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好农家增收账鼓起农民钱袋子新闻聚焦

农家小账连成国家大账。2024年,我省锚定建设农业强省目标奋进,农民增收工作的分量仍然很重。前三季度,云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31元,增长6.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增速高于城镇居民。农民收入增速“跑赢”城镇居民,彰显云南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刚刚结束的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农民增收工作的重要性,为来年助农增收指明方向。一年来,云南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让农民群众可感可及、得到实惠。

持续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农村天地广阔,农业大有可为。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为推进橡胶产业联农带农促增收,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形成以田野橡胶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橡胶产业链,带动全县229.63万亩橡胶基地稳步发展,去年实现户均增收1.44万元。推进养殖业联农带农,该县通过政策支持和引导,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至506家,带动群众与合作社抱团发展成效日益显现。所带动的农户中,增收最多的一户创收150万元,最少的也增收1万元。推进特色产业联农带农,该县结合资源优势,大力培育专业大户65户,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蚯蚓养殖大户王娅与勐醒村10户脱贫户签订帮扶计划,对有劳动力的,为其提供就业机会。

从中可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已成为我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力军。

到今年9月,全省有农业企业17.3万户,其中农业龙头企业7950户、农民专业合作社6.9万户、家庭农场8.5万个。着力推进农业龙头企业“三个全覆盖”,云南实现国家级龙头企业全部覆盖16个州(市),年内将实现省级龙头企业全部覆盖129个县(市、区),县级以上龙头企业已覆盖90%以上的行政村。

健全完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

农民增收是一个老话题,又连着一个个新课题。谁来种地、怎么种地?城乡发展不平衡如何破解?小农户群体如何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起来?答好这些问题至关重要。

今年,我省始终将完善联农带农机制作为主线,强化联农带农的利益联结机制成为农民从土地和产业发展中持续稳定获益的“金腰带”。过程中,我省积极答好拓宽致富渠道、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两大关键问题。

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通过引进企业导入专利技术,实现“一根甘蔗,吃干榨净”,将每年加工榨糖产生的40多万吨甘蔗废渣制成可降解餐饮具、包装材料,产值突破6亿元,提供600个就业岗位,同时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中入驻。以沪滇临港昆明科技城为龙头,形成“1+16+N”沪滇共建园区体系,引导企业入驻和推进沿边产业转移。“十四五”规划打造100个沪滇乡村振兴示范村,首批遴选沧源佤族自治县班洪村等25个民族村寨,成功打造大理“有风小院”、普洱“共享星村”等品牌项目,带动农产品生产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发展。

农村产业基础不断夯实,最大限度地激活了人、地、钱、自然风光等资源要素,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我省坚定农业农村发展依靠农民,发展成果与农民共享,积极引导农户参与农业强省建设,防止其成为农业强省建设的“旁观者”“局外人”。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尽可能让农民参与进来,形成企业和农户产业链上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新格局。

这一年,云南坚持“三个一律”,确保使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发展产业、使用沪滇协作资金实施产业项目、流转农村土地发展规模种植养殖业的主体一律建立联农带农机制。大力推广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牛油果“334”、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蓝莓“622”等10种利益联结模式,率先制定实施支持经营主体联农带农的省级奖补办法,各类经营主体以利益联结带动全省65%的农民增收。

多措并举办好促农增收实事

细看农民增收账本,工资性收入是大头。

今年以来,我省稳住外出就业、大力促进就地就近就业,实施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持续增收等三年行动,常态化监测返乡回流务工人员,全面落实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创业扶持、兜底安置等措施。按照“四个一批”要求盘活帮扶资产,开展“家门口务工车间”试点。

随着果品企业落地和永仁阳光生态花果园投产,“用工难”问题凸显,仅哲林芒果、光筑蓝莓两家农业龙头种植企业,高峰期每天用工缺口近2000人。近期是蓝莓采摘季节,光筑蓝莓基地里的工人大都来自“幸福里”就业平台。通过该平台极大地解决了企业用工难题,光筑、哲林等企业每年支付工人工资达2558万元,土地流转费1200余万元。

通过总结推广楚雄州永仁县“幸福里”就业平台等经验做法,我省今年前三季度脱贫劳动力县内务工累计实现167.3万人,创历年新高。

我省通过全力推进每村培养3至5名致富带头人工作,已累计认定3万人。目前,全省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1546万人,脱贫劳动力实现就业362万人,规模居全国第二位,2.59万名返乡脱贫劳动力实现转岗再就业。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

小账本承载万家幸福。省委全会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施新一轮促农增收三年行动,把就业、增收、教育、医疗、“一老一小”等民生大事办好办实办长远,让边疆各族群众更加幸福安康。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资源经济要在“换”字上下功夫,以资源换价值链中高端的产业,换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换促农增收能力强的产业。

云南始终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始终突出农民增收这条主线。2025年,我省将继续激活农村资源要素,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让广大农民生活红红火火,把乡村全面振兴的愿景变成幸福实景。

THE END
1.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农家小账连成国家大账。2024年,我省锚定建设农业强省目标奋进,农民增收工作的分量仍然很重。前三季度,云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31元,增长6.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增速高于城镇居民。农民收入增速“跑赢”城镇居民,彰显云南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https://www.agri.cn/zx/xxlb/yn/202412/t20241230_8702522.htm
2.筑牢“三农”压舱石稳中求进促振兴今年以来,农业农村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确保守住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水平,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着力夯基础、稳https://www.cfsn.cn/news/detail/269/280873.html
3.农业农村部: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133元,实际增长【农业农村部:#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133元#,实际增长4.2%】1月18日,国新办举行2022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表示,在产业带动、就业拉动下,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sina.cnhttps://video.sina.cn/finance/2023-01-18/detail-imyaqran8886942.d.html?msg=$citymsg_bot
4.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气候变化信息网简介 国内动态 国际动态 政策法规 公约进程 减排技术 国际合作 研究成果 基础知识 视频点播 统计数据 组织机构 地方进展 ceshi 当前位置:首页 > 统计数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https://www.ccchina.org.cn/Detail.aspx?newsId=74390
5.2023年03月浙江政协杭州桐庐县委员会办公室招考聘用编外工作人员工资为10161元,如果该企业将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下限调整为小王的实际月平均工资,则该企业全年将增加支出试题材料 2008年,我国全年建设占用耕地19.16万公顷,灾毁耕地2.48万公顷,生态退耕0.76万公顷,因农业结构2018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71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3%,实际增速高出全国农村居民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0810/6233130003005212.shtm
6.在绿色发展中感受新时代改革开放脉动——写在第二个全国生态日到8月15日,我国将迎来第2个全国生态日。“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是关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在2023年8月15日首个全国生态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这个首创性、标志性的纪念日,体现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体现了全面推进美丽http://www.myhxlife.com/page238?article_id=4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