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德育基本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德育方法的整体性问题是指为了充分发挥德育方法的综合、整体效果,而应科学、合理地处理好德育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德育方法外部关系)及各德育方法之间的关系(德育方法内部关系)。
1.德育方法与其他德育要素的整体性
2.德育方法体系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体系的整体性问题,主要涉及德育方法本身系统内部的关系,即各种方法的关系问题。国内有学者指出:“德育过程的复杂性和德育对象的多样性与变动性,以及制约德育方法的诸多因素,决定了德育方法既是多种多样又是紧密相连的。不同的方法各有侧重,要各种方法巧妙的变换和组合是一种高超的教育艺术,它将使德育方法的整体效用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出色地完成德育任务。”[3]因此,方法的整体性问题必须引起重视。众所周知,每种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没有一种方法是万能的,是可以适用于每个人及各种情形的。一种方法,可能完成多种任务,实现多个目标,适合多类内容。同样,多种方法可能完成同样的任务,实现同样的目标,适合同样的内容;而且,多种方法优选组合可能更好地作用于目标、任务及内容。因此,要根据不同主体、不同时空、不同情形,合理选择最合适的一种方法或多种方法,进而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协同、整体作用,以便到达良好的德育效果。
二、德育方法的多样性
1.德育方法的多样性
在教育实践中,德育方法一般可以概括为4类18法:以语言说理形式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谈话法、讲授法、讨论法、辩论法、演讲法等;以形象感染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典型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影视音像法,小品表演法等;以实际训练形式为主的方法,如社会实践法、调查访问法、参观考察法、常规训练法、大型活动法等;以品德评价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奖惩激励法、表扬鼓励法、评比选优法、操行评定法等[2]。除此之外,还有以自我教育为主的自我修养法等。需要指出的是,多样化的德育方法在新时期的发展有所侧重。
2.德育方法的选择问题
方法的根本问题也是选择问题。要想取得德育的良好效果,必须学会在丰富多样的方法体系中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因此,科学而艺术地选择德育方法必然引起每一位教育者的重视,也是作为一位合格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质。方法的选择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依据工作的出发点及不同情况和需要,灵活选择。具体到某种原则,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列举出许许多多,比如,目的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时代性、开放性、实效性等等,这些原则都有其合理性,对实际工作也有一定的启发价值。但由于上述原则提出及排列的依据不是很清楚或一致,致使人们可以列举无数有关原则,从而使原则的指导价值打了折扣。鉴于此,我们试着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演绎出如下德育方法选择的原则,使德育原则既有限,又有效,解决了前述问题。
笔者认为,原则的提出和排列要明确几个前提条件,第一,为谁的问题。方法不是目的,它要服务于目的,因此合目的性是根本。第二,如何为的问题。要想实现德育目的,必须按照事物发展的轨迹或者规律运作。第三,何时的问题。而规律的作用是在实际情形下发生的,这又离不开社会发展历史状况及时代特色的制约。第四,谁用的问题。方法毕竟是通过教师的选择才发挥作用的,因此,教师的自身特点往往影响方法的选择,即教师应该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方法。我们可以把上述层次的原则视为一级原则,它还可以分别划分出二级、三级原则等。根据这种分析,我们认为德育方法的选择原则(一级原则)问题可以表述为以人为本(促进入的发展)的原则、合乎品德发展规律的原则、历史性原则(时代性原则)和教师主导性原则。这些原则都可以具体到某一级教育,比如,对于当代初中学段的学生而言,则可具体为充分促进初中生品德提升的原则和遵循初中生品德发展规律的原则、紧密结合时代要求的原则和适切教师风格特点的原则等。
转贴于
三、德育方法的实践性
传统的德育方法,往往陷入机械的、脱离社会实践、脱离生活实际与脱离时展的窠臼之中。因此,学生也无法有自己的真实的体验和感受,缺乏情感性。基于此,笔者认为,德育方法必须强调实践性,即重视德育与实践的结合,使德育回归学生真实生活及引导学生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并在实践和生活中,强调学生的情感和体验,从而收到良好的德育实效。
1.要重视德育的实践性——在实践中形成美好品德,在实践中展现美好言行
“道德根本上是实践的”[4],这已是古今中外人们的共识。据此,我们也可以认为德育根本上也是实践的。因此,德育工作的全过程应凸显实践性,应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德育的起点,是与学生的已有体会和经验密不可分的;德育的实效,是通过实践来加以提升、检验和展现的。德育就是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道理与已有经验相结合,然后内化为自觉的要求,随之产生高尚的情感,并在实践中外显为良好的精神面貌、优秀的意志品质和正确的行为习惯。具体而言,学校除了强调德育与已有感受和体会相结合外,还应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诸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生产劳动、科学考察、远足等各项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策划、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吸纳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活动过程,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力发展他们的主体性,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在丰富而有意义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同时,通过活动的组织,学生的责任心、组织能力等等也会得到较好的培养。
2.德育方法的生活性——德育回归学生真实生活,并引领学生的未来生活
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方法已成基本定式,模式为“约束—压服—控制”,容易导致学生产生病态的压抑心理和专横型的品质,给师生制造心灵上的隔阂,甚至情绪上的对立,以至于压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削弱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作用。因此,传统的“管、卡、压”等措施不能做到发挥学生主体以及尊重学生的自主道德选择。所以,必须将生硬的道德灌输教育还原成学生生活和成长的过程,进行生活德育。
在生活德育中,德育首先要源于生活,即一定要寻求学生的最普遍的生活,要善于在普遍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充分挖掘教育价值,从而使德育工作可亲、可近、可信,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同时,德育还应高于生活,要考虑到生活的未来性和发展性,积极引导学生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比如,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他人及成人的生活,再从这种感性发展到理性,形成道德的知、情、意,以便为未来生活中的角色及承担的任务和应具有的品性做储备。
3.内心体验——情感是德育加强与实践及生活联系的重要切入点和关键点
德育的本质在于育德,要培养人的高尚品格,而高尚品格与人对道德的体认及感悟须臾不能分离。因此,要在实践过程中和现实生活中,不断加强体验性教育,调动学生的同情心、责任心及良心,充分发挥情感的作用,使之在学生内心中留下美好、幸福的情感烙印,从而达到以情认知、以情促意、以情带行的境界。情感的积极介入,就可以改变过去空洞枯燥的说教,变“刻意”教育为“无为”教育,发挥“陶冶”、“暗示”、“体验”等方法的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自我思考、自我判断和自我体验。进一步讲,“德育对象的情感对其德育接受意愿、接受程度都会产生直接影响,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德育实效”[5]。
参考文献
[1]孙少平.改革开放时期中小学德育的发展与问题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1999(12).
[2]詹万生.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戚万学.活动德育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
关键词:高职学生;职业基本素质;思路;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随着近年来高校实施扩招政策,高校的毕业生人数都在逐年递增,造成社会岗位需求小,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现象。因此,高职院校在面对着这种毕业难,就业难的窘境下,加大力度进行就业调研分析,了解高职毕业生就业岗位及其企业的用人标准,最终得出企业单位用人标准为不仅须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作为就业的重要条件,还需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作为就业的先决条件。
一、职业素养的内涵
职业素养是个很大的概念,专业是第一位的,但是除了专业,敬业和道德是必备的,体现到职场上的就是职业素养;体现在生活中的就是个人素质或者道德修养。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
二、高等职业院校培养职业素养的重要性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1]这要求高职院校在培养专业技能和项目实操的同时,还应将职业素养的理论渗透其中,使理论、实操、素养结合在一起。
(一)培养职业素养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职业责任感
从企业用人的标准来看,学生只有具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才能在入职后,正确理性地面对工作中的一切困难,采取科学地手段处理工作难题。从职业标准的角度来看,学生只有具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才能对企业具有依托情感,保证企业用人的稳定性。
(二)培养职业素养有利于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高职院校实施“2+1”教学模式,其中的“2”代表两年在校需完成理论知识与项目实操的教学安排,其教学方式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1”代表最后一年进入实习企业完成顶岗实习工作,其教学方式是纯实践操作。
从学生个人发展角度来看,只有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才能较快的适应实习实训岗位的要求,真正的融入职场环境,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构建高等职业院校的职业素养的思路与方法
(一)将职业素养融入专业技能,有助于促进课程建设
(二)将职业素养融入实训项目,有助于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职业素养离不开实训实操。高职院校在教学改革中,加强实训室的建设工作,构建仿真的实操环境,通过利用校内实训室进行模拟实操项目。通过实训项目既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同时又能教育学生克服眼高手低的不良职业习惯,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将职业素养融入顶岗实习,有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
高职院校开展顶岗实习工作,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要进行真实的顶岗实习。理论知识能够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专业问题。而职业素养培养学生运用职业意识去规范职业行为,培养其具有积极负责的工作态度,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树立学生对工作精益求精的作风和热爱本职岗位的工作态度,提高与人沟通的交流的能力,为他们在今后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2]
四、构建高职院校职业素养的评价体系
将培养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作为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核心标准。高职院校结合专业领域的不同划分,以配合相应的考核评价手段,建立符合高职教育要求的职业素养评价体系。
通过评价体系的建立,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同时,积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增进其就业竞争力,使学生能够在高职教育培养下成为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数控机床;基本功能;方法与技巧
1.前言
数控机床基本功能的调试是机床调试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数控机床厂家的技术人员在用户现场通过设置机床参数来完成,但此类技术并不作为培训内容对用户的维修人员开放。然而,在数控机床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如操作意外等原因造成数控机床部分或全部参数丢失而引发数控机床部分或全部功能丧失的状况却时有发生。若要恢复数控机床的功能,就得求助于数控机床生产厂家,而他们的服务不仅是有偿的,而且也不可能保证随叫随到,这样势必会给用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对于用户单位的数控维修人员来说,学会数控机床基本功能恢复的方法和技巧,不但可以保障本单位数控机床得以及时修复,而且还可以使数控维修人员能更全面地了解数控机床的控制功能,有助于拓展排故思路,提高日常维修效率。
2.数控机床常用参数介绍
数控机床基本功能的恢复与调试主要包括数控机床参数的设置与数控功能测试这两部分工作,而参数设置是其中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工作。那么,究竟有哪些参数决定着数控机床的基本功能,它们的作用及意义有如何?
2.1数控机床参数的作用及分类
数控系统的参数在数控机床的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完成数控系统与机床结构和机床各种功能的匹配,这些参数在数控系统中按一定的功能组进行分类。例如,伺服轴参数配置数控机床的轴数,各轴伺服电动机参数、速度及位置反馈元件类型及反馈元件参数,串行通信口参数对串行口进行数据传输时的波特率、停止位等进行赋值等等。
下面,就以配备有FANUC0i-mate-TC数控系统的CK0625数控车床为例,具体介绍与伺服轴及伺服有关参数的意义。
2.2伺服轴设定参数的意义
(1)1825#参数:各轴的伺服环增益,该参数是用于设定各轴的位置控制环的增益。在进行直线或圆弧插补时,各轴的伺服环增益必须设定相同的值。环增益越大,位置控制的响应速度越快,但是设定值过大,伺服系统会不稳定。位置偏差量会储存在位置累计寄存器中,并进行自动补偿。
(2)1828#参数:各轴移动中允许的最大位置偏差量。在X或Z轴移动过程中,如位置偏差量超过此参数设定值,会出现“某轴超差”报警,并立刻停止移动。如果经常出现此报警,可将该参数设大些。
(3)1829#参数:各轴停止时最大允许位置偏差量。当X或Z轴运动停止时,如位置偏差量超过此参数设定值,会出现“某轴静止超差”报警。如果经常出现此报警,可增大该参数的设置。
(4)1320及1321#参数:各轴正、负方向软限位坐标值,此值是相对参考点设置的,根据机床行程及位置确定,要求正、负限位位于正、负硬件限位开关之内。
(5)1410#参数:空运行速度。此速度为程序模拟运行时各轴的运行速度。
(6)1420#参数:各轴快速运行速度,在自动方式下G00的速度,需根据机床刚度设定,选择适中速度。
(7)1421#参数:快速倍率F0的速度,即选择操作面板上快速倍率F0时的速度。
(8)1422#参数:所有轴的最大切削进给速度。此值为限制值,即在所有方式下,各轴的运行速度不得超过此数值,当速度超过此值时,以此速度为当前进给速度。
(9)1423#参数:各轴的手动连续进给速度,指进给倍率开关在100%时的进给速度。
(10)1424#参数:各轴手动快速运行速度,即快速倍率选择为100%时的速度。系统回参考点时的速度=[1424]×快速倍率,若回零速度过快,可将此值改小。手轮运行速度的上限速度也是此值。
(11)1425#参数:各轴回零的FL速度,回参考点时,各轴先快速移动,碰到减速档块后,以回零的FL速度搜索零脉冲信号。
2.3伺服设定参数的意义
(1)初始化位设定值:系(下转第73页)(上接第71页)统通过FSSB初始伺服参数后显示00001010,若没有初始化过,设定为00000000,重新上电,系统会重新初始化参数。
(2)电机代码:根据实际电机类型进行设置,本装置采用βis4/4000型伺服电机,故应设为156。
(3)AMR:采用标准电机,故设置为00000000。
(4)指令倍乘比:通常,指令单位=检测单位。指令倍乘比为1/2~1时,设定值=1/指令倍乘比+100;指令倍乘比为1~48时,设定值=2×指令倍乘比。
(5)柔性齿轮比N/M:根据螺距设定。设定好螺距再按自动,系统会自动计算柔性齿轮比N/M和参考计数器容量。系统最小指令脉冲为0.001mm/Pluse,且系统计算电机一转时的计数脉冲为1000000个脉冲。计算公式如下:
参考计数器容量=丝杠螺距/最小指令脉冲。
柔性齿轮比=参考计数器容量×指令倍乘比/1000000。
(6)运行方向:从脉冲编码器看,顺时针设定为111,逆时针设定为-111。
(7)速度反馈脉冲数:设定为8192,此参数不可更改。
(8)位置反馈脉冲数:设定为12500(半闭环的系统设定值),不可更改。
3.数控机床基本功能的调试方法与技巧
下面,具体介绍数控机床基本功能从无到有的调试方法与技巧,掌握了这个技能之后,对于由于部分参数丢失所引起的机床对应功能丧失的故障维修就会显得轻而易举了。
3.1系统参数的配置
系统第一次通电时,最好先做一次参数全清,所谓全清就是将系统所有参数恢复出厂设置,即在系统启动过程中,同时按下MDI面板上RESET+DEL键。全清后一般会出现如下报警:
100#:参数写保护打开;
506/507#:硬超程报警;
417#:伺服参数设定不正确;
5136#:FSSB放大器数目少。
注意:在初次调试时最好进行全清,如果只是进行参数的修改,切勿全清!
参数全清后,显示器上将恢复英语显示。若想改成简体中文,则需按照下列步骤操作并设置参数:
(1)在操作面板上选择“MDI”方式,按“OFS/SET”功能键,再按[设定]软键,找到设定画面,将“参数写入”选项设置为1;
(2)按下“SYSTEM”功能键,再按[参数]软键,找到参数设置画面,将3190号参数的第6位设置为“1”,即设置系统语言为简体中文;
(3)警“000请关闭电源”,按操作面板上的“停止”按钮,再按“启动”按钮,重启数控系统。
各表(1―3)提供了与数控机床基本功能相对应的各个参数及其建议值,分别为一般参数、伺服参数、主轴参数及轴设定参数。请按照下列各表的顺序并依据“设定值”一列中提供的值对每个参数进行设定,这样可使我们在机床功能调试过程中少走弯路。在参数设置的过程中,每次遇到提示要求断开系统电源的时候,都说明刚刚被设置完成的参数需要断电才能生效,那么就要对系统执行一次断电再上电的操作,以激活所设参数。
3.2数控基本功能的测试
分别选择手动连续进给、手动回参考点、手轮、超程检测、MDI、编辑及自动运行等操作,观察伺服轴及主轴的工作是否正常。另外,还要进行各进给倍率开关、急停按钮及手动/自动换刀等测试,用以检查机床是否正常工作。
当功能测试全部完成后,千万不要忘记将配置的所有参数及时做好备份以防再次丢失。至此,数控机床基本功能的调试工作结束。
[1]FANUCOiMate-TC简明调试手册.北京发那科机电有限公司,2008,6.
[2]FANUCOiMate-TC参数手册.北京发那科机电有限公司,2008,6.
作者简介:
【关键词】英语翻译;基本方法;小技巧
一、英语翻译的重要意义
二、英语翻译的基本方法分析
三、英语翻译中的一些小技巧分析
其次,在意译与音译方面要多加注意,在英语中中文的名称可以找到对应的词,用意译法,例如“葛藤粉”可以翻译成Kudzuvinepowder,“竹荪”指的是小竹笋的最顶端的部分,被翻译成tenderbambooshoots。除此之外,有音译的还包括地名,例如“百花洲”不必译为hundredsofflowersislet,译为Baihuazhou即可。有些名称意译、音译均可。如“豆腐”,源自中国,意译为beancurd,音译为toufu。
四、结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可以总结,翻译不但是一门技巧,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它与译者对两种语言的熟练水平与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也体现了语言的综合技能。对读者、译者的英语的翻译能力进行培养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以上的论述与总结,要想提高英语的综合水平,就要对英语的词汇以及英语的句型等翻译的技巧与方法有全面的掌握,同时,也才能使阅读能力以及理解能力得到增强,使翻译的水平得到提高,才能保证译文的正确性。相信译者通过对英语不断的学习,翻译的水平一定会得到快速的提升。
[1]谢小苑.科技英语翻译技巧与实践[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一、人力资本群体价值计量方法
1.历史成本法是将企业取得和开发人力资本发生的全部支出,包括招聘、选拔、培训、定岗等支出作为入账价值。其成本包括取得成本、开发成本和使用成本。此种方法主要是利用财务报表提供人力资本投资方面的信息。但仅从账面上体现出来的人力资本价值并不代表特定主体所创造或者可以创造的价值,无法反应出人力资本的真实价值。
2.重置成本法是指在当前条件下企业重新取得或通过培训取得与现有职工的技术水平、素质和工作能力相当的职工所发生的全部成本,包括取得成本、开发成本和职工的离职成本。该种方法反应了人力资本的现时价值,有利于合理补偿和重置人力资本。但其现时成本的估算很难找到一个社会公允的重置成本,因此,带有很强的主观性,仍旧无法反应人力资本的真实价值。
二、人力资本个体价值计量方法
1.未来薪酬折现法是将某一职工从录用到退休或死亡预计支付的报酬总额,按一定的折现率折成现值,作为人力资本的入账价值。
2.调整后的未来报酬折现法主张对原有的未来薪酬折现法应当按一定的效率系数(E)对其进行调整后作为人力资本的入账价值。
3.随机报酬模型是根据行为科学理论提出的,是由弗兰霍尔茨于1985年提出,该方法是将个人在有限工作年限内服务于某一组织一系列岗位上的价值,按其离职可能性进行调整并以折现汇总作为人力资本的价值。
三、人力资本的成本与价值综合计量方法
1.完全价值法是由我国的徐国君教授所提出的,他认为以工资报酬或以收益为基础的人力资本价值计量方法都未考虑了人力资本的剩余价值,要准确计算人力资本价值应当以完全价值(包括补偿价值和剩余价值)为基础对其进行计量,补偿价值体现为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剩余价值则为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那部分价值。
【关键词】图像修复优先级块效应去除峰值信噪比
1引言
对破损的古老艺术品和绘画作品进行修复是图像修复技术最早的应用,而这种技术第一次是被Berlalmio等人应用到图像处理领域中,多用于对破损图像的修补,对目标物进行移除等等。随后,Chen和Shen提出一种TV模型,之后Criminisi等人又提出了一种基于样本区域进行破损图像修补的新算法。图像修复技术发展到今天大致被分为3大类:
(1)基于偏微分方程(PDE)的图像修复算法。这类算法主要用于受损区域较小的图像修复,虽然能保持图像的结构信息,但是不适合受损区域较大的图像。
(2)基于纹理合成技术的图像修复算法。将图像的纹理信息复制到待填充的区域内用于大面积破损区域的修复,但对于纹理较复杂或者结构信息比较多的图像效果也不是很好。
(1)优先级的定义没有考虑到C(p)(置信度)值的问题,因为C(p)易衰减,进而使优先权的值会随之极迅速衰减。
(2)对于待修补区域的填充并没有考虑已知与填充的区域之间的过度问题,如果直接拷贝最佳匹配块信息,填充后常常会出现块效应。
本文对这两个方面做出了改进,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取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2算法描述
2.1Criminisi算法
如图1所示,I为整幅图像;Ω为待修复的区域,δΩ代表其轮廓;φ为图像中未破损的区域,即已知信息的部分;φ=I-Ω。
(1)计算出图像中φ所具有最高优先权的像素块。设点p∈δΩ,则定义点P优先权为:
P(p)=C(p)D(p)(1)
其中,C(p)为置信度,D(p)为数据项,定义如下:
C(p)=(2)
式(1)中D(p)定义为:
D(p)=(3)
其中,α为归一化系数。
(2)合成匹配的SSD标准,搜索最佳匹配块φq,填充φp。
ssd(ψp,ψq)=Σ(p-q),p∈ψp,q∈ψq(4)
(3)完成填充后,按(5)更新图像的置信项。当目标块修补完成后,更新已修复完的点P的C(p):
C(p)=C()p∈ψpΩ(5)
重复上述三个步骤,直至图像中破损区域被全部修复完成。
2.2优先级的改进
对优先级的计算方法的改进,如图2所示,块φp优先级为
P(p)=a*C(p)D(p)+b*V(p)(6)
公式中的C(p)意义不变,仍为置信度项。D(p)仍为数据项。新增加的V(p)代表梯度信息。a,b是调节因子(均属于0-1之间)且a+b=1。a和b用于控制各项为优先权作贡献的比重,在不同的情况下控制a和b两者的大小会有不同的效果。例如,当纹理简单,图像平滑时,增大a,减小b;相反,纹理、边缘信息较为复杂时,减少a,增大b。因此,为使修复更接近完美,不同的图像,应对应不同的权系数。
2.3块效应去除
为达到更好的修复效果,搜索最佳匹配块填充到待修复块后应进行块效应去除。找到最优匹配块φp,要用φp中的相应像素来填充未知像素。φp虽然和φp之间的欧几里得距离在其搜索方向上是最小的,但是,因为用任何距离的函数都很难判断图像的相似性,所以在边界处易引起块效应。本文用一种平滑方法来降低块效应,将边界点左、右两边的领域点的平均值作为该边界点的值。
2.4改进后的算法
步骤1确定图像的待修补区域并标记;
步骤2检测待修补区域轮廓δΩ,若δΩ=φ则修补结束,输出修补结果。否则进行下一步;
步骤3由式(2)、(3)、(6)计算出以δΩ上的点为中心点的每个目标块的优先权,并确定优先权最高的点。确定最佳匹配块(以此点为中心的块);
步骤4将已知区域内的最佳匹配块中相应的像素值复制到目标块的未知像素中,并对边界处进行块效应去除;
步骤5利用式(5)更新置信度项C(p),返回步骤2。
3实验结果分析
本文以Matlab7.11(R2010b)为平台进行仿真实验,并做比较分析。所用的微机环境是主频1.70GHz,4GB内存。
实验一:(a)是原图,大小为308*206像素,(b)是标记了待移除目标图像,(c)是用Criminisi算法修复结果,修补时目标块的大小选为9*9,,(d)是用本文改善后的算法修复的结果,是本文改进算法,增加多个已知像素的梯度信息,并且用加法代替乘法,a=0.88,b=0.12时的修复结果。由(c),(d)图两者比较可知,在两幅图中虽然目标物都被完全移除但效果却并不相同。在(c)中,屋檐下虽然有被修复但却将部分草地修复到屋顶,并肉眼可以清晰捕捉,效果并不理想;同时对比后可以清晰看出(c)中草地明显延伸到水面上来,而(d)图对这两点的处理的更好,更符合真实情况。见图3。
实验二:同实验一,(a)是原图,大小为433*367像素,(b)是标记了待移除目标图像,(c)是用Criminisi算法修复结果,修补时目标块的大小选为9*9,(d)是用本文改善后的算法修复的结果。比较(c)(d)可以明显看出:画中人物左上角头发明显(d)比(c)更接近原图像,更符合人类视觉系统。见图4。
综上,本文提出的改进算法与原算法相比效果更好。不仅在视觉上有显著变化更符合实际情况,在PNSR值方面也有改善。根据峰值信噪比很容易看出,本文的方法很好的改善了修补效果。如表1所示。
4结论
本文的算法是对Criminisi算法的一种改进,从算法优先级着手,打破常规,针对原有算法C(p)(置信度)的值很容易衰减,在计算优先权方面增加多个已知像素的梯度信息,将相乘变成相加运算,加入调节因子,另外,增加最佳匹配块的限制条件进行块效应的去除来提高修补的效果,使修复的图像更加自然,更符合人眼的视觉系统。大量的实验后表明,运用本文算法修复后的图像结果优于原算法的修复结果。(通信作者:刘雅楠)
[1]BertalmioM,SapiroG,CasellesV,etal.Imageinpainting[C]//Proc.ACMp.Graphics(SIGGRAPH),NewOrleans,LA.July2000:417-424.
[2]ChanTF,KangSH,ShenJH.Euler’selasticaandcurvaturebasedinpainting[J].SLAMJournalofAppl.2002,63(2):564-592.
[3]ChanT.FShenJH.Non-textureinpaintingbycurvature-drivendiffusions(CDD)[J].JounmalofVisualCommunicationandImageRepresentation,2001,12(4):436-449
[4]李亮,郭树旭,陈国法.基于偏微分方程的图像修复算法[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2,30(1):72-77.
[5]汪忠庆,檀结庆,何蕾.方向性纹理图像修复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42(34):29-32.
[6]张显全,高志卉.一种块匹配的图像修复算法[J].光电子-激光,2012,23(4):805-811.
作者简介
邢梦雪(1995-),女,现为齐齐哈尔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本科学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图像处理。
刘雅楠(1987-),女,通讯作者,硕士学位。现为齐齐哈尔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图像处理。
李靖宇(1976-),男,硕士学位。现为齐齐哈尔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图像处理。
关键词:企业管理;价值链;成本管理
随着国内经济增长速度的逐步放缓,稳中求进成为了当前经济时代的发展主题。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支出,接下来国内经济要通过“三去一降一补”的发展方针进一步推进国内经济的实质性发展,实现中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的持续深化。作为经济市场中的主体,企业在当前的经济总体发展趋势中虽然获得了稳定发展的机遇,同时也遭遇着内需趋缓形势下行业内竞争加剧带来的风险。因此,当前企业发展的主体更多集中在企业转型、商业模式变换、信用企业建立等诸多方面,解决企业现阶段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新形式下企业管理转型成为了决定企业在当前经济发展和行业竞争环境中的决胜关键。成本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的一大核心部分,对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有着重要的经济管理意义。然而,由于企业传统管理观念的制约,当前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实现对企业成本控制理念、方法的改革与更新,成为了当前企业发展中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一、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控制思想理念过于落后
(二)企业成本控制管理方法理论局限性较强
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方法上的局限给企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十分严重。当前,由于受到企业管理模式的影响,提到成本管理与控制活动就会同企业生产成本的节约联系起来。因此,企业在开展成本控制过程中,更多地是依靠财务本门对企业生产成本进行预测、核算并采取控制活动。虽然一些一起接受了质量成本法、全面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等现代企业成本管理思想,但这些管理思想在企业实际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适用程度依然较差,难以起到有效的成本控制效率。尤其是随着现代网络通讯技术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成本控制管理同企业的信息化战略管理之间的脱节情况较为严重,给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造成了更加不利的影响。
(三)企业成本控制管理落实情况不佳
目前,由于企业管理者对成本控制与管理工作的认识还局限在财务管理上,导致了企业的成本管理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全局性意识。企业的财务部门作为企业中的一个职能部门,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实际管理框架存在认识上的不足,同时由于权限和职责的限制,财务部门的成本控制与管理难以深入到企业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采购销售及售后服务等环节中去,使得企业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更多地依靠与各部门汇报的财务数据,使得企业的实际成本控制管理难以得到有效的落实。
二、价值链理论及其在成本控制中的作用
二十世纪中后期,美国经济学家波特提出了企业价值链理论,将企业产品生产定义为企业生产活动中创造价值或价值增值活动的集合。根据价值链理论,企业生产活动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是为产品创造价值或增值而存在。在此视角之下,企业的成本控制活动必须建立在企业产品增值的基础之上,在保障企业产品效益、实现产品质量改善基础上的成本降低,才是有效的成本控制活动。价值链理论的提出,给企业产品在市场中竞争实力的提升提供了新的理解方式。
企业产品生产可以说是一系列以实现产品在市场中价值的提升、满足产品目标客户需求为根本目标的生产经营活动。因此,企业的成本控制与管理应该突破企业设计、生产、销售管理的局限,从价值链的角度出发,以每一个增值活动为单位,对企业的生产活动内容进行综合性的分析,找到企业成本控制与管理的关键环节,从而更好地理解企业产品的成本构成,并实现企业成本控制活动的再造,以达到企业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效益与价值的根本目的。
三、基于价值链流程的企业成本控制方法
(一)以成本动因分析为基础实现企业成本精确控制
为了实现企业生产成本控制的根本目标,企业应在成本控制与管理活动的基础上依据企业产品价值链理论,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成本产生动因进行分析,对产品生产作业消耗、费用发生和资源使用情况同企业成本发展结合起来。首先在企业制定成本控制办法之前,要结合企业的市场竞争环境对行业情况、产品设计、生产工艺、营销手段、服务水平等内容在产品增值上的作用进行分析和统计,找到其中产品成本发生的要素,根据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对产品发生要素内容进行进一步的筛查,找到那些成本要素是必须的、那些成本要素可以进行删减,通过成本要素的调配和优化管理,实现企业产品增值活动中企业实际生产成本的精细化管理,保证企业生产全过程的生产要素都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达到企业生产成本降低和市场效益提高的生产经营目的。
(二)从价值链流程出发实现企业生产全过程成本控制
通过对企业产品价值链的分析,可以找到企业产品的具体增值活动,因此企业所能得到的产品成本信息也就更加趋近于真实情况。根据企业价值链成本因素的分析,企业能够找到造成产品成本上升的生产步骤,从而实现将成本控制责任落实到生产部门、生产岗位和生产个人的目的。通过有效的责任落实,不但能够实现传统成本控制工作中降低资源浪费的目的,同时还能准确地将企业资源费用的失落分配到各部门的产出上,通多产品增值率的比对,企业能够实现各个产品政治环节的优化,从而发现企业哪些生产环节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优化管理来实现企业产品成本的下降和企业增值效率的提升;哪些生产环节过于落后,需要进行整改、合并或替代等。通过对产品企业生产环节的调整,能够使得企业的产品生产过程向着整体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企业成本控制的管理目标。
(三)深度发掘成本问题,整合企业生产价值活动
[1]卢泽君.价值链视角的企业成本控制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6,01:67+70.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方法
如果说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听说能力得到了提高,这样就给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奠定了一个良好的条件。现就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阐述如下。
一、英语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原则。我们教授语言的对象是学生,所以语言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创造更多地运用语言的机会,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主动地掌握语言。
2、层次性原则。交际教学活动按照认知规律需遵循以下三个层次:纯语言活动,准交际活动和交际活动。三个层次依次递进,认知水平由低到高,学生的创造性由小到大,教师的控制由大到小,语言的输入和输出逐渐平衡。
3、环境性原则。英语课堂要为学生创造一个使用语言的真实环境,使学生能在自然的听、说语言环境中得到更多练习,感受到英语是一种真正用来交流的工具,而不仅仅是书本上的一门知识。
4、创造性原则。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要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创造性,鼓励学生在对原有知识消化理解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去完成难度适中或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使他们产生成就感,增加自信心。外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各种心理因素与之积极而又和谐地配合。因为课堂活动是师生间的双边活动,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和体验,才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过去的讲解―――翻译―――领读等教学方法是教师讲解代替了学生的认识,只重视传授知识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为了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案,教案内容应体现教学原则的科学性,教学方法的启发性,教学组织的严密性,教学过程的合理性。教师只有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对象和教学媒体进行深刻的研究,才能在课堂教学时挥洒自如。在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一日千里的今天,英语课教案要倾心投入,常写常新,在教案的设计过程中,尤其要注重新课导入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
二、抓住兴趣关键,注重新课导入环节
首先注意教师的口语示范学生从小学到初中有一个适应过程,这个过程一开始,老师的英语示范作用很重要。如果老师的示范作用起到了积极的效应,那么,学生就会产生好奇,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示范时要善于提炼学过的英语会话与学生交谈。建立值日生英语报告制度,鼓励学生动口讲英语,无论老师学生之间,还是学生与学生之间,都要养成自觉说英语的习惯。同时老师应坚持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使学生耳濡目染,在不知不觉中学到英语知识。
其次注重英语发音英语发音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在教学实践中,一些学生之所以越学成绩越赶不上,就是因为不会读英语,英语口语跟不上,这个问题的实质是没有掌握英语发音,学生往往依赖老师课堂上所教的几个单词和内容。常此以往,就形成了一种惰性。随着教材词汇量的增加,学生的学习必然是机械记忆,越来越感到困难,从而学习兴趣减退,影响教学效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准确地读音,然后,有目的、有重点的给学生布置一些单词,让学生拼读或者查阅字典。
充分利用录音教学手段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在示范英语的基础上,更多地利用录音机,给学生放原版录音,让学生能听到完整的英语单词、句段和它的抑、扬、顿、挫,使学生学到比较地道的英语。科学引导学生说英语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一开始的基础参差不齐,特别是学生在说英语时有胆怯、害羞等心理表现,所以,老师在引导学生说英语时,一定要科学。即要注意运用下面几种方法。首先要鼓励学生敢于开口说英语。老师要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在同学面前表演,让学生两人一组,三人一组开展对话;其次要善于纠正学生的错误。也就是说,学生在说英语时,老师不要急于指出学生出现的错误。让学生先把话说完,然后,有重点地指出所出现的错误。有的错误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或者在下次有机会时指出;第三要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