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布局包括场区的总平面布置、场内道路和排污、场区绿化3个部分内容。
1.场区平面布置
一个完善的规模化猪场在总体布局上应包括4个功能区,即生活区、生产管理区、生产区和隔离区。考虑到有利防疫和方便管理,应根据地势和主风向合理安排各区。
(1)生活区。生活区包括职工宿舍、食堂、文化娱乐室、活动或运动场地等。此区应设在猪场大门外面的地势较高的上风向,避免生产区臭气与粪水的污染,并便于与外界联系。
(2)生产管理区。包括消毒室、接待室、办公室、会议室、技术室、化验分析室、饲料厂、仓库、车库和水电供应设施等。
该区与社会联系频繁,与场内饲养管理工作关系密切,应严格防疫,门口设置车辆消毒池、人员消毒更衣室。生产管理区与生产区间应有墙隔开,进生产区门口再设消毒池、更衣消毒室以及洗澡间。非本场车辆一律禁止入场。此区也应设在地势较高的上风向或偏风向。
(3)生产区。包括各类猪舍和生产设施,是猪场的最主要区域,禁止一切外来车辆与人员入内。饲料运输用场内小车经料库内门发放饲料,围墙处设有装猪台,售猪时经装猪台装车,避免装猪车辆进场。
(4)隔离区。此区包括兽医室、隔离猪舍、尸体剖检和处理设施、粪污处理区等。该区是卫生防疫和环境保护的重点,应设在地势较低的下风向,并注意消毒及防护。
2.场内道路和排污
防道路是猪场总体布局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猪场生产、疫有重要关系。猪场内应分出净道和污道,互不交叉。净道正对猪场大门,是人员行走和运送饲料的道路。污道靠猪场边墙,是处理粪污和病死猪等的通道,由侧后门运出。场内道路要求防水防滑,生产区不宜设直通场外的道路,以利于卫生防疫。
3.场区绿化
区猪场绿化可在猪场北面设防风林,猪场周围设隔离林,场上各猪舍之间、道路两旁种植树木以遮阳绿化,场区裸露地面种植花草。
(二)建筑物布局
生活区和生产管理区宜设在猪场大门附近,门口分设行人和车辆消毒池,两侧设值班室和更衣室。
生产区内种猪、仔猪应置于上风向和地势较高处。分娩猪舍要靠近妊娠猪舍,又要接近仔猪培育舍,育成猪舍靠近育肥猪舍,育肥猪舍设在下风向。商品猪舍置于离场门或围墙近处,围墙内侧设有装猪台,运输车辆停在围墙外。
二、猪舍建设
(一)场址选择
1.地形和地势
地形要求开阔整齐,面积充足,符合当地城乡建设的发展规划并留有发展余地;要求地势平坦高燥、背风向阳,地下水位应在地面2m以下,坡度为最大不得超过25%。
2.水源和水质
要求水量充足、水质良好、取用方便,利于防护;养猪场必须要有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源。
3.土壤类型
应选择土质坚实、渗水性强的沙壤土最为理想。
4.社会联系
一般情况下,养猪场与居民区或其他牧场的距离为:中、小型场不小于500m,大型场不小于1000m;距离各种化工厂、畜产品加工厂在1500m以上;距离铁路和国家一、二级公路不少于500m。
(二)猪舍类型
1.猪舍建筑基本结构
猪舍的基本结构包括地面、墙、门窗、屋顶等。
(1)地面。猪舍地面关系舍内的空气环境、卫生状况和使用价值。地面要求保温、坚实、不透水、平整、不滑、便于清扫和清洗消毒;地面应斜向排粪沟,坡度为2%~3%,以利保持地面干燥。猪舍地面分实体地面和漏缝地板。
①实体地面:采用土质地面、三合土地面或砖地面,虽然保温好,费用低,但不坚固、易透水、不便于清洗和消毒;若采用水泥地面,虽坚固耐用,易清洗消毒,但保温性能差。
②漏缝地板:由混凝土或木材、金属、塑料制成的,能使猪与粪、尿隔离,易保持卫生清洁、干燥的环境,对幼龄猪生长尤为有利。
(2)墙壁。墙壁是猪舍建筑结构的重要部分,它将猪舍与外界隔开,对舍内温湿度保持起重要作用。
(3)屋顶。要求坚固,有一定的承重能力,不透风,不漏水,耐火,结构轻便,同时必须具备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
(4)门窗。猪舍设门有利于猪的转群、运送饲料、清除粪便等。一栋猪舍至少应有两个外门,一般设在猪舍的两端墙上,门向外开,门外设坡道而不应有门槛、台阶。窗户面积占猪舍面积的1/10~1/8,窗台高0.9~1.2m,窗上口至舍檐高0.3~0.4m。
(5)猪舍通道。猪舍通道是猪舍内为喂饲、清粪、进猪、出猪、治疗观察及日常管理等工作留出的道路。猪舍通道分喂饲通道、清粪通道和横向通道3种。
(6)猪舍高度。猪舍高度一般为2.2~3.0m。在以冬季保温为主的寒冷地区,适当降低猪舍高度有利于提高其保温性能;而在以夏季隔热为主的炎热地区,适当增加猪舍高度有利于使猪产生的热量迅速散失。
2.猪舍建筑常见类型
(1)按屋顶形式。有单坡式、双坡式、联合式、平顶式、拱顶式、钟楼式、半钟楼式等。
(2)按墙的结构。有开放式、半开放式和密闭式。
①开放式:三面有墙,一面无墙,其结构简单,通风采光好,造价低,但冬季防寒困难。
②半开放式:三面有墙,一面设半截墙,略优于开放式。
③密闭式:分有窗式和无窗式。有窗式四面设墙,窗设在纵墙上,窗的大小、数量和结构应结合当地气候而定。无窗式四面有墙,墙上只设应急窗(停电时使用),与外界自然环境隔绝程度较高,舍内的通风、采光、舍温全靠人工设备调控,能为猪提供较好的环境条件,有利于猪的生长发育,提高生产率,但这种猪舍建筑、装备、维修、运行费用大。
(3)按猪栏排列。有单列式、双列式和多列式。
①单列式:猪栏一字排列,一般靠北墙设饲喂走道,舍外可设运动场,跨度较小,结构简单,省工省料造价低,但不适合机械化作业。
②双列式:猪栏排成两列,中间设1条饲喂走道,有的还在两边设清粪道。猪舍建筑面积利用率高,保温好,管理方便,便于使用机械。但北侧采光差,舍内易潮湿。
③多列式:猪栏排列成3列以上,猪舍建筑面积利用率更高,容纳猪数更多,保温性好,运输路线短,管理方便。缺点是采光不好,舍内阴暗潮湿,通风不畅,必须辅以机械设备,人工控制其通风、光照及温湿度。
(4)按使用功能。按使用功能可分公猪舍、配种猪舍、妊娠猪舍、分娩哺乳猪舍、保育猪舍、生长猪舍、肥育猪舍隔离猪舍等。
①公猪舍:指饲养公猪的圈舍。公猪舍多采用单列式结构,并在舍外向阳面设立运动场供公猪运动。
②配种猪舍:指专门为空怀待配母猪进行配种的猪舍。
③妊娠猪舍:指饲养妊娠母猪的猪舍。妊娠猪舍地面一般采用部分铺设漏缝地板的混凝土地面。
④分娩哺乳猪舍:简称分娩猪舍,亦称产仔舍,指饲养分娩哺乳母猪的猪舍。
⑤保育猪舍:亦称培育猪舍、断乳仔猪舍或幼猪舍,指饲养断乳仔猪的猪舍。
⑥生长猪舍:也称育成猪舍。生长猪一般采用地面饲养,并利用混凝土铺设部分或全部漏缝地板,猪栏通常采用双列或多列式。
⑦肥育猪舍:指饲养肥育猪的猪舍。
⑧隔离猪舍:指对新购入的种猪进行隔离观察或对本场疑似传染病但还具有经济价值的猪进行隔离治疗饲养的猪舍,主要功能是防止外购种猪将传染病带入本场,并防止本场猪群的相互接触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