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零排放”圈养绿色养殖技术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

(《企业与市场》网讯转载: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编选人:余水行王小英)

随着人们对

环境保护、生态养殖的需求

越来越强烈

水产养殖“零排放”技术

本期节目邀请宜昌水产技术推广站副站长杨军,为大家讲解池塘“零排放”圈养绿色高效循环养殖技术,该技术被农业农村部评为2019年十大引领性农业技术。

嘉宾简介:杨军

宜昌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副站长,水产高级工程师,省农业厅12316“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水产专家、省科技厅“三区”科技人才、全国劳模高广金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室志愿者、宜昌市标准化专家库专家。2016年至今,共发表论文33篇,参与编写学术专著4部,主持编写并发布省级地方标准3个,参与编写2个,获得发明专利3个,实用新型专利21个。

圈养绿色高效循环养殖技术

什么叫池塘“零排放”圈养绿色高效循环养殖技术?

池塘“零排放”圈养绿色高效循环养殖技术,是由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何绪刚教授科研团队研发,并推广的新技术。

该技术是在池塘中构建圈养装置,把养殖对象圈在圈养桶内养殖。通过圈养桶特有的锥形集污装置高效率收集残饵、粪污等废弃物,废弃物经吸污泵抽排移出圈养桶、进入尾水分离塔,固废在分离塔中沉淀分离、收集后进行资源化再利用。去除固废后的尾水经人工湿地脱氮除磷后再回流到池塘重复使用,实现养殖尾水的“零排放”。该技术被农业农村部评为2019年十大引领性农业技术。

系统构成

1、养殖、捕捞系统。

圈养桶为食品级PE环保材质,上部为圆柱体,直径4.0m,有效水深约1.7m,有效养殖水体约20m3;。无死角,避免了养殖鱼类扎堆、局部缺氧现象。内设固定式防逃网和活动式捕捞网隔。需要分级或捕捞时,升起捕捞网隔即可便捷化起捕。通常2人即可完成捕捞,大幅节约劳力成本。可与集成吸鱼泵技术结合,实现捕捞机械化。

通过空压机、罗茨鼓风机或制氧机等与纳米增氧管进行微孔增氧。增氧产生的气泡,在圈养系统内形成由四周向中央推送的水流,可将残饵、粪便等养殖废弃物推送到圈养系统中央部位,以利于其沉降、收集。根据需要,还可加装推水水泵,利用

水流的冲击形成环流,不仅锻炼鱼类,而且有助于收集残饵、粪便。

3、集、排污系统。

由圈养桶下部锥形结构、尾水管道、吸污泵等构成。当残饵、粪便下沉至圈养桶锥底后,由于没有鱼类的扰动,会沉积到底部的排水口附近。当吸污泵开启,含残饵、粪便的污水(黑水)会首先被抽排出,进入尾水塔。抽排完污水(黑水)后,还需要继续抽排清水(非黑水状态的养殖尾水,含鱼类代谢产物),清水直接抽排到圈养池塘中,靠池塘水体的自净能力去降解其中的有毒有害氮素。由于圈养系统独特的集、排污结构,实现了清、污(黑水)分离,使养殖尾水的后续处理变得简便和彻底。

在圈养池塘中通过移植苦草、狐尾藻等沉水植物,以及布设生物刷、架设生物浮床等措施,强化池塘水体的自净能力。在养殖期间,应维持水体清洁,透明度保持在60cm以上。

技术优势

1、节水、节地,适应性广。

无论池塘大小、水源好坏均可安装,无需额外占地。适合圈养的品种多、规格广。池塘水体自净能力得到强化,只需补充少量水体,无需外排尾水,养殖尾水“零排放”,实现了重复利用,资源节约的目标。

2、绿色、环保、安全。

养殖固废资源化可二次利用。圈养桶方便观察鱼类行为,便于病害的早诊断、早治疗,用药减量50%以上,且基本不用抗生素类药物。实现了清水养殖,产品药残和土腥味低,品质更髙。

3、增收效果显著。

精养池塘单产可达5吨/亩以上,池塘养殖容量提升5倍。简化捕捞,节约劳动力成本,渔民养殖收益显著增加。

4、促进池塘传统养殖模式转型升级。

集成在线监测、远程操纵、饲料风送等自动化、机械化、信息化和可追溯系统后,本技术可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工业化深度转型。

技术要点

1、圈塘比:

1亩池塘安装圈养系统1组(4个圈养桶+1个尾水处理系统)。

2、圈养池塘处理:

种植苦草或轮叶黑藻,种植面积为池塘面积的40%左右;挂生物刷2000个/亩。放养鲢鳙以净化水质,鲢鳙放养量150尾/亩。

3、适宜养殖对象:

加州鲈、鳜、长吻鮠、花、泥鳅、翘嘴鲌、草鱼、鳙、团头鲂、鲫、鲤等,可多品种单养。

4、放养密度:

参照散养池塘1亩的放养量确定每个圈养桶的放养量。以加州鲈为例,放养密度为每个圈养桶3000~3500尾,规格宜不小于200尾/kg。

5、饲喂管理:

同散养池塘,宜饱食投喂;每天开增氧泵微孔增氧。

6、排污:

每天至少排污一次,养殖中后期宜每天排污2次,每次排污1小时。每次排污时,前2分钟排出的黑水直接抽入尾水分离塔,后续排出的尾水直接入养殖池塘,依靠池塘自净能力降氮除磷。进入尾水分离塔的污水,静止4小时后排出上清液入三级尾水处理桶降氮除磷后入池塘循环利用;尾水分离塔底部固形物每4天排出一次,收集到的固体废弃物可用于蔬菜种植或蚯蚓养殖等实现资源化再利用。

7、收获:

当养殖对象达到上市规格后及时起捕上市。捕捞时2~4人升起捕捞网隔板即可抄捕商品鱼上市,捕捞时不影响临近其他圈养桶的正常饲喂。

8、水位管理:

当蒸发或渗漏池塘水位下降时,及时补充新水,以保持水位稳定。

产量与效益

精养池塘单产可达1万斤/亩以上(按1亩池塘安装4个圈养桶折算),年产值12万元~16万元/亩,纯利润4万~8万元/亩

06

典型案例

枝江市渔丫头水产养殖合作社基地于2018年7月架设4组16个圈养桶,养殖品种主要有花、长吻鮠、加州鲈,外塘投放花白鲢,少量翘嘴红鲌、加州鲈,用于垂钓。

花于2018年9月进圈,2019年3月出售,成活率95%,毛利润率约86%。

长吻鮠2018年8月进圈,至2019年12月底,成活率约92%,平均规格约为1.0kg/尾,饵料系数1.3,毛利润率约63%。

加州鲈于2019年5月进圈,进圈规格66尾/Kg,分别按2000尾/圈、3000尾/圈、4000尾/圈的密度投放,养殖过程中,定期添加三黄散、多维、黄芪多糖等免疫制剂,未添加任何抗生素类药物,养殖全程无病害发生,成活率达到90%,受疫情影响,至今年5月可全部销售完毕,利润约10元/kg。

原标题:《池塘“零排放”圈养绿色养殖技术|三农服务热线》

THE END
1.夏季水产养殖技术指引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专家委员会 夏季气候炎热,水温较高,是水产动物生长的主要季节,但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较多,水环境较为复杂,水产动物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为确保各地水产养殖生产稳定和水产品市场供应有序,现研究提出夏季水产养殖技术指引,供各地参考使用。 http://www.moa.gov.cn/govpublic/YYJ/202306/t20230620_6430604.htm
2.新加坡的第一个人工智能水产养殖场新加坡的第一个人工智能水产养殖场 新加坡水产养殖技术公司(SAT)将3000平方米的近海水产养殖场改造成了所谓的水产养殖4.0浮式水产养殖系统,它是新加坡的第一个智能水产养殖场,有多个圆柱形养殖池组成,顶部覆盖有太阳能电池板,采用自动化和计算机技术以提高水产养殖效率。https://www.fmiri.ac.cn/info/1058/20710.htm
3.南方特稿陈博士逐梦江心岛南方+1个月后,陈金涛正式入职中集渔业,成为新会引入的首位农业博士后,开启了“工业化水产养殖4.0”逐梦之路,有力拓宽了江门农业生产空间领域。 陈金涛是新会引入的首位农业博士后。 南方+ 黄绍侦 拍摄 新会“最强猎头” 鱼群如云,往来翕忽。中集渔业基地内,8个高3米、直径将近12米的鱼池并排而列,每个鱼池一头连接智慧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4/17/c7575391.html
4.南宁俊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俊琪—服务于全球水产养殖 南宁俊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全球导向性的创新型科技公司,公司拥有系统可控、安全高效的水产养殖解决方案;主要从事第三代水产养殖 酵素菌技术主导产品的应用与推广,是白对虾养殖产业联盟常务理事会员单位及绿色、可控、生态水产养殖 4.0 标杆的设计、试验、应用与推广核 http://www.huinabio.com/
5.?正大全产业链之养殖屠宰篇(四)水产养殖篇 正大集团 全球最大虾产品生产企业之一 正大集团水产事业采取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实现了从种苗、饲料、动保、养殖、食品加工到终端销售的全面发展格局。今天,小编就带你走进正大水产一探究竟~ 01 CP Aquaculture # 先进的种苗场# Advantage 图片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587043526148639
6.江苏阳澄半岛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公4.0 & 母3.0 数量:5对 原价:0.00 ¥1588.00 蟹礼品精心设计 金秋好礼送亲属送友人! 更多>> 金秋 四星 公3.0 & 母2.0 苏州相城区阳澄湖镇金岛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现向全国招商加盟! 品蟹指南 更多>> 淑女如何吃蟹_优雅吃蟹方法 闸蟹为什么横着走 大闸蟹横着走的原因 http://www.ycbdg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