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解读抖音新农人Top20,除了带货,“三农”短视频还能如何变现?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这一爆火于网络的金句,表达了人们内心深处对田园的无限向往。近几年来,短视频平台发展迅猛,“怀旧类乡村生活”题材的视频逐渐受到大众喜爱,“三农”现象级网红博主频频出现。

今次,35斗从内容生产、运营策略、变现渠道等方面,系统梳理了抖音平台新农人的Top20,以期了解他们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表1:抖音新农人Top20

在流量见顶、市场下沉的互联网大背景下,以“三农”为代表的下沉市场成为各大短视频平台的核心必争之地。

不同于快手的老铁路线,抖音起步于北上广深,最初的用户是大学校园里的俊男靓女,青春、精致、潮流一直是其给人的印象标签。

然而近两年来,抖音加速开发下沉用户,先后推出“新农人计划”、增设“任务充电站”、“入驻激励”等扶持措施,吸引更多新农人入局创作。2021年12月,张同学在抖音爆火,就被视为抖音布局下沉市场、争夺农村题材视频的重要讯号。

据抖音公开数据显示,平台“三农”创作者中54%为返乡创业青年,其中,31岁至40岁占比最多,达54%;其次是24岁至30岁,主要以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军人、妇女四类人群为主。

可以得见,青年返乡务农创业正在成为一种新趋势,农村不再是梦想的枯萎之地,它正枯木逢春焕发出新的生机。

年轻化、动态化、高素质化是新农人鲜明的标签,能够熟练使用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技术优势,使他们成为短视频、直播创业的主力军。

互联网“短、平、快”的传播特点,消弭了城乡边界与信息的不对称性,让“三农”题材短视频得到井喷式增长的同时,也让更多农村、农人、农货进入大众视野,众多“养在深闺人未知”的优质农产品,被成功端上了消费者的餐桌。

“三农”网红最成功的例子当属李子柒,相信一提到新农人,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李子柒。

优质内容的输出为李子柒带来了庞大的收益,据大数据交易平台数据宝统计显示,2019年李子柒收入为1.6亿,这一数字虽遭其所在团队否认,但其强大的吸金能力也可见一斑。而在李子柒成功变现的背后,是品牌化、全产业化发展的身影,超级IP的打造使“李子柒”这三个字变成“吸金石”。

之后,越来越多“李子柒”式新农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前有“潘姥姥”、“康仔农人”、“蜀中桃子姐”等乡村美食达人,后有“张同学”、“乡愁”、“念乡人周周”等乡村生活博主,他们的视频中折射出的乡味、野趣和新农村面貌,重塑年轻一代的乡村印象的同时,也唤醒了部分中年群体的集体回忆。

随着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数字乡村建设不断推进,数字化交往空间开始重构城市与乡村的关系。碎片化的短视频与图文信息,构建了“数字原住民”的乡村记忆。

从创作内容上看,抖音新农人Top20的博主们主要围绕着乡村生活、美食、水产品、特色农产品等主题进行创作。其中出镜率最高的为“美食”与“乡村生活”,这二者往往又是两相结合以呈现,十个新农人九个“厨子”的现象司空见惯,“三农”短视频刻板、同质化和表面化的倾向逐渐显现。

如今,随着乡村振兴政策利好以及平台技术的成熟,入局“三农”短视频的人将会越来越多。但想成为下一个李子柒,并没有那么容易,内容与题材是账号吸粉的关键,除了乡村美食,广袤的田野里还蕴藏着更丰富的人文风貌,值得新农人们去深挖。

原汁原味、朴实、真实的乡土人情才是打动“抖人”们的利器。正如“张同学”所说:“农村跟城里生活不一样,春天收拾地播种,夏天施肥打草,秋天收玉米,冬天上山砍柴,一年四季都有做不完的农活,这些都是拍不完的题材。”

短视频的崛起、直播带货的发展,最直接的意义就在于打破了信息的不对称性,解决了优质农产品销售不畅的问题。

从最初的“土味”低俗审丑,到目前以原生态生活化为主导,“三农”短视频正逐步向正能量优质内容转型。但如何实现从“乡土记忆”到“乡土经济”的转化,亟待新农人们探索一条新的解决方案。

2021年抖音发布的“三农”数据报告显示,农村视频创作者实现收入同比增长15倍。与其他类型的创作者而言,自身拥有产品、靠近产品的新农人们在变现上有着天然的优势。

但更多数据表明,新农人短视频变现效率较低。由于门槛低、品类单一、同质化竞争等因素,加之农业领域限制大,造成“三农”自媒体账号变现较为困难的局面。

面对困境,打造差异化品牌IP或许是“三农”短视频账号成功破局的“金钥匙”。

“桃子姐”所在的自贡荣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也成为当地的领军企业,她以一人之力带动公司实现营收2亿元,带动县域产品外销,为当地电商注入活力,促进当地人员就业,引领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推动小农经济走向数字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深度契合了国家乡村全面振兴发展战略。

“三农”短视频带货的兴起正在形成示范效应,吸引和带动着更多人才返乡创业、扎根农村。这些掌握短视频、直播技能的新农人,成为了联农带农的载体,推动着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为乡村全面振兴一股关键力量。

新农人们正站在时代的黄金风口上,相信不久的将来新农村、新农业也将迎来崭新的面貌。

THE END
1.抖音平台中生活类“三农”短视频的叙事研究.pdf抖音平台中生活类“三农”短视频的叙事研究.pdf,摘要 摘要 在主流视野中,乡村的存在感并不强。在过去媒体的报道中,农村的关联 词是 “空心”“破败”“凋敝”,农民则是素质低、社会资源占有率小的弱势群 体。然而,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启动以及媒介技术的进步,短视频等社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1220/8136102123007010.shtm
2.中国“三农”题材短视频的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中国“三农”题材短视频的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农村,“快手”,“火山小视频”,“西瓜视频”,中国社会本质是乡土性的,农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1]在快速发展的短视频领域中,农民成为使用短视频的主体,他们创作的“三农”题材https://wap.cnki.net/lunwen-1020031249.html
3.关于做好2023年度榆林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课题研究的通知研究内容:短视频背景下群众网络行为的结构分析和特点研究;短视频成为群众网络高频行为的原因分析;市县融媒体中心为代表的官方媒体内容供给及影响力评价;市县媒体融合的现状及问题分析;市县融媒体中心改革思路;市县两级融媒体中心统筹整合策划、制作、传播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研究。 http://skc.snnu.edu.cn/info/1012/8975.htm
4.江西省人民政府工作动态发挥短视频功效,助力乡村振兴今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指出要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推进数字技术与农村生产生活深度融合,持续开展数字乡村试点。”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快速发展与我国相关政策的持续推进,短视频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https://www.jiangxi.gov.cn/art/2022/7/20/art_5210_4037283.html
5.短视频式养老何以盛行?华中师大学子走进乡村调研——中国青年网中国青年网张家界8月18日电(通讯员 谢娇)老龄化背景下,随着网络基础设施的发展、短视频平台的火爆、智能手机的普及,视频类APP已经成为老年群体最主要的线上娱乐方式。其中快手、西瓜视频和抖音这类短视频APP对银发人群的时间占有尤为突出,尤其是在娱乐资源匮乏、亲人陪伴缺失的农村,“短视频式”养老悄然盛行。 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sxx.youth.cn/jxqc/sjjs/202208/t20220818_13930065.htm
6.网络直播+短视频:火了乡村经济润了文化底色中工文化5月18日至19日,由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主办、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网络表演(直播)分会与今日网红联合承办的2021中国网络表演(直播与短视频)行业年度峰会在上海举行。峰会期间,业内人士深入讨论了网络直播与短视频行业发展的现状以及面对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其中,网络直播与短视频行业如何通过在文旅领域发力、创新,促进乡村文旅产业https://www.workercn.cn/34059/202105/28/210528084915356.shtml
7.农村电商线上课程课程农村短视频电商分析 马衍阳 ● 3.5.4 农村直播电商分析 马衍阳 ● 3.5.5 农村短视频电商之定位与创作 马衍阳 ● 3.5.6 农村直播电商之促销与营销 马衍阳 第四章 农村电商的发展路径 ● 4.1 农村电商的发展路径(上) 赵振君 ● 4.2 农村电商的发展路径(下) 赵振君 第五章 农村电商的发展https://higher.smartedu.cn/course/62354d019906eace048e8233
8.“文艺助力乡村振兴”短视频作品征集评选活动征稿启事作品评选完毕后,择机举办“新时代·新传播·新征程——短视频作品在乡村振兴中的角色与使命”创作经验分享会。 (一)主题报告。邀请行业专家、学者及政府部门领导就当前有关乡村振兴的短视频作品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做深度解读与前瞻分析。 (二)经验分享。邀请在本次作品评选活动中取得显著成效的媒体代表分享成功https://www.hntv.tv/rhh-3474663426/article/1/1781224985327108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