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皮动物是指产品为制裘原料的动物,主要指水貂、狐、貉等人工饲养的动物。毛皮动物的皮张是世界裘皮中重要的原料,以毛色美观、毛绒品质好、灵活光润、轻便柔软、美观保暖著称,具有较高的装饰性。制裘后可制成大衣、毛领、帽条、围巾、披风、袖口等衣服的边料以及饰品。2020年5月29日,农业农村部正式发布了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其中“水貂(非食用)、银狐(非食用)、北极狐(非食用)、貉(非食用)”四种毛皮动物也被收录其中。这意味着,水貂、银狐、北极狐和貉的人工养殖不再属于“野生动物驯养繁育”的范畴,而是被归入畜牧业。
一、毛皮动物品种
我国养殖的水貂、狐从国外引进,在引入品种的基础上,培育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水貂培育品种,狐目前没有培育品种,貉为我国自主驯养的毛皮动物。我国毛皮动物的养殖始于1956年,经过60余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毛皮动物养殖国。水貂的品种主要有金州黑色十字水貂、山东黑褐色标准水貂、金州黑色标准水貂、明华黑色水貂、名威银蓝水貂等培育品种,短毛黑色水貂、银蓝色水貂、红眼白水貂、米黄色水貂、咖啡色水貂、珍珠色水貂等引入品种。狐的品种有北美赤狐、银黑狐、北极狐,全部为引入品种。貉的品种有乌苏里貉地方品种,吉林白貉、吉左黑貉培育品种,乌苏里貉为毛皮动物中唯一的一个地方品种。
二、毛皮动物常用的动物性饲料
1.鱼类饲料
鱼类饲料生喂比熟喂营养价值高,但部分海鱼和淡水鱼中因含有硫胺素酶,可破坏VB1,所以饲喂时最好能熟制,不同种类鱼体组成中氨基酸比例的不同,饲喂单一种类的鱼不如饲喂杂鱼好。
2.肉类饲料
3.鱼、肉副产品
4.干动物性饲料
鱼粉蛋白质含量一般在60%左右,钙、磷的含量高,且钙、磷比例好;B族维生素含量高,是很好的干粉饲料原料。肉骨粉蛋白质含量为50%~60%,饲喂量控制在日粮干物质含量的20%以下。血粉一般蛋白质含量为80%~85%,适口性差,消化率低,添加量在5%以下。
三、饲养管理
根据毛皮动物生理特点和饲养管理要求,分成不同时期,准备配
种前期为9~11月;准备配种后期为12月至翌年1月。配种期为2~3月;成年公兽恢复期为4~9月;成年母兽妊娠期为3~5月,产仔哺乳期为4~6月,恢复期为7~9月;仔兽哺乳期为4~6月,育成期为7~9月,冬毛生长期为10~11月。
1.准备配种期
抓好复选工作,根据换毛早晚和换毛快慢进行复选。复选后,种兽和皮兽分群饲养,种兽要提供全价蛋白及鱼、肉类的副产品及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准备配种后期应把各公兽笼和母兽笼交叉摆开,或安装跑笼,刺激其性腺发育。
2.配种期
饲养的中心任务,是使公兽有旺盛、持久的配种能力和良好的精液品质,饲料要求少而精,体积小,易消化,营养全价,适口性好。
注意精液品质检查,对配种初期和末期要抽查镜检,尤其是对已经多次配种的公兽。保证良好的配种环境,保持饲养场的相对安静,避免闲人入内。
3.妊娠期
4.产仔泌乳期
产后检查时,对母兽肌注80万国际单位青霉素1支,每只仔兽口服1滴庆大霉素。产后最初3天内不要饲喂太多饲料,以免发生乳房炎,产后10天母兽的采食量不再控制,仔兽20~25日龄时进行补饲。
5.种恢兽复期
公兽在配种结束后、母兽在断乳分窝后的20天内,应继续给予配种期和产仔泌乳期的标准日粮,待食欲和体况基本上恢复后,再转入维持期饲养。
6.育成期
皮张幅大小、毛绒质量以及种兽的质量,很大程度取决于幼兽的饲养管理。育成前期注重饲料营养的供应与疾病的预防,育成后期注重毛绒的生长发育。日粮要随日龄增长而增加,一般不要限制饲料量,以喂饱又不剩食为原则。夏季注意防暑降温,做好选种和留种工作。
7.冬毛期
应尽量多采食,尤其是当年出生的幼畜,必须给予充足的营养,促进快速生长和长冬毛。种兽与皮兽要分开饲喂,取皮兽增加补给动物油类,留种兽不要补给油类。在产箱内及时添加垫草,防止缠结毛的产生,遇到缠结毛要及时梳理。(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任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