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虾养殖技术及常见病害防治方法

日本对虾,学名为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japonicus,俗称花虾、车虾。动物分类系统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对虾科、囊对虾属。因其甲壳花纹艳丽,故又称斑节虾、竹节虾,分布甚广,从红海、非洲的东部到朝鲜、日本一带沿海都有分布,我国长江以南沿海均有大量分布。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适合盐度较高地区养殖,耐低温、耐干能力强,适合鲜活虾出售,售价较高,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要养殖对象。我国台湾省1970年开始日本囊对虾养殖试验,我国大陆沿海地区养殖日本囊对虾起步较晚,于1988年起在浙江、福建和广东等省陆续开始养殖,现从海南到大连沿海均有养殖,规模日益扩大,它比凡纳滨对虾和斑节对虾养殖难度大,生长速度较慢,不耐高温,在南海区主要是秋季养殖,但近年来由于病毒病的暴发增加日本对虾养殖难度。南方高位池养殖日本对虾试验的结果并不理想,需要进一步研究。

1放苗前的准备工作

1.1池塘清整

(1)放养虾的池塘,每造收完虾后,把塘水排干,让太阳晒至塘底龟裂,彻底清除池底

淤泥和有机物、塘壁藤壶等。

(2)放养前一个月,每667m2用生石灰70~100kg,将其均匀分布于塘底,有淤泥的地方

可多放一些,并用拖拉机进行翻耕,暴晒。

(3)进水至20~30cm。采用氯制剂进行池底消毒,有效氯浓度为30g/m3,全池泼洒清塘

药物杀灭鱼、虾、蟹卵、细菌、病毒等。

1.2养殖用水准备

养殖用水均为沙滤井过滤海水,放苗前15天加水80cm-100cm左右,接着用有效氯浓度为5—10g/m3氯制剂对水体消毒。2天后选择晴天上午进行施肥,培育基础饵料,肥水可以按每667m2

用肥水育藻剂400g和白云石粉15kg。以后每3-5天视池水水色和浮游生物量进行追肥,保证有丰富的基础饵料生物。基础饵料生物培养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放养虾苗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虾池水色以黄绿色为最佳。

2虾苗放养

2.1放苗时水质要求

(1)水位100cm左右,水色呈黄绿色,透明度30cm-40cm,肥而嫩爽,池水中基础饵料

wk_ad_begin({pid:21});wk_ad_after(21,function(){$('.ad-hidden').hide();},function(){$('.ad-hidden').show();});

生物较丰富。

(2)水温:最适24℃-28℃。

(3)PH值:虾池PH值最适在8.0-8.6之间,不应低于7.6,与育苗池PH相差不超过0.5。(4)盐度:虾池盐度控制在25-35‰之间,不低于18‰,与育苗池盐度相差不超过5‰。

2.2虾苗选择及放养注意事项

(1)要求虾苗个体肥壮,规格整齐,体表清洁,无寄生物在虾体上,全长在1厘米以上,游动活泼。进行病毒和弧菌检测,不得携带WSSV、TSV、IHHNV和IMNV等几种特定的病原和弧菌。

(2)放养密度通常为3~5万尾/亩。池底整修较好的高位池放苗密度应为7万/亩左右。(3)应在虾池上风口放苗。(4)放苗时尽量避免将池水搅浑。

(5)设定测验成活率网箱,7天后测网箱成活率,精确计算成活率。

3养殖管理

3.1水质调控

养虾首先要懂得养水,这是养虾成功的基本功底。保持良好的养殖用水条件能刺激日本对虾的旺盛食欲,降低饵料系数,提高生长速度,水质的管理主要手段是定期对养殖池水和底质的各项理化因子、生物因子进行监测,变化较快的指标每日监测。

3.1.1水质基本要求

pH可作为池水好坏的指标,养殖中后期宜为8.0~8.8,日波动小于0.5;溶解氧

含量应不低于4mg/L;虾池盐度控制在25-35‰之间,低于18‰,高于45‰虾体均会出现不良反应。总碱度100mg/L以上,亚硝酸盐含量低于0.02mg/L;氨态氮含量低于0.3mg/L。

水色是池水中浮游生物的质和量的综合反映。养殖日本对虾的池塘,理想的水色应

是由绿藻或硅藻所形成的黄绿色或茶褐色。日本对虾养殖过程中,最忌水色突变和丝状藻过度繁殖。养殖中后期,池水应处于高水位,隔天加水5cm~10cm,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cm~40cm,养殖后期,可每天适量补水,池水透明度控制在35cm~45cm。但如有下列情况,需要换水或采取其它措施:①pH日波动幅度大于0.5,pH<7或pH>9;②池水透明度大于50cm或过于浑浊而小于20cm;③池水颜色显著变暗,无机悬浮物的数量增加;④池塘水面出现稳定的泡沫,有机物多而耗氧量增加;⑤虾体浮头,池塘底质发黑。

3.1.3使用有益微生物,改善池塘底质环境

日本对虾有潜沙习性,底质的好坏直接决定养殖的成败,对于底质的处理就显得至关重要。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剂养虾,是对虾养殖技术的重大突破,它在改良底质中起重要作用。有益细菌进入虾池后,迅速繁殖成为优势菌种。发挥其氧化,氮化、硝化、反硝化、硫化、

固氮等作用。把虾的排泄物、残存饲料、生物残体等有机物迅速分解为二氧化碳、硝酸盐、磷酸盐、硫酸盐等,为单细胞藻类提供营养,促进单细胞藻类繁殖和生长,为养殖对象提供氧气。循此往复,构成了一个良性生态循环,使虾池的菌相和藻相达到平衡,营造养殖日本对虾良好的水质和底质环境。每7-10天加1次有益微生物制剂,比如使用诺碧清净水剂、氧化剂、氨硝净等复合微生物制剂可以有效的改良池底、降低H2S、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每667m2用量为15-20g。

3.1.4适量补充营养盐类,保持水质稳定

虾池中的营养盐类是虾池生产力的基础,其中氮、磷是制约因子,氮、磷的含量是决定虾池生产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条件,而碳酸盐的含量则是决定水环境是否平衡的一个重要因素。要保持虾池水质稳定,需要调节养殖水环境营养盐类的平衡,补充水体中钙、镁、磷的含量。每10-15天全池泼洒2-3g/m3磷酸氢钙1次,20g/m3白云石粉1次,1-2g/m3碳酸氢钠1次,以调节水体总碱度达到100mg/L以上。若突降暴雨或持续阴天引发pH值降低至7.5以下,则全池泼洒生石灰每667㎡5-7公斤。

3.1.5保证充足溶解氧

充足的氧气是水质稳定及虾快速生长的必要条件。溶氧丰富,各种生物能够存活,水中的碳酸盐等缓冲体系才能稳定,氧化还原电位高,水体有害还原性物质,如氨、亚硝酸、硫化氢才能减少,同时虾摄食能力加强,消化率提高,能量代谢利用率也高,并抑制致病细菌(如常见的气单胞菌)的繁殖。因而创造立体式的增氧模式和不定期地使用液态、固态增氧剂,保持充足增氧,有利于对虾健康生长。日本对虾池水溶氧量不低于3mg/L为了保证在养殖过程中有足够的溶氧,应根据天气、水质、底质及水化条件,合理的开启增氧机和使用双氧水、过氧化钙等增氧剂,保持虾池(特别是池底)溶氧充足。

3.2饵料投喂

日本对虾有昼伏夜出的习性,夜间聚光性强,进食快,早期白天肠道粪便排干后潜入池底砂层中,夜间投料前全部浮出水面。因此,投饵应在日落后进行,午夜后结束。

3.2.1饵料选择

日本对虾对饲料要求比较高,一般选择优质配合饲料。优质配合饲料不仅提供充足蛋白质和氨基酸,保证对虾的正常生长,而且有利于对虾的消化吸收,一般投料后2-3小时基本完成摄食与消化。

3.2.2投饵频率

早期10天投料2餐,18:30投喂丰年虫,0.5kg/10万尾,凌晨4:00投喂泡料(酵母菌+乳酸菌+红糖,发酵48小时后使用)0.5kg/10万尾。11天-17天投喂1#

料,每日三餐,18:30投喂饵料量为50%,23:00为30%,4:00为20%。20日后:改投喂4餐,18:30,21:30,凌晨1:00,凌晨4:00,(料量比例18:30为35%、21:30为25%、凌晨1:00为25%、凌晨4:00为15%)。

3.2.3投饵技巧

日投饲量要根据天气、水质、对虾的健康和活动情况等灵活掌握。20天可以通过观察网测料,一般以检查饵料台不留残饵为原则,掌握在投饲后1-1.5小时内吃完为佳,天气闷热或有雷阵雨时,可少喂或不喂,这样可以降低饲料系数和减轻水体的污染压力。

提高对虾免疫能力和抗应激能力。在饲料中添加:免疫多糖3‰,生物酶活性添加剂2‰,维生素C5‰,维生素E3‰,连续喂5天,每天喂2餐;高温季节添加大蒜素2‰-4‰,同时每667㎡泼洒维生素C300g、葡萄糖500g。

3.3病害防治

由于日本对虾生长缓慢,对虾养殖成败的关键在于对虾病害的防治,必须坚持"预防

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由于养殖水体污染、气候变化、苗种质量下降等原因,日本对虾病害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固着类纤毛虫病

症状:固着类纤毛虫病出现在对虾生活的各个时期,附着数量不多时,肉眼看不出症状,危害也不严重。在宿主蜕皮时就随之蜕掉,但数量很多时,危害就非常严重。附着的部位是对虾的体表和附肢的甲壳上及成虾的鳃上,甚至眼睛上。在体表大量附生时,肉眼可见有一层灰黑色绒毛状物。在幼体最常出现在头胸甲的附肢的基部和幼体的尾部,在成虾最常出现在鳃上和头胸甲的附肢上。患病的成虾或幼体,游动缓慢,摄食能力降低,生长发育停止,不能蜕皮,就更促进了固着类纤毛虫的附着和增殖,结果会引起宿主的大批死亡。

治疗方法:排水20-30cm,每立方水体用硫酸锌粉0.75g-1g每日一次,病情严重时连用2次,36小时补添新鲜海水还原水位,4天后调水、肥水。

(2)白斑综合症

症状:虾浮于水面,游动缓慢,体色微红。病虾体表的甲壳上有稍带粉红色的白斑。白斑的大小和形状不规则。最容易出现在对虾的头胸甲上,严重者整个头胸甲都变白色,其次是腹部背面和两侧白斑处的甲壳表面无明显变化,只是失去透明性。

预防方法:内服:氟苯尼考3‰、维生素C5‰、维生素E5‰、酵母5‰、红糖10‰,连续5-7天。

注意事项:严禁排灌水,严禁消毒刺激对虾应激,每日投喂饲料减半。(3)蓝体

症状:虾体呈蓝色,甲壳薄,脆且易剥落,肌肉混浊不透明。治疗方法:外用:氯制剂连续消毒2-3次,每日1次,夜间消毒较佳。

内服:免疫增强剂(吉恩三号)+维生素E+维生素C+酵母+红糖,每日1餐,

连续7天。

(4)红鳃、黑鳃病

虾的鳃病主要弧菌含量高,水质恶化,氨氮、硫化氢指标超高。

症状:病虾外观鳃区呈一条条黑色花纹。镜检时可看到鳃丝局部弥漫性坏死,轻者呈褐色,重者变为黑色,坏死的鳃丝边皱缩。

治疗方法:消毒前排掉水位20%,氯制剂连续消毒3次,每日1次夜间消毒较佳。消毒后2-3天补水到原水位。进行改良水体池底。

(5)肌肉坏死病

症状:对虾腹部肌肉变白色,不透明,与周围正常组织有明显的界限,特别是靠近尾部腹节中的肌肉最常发生。以后坏死的区域迅速扩大到整个腹部。这样的虾一般在24h就可死亡。由于盐度和温度不适引起的肌肉坏死,开始时对虾表现活动激烈,不安地连续游泳,或企图跳出池塘,过10~30分钟后活动迅速减缓,以至静止不动,这时多数虾就出现症状。

治疗方法:外用:首先泼洒葡萄糖1000克/亩米增强对虾抗应激能力,全池泼洒益水宝(芽孢杆菌)1000克/亩米、光合细菌5000毫升/亩米调节水质。

内服:氟苯尼考3‰、维生素C5‰、维生素E5‰、酵母5‰、红糖10‰,连续5-7天。

(6)肠炎

症状:虾体肠道弯曲,吃料不理想,粪便较细、短,虾体色发红,尤其是尾扇。

治疗方法:乳酸菌20ml/Kg、维生素E5g/Kg、维生素C5g/Kg、酵母5g/Kg、红糖20g/Kg,每日1餐,连续服用7天。

(7)水质环境突变引起的疾病暴雨后的处理措施

在雨季暴雨后由于淡海水分层,易使养虾池藻类下沉死亡,由此

产一系列问题,如缺氧,pH值下降,氨氮增高等。水质环境突变,虾体出现大批量脱壳等现象。

高温期的管理每逢虾池水温32℃以上,高温天气,对虾易抽筋,体色发白,常出现对虾食欲不振,生长缓慢,易出现浮头,患病,以致出现大量死亡。,

治疗方法:每667㎡维生素C500g+葡萄糖1000g,全池泼洒,同时调节水质。内服免疫增强剂及营养药物。

THE END
1.竹节人教案范文(全文)- 当南美白对虾养殖越来越困难,成功率越来越低时,条件适宜的地区转养日本对虾也是不错的选择。 日本对虾,学名为日本囊对虾,俗称花虾、车虾。动物分类系统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对虾科、囊对虾属。因其甲壳花纹艳丽,故又称斑节虾、竹节虾。日本对虾分布甚广,从红海、非洲的东部到朝鲜、日本一带沿海https://www.99xueshu.com/w/fapz7aqya2nu.html
2.海产养殖海产养殖有哪些海产养殖什么赚钱海产品养殖技术俗称:花尾虾、斑节虾、车虾。归属于甲壳纲、十足目、游泳亚目、对虾科、对虾属。身体上有白褐色斑纹,好多人把日本对虾当做是斑节对虾,他们最大的区别就是,日本对虾尾巴末端是鲜艳的蓝色。单独看尾巴,美得像蝴蝶! 海水养殖蟹类 (1)锯缘青蟹 喜穴居近岸浅海和河口处的泥沙底内,性凶猛,肉食性,主食鱼虾贝类。盛产https://m.maigoo.com/goomai/207071.html
3.石螺养殖的技术上一篇:斑节虾养殖技术条件 下一篇:水产养殖的钙镁钾比例 中国6大花市,买花论斤称,比大白菜还便宜 中国人过年,就喜欢逛花市,每个城市都有大大小小的花市,今天花花就带大家来看看,全国著名的花市有哪些,咱们先来欣赏一波,过过眼瘾~ 2021-01-10 阅读全文 干花和永生花,手工制作过程,留住300天的美貌 爱花的https://nong.huabaike.com/y/4738.html
4.斑节对虾养殖技术要点什么是日本对虾养殖技术措施1、斑节对虾养殖技术要点 。 2、什么是日本对虾养殖技术措施 1.池塘要求及放苗前的准备 目前1般养虾池塘均可养殖日本对虾,考虑到日本对虾有潜沙的习性,养殖池应选择沙质或沙泥质土壤为好,泥质次之。虾池经过1段时间的养殖生产后,池底会沉积1些淤泥和有机碎屑。如果不清理掉,就会逐渐恶化虾池底栖环境,使对虾https://www.b9yemu9l.com/jun-lei-zi-xun/389567.html
5.对虾养殖(精选十篇)关键词:日本对虾;生态高效;养殖技术;生长规律;养殖环境 日本对虾俗称花虾、竹节虾、花尾虾、斑节虾、车虾,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适温广、活力强、适合干运等特点,其肉质结实,肉味鲜美,含有多种维生素及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高蛋白营养水产品,深受人们欢迎。近几年来随着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已成为我国沿海重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1t8i4re.html
6.如何用地下咸水养斑节虾智农361利用地下咸水、微咸水进行养殖,可以避开沿海地区的水质污染,切断污染源,提高人为的控制能力,减少自然灾害(如刮风、下雨)的损失,扩大养殖地域,这不仅可利用沿海的滩涂,还可以向农田淡水鱼虾塘等方面发展。其潜力无限,发展前景很大。笔者将利用挖井抽地下咸淡水养斑节对虾的几个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水质要求 1、盐度:http://m.ipa361.com/index.php/Home/Baike/baikeshow/did/2395343.html
7.斑节虾是淡水养殖还是海水养殖爱问知识人养殖过程中要将含盐量控制在千分之三十五左右,pH值维持在8,这样才可保证斑节虾的正常生长。养殖的https://iask.sina.com.cn/b/newrnVXIGBbkVP.html
8.对虾价格多少钱一斤?高产对虾的养殖技术有哪些呢?(4)篇日本对虾俗称花虾、竹节虾、斑节虾等。日本对虾在我国主要分布于福建南部海域,肉质细腻,口感鲜甜,适合清蒸或者白灼,不过产量相对较低,因此价格较贵。 3、刀额新对虾 刀额新对虾也就是基围虾,以壳薄、体肥、肉嫩、味美而著称,是目前“海虾淡养”的优良品种。 https://www.nygq.net/sites/post/gQmQ5dp4m7
9.盐城:10万亩斑节虾“蹦”进大市场斑节虾,因其甲壳上有斑节而得名,昼伏夜出,因其个体大,生长快,采收期短,堪称“对虾之魁”,更有“虾界爱马仕”之称。 深耕养殖10多年,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积累了深厚的斑节虾产业“家底”,从自主育苗到中期管理再到收获,构建起一条完整的现代化水产养殖产业链。今年,该县在养殖技术上又取得了新突破,通过海https://m.btime.com/item/router?gid=47acfg9tfr58m2a2u2hqj57g56p
10.2024海水养殖行业分析报告.docx而我国海水养殖市场在政策上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如用海面积、环保要求等,这对行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但同时也促使我国海水养殖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以适应市场需求和政策环境的变化。 2.主要养殖品种分析 (1)虾类养殖是全球海水养殖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以对虾、明虾、斑节虾等品种为主。对虾养殖在我国https://m.book118.com/html/2024/1225/6235040030011014.shtm
11.四川三农新闻网因此,新疆红旗农场引进了海鲜养殖公司,将盐碱水改良成人工海水,并在盐碱滩上建设了数百亩鱼塘,养殖罗非鱼、南美对虾、斑节虾、青蟹等海鲜。看技术设施养殖和“人造海水”很关键 要成功养殖海产品,模拟鱼类生活的设施必不可少。康定市鱼通镇赶羊村南美白对虾养殖测试点,14个白色PVC气膜池联排矗立,池内水流潺动,http://www.sc3n.com/index.php/index/news/lists/id/10.html?page=7
12.食品伙伴网手机版―关注食品安全,探讨食品技术,中国食品行业专业2.发病虾的种类增多不仅白对虾发病,其他种类的虾也都有发病,尤其是东方虾、斑节虾,发病特别严重。南美白对虾、日本对虾病毒病发病率占80%。 3.白对虾发病种类增多细菌性病有:烂鳃病、肠炎病,红体病等。病毒性疾病有:白斑病、病毒性出血病。其次纤毛虫类病等寄生虫病也越来越严重。 http://m.foodmate.net/index.php?itemid=4311&moduleid=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