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动物森会》这款游戏上很多人认识了鲈鱼,这次我们就来说说鲈鱼好了,鲈鱼是哪些鱼呢?怎么作好吃?英语中的perch和bass又有什么区别?
下面就来认识一下我国常见的一些“鲈鱼”吧~
上图中的花鲈Lateolabraxmaculatus也称海鲈,在我国以及日本海域、朝鲜半岛海域等西太平洋温暖水域都有分布。已经被大规模养殖。作为人们熟悉的“鲈鱼”,它有很多典型的“鲈鱼”特征,如细小的栉鳞、锋利的背鳍棘以及一张大嘴。杨万里《松江鲈鱼》中所说的“白质黑章三四点,细鳞巨口一双鲜”其实就是指它们,因为现在通常所说的鲈形目杜父鱼科的松江鲈Trachidermusfasciatus并不“白质黑章”,并且没有鳞,嘴也很短。然而花鲈其实并不属于鲈形目,而是属于关系较近的单鳍鱼目(拟金眼鲷目)Pempheriformes,与叶鲷,五棘鲷,发光鲷(日本料理中著名的“喉黑”就是发光鲷科的成员)等关系密切。
大口黑鲈Micropterussalmoides,属于太阳鱼目Centrarchiformes下的太阳鱼科,也叫大嘴鲈鱼(largemouthbass,也就是美国最常说的bass),这种来自大洋彼岸的次级淡水鱼可谓是我国第二常见的“鲈鱼”了。大口黑鲈原产于北美洲的淡水中,因其适应性顽强、生长迅速且肉味鲜美,被我国、菲律宾、英国、法国、南非等诸多国家引种养殖。在某些地区如我国南方,那些逃逸的养殖个体成为了可怕的入侵种,对当地的生态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不过好吃还是很好吃的——这种“鲈鱼”的口感和楼上的花鲈非常不同。口感更紧实,而不是像花鲈一样绵软,个人很喜欢煎了吃。
我国也有自己的“鲈鱼形食肉鱼”,那就是太阳鱼科和小日鲈科共同的姐妹群鳜鱼科Sinipercidae鱼类,通称鳜鱼。鳜鱼分为鳜属跟少鳞鳜属两个属,最常见的一种是翘嘴鳜Sinipercachuatsi。鳜鱼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非常美味的鱼,但小编并没有吃过(贵啊),在这里就不讨论口味啦。这些本土掠食者相对于那些入侵的“美帝野心狼”繁殖能力和对水质的耐受程度都要弱不少,因此受到了严重的竞争和压迫。
条纹狼鲈Moronesaxatilis又称条纹石鮨或银花鲈,属于狼鲈科,这个科的命运充满了未知,有人把它自立为一个狼鲈目Moroniformes,最近的亲戚是经常被当成“沙丁鱼”售卖的鱚和跟鲳鱼没关系的白鲳。条纹狼鲈能长到非常巨大,算是美国最常见的"海鲈鱼(seabass)"之一。和我国常见的花鲈一样,这种鲈鱼也被广泛地养殖食用。我国南方沿海地区也有引入,据称是较为常见的“中高档食用鱼”。此外欧洲常见的舌齿鲈Dicentrarchuslabrax也是狼鲈科的物种。不算常见,因此这里就不赘述啦。
尖吻鲈Latescalcarifer,又俗称金目鲈、盲曹等,英语中称其为“barramundi”。是我国南方常见的养殖食用鱼。我国市场上大部分称为“鲈鱼”的鱼类都是真鲈形系的成员,而这家伙所在的锯盖鱼科Centropomidae却属于隔壁的鲹形系。和大部分鲈鱼的关系都不近。相反它们和比目鱼。马鲅,梭鱼等关系密切,不过尖吻鲈吃起来和它的“亲戚”们并不相似,口感非常绵软,甚至有点像黑鱼。
尖吻鲈的“大表哥”尼罗尖吻鲈L.niloticus原产于非洲,体长可以超过1.5米,硕大无朋。因为人们的广泛引种养殖而逃逸到了很多地区,成为入侵种,让一些湖泊中特有的慈鲷物种数量锐减,甚至把这些可怜的小鱼推向了灭绝的边缘。
河鲈科Percidae是典型的淡水鲈形目鱼类。这个类群在我国的分布不广,西北地区有欧亚河鲈Percafluviatilis和梭鲈Sanderlucioperca等,其他地区就没有该科鱼类的原生分布啦,河鲈Percafluviatilis是最根正苗红的一种“perch”,同时也是鲈形目乃至整个鲈形亚类的模式物种。它们体色鲜艳。以昆虫和小鱼为食,也被广泛地养殖食用。但在我国并非常见的食用鱼,在新疆被称为“五道黑”。
最后还有一种大名鼎鼎的“鲈鱼”:那就是上图中的松江鲈Trachidermusfasciatus,属于鲈形目(以前的鲉形目)杜父鱼科Cottidae。这种鲈形目小鱼只能长到十多厘米长,其貌不扬宛如一块岩石,麻麻赖赖的一点也不圆润。它们是洄游鱼类,繁殖季节集体去近海产卵,幼鱼孵化后会回到淡水生活。松江鲈鱼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野生个体是禁止食用的。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名字里面带“鲈”字,但又跟鲈鱼八竿子打不着的,如鲑鲈目Percopsiforms,银鲈目Gerreiformes,攀鲈目Anabantiformes等;还有眶棘鲈,听这名字让人联想到一些石斑,比如鰓棘鲈和九棘鲈,但人家跟鲈形目也是八竿子打不着,而是一类“鲷”,属于鲷形目Spariformes的金线鱼科;笛鲷目Lutjaniformes也有一个石鲈科Pomadasyidae,里面有不少爆可爱的物种。这里就不赘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