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2015年毕业于贵州省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同年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在贵州省六盘水市青林乡人民政府工作。他先后慰问贫困学生377名,技术指导农户种植蔬菜600多亩,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40万元。两年多的志愿者服务生活,他让信念在岁月中成长,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他在当地推广种植牧草发展养殖业,村民从不理解到接受,在发展项目的过程中也历经艰辛,但看着村民正一点一点摆脱贫困,他觉得再辛苦都值得。他就是服务于贵州省六盘水市青林乡人民政府的西部计划志愿者安文忠。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伴随着“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青春旋律,安文忠来到了青林乡这块陌生的土地。青林乡是六盘水市贫困程度最深的乡镇之一,主道路不畅通,乡里一年四季不赶集,没有一家餐馆,没有一家银行,没有一家网络移动营业厅,买个面包和馒头都要到另外的一个乡镇。
安文忠是学农业的,闲暇之余他就到田间地头走走,看看玉米庄稼,和当地的村民闲聊起来。乡里的村民说,这里土地贫瘠,乡里人起早贪黑种植玉米,一亩地一年收成连玉米杆算在内也才一吨多一点,养一只羊都不够。因为穷,很多村民40多岁了还找不到对象,孩子们上学去时天不亮,回来月亮挂在天上。
但是这里的乡亲们却非常淳朴,安文忠和青林乡二寨村的村支书去老乡家时,老乡听说他是志愿者,来服务的,一个劲的把安文忠往家里拽,还把正在下蛋期间的母鸡杀了款待他。村支书也激动地告诉安文忠:以前他们乡也来过大学生,但是因为环境艰苦,没有多久就走了,能够留下来真的不容易。听到这里安文忠真的感动了,从老乡们的话语中,老乡的热情中,他深深地感受到乡里对大学生的渴望,吃完那顿饭,他做了这辈子最光荣和最自豪的决定:留下来。
种植牧草发展养殖业
但在项目推广中,老乡不干了,老乡们对安文忠说:一年种苞谷都吃不饱,你改种草,又不能当饭吃,发展什么养殖业呀?
安文忠和乡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在网上找来培训资料和视频,把老乡们组织在一起给他们培训,给他们看视频。人家环境比青林乡恶劣,土地比青林乡贫瘠都能够通过种草养殖脱贫致富,为什么青林乡不能够种呢?
视频中农户脱贫之后住上了新房,买上了新车,娶上了媳妇的镜头打动了老乡们,老乡们同意种植牧草了。4个月以后,第一批牧草成功收割了,每一次能收割两吨多的牧草,一年收割6次,每吨600元,平均一亩地一年下来就有7000多元的经济收入,而且牧草种植可以多季多收,不怕冰雹等自然灾害,冬季不收割时还可以放牧。巨大的对比,让老乡们看到了实惠,现在全乡种植牧草8000多亩,极大地改善了老乡们的物质生活,以前最爱喝酒的老乡也都放下酒瓶,跟着他们到田间地头挖地种草,有的老乡还购买了拖拉机和农用车等机械。
每逢遇到母牛产崽,再加上天气不好遇到冰雪天气,有时一整晚都得不到休息,要起火,慢慢地把小牛崽烤暖和,不让它受冻直到小牛崽能够站立走到母牛身边吃奶为止。
每一点进步都是脱贫路上的希望
看着牛一批一批长大,看到养殖户笑脸渐渐多了,安文忠心底就会有一股热流升起,他感觉做的这一切都是有意义的,都是值得的。
现在,青林乡还在发展核桃、刺梨、猕猴桃、红香蒜种植,还养了努比亚羊,每一点进步都是脱贫路上的希望。
做志愿者,工作虽然很苦,但安文忠却乐在其中,“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志愿服务的精神,也是他选择这条道路的初心。
如今,青林乡的主道路通了,老乡们住上舒适的房子了,能够有多余的钱购买农用车了,脱贫奔小康有了更多的盼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安文忠要把我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