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鹅全产业链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成功案例
1、大鹅养殖市场现状
(1)我国是鹅类养殖大国
中国是世界第一鹅业生产大国。据中国养殖业年鉴报道,中国养鹅数量和屠宰量每年以5%-6%的速度递增。养鹅业每年为全国提供鹅肉110万吨,羽毛(绒)约5万吨,占世界的60%,其中2/3出口,创汇10.5亿美元,总产值超过200亿元。
中国的鹅种类是非常丰富,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产品选择,中国鹅品种资源丰富,品质优良。狮头鹅、溆浦鹅、四川白鹅、皖西白鹅、浙东白鹅、豁服鹅和太湖鹅等都是十分优秀的中国鹅品种。狮头鹅是我国体形最大的肉用鹅种,以生长快、产肉性能好著称。在我国饲养的许多畜禽品种中,我国鹅品种是屈指可数的、不依赖进口的优良品种,其生产性能已进入世界同类良种的先进行列。
鹅毛也有很多的市场,所以养鹅的前景向好,鹅绒裘是一种新型裘皮材料,它具有新颖、可多种颜色着染及皮质柔软、坚实、外附的鹅绒外形美观、有明显的飘动感、保温效果极佳等多种特点,在这方面我国已有多项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的发明创造专利,可用于研制生产鹅裘皮的帽子、围脖、粉扑、披肩、褥子等,同时将在军用内衣、登山滑雪运动衣、高寒野外防寒用品领域广泛应用。
(2)大鹅市场供不应求
鹅是一种以吃青饲料为主的大型水禽,作为健康绿色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其价格也较适中颇为俏销。鹅肉尤其受到南方人的青睐。在北方咸鹅在市场也很受欢迎。
我国鹅的市场需求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我国对鹅的年需求量在9亿~10亿只,目前饲养量虽然发展很快,但也只有6亿只左右。据预测,仅广州年需要鹅就高达7500万只,上海年需要鹅在2500万只左右,香港每天更需要10万只鹅。近几年,全国各地许多大中城市的宾馆酒楼都有鹅肉,在广州几乎每条街都有烧鹅店。所以,鹅市场发展潜力不仅很大,而且前景非常广阔。
国际市场鹅产品也供不应求,一些经济发达国家认为,鹅肉脂肪胆固醇含量比鸡鸭都低,视为美味和保健品。在法国鹅肉价格是鸡肉价格的3倍,东欧一些国家鹅肉价格是肉鸡价格的2.5倍,法国有“穷人吃鸡,富人吃鹅”得说法。国际上鹅产品更加昂贵,如鹅肥肝每吨3.5-4.5万美元,羽绒价格每吨6-8万美元,鹅胸肌每吨3500美元。全世界都重视养鹅,自2000年以来已经召开了四次养鹅大会,但是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发展养鹅无论是土地还是人力资源,限制了养鹅业的发展,所以早在1979年法国戴尔拉公司就预言,中国不但是养鹅大国,而且还是世界肥肝生产基地。
2、建设内容
本项目以东北大鹅养殖为核心,在种植、养殖、屠宰加工、食品添加剂、生化制药全面布局。
种植:项目引进藜麦,藜麦是南美洲安迪斯山区的“黄金粮食”,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推荐为最适宜人类的营养食品。项目将通过藜麦种植示范区,带动推广周边农户种植,藜麦即是一种高端粮食,同时藜麦的秸秆可作为大鹅的青储饲料。
种植:藜麦种植1000亩,建设藜麦加工、储存车间,达产后年产藜麦200吨。
养殖:项目以狮白鹅为当家鹅种,建设种鹅繁育基地,大鹅养殖示范基地,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实现大鹅养殖的规模化、标准化、安全化,项目建成后将实现规模养殖3000万只。
禽类屠宰加工:配套大鹅养殖,建设屠宰加工基地,年屠宰加工鹅3000万只,羽绒3000吨,毛片6000吨,刀翎24000万根。
食品加工:建设食品加工基地,加工白条鹅、鹅熟食、副产品等,达产后白条鹅27000吨,鹅熟食36000吨,鹅副产品15000吨。
鹅产品深加工:项目达产年产鹅血3000吨,以鹅血制作抗癌类药物;此外,鉴于鹅肉及鹅骨的营养成分远高于鸡,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达成合作研发食品添加剂的意向,从而实现了鹅的无废料全利用,增加了又一个高附加值的产品。
编制大纲
第1章总论1
1.1项目概况1
1.2建设单位简介2
1.3产品与生产规模2
1.4编制依据与研究范围3
1.4.1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3
1.4.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3
1.5项目建设原由及必要性4
1.6经济技术指标5
1.7结论7
第2章项目背景和必要性8
2.1项目提出的背景8
2.1.1“十三五”规划,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8
2.1.2畜牧业在“十三五”期间,将大力推进产业化9
2.1.3我省推进供给侧改革,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