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兔经过长期的人工驯养,虽然在体形、外貌、品质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它们在野生时期养成的某些生活习性(如昼伏夜出、胆小怕惊等)至今仍保留着。长期的生产实践证明:肉兔在微暗有光的饲养环境中增重较快。在同样的饲养管理标准下,肉兔在光线较暗的'兔笼中饲养6个月后,每只肉兔的平均体重比饲养在光线充裕的兔笼中重250-350克。在微暗有光的条件下,肉兔整天都处在较暗、较静的环境中,改变了白天昏睡、不想吃食、夜晚活跃的习惯,昼夜的摄食量比较均衡。另外,肉兔生活在微暗的环境中,外界的声、光及其他动物的活动对肉兔的影响较小,肉兔不容易受到惊吓,情绪也比较稳定。因此,肉兔的摄食量增加,消化率提高、生长速度加快。
肉兔在微暗环境中育肥,是一项简单而有效的技术措施,值得推广。但由于肉兔长期得不到充足的阳光照射,为了保证肉兔的健康生长,需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要做好笼具的清洁卫生工作,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二是注意饲料营养要全面。
幼兔和青年兔的饲养。仔兔断奶后三个月的'小兔称为幼兔。这个阶段的兔子生长发育快但抗病力差要特别注意护理否则发育不良易于患病死亡。断奶仔兔必须养在温暖、清洁、干爽的地方以笼养为佳。饲喂的饲料要清洁新鲜富于营养。带泥的青草一定要洗净晾干后再喂。青饲料一天喂3次精饲料一天喂两次加喂矿物质饲料、少量鱼粉、豆饼等。喂时掌握早多午少晚吃足随吃随喂不留剩食这一原则饮水要充足夏季喂凉水冬季喂温水加少量食盐。
夏季饲料以青草为主兼喂麦麸、玉米、高梁等精饲料。青饲料含水大要在太阳下晒一晒减少水分。这样可有效地控制幼兔的腹泻和膨胀病。另外注意经常加喂一些大葱或洋葱叶、大蒜叶等。食具3—5天用高锰酸钾水消毒一次可避免球虫卵囊污染垫草和食具。断奶仔兔要增加运动每天可放在铁丝网围好的运动场内活动2-3小时。体质较弱的可单独饲养。3—6个月的兔子称为青年兔。此阶段兔子已开始发情为了防止早配必须将公、母兔开饲养。
(l)种公兔。种公兔的饲养管理要注意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选种。种公兔的产肉、产毛及繁殖性能是可以遗传的所以要不断选择生产性能好的作为种用。好的种公兔利用三年后开始淘汰。
2.适时配种。肉兔一般7月龄左右(体重3公斤以上)试配8月龄正式配种。一般一天配两次配两天休息一天。长期不配种的应定期配种。
3.合理饲养。公兔不能养得过肥过肥的.公兔繁殖力低。因此要掌握好饲料中各成份的比例。蛋白质含量应稍高一些糖类饲料少些每天供给优质青料0.5公斤以上。从配种季节前3星期开始每天添喂鲜鸡蛋四分之一和2粒鱼肝油丸。在配种旺季加喂些动物性饲料如鱼粉蚕蛹粉等。此外还要注意磷、钙的供应精料中配2—3的骨粉和贝壳粉05一1食盐才能保证营养全面食欲旺盛。
(2)种母兔。根据饲养阶段又可分为①空怀母兔。母兔的空怀期是指仔兔断奶后至下次怀孕前。这个时期主要是让母免正常发育提高受胎率。在管理上要合理配制饲料保持母免的适当肥度。对过肥的母兔要减少精料加强运动对瘦的母兔要增加精料的喂量使其恢复正常体况。对长期不发情的母兔可采用异性诱导法或利用激素催情。
导性诱导法是每天将母兔放进公兔笼中一次通过公兔的追逐爬跨刺激促进母兔脑下垂产生卵泡激素而引起发情,一般通过2-3次公兔的爬跨刺激就可达到发情的目的。②怀孕母兔。怀孕母兔以优质青料为主。怀孕15天后要适当多喂些鲜嫩青草、蛋白质和矿物质不能喂过多的精料尤其产前7天必须大量减少精料的喂量以免造成母兔死亡或便秘、乳房炎的发生。
母兔产后要及时喂给干净的水和鲜嫩的青饲料(或温米汤加少量盐)否则会由于舔干唾液致口渴丽误食仔兔。母兔产完仔跳出箱时要小心地将产箱取出笼外清点仔兔将污湿的草、毛及死胎一齐取出换上干净的稻草在草上铺上一层兔毛或旧棉絮并将仔兔放回箱内盖上一层兔毛。如发现母兔未拉毛时要将母兔的乳头周围的毛拔光。这样可以刺激乳房从速泌乳又便于仔兔吮乳。③哺乳母兔。哺乳母兔为了维持生命活动和分泌奶汁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
因此哺乳母兔必须增加饲料量并喂绘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饲料如豆饼、麦麸、豆渣、食盐、骨粉和青绿饲料。母兔分娩后大多会经仔兔喂奶。对少数不会喂奶的母需人工强迫喂奶。做法是将产箱取出按时把母兔捉出笼外伏在巢箱内仔兔就会寻找奶头吸乳一天两次一般经3—5天训练母兔就会自动去喂奶如果是母兔缺奶可进行人工催乳。
1、忌有啥喂啥
许多肉兔养殖户不讲科学饲喂,家中有啥喂啥,一顿白菜、一顿萝卜,再一顿就是青草了,根本做不到饲料的合理搭配和定食、定量、定水,导致疾病的发生,造成生长缓慢,甚至出现大批死亡现象。正确的饲喂方法是根据不同日龄的肉兔对其营养的需要,合理的搭配精、青、粗饲料,做到营养全面,才能提高肉兔的生产性能,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忌养老龄兔
繁殖期的兔子一般可利用4年左右,如若再让其配种繁殖,其仔兔成活率底、生长慢、效益低,所以在养兔过程中应忌养老龄兔。
3、忌不及时淘汰病残兔
对久治不愈和身体有残疾的'兔应及时淘汰,以免造成疾病的传播和影响养殖效益。另应坚持定期消毒和定期防疫,做到万无一失。
4、忌散养
散养的肉兔活动量大、采食多,且生长慢,饲料转化率低,最关键的是散养的肉兔相互之间容易传染疾病,一但发现有病兔,就会影响整群兔的健康,给治疗带来困难,所以肉兔散养是不可取的。
5、忌兔舍矮小
矮小的兔舍既不通风也不透光,舍内又潮湿,不但肉兔生长缓慢,还会给肉兔带来传染性疾病。理想的兔舍应建在宽敞明亮、通风良好、周围有树木的地方,另要排水良好、冬暖夏凉,空气新鲜。只有这样的环境才会减少疾病的发生,加快生长速度。
6、忌青草整喂
俗话说“饲草铡三刀,无料也上膘。”所以无论给肉兔喂哪种青草都应用铡刀将青草铡成#%&!的小段后进行投喂。只有这样处理的青草,适口性好,肉兔肯吃能上膘,才能达到提前出栏的目的。
商品肉兔生产,一般是用断奶(30日龄左右)仔兔,经短期育肥(即幼兔育肥)、体重由0.5公斤左右增加到2.5公斤屠宰,以生产更多的兔肉为目的。
商品肉兔生产,除看最终的产出以外,还必须考虑生产成本,讲究经济效益。针对商品肉兔生产这一特点,在饲养管理上总体目标是减少拉稀病,提高日增重、降低饲养成本。围绕上述目标,应着重抓好以下技术:
病兔、弱兔要及时淘汰
为减少弱仔在育肥中期死亡或生长过慢造成饲料、人工浪费,增大饲养成本,在开始育肥时便应坚决淘汰特别弱小的.仔兔。病兔不仅有传播疾病的危害,也会增大开支,因幼兔患病一般愈后不良。所以,一当发现病兔,最好不治立即淘汰;严格防止兔瘟和消化道疾病的暴发性流行。
管理要精细
第一,育肥兔一般实行群养。分笼或分栏饲养均可,每平方米养8-10只。但最好按体重大小分群饲养,以防“以大欺小”,可提高商品兔出栏质量。在干燥地区,屠宰前一个月左右,也可实行地面“圈养”,有利于笼位周转和利用。
第三,饲槽、饮水器、草架的设置,要尽可能保证同一笼(栏)兔,既可同时采食、饮水,又能防止兔子践踏饲料,造成水和料食的污染。
营养要保证
对农村专业场、户,宜采用精料补充料(颗粒料)加青饲料育肥的方法。建议精料补充料的营养水平为:消化能12兆焦耳/千克,粗纤维11%-12%,粗脂肪3-4%,粗蛋白为18%,磷0.4-0.6%,钙0.7-1.0%,赖、蛋氨基酸分别为0.8%和0.6%。可按0.5、1.0、1.5、2.0公斤活重分阶段逐步增加颗粒料的日喂量,同时每日喂给优质青饲料100-400克;规模化养殖场,宜采用全价颗粒饲料,其消化能可下调至10-12兆焦耳/千克,粗纤维12-14%,粗蛋白16-17%,每只兔平均日喂颗粒料60-150克。要求从小到大逐渐增加喂量,坚持定时定量或一贯实行自由采食的办法,充分保证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