粒状,混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