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常说“秋风起,贴秋膘”,这“贴秋膘”一定是少不了肉的。
今天我想聊一聊鸡肉。
之前我碰到过一个患者,她说自己一吃鸡肉或羊肉,当天晚上就失眠。
她很想不通,问我为什么?
下面是她自己写的主诉,我们来看一下:
入睡困难,早醒——工作压力大,肝火偏旺
舌红,没有舌苔,可能偏阴虚火旺体质
大便干燥,继续怀疑阴虚火旺肠道津液亏
体型偏瘦,阴虚之人多偏瘦
脾气不好,肝火偏旺
最后提到:一吃鸡肉羊肉就失眠。
为什么她会一吃鸡肉羊肉就失眠?
下面先从中医的角度科普一下鸡肉吧。
在中医里,鸡肉不止是食物也是一味药。乌鸡白凤丸大家都有印象吧,用的就是乌骨鸡,所以鸡肉确实是可以入药的。
中医是怎么看待鸡的?
现在啊,很多人执着于吃鸡肉,认为吃鸡肉可以补虚,这真的是太无知了!!!咳咳咳。
其实鸡肉这个东西是专入肝经的,鸡肉这个东西是补肝火,动肝风的。鸡在八卦里对应的是巽卦,巽卦对应的物候是风,鸡肉是生风的,会动肝风的。
所以,第一湿疹、荨麻疹,过敏性体质,抽动症的孩子吃了鸡肉容易发作。
什么是动肝风?
湿疹,荨麻疹西医认为过敏,中医认为某种程度上就是“风”病,鸡肉是生风动肝风的,就容易诱发过敏。。。。
中医里以肢体抽搐、眩晕、震颤等为主要表现的症候(抽动症)也都与肝风内动有关。
再加上我们地处东方,东主木,本来人的肝气就偏旺,容易生火生痰。
所以
第二,感冒咳嗽生病的时候不要去吃鸡。
第三,阴虚火旺的人也不宜多吃鸡,吃了就更容易助火动风。
还有第四,脾胃虚弱的人也不宜多吃鸡。
黄老认为吃了之后容易助长肝邪,脾胃就会更衰更虚弱。
可惜啊,现在很多人不知道这点,执着于吃鸡可以补虚,结果就是一方面加重了阴虚火旺,一方面又会加重脾虚不消化。
最后,黄老先生告诫我们——鸡里面,只有乌骨鸡比较好,它专走肝肾血分,可以补血益阴。
所以古中医里,从来不提倡我们多吃鸡肉,尤其是那种没有阉掉的老公鸡,真的是越老越容易让人发病,唯一可取的就是用它的鸡冠血来辟邪,(因为老公鸡阳气真的很足的)。
然后我们再回到这个患者的现场。
如果她是阴虚火旺体质,而且心肝火旺,那么再吃了补肝火的鸡肉,那她是会睡不着啊。
同理羊肉也是,乾隆的御医黄元御,黄先生对羊肉做过很深入的解读,一句话概括之就是——羊肉可以补肝脾阳气,羊肉性温的,它就像一个暖风机,温暖肝木和脾土。
来看一下这个患者的舌头就知道了。
妥妥的阴虚舌。
非常阴虚火旺,心肝火旺,像这样的体质吃鸡肉,羊肉,真的是火上浇油,她当然会失眠。
我们千万不要小看食物的偏性。
现在,很多攻击中医的大号说食物寒热温凉是迷信。
但事实就是摆在眼前的,像这个患者阴虚火旺,心肝火旺体质,她吃了补肝阳鸡肉羊肉就是会加重“肝火”,甚至失眠。
但如果去吃一些滋阴的食物比如梨膏、石斛就会减轻这种“火”。
还有,像有些孩子反复扁桃体发炎化脓的,扁桃体肿大的,入睡困难的,或多或少都与体内有热有火,心肝火旺有关。
像这类体质的,尤其是立秋后,真心不建议吃那种辛辣的烤鸡,烤羊肉串。
第五,如果是湿热体质,舌苔黄腻,也不建议多吃,鸡肉是补肝火的,会加重湿热。
第六,性早熟,偏胖的孩子也不建议多吃鸡肉,尤其是鸡皮和鸡屁股部位,脂肪含量较高,真心不建议多吃。
立秋后,如果一定要吃肉,可以吃一些滋阴的肉,比如猪肉,鸭肉,尤其是鸭肉,鸭肉是甘凉的,鸭肉堪称肉类里的“生梨”,可以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止嗽息惊。
我们要记住立秋后的贴秋膘,不仅是为了补偿苦夏,也是为了后面的冬天养阴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