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23年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按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3年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工作的通知》(农办渔〔2023〕3号)要求,为实施好2023年我省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我厅制定了《2023年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工作方案》,现印发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附件:《2023年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工作方案》

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

2023年4月21日

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以下简称“五大行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食物观重要论述的重要举措,是推进渔业绿色健康高质量发展和水产养殖转型升级的重要措施。为落实好2023年“五大行动”工作,按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3年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工作的通知》(农办渔〔2023〕3号)和《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关于做好2023年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实施工作的通知》(农渔技办〔2023〕2号)要求,就我省实施2023年“五大行动”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严格按照农业农村部和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对“五大行动”实施工作的要求和省农业农村厅对2023年全省渔业工作的部署安排,立足我省渔业实际,以“五大行动”骨干基地培育及其作用发挥为抓手,以水产养殖新技术新模式示范推广、精准用药、品种饲料优质化、养殖管理规范化为重点,以点带面,抓点扩面,推动“五大行动”核心内容的有效落实,使“五大行动”在我省见成效、有突破,推动我省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成规模、上台阶。

(一)抓好骨干基地的培育管理

本年度全省计划遴选推荐25个左右的国家级“五大行动”骨干基地。骨干基地首先要确保技术内容完整,即养殖模式优选优化、尾水有效治理或资源化利用、用药规范并有效减量、非投饵或全程颗粒饲料养殖、苗种良种化;其次生产管理要规范,主要生产记录完整真实;同时,具有一定的养殖规模且能够对县域内现有水产养殖生产发挥技术示范作用。

“五大行动”骨干基地的申报、考核、推荐,严格按照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制定的《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骨干基地认定管理办法(试行)》执行。

对申报骨干基地的养殖单位继续实行协议化管理。

(二)提升重点技术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

针对我省目前重点推广的陆基圆池养殖、莲(稻)鱼综合种养、渔菜综合种养、养殖尾水综合处理等重点模式和技术,组织省、市、县水产技术推广部门及骨干基地申报单位,立足生产实践和应用效果,合作开展技术研究和总结,加快技术规范化进程和模式的成熟稳定,形成对我省同类养殖具有普遍指导作用的标准化技术和规范化模式。

(三)以“五大行动”工作为抓手,提升推广工作效能

一是优化“五大行动”工作机制,市县水产技术推广部门要制定和落实“五大行动”工作方案和骨干基地培育计划,未开展此项工作的,不得向上一级推荐骨干基地;二是利用“五大行动”工作平台,结合各地水产养殖生产需要,突出“五大行动”重点技术内容,组织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达到“以点扩面”的效果;三是切实发挥好骨干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要组织骨干基地通过现场观摩、技术帮带等方式,真正发挥骨干基地“以点带面”的示范带动作用。

(一)拓展技术选项,大力推广新的高效养殖技术

在原有养殖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省渔业在产业空间拓展上的新布局,把莲(稻)鱼综合种养、农渔(种养)用水一体化等模式作为新的健康养殖模式纳入技术范围。原有的池塘集约化绿色健康养殖等模式要进一步优化。

(二)优化骨干基地遴选工作

在严格执行《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骨干基地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的同时,结合我省“五大行动”实际,制定指标更加客观、方法更为量化的《山西省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骨干基地考核评价细则》(后续印发)。

(三)保持对骨干基地的专项扶持

对省级考评达标并推荐上报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进行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骨干基地认定的单位,给予资金扶持。

(四)加强层级协作联动,高质高效推进工作

我省“五大行动”具体实施工作由省水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负责执行。省级组织市县水产技术推广部门(机构),重点围绕市县工作方案的制定、技术培训、技术交流、技术服务、检查指导、考核评价等工作,协同推进落实。

(一)安排部署(4月)

省市县水产技术推广部门制定年度工作方案,组织养殖单位完成骨干基地申报工作。各市将本市实施方案及审核后的骨干基地申报材料(附件1、2)于4月30日前报省水产中心。

(二)组织实施(5-10月)

省市县各级按照所定方案,落实考评细则制定、骨干基地协议签署、技术培训、技术服务、检查指导、阶段总结、示范交流、骨干基地考评等。市级于6月底前完成半年工作总结并提交省水产中心。省水产中心于10月31日前完成对骨干基地的考核评审和推荐工作。

(三)完成阶段(11-12月)

有关市县全面总结全年工作,市级于11月底前将总结提交省水产中心。省水产中心对全省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并于12月5日前报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一)提高认识

各级渔业主管部门和水产技术推广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五大行动”是促进水产养殖业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是推动乡村振兴和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抓手。要在总结近三年行动的基础上,重点围绕树样板、提水平、扩规模、促融合、强支持等方面加大力度,多措并举推进“五大行动”落地生效。

(二)加强投入

我省“五大行动”由省农业农村厅组织实施,省水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具体实施。各级渔业主管部门要将“五大行动”列入各类惠渔政策支持范围,予以倾斜支持,并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投入,保障“五大行动”顺利实施。

(三)加强宣传

各市认真打造高质量骨干基地的同时,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大力宣传“五大行动”工作的成效、经验和做法,扩大“五大行动”工作影响,营造渔业绿色发展的社会氛围。

(四)及时报送信息

联系方式:

山西省水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武斌

邮箱:wubinf316@126.com

附件:

1.2023年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骨干基地申请表

2.2023年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骨干基地建设协议

THE END
1.草鱼绿色科学养殖管理技术农技学堂通过对草鱼绿色养殖技术的实验示范推广,达到了养殖对象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个体大,效益好,养殖模式可复制和能推广的标准,草鱼的成活率由原来的50%提高到80%以上,通过使用增氧设备、微生态制剂等新技术对水质进行综合调控,改善了养殖环境,提高了生长速度,降低了饲料系数,使亩产量提高到840kg,缩短了养殖周期。草鱼绿色https://www.cnhnb.com/xt/article-55563.html
2.“集装箱+生态池塘”等两项绿色高效养殖技术荣列农业农村部2020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了引领性技术集成示范工作,以支撑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每年发布10项关于绿色增产、节本增效、生态环保、质量安全等方面的引领性技术,着力打造集成示范样板,发挥引领作用,加快成果转化,推动农业提质增效。 https://wyxy.shou.edu.cn/yqzx/2020/0802/c13977a273700/page.psp
3.深耕绿色水产养殖,他手握15项专利!摆脱季节限制、水条件限制,绿色高效现代化水产养殖大有可为!刚荣获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称号的徐小龙,是成都市新津区一名典型的“技术控”青年,他用十余年时间,深耕现代养殖技术,助推新津水产“活水长流”。 2010 年毕业后,徐小龙就投身水产养殖事业,13年来,他先后取得养殖池以及循环生态养殖系统、圆形http://m.nkb.com.cn/2023/1207/466261.html
4.养殖技术通用12篇“沼液—牧草—养殖”绿色养殖技术以科技为依托,以“合作社+农户”集约化生产为模式,统一市场引导、统一技术支撑、统一发酵工程设计、统一防疫措施、统一种苗供应和统一定单收购,才能保证养殖产业链的健康发展。通过严格考证和评价对比的结果,充分证明:该项目技术程度高,先进性强,能较大地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也能https://zgycxb.xueshu.com/haowen/1932.html
5.中国渔业报第四届中国水产学会范蠡科学技术奖评审结果6.南美白对虾、刺参和草鱼绿色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 主要完成人:徐涛、王淑生、郑伟力、倪乐海、刘朋、谭林涛、匡柏林、赵厚钧、李鼎、韩莎、刘兆存、冯东岳、张丽平、潘秀莲、胡炜、梁涛、魏新才、于成松、解汝彪、吴宁。 7.鲆鲽类高效生态养殖技术开发与应用 http://ysfri.cafs.ac.cn/info/2048/32479.htm
6.让小龙虾吃得好更好吃!记者直击小龙虾大规格绿色低碳养殖技术近年来,盐城工学院王爱民教授团队和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淡水虾营养与饲料岗位科学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刘波研究员团队联合盐城市水产科学研究院在江苏等地推广中试小龙虾专用功能饲料与发酵饲料及绿色低碳大规格小龙虾模式,助力养殖户收获的大规格虾达到六成以上,农民亩均增收500-800元。这一次,团队为了https://jnews.xhby.net/v3/waparticles/7fda002d5708436da67a57947ffc4b06/0/PCCP4afmbjYdB4fR/1
7.2019年度青海势学技术奖励结果公示1、青海地区包虫病流行与生物学特征及关键防控技术 完成单位:青海省人民医院、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主要完成人:韩秀敏、张强、张雪飞、汪伟、蔡其刚、王永顺、单中书 2、大型网箱鲑鳟鱼绿色养殖技术集成创新与产业化示范推广 完成单位:青海省渔业环境监测站、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殖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王振吉、简生龙https://www.qhwang.com/23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