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收购价暴跌卖一头亏500元养殖企业转行影视

【从散户到上市公司频频跌入猪周期怪圈,如何让养猪产业重拾信心?】生猪收购价暴跌,老养殖户面临百万亏损,政府政策扶植,后来者纷纷涌入,却依然举步维艰。从规模很小的养殖户,到目前四川省养殖业的新老大,都陷入猪周期的怪圈。究竟如何摆脱猪周期的困扰,让养猪产业重拾信心,回归正常?记者调查、专家会诊,共同寻找症结与出路。最近几个月,市场上生猪收购价格跌跌不休。很多地区跌到了每斤5元左右,东北等部分地区的生猪收购价甚至跌到了每斤4.8元。在菜市场上,猪肉价格甚至比大蒜、生姜的价格还要低。那么,目前的生猪收购价为什么会跌得这么低,猪价持续低迷对这个产业产生了什么影响?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赶往全国养猪第一大省四川省进行了调查。

生猪收购价暴跌老养殖户苦不堪言

这是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郊外的一个养殖场。在这栋猪舍里,有不少肉猪已经长到了300斤左右还没有卖掉,这让养殖场的老板非常着急。

四川省资阳市七环猪种改良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智:你看我们现在目前,那么大的猪,实际上的话应该是在三个月就该卖的猪。到现在的话都将近三百多斤了,没办法卖掉。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一般涨到多少斤的时候就卖?

杨智:两百斤左右,一般220到240(斤),最多240(斤)就卖。现在都到将近300斤了。

这些肉猪为什么会积压到现在还没有卖掉呢?

杨智:是那个肉联厂压着,它不来收,没收购。所以我们目前只好压着,只好把它养壮些。

杨智告诉记者,以往的时候,肉联厂平均两天来收一次肉猪,但最近生猪市场行情不好,肉联厂有20多天没来收猪了,另外,生猪的收购价被压得太低,所以,他的养殖场里积压的超重肉猪越来越多了。

杨智:应该是说每一天,我每一天这个场的话,要出栏的是七八十头。那么就是这个月,就是十几天,累积下来的话有七八百头,都没卖。

杨智说,在养殖行业,之所以把肉猪养到220斤-240斤时卖掉,是因为这个时候卖猪对养殖场来说最划算。

杨智:长到大的很大的时候,它是在那个,就是一般情况下的是在两百斤以前,二百四十斤以前,长得还是比较快。两百斤到两百四十斤以后,这猪就长得比较大了,那么就是它的是猪粮比不划算。是消耗的饲料多,但是它的产出的猪肉,就算账起来的话,它不划算了。

杨智说,他每天眼睁睁地看着超重的猪越来越多,却又不得不积压着,是因为生猪收购价实在低得离谱。

杨智:四川这边的生猪收购价格,是从去年的下半年,就是大概十一月份开始,十二月份开始,就持续一直走低。现在目前的收购价格,大概是我们企业的话,至少(每斤)五元钱,就是每市斤五元钱。那么我们说,现在说面临的话,就是全面亏损。

杨智从1999年开始养猪,他说,现在的行情是最严峻的时候,十几年来,他一直用这样的一把尺子来衡量生猪价格的盈亏平衡点。

杨智:因为我们在这个养殖上的话,有一个换算,有一个比价,就是猪粮比价的问题。

杨智:每一头猪的成本消耗,现在就是算上猪的本钱,就是落地价。算上它中间的饲料投入,那么基本上要投入到的话是6.8元一斤,就是这就是它的盈亏平衡点、成本点。那么现在目前的话就是,收购价在4.8元到5元,我们按5元计算的话,那么亏到1.8元一斤,这就是在360元(一头),再加上其它的一些折旧啊,其它环节上亏损的费用,那么就是一头500元钱的亏损。

杨智说,如果这七百多头超重肉猪现在卖掉的话,他会赔本三百多万元,但是积压着,整个养殖场的饲料以及人工、水电等成本每天又得搭进去20万元。

不过,由于杨智的养殖场规模在全市排名前茅,而且是自繁自养,平均成本较低,目前的状况还算好的。

杨智:就像我们规模化养殖场,自繁自养场的这种状况(稍好)。农民现在的这种情况的话,可能还要难一些。所以说,一旦我们都支撑不住的话,其它中小养殖场的话,如果(跌价)再持续下去可能纷纷倒了。

四川省遂宁市郊区的李云俊养了十年猪,现在,他家的养殖场已经难以维持了。

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新桥镇登高村养殖户李云俊:现在来说,我这个每年这个投入,钱倒是没落下什么钱,都是全部建到厂子里面了。今年这得亏损了几十万(元)。最困难的时候今年这是。

记者:有多困难?

李云俊:困难得现在已经饲料都买不起,赊都赊不到了。

记者:以前的话还能赊账?

李云俊:以前我可以去赊,随便开个欠条,就可以赊到,到现在因为这个行情,赊了人家,人家都怕你还不起。

老李说,十年来,他一边养猪,一边扩大规模,到去年底,已经建了4栋猪舍,总存栏量达到了八百多头。但是现在,他家养殖场里一头肉猪也没有了。

记者:养的是哪种猪呢?

李云俊儿子李国:以前就是肥猪嘛,两百多斤的都在里面。商品猪现在一个猪都不敢关(养)了,我们现在所有圈都是空的。所以这个行情,亏得太惨了我们。

记者:那你什么时候把这些猪都清空了?

李国:就是今年。就是刚过春节的时候。过春节的时候就把猪全部清了。因为当时就考虑到六七元(一斤)的时候还可以。到现在已经(跌到)5元多了。

李国告诉记者,每年春节,生猪收购价都会上涨,但是今年春节期间,猪价不仅没有上涨,反而一降再降。他和父亲一看情况不妙,就不论大小,赶紧清仓,卖光了所有的肉猪,甚至连二三十斤的小猪也一个不留。

李国:现在养不起了,就像那20多斤的,30多斤的就把它卖了。

李国说,他和父亲养了这么多年的猪,现在一下子清仓,看着空空的猪舍,听不到猪叫声,他感觉自己的心就像一下子被人掏空了。而在2008年,他从外地放弃打工回家和父亲一起养猪时,他是充满了创业的兴奋。那时的肉猪行情和现在一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李国:当时看那个行情可以的,最高的时候猪卖到10.8元(每斤),那时候猪10.8元。现在两(斤),一公斤猪等于以前的单(市)斤。

记者:那个时候一头猪大概能挣多少钱?

李国:那个时候一头猪挣七八百,反正是稳当的。

记者:是总共多少头?

李国:总共有70多头,但是待产的。因为我们现在是现育化饲养,它一个(母)猪,只占那么宽的位置,60公分左右,一个(母猪)的位置。那边有它现育的,这个都是产床。

记者:这一栋就装满的话,它能装多少头母猪呢?

李国:最多装满可以装100头母猪。

记者:现在是多少?

李国:现在只有70多头。

李国说,他们留下种猪,是为了等待行情见好,东山再起,因为养殖场有上百万的外债必须还清。

李国:现在如果我们想退出了,那100多万就亏到里头了。

尽管李云俊父子打定主意要坚持下去,继续养猪,但他们还是心里没底。

李国:这个价格我们现在都没信心,没信心等到它反弹。

这个小型养殖场已经将肉猪清仓,却不关门也不转手,其实也是无奈之举。

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新桥镇登高村养殖户李云俊:因为你现在都行情差,人家也不买,转也转让不了(猪场)。

与老李一样,养猪19年的杨智决定坚守养殖业也很无奈。不过,他说自己对养猪行业的高投入、高风险早有心理准备,但目前的行情已经超出了他的所有经验和预期,实在有点不正常。那么,问题出在哪儿了呢?杨智认为,是过多的后来者涌入,造成了产能过剩。

杨智:是前几年政府号召了一批猪场,产能在逐步的起来。

养殖业后来者艰难支撑部分中小养殖场纷纷关门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在四川采访时,很多早期进入养殖业的老养殖们都提到了前几年各行业蜂拥而入的养猪潮。我们印象很深的有这样几起,一个是IT业网易老板丁磊养猪,一个是美国某投资银行投入两三亿美元到中国养猪,还有武汉钢铁公司投入两三百亿元养猪。那几年,养猪行业成了一片热土,除了跨行业资本竞相涌入外,不少农民也都加入了养猪行业。那么,在四川地区,养猪行业的后来者,现在的境况怎么样呢?

刘天华是2007年进入养猪行业的一位后来者,他说自己当时离开了效益很好的饲料行业转而投身养猪,是因为赶上了一个好时机。

四川省资阳市百盛牧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天华:当时我们政府也倡导搞集约化养殖,因为我从事的基本都是畜牧业,都在打交道。当时我们是在2007年元月份开始修建猪场,也就是我们雁江区第一个,当时搞了一个千万工程。

刘天华:建猪场的时候,市政府对养殖的规模化猪场和合作社,从基础设施方面都进行了补助。每建设一个平方的圈舍,政府补助了80元钱。

在资阳市产业政策帮助下,刘天华还顺利获得了数百万元银行贷款,陆续建起了颇具规模的养殖场。然而养殖场建成刚两年,养猪业行情突变,几年前的扶持贷款现在成了压在老刘身上的沉重包袱。

刘天华:我们现在还欠银行,准确说还有一个合作社,连合作社这一笔贷款是680多万(本金)。

除了贷款及利息,刘天华还欠下股东和亲朋的借款,现在,这个2008年投产的养殖场负债近千万元,老刘为了减少损失,不得不缩小养殖规模,低价卖掉肉猪,腾空了几栋肉猪圈舍。

刘天华:我们满负荷运行的话,可以除了种猪以外,可以关3000头肥猪。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那现在你养多少呢?

刘天华:现在只有两百多头。

记者:其它这些圈舍呢?

刘天华:闲置起来了,闲着呢。上面有7栋,后面还有。闲置起来了。

老刘实在不甘心退出这个刚刚进来的行业,他还是留下了一些肉猪和种猪,以等待行情好转,再恢复养殖规模。不过,他也做了最坏的打算,万一行情迟迟不见好转,他就打算放弃养猪,改为养兔子。

刘天华:我想了一下,只有调整产业结构,还是搞畜牧业,就不养猪,养草食动物,或者是养节粮性的动物,发展节粮性的畜牧业,比如说养兔子。

如果转型养兔子,又会面临哪些风险,老刘不知道,但他就是不想关掉这个养殖场。最近几个月,新建的中小型养殖场关掉了很多。在遂宁市船山区新桥镇凤台村,记者看到了这样一个小型养殖场。

记者:这个养猪场的人去哪儿了?

凤台村村民:他到新疆去了。

记者:现在还养着猪吗里面?

凤台村村民:不养猪了。

记者:以前养猪的时候,最多养多少头猪呢?

凤台村村民:可能是百多头猪。亏惨了,没赚到钱喂猪。

记者:这个养猪的人是您的邻居?

凤台村村民:对,邻居。

在同一个村子里,还有一个规模较大的养殖场也已经关掉了。

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新桥镇饲料经销商黄全碧:这个,它这儿到那儿,它是一个猪圈。这里面就是猪粪的线,这就是一个圈。他去年在养猪,今年亏损严重了,没有办法养了。他就转让给人家,现在开罐头厂了。

看来,四川省这些养殖行业的后来者的日子甚至比老养殖户更艰难。几年前,他们从别的行业进入养猪行业,是因为当时看到养猪更赚钱,更有发展机会。然而正是资本投入完毕,摩拳擦掌准备大赚一笔的时候,却遭遇了猪价暴跌的行情。那么,养猪行业这一次遇到的困境与以往的困境有何不同?

猪周期困扰养殖全行业上市公司也在劫难逃

从去年12月开始,生猪收购价持续下跌丝毫不见反弹迹象,这让养殖企业和养殖户们的信心日益消耗,今年四月初,四川遂宁传出一个爆炸性消息,四川省养殖业第一家上市公司高金食品买壳求生,转向影视产业。

李云俊儿子李国:应该算我们四川最大的,我们周边的养猪的都在往它那里卖猪,像我们去年还有这么多猪,都卖给它,它都容纳得下。但是现在它都没得法了,它肯定垮了,肯定后头陆陆续续,肯定是蝴蝶效应。

杨智:我们感觉的话,高金食品像这样的大企业,都在转型的话,可能对这个行业来说的话不是利好,可能对这个行业的话,对我们的信心也是一种动摇。

高金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是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集生猪繁育、养殖示范、屠宰、分割、冷藏加工、鲜销连锁、罐头食品生产以及肉制品深精加工于一体的外贸型肉制品综合加工企业。它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卖壳重组?会不会完全放弃养殖业?记者联系了该公司宣传部门。

高金食品宣传负责人霍部长:采访我们领导吗?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对。

高金食品宣传负责人霍部长:这一块的话,我可能要看你的采访提纲,然后看什么内容,最后才能定。

记者发过采访提纲后,高金食品最终拒绝接受采访。那么,这家公司的养殖场目前是什么状况,记者找到了高金食品在遂宁地区最大的养殖场,它位于遂宁市唐家乡的一个丘陵地带。养殖场门外不远处立着该公司无害化处理池的牌子,但养殖场大门紧锁,不过,锁头挂在大门的里面。

记者:有人吗?

大门内无人应答,透过门缝,场区内地面上有些散乱的枯枝和树叶,越过养殖场大门口的围墙,记者隐约看到里面高金的字样。这个养殖场究竟有没有人,是不是还在养着猪呢?记者沿着围墙来到了一处比较高的坡上,看到养殖场明显已经废弃。这栋猪舍敞开着,里面空空如也,地上长满荒草,只有鸟鸣却听不到猪叫声。

记者了解到,高金食品的几个肉猪养殖场已经全部关掉了。作为四川省养殖业的一面旗帜,它的转型,是不是意味着四川的养猪行业全面陷入了困境呢?在遂宁市,一些小型养殖场似乎感受不到行业的困境,因为他们卖猪依然有钱赚,每斤生猪能卖出7.6元的价格。

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兴永兴镇田湾村养殖户吴承玉:7块多的价位。

吴承玉告诉记者,她家与遂宁市一家大型养殖企业齐全集团签订了合同,当生猪市场收购价高于每斤7.6元时,超出部分,养殖场与齐全集团一起分成。

吴承玉:它全部都是7.6元的价位,我们都照7.6元卖。一样的,它(市价)7.6元以上,是四六开,我们得60%的利润。

但市场价低于合同价时,由企业贴补养殖户的亏损并且保证养殖户还能每头猪赚一百元左右。

四川齐全集团董事长童其权:亏了的部分由我们公司承担,就说现在的猪亏了,假如现在的猪卖5元多(一斤),亏本了。但是我们还要按农民养了假设养了200头猪,我们还要给他16000元钱。

记者:相当于按一斤多钱?

童其权:不按斤算,一般按头数算。就是这样的,按头数,80元到100元一头。

记者:就是说把他亏损的四五百元(每头),你们也给他填上。

童其权:对,补上。因为这个猪是我们提供给农民的。就相当于我们就是放养在农户家的,这个猪是我们的,所以说就是赔了钱我们赔。但他养这么一头猪,还要挣80块钱。在猪价低的时候挣80元钱,在猪价好的时候就上不封顶。

在高金食品退出养殖业之后,四川齐全集团已经成为四川省养殖业规模最大的企业。国内市场生猪收购价普遍跌到了每斤5元左右,齐全集团向养殖户每斤贴补两元多,它扛得住吗?

童其权:我们准备亏损的话,大概就是计划在五千万左右,来弥补(养殖户)。

记者:亏了这五千万,你们自己这个产业链里面其它的部分,能不能把它给填上呢?

童其权:填不上。填上一部分,填不完。

童其权告诉记者,根据养殖业的规律即猪周期估算,到今年七八月份,生猪收购价格有可能恢复到盈亏平衡点。

童其权:我们这个地方很多(养殖户),他把母猪都杀掉了,他不养了,这是第一个。第二个,这些淘汰过后,小规模的淘汰了,然后它猪价根据市场的需求一天一天会涨起来,就是这样的。我们计划(估计),在七八月份的时候,猪价应该在六元六到七元之间的这个价格,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那么,什么是猪周期呢?

据了解,猪周期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指“价高伤民,价贱伤农”的周期性猪肉价格变化怪圈。“猪周期”的循环轨迹一般是:肉价上涨——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肉价下跌——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猪肉价格上涨刺激农民积极性造成供给增加,供给增加造成肉价下跌,肉价下跌打击了农民积极性造成供给短缺,供给短缺又使得肉价上涨,周而复始,这就形成了所谓的“猪周期”。

吕学斌:近十几年来,我们应该这样讲,就是猪价的变化,在2001年的时候猪的价格相对达到了一个高峰,在2004年的时候也是一个高峰,另外到2007年和到2011年,应该说在最近这么多年,就是大概就是三年到三年半一个周期。

记者注意到,杨智是2003年扩建成了当时资阳市规模最大的养殖场,李云俊是2005年建成了规模化养殖场,刘天华则是2008年建成了养殖场。这些规模不同的养殖场正好暗合了猪周期的规律,他们或者是在肉价出现高峰之后入市,或者是在肉价高峰之后扩大了养殖规模。多年养猪,他们对于猪周期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

杨智:过去的话是五到六年一个周期,这个周期内的话有两年赚,一年亏一年持平,这个行内的话还能维持。后来发生三年周期,就是这三年期间一年的话,一年可能有一部分微利,一年持平,一年亏损。

刘天华:前几年基本就是,两年有个低谷。最终有一年好行情,一年多的好行情。就是说,养三年猪,可能总的持平,亏盈持平。

既然养殖业存在着猪周期,养殖户企业和养殖户也都摸到了这个规律,他们今年为什么会陷入最严峻的困境呢?

杨智:我们感觉的话,这个周期越来越短。

刘天华:这简直没有规律了。

从规模很小的养殖户,到目前四川省养殖业的新老大齐全集团老板童其权,都谈到了一个词“猪周期”。猪周期就像一道魔咒套在了所有养猪从业者的头上。如果说前些年还有规律可循,现在则变得捉摸不透,不仅小养殖户无可奈何,连高金食品这样的上市公司规模化养殖也败在了它的面前。猪肉价格的暴跌不仅让小散养殖户遭遇寒冬,连高金食品这样的规模化企业也不得不黯然离场。那么,究竟如何摆脱猪周期的困扰,让养猪产业重拾信心,回归正常?我们来看看症结在哪儿,出路又何在。

养殖户与研究者共同会诊养殖业寻找症结与出路

在四川省,养殖业的受访者普遍认为,目前行业面临的困境,已经超出了以往猪周期中的市场低谷,这是为什么呢?

吕学斌:目前生猪的收购价,肯定是不正常的。因为它猪价严重背离它的价值,低于它的养殖成本。

记者:那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情况?

吕学斌透露,养猪行业目前的产能规模,已经超过了国家农业部在长期规划中关于2020年的产能目标。

吕学斌:到2020年,我们出栏,全国出栏猪、生猪的数量要达到7亿头以上,这样子的吧。而目前的话我们这个数量已经达到了提前6年,达到了这个生猪的出栏数量。

吕学斌认为,目前的产能过剩主要有四种因素造成:一是多种资金进入,养殖规模急剧扩张;二是养殖水平提高,生猪的成活率及单体体重增加;三是国家进口猪肉急剧增加;四是去年以来,消费市场对猪肉的需求减少。那么,该如何解困呢?

杨智:应该说这个产业应该是有比较高的计划性,应该国家在这个方面的话,应该有很强的计划性来指导。但是我们目前感觉的话,非常无序。

童其权:在我们中国这一块也比较大,然后就影响整个市场结构。

吕学斌:国家层面上,一个整体的设计,那系统地增进了一个规范设计的、一个整体的方案。我觉得从整体性、系统性、科学性、有效性上来讲,我觉得还有有待完善和改进的地方。

【半小时观察】

从规模很小的养殖户,到四川省养殖业老大,以及专家,都认为目前养猪行业产能严重过剩,而且他们不约而同提到了前几年政府对养猪业的产业扶持政策。不可否认,养猪业事关国计民生,国家的政策扶持大有必要。但是,事情总有另外一面,扶持政策不可避免地助推了产能的无序扩张,当需求没有增加,供给却飞速上涨时,猪价暴跌难以避免。事实上,猪肉的价格过高过低都会严重伤害这个产业,最终伤害到所有的消费者。与大蒜、生姜产业不同,养猪产业投入更大,生产周期更长,涉及面更广,所以这个产业容不得极端波动,因为代价太大。我们的政策扶持依然有必要,但问题在于,要找准方向,还要有准确的预警机制,及时甚至超前的信息服务。要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再次陷入猪周期这样的恶性循环。

THE END
1.兔子养殖要点农技学堂兔子养殖要点 导读:兔子非常适合家庭养殖,它的毛、皮以及兔肉都有着很好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兔子的养殖规模也越来越大,下面就来说说兔子养殖要点。 兔子非常适合家庭养殖,它的毛、皮以及兔肉都有着很好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兔子的养殖规模也越来越大,下面就来说说兔子养殖要点。https://m.cnhnb.com/xt/article-122828.html
2.兔子科普小知识:肉兔养殖为啥受欢迎?来源: 农科频道 编辑: 张晓华 责编: 梁丽 审校: 郑晓晴 主编: 姜文超 相关推荐 “元宝山”下赛“元宝”第五届中国马铃薯农场高质量发展论坛 暨第十届“农大腐植酸杯”了不起的农产品中国冠军挑战赛 陕冀蒙马铃薯赛区决赛落下帷幕 分享到: 下一个365天,也要保持热爱! 分享到: 一片看似平静的麦田里https://sdxw.iqilu.com/w/article/YS0yMS0xNTY4NDUwNA.html
3.养兔子国家补贴政策国家对养兔产业的扶持措施国际上许多成功案例可以供我们参考。在欧洲某些地区,比如法国和意大利,他们已经将养兔子产业纳入了国家级扶持计划中,为这项工作提供了稳定的资金保障。此外,一些亚洲国家,如中国、日本,也在积极探索如何通过合理化管理方式加强本土养殖业,以此来满足国内消费需求,同时提升产品质量。 https://www.cjan6a6c.cn/xue-shu-bao-gao/210368.html
4.养兔子赚钱吗养兔子怎么找销路农村养兔需要什么手续→MAIGOO知识如果农场地理位置适合,可以考虑开展农村旅游业,提供兔肉美食体验。兔农可以设置农家餐厅,向游客提供新鲜的、美味的兔肉菜肴,同时展示兔子的养殖过程,吸引游客前来参观和品尝。 农村养兔需要什么手续 1、法规遵守:首先,了解并遵守当地有关动物饲养的法规是非常重要的。不同地区对于畜牧养殖和宠物养殖可能有不同的规定,而https://www.maigoo.com/goomai/315398.html
5.养殖兔子500只利润养新西兰兔看好兔子养殖业的前景,兔子的养殖效益也很高。同时也要提供别的兔子的价格报表,而且要以低的价格出售种兔和肉兔的优势与客户合作共赢。在农业行业中,公司主要经营全国市场,公司全称是山东福农兔业良种养殖基地,主营种兔肉兔品牌,本公司拥有诚信为本的先进服务理念。拥有山东福农兔业种兔繁殖基地,是一家具有生产种兔,商品http://routuzi.51sole.com/companyproductdetail_278889820.htm
6.农村养殖业,养兔养鸡养鱼养鹅哪个最赚钱养殖业在农村养兔能赚钱,是否最赚钱哪种这不一定,但主要养殖技好,赚点小钱还是不难的。整体而言,养兔能赚钱有两个要点:一是养兔投资小。在农村投资几千元来养几十只种兔,一般人还是可以投资的起,不象其它特种养殖,动不动要大投资且进入养殖的门槛不低;二是兔子繁殖快。一只种母兔,一年可以繁殖7~8胎,甚至有的https://www.qunapu.com/news/show-3033.html
7.四川兔子养殖家兔种兔养殖融蔚农业是四川兔子养殖公司,从事家兔养殖、种兔养殖、肉兔育种、商品兔养殖以及兔苗和育肥兔销售。公司拥有规模大、集约化、标准化养殖设备和技术团队!致力于打造川东兔产业品牌!http://www.scrwnykj.com/
8.肉兔养殖范文10篇(全文)摘要:兔是以食草为主的节粮型小家畜, 兔肉营养丰富, 且具有较强的生产能力, 是多胎动物, 孕期短, 繁殖力强, 生长快, 饲养周期短。因此, 发展肉兔生产投资少、周期短、效益高, 是政府大力促进发展的养殖业之一。但是很多养过兔的人都会感叹:兔太不好养, 养不活。文中就如何养好肉兔进行阐述。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ydhcwaiq.html
9.养兔子为什么不吉利兔子样多久会认主人养兔子禁忌兔子养兔子为什么不吉利,近几年养殖行业非常的火热,有些人不喜欢养猫,不喜欢养狗,就喜欢养一些兔子之类的小东西,可是,听说养兔子不吉利,是真的吗?接下来就带你了解兔子养多久会认主人,养兔子禁忌有哪些。2021-09-24 16:05:42 目录 1、 养兔子为什么不吉利 2、 兔子样多久会认主人 3、 养兔子禁忌 1https://www.qizuang.com/baike/13735.html
10.饲养兔子应注意的一些事项养兔注意事项 1、兔舍不可以和鸡舍相连,更不可以同舍兔子的鸡 兔子和鸡不可以同舍或同笼的主要原因是规模化养鸡的情况下,鸡产生的粪便集中且较多,如再加上笼舍通风不良,环境温度较高的话,很容易使鸡生长发育及生产性能降低,并使鸡发病和死亡的概率增加。如果鸡和兔子一起饲养的话,同样会导致兔子生长发育缓慢,https://www.isdpp.com/xq-9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