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鹅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差,抗病能力弱。因此,必须采取精心的饲养管理和必要的措施,使鹅健康成长。1~5日龄为25~28,6~10日龄为23~26,11~20日龄为20~24,21日龄后为17~20。精心喂养应做到定时定量喂养,宜采用少喂、八成饱的喂养方式。雏鹅孵化24小时后,要先喂水再吃,还要喂泡好的碎米和菜丝。进食后前两天喂食4~5次,4~10日龄时将喂食次数增加到5~7次。精饲料占日粮的35%,青菜占65%。1-20日龄,以青料为主。21日龄后改为谷物饲料,每天喂4~5次。
农村鹅的饲养方法
1.注意消毒
在小鹅进入雏鹅舍之前,要注意对雏鹅舍进行一次彻底的消毒,鹅所使用的用具也要进行消毒。消毒方法可以主要是烟雾熏蒸。熏蒸一天左右后,通风,排出熏蒸气体,然后对地面进行喷洒消毒。消毒时,最好交替使用两种不同的消毒剂,以提高消毒效果。然后,要定期清洗水箱和饲料箱,避免饮用水和饲料变质。鹅舍内外都要定期消毒,制定合理的净化环境的制度。
2.室内环境
在饲养过程中,要注意气温变化,观察鹅的温度应用。避免太低的温度导致小鹅聚集在一起。如果小鹅聚在一起,不仅会互相挤压,还容易引发各种疾病。如果温度太高,小鹅可能会张开嘴。张开嘴呼吸说明屋内水分蒸发快,对小鹅的蛋黄吸收影响很大。除此之外,我们在保证室内温度的同时,还要做好通风工作,避免屋内有害气体含量过高,导致雏鹅出现各种肠胃疾病。
3.饲养密度
育雏期养鹅很重要。一定要注意控制饲养密度,保证整个鹅群的有序发展,提高其抗病能力。如果养殖密度过高,那么如果多雨寒冷,就容易被碾压、踩踏,导致雏鹅死亡率上升。所以可以分组喂养,既能减少不良现象,又能防止雏鹅啄食。具体养殖户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控制,不要养殖过密。
4.科学放牧
注意:我们在放牧的时候,不要赶鹅,要让鹅慢慢走。到了牧场,要根据草的长势来调整鹅的浓度。如果草长得好,可以集中放牧,否则就不要集中在一起。待鹅逐渐吃饱后,让其适当喝水,休息半小时左右。然后继续放牧。当小鹅在喝水时,注意不要让小鹅下水,以免溺水。中午不要吃草。让鹅在通风阴凉的地方修剪,避免中暑。
5.适当的补充喂养
鹅是草食水禽,所以放牧工作室是必不可少的。放牧后要做好补饲工作,提高散养鹅的增重率,避免饲养期过长。补充饲料应以饲草为主,保证饲草质量。根据鹅的饲养情况和体重增长速度,控制好补饲量。但饲料中要有充足的营养元素,微量元素也不可忽视。为鹅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