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09.09.29
摘要:农村金融供需不对称的症结在于小农经济与现代市场之间体制不对称,银行与农户之间信息不对称。破解这一难题应从增量改革入手,培育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同时发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优势,形成优势互补,农村金融市场有序竞争,使正在成长中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新型金融组织;农村金融;金融创新
一、引言
农村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资金大量外流、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继人民银行推行“只存不贷”的小额贷款公司试点之后,中国银监会又决定在四川、内蒙等6省区进行村镇银行试点。2008年,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下发了《关于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有关政策的通知》,充分肯定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对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重要性。本课题在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状况、优势和劣势比较及市场定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可持续发展路径。
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状况
(一)有区别的金融政策,推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
目前已设立了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已初步建立了一套与我国农村经济相适应的农村金融监管框架,其基本特征是实行较低的准入门槛和一些区别于商业银行的特殊政策。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最低注册资本、存款准备金、资本充足率等方面有着比商业银行更低的要求,较低的门槛为资本流入农村和设立农村金融机构创造了条件。同时,对农村金融机构在股权结构、利率和经营范围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别于商业银行的特殊规定,在注重引导资金流向农村的同时,加强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审慎监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切实防范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风险,保持其持续健康发展。
(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情况
2.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银监会于2006年发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的若干意见》,在农村地区新设“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三类新型金融机构,同时还放宽了农村地区现有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兼并重组政策,并鼓励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开设分支机构。2007年末,已有包括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在内的31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业,其中村镇银行19家,贷款公司4家,农村资金互助社8家。截至2007年末,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股金共计3.06亿元,资产总额7.67亿元,累计发放贷款4.62亿元。2007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村镇银行等试点工作扩大到全国31个省(区、市)。
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优势及局限性比较
(一)风险控制能力较差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属“草根银行”,其信贷支持的对象是弱势产业——农业,弱势群体——农民,农业和农民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较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在农业保险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小额信贷组织的信贷资金存在严重的风险隐患。
(二)信贷规模难扩大
一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门槛”较低,资金规模因宽进而较小,且融资渠道和服务对象单一,在服务“三农”的发展道路上必然遭遇资金“瓶颈”;二是一些设立于农村贫困地区,居民收入水平普遍偏低,导致股本金额度偏小,或储蓄增长缺乏后劲。
(三)运营成本偏高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规模偏小,现金调运安全管理较为困难,加之贷款额度小、笔数多、面积大,信贷投入的管理精力和管理费用较高,资金成本较大。同时,高流动性资产(现金)与总资产的比例较高及资产与负债的期限“错配”问题比较突出,加大了经营难度。
(四)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主要通过利率覆盖资金成本和管理费用,通过增大贷款户的数量和提高工作效率来实现机构的持续发展目标。这种利率政策与扶持贫困人口的经营理念在某种程度上不完全协调。因为在技术、经济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利率定价越高,贷款户可用于改善生活和发展生产的剩余就越少。因此过分强调机构的可持续性,必然会延缓贷款户进行资金积累和脱贫的进程。
(五)极易偏离经营宗旨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开展业务经营,但其“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独立法人地位必然使其发起人或出资人以利润最大化为最大的追求目标,而农民是弱势群体,农业、农村经济是风险高、效益低的弱势经济,在利益的驱使下很难实现“从一而终”的既定经营理念,极易偏离服务“三农”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服务宗旨,寻求新的市场定位。
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定位
基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不同特点,可根据经济发展特点合理选择机构的具体类型,现选取部分内蒙古境内试点的小额信贷组织的成功案例加以分析,为理性选择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具体类型提供借鉴。
(一)经济相对发达、商贸流通相对活跃地区可设立村镇银行
村镇银行的出资人为境内商业银行或农村合作银行等金融机构,出资人具有较强的出资能力、较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和较强的社会融资能力,原始时期的信贷扩张能力相对较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种养大户甚至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生产需求。内蒙古克旗村镇银行于2008年8月18日挂牌成立,成立当天该村镇银行的存款额即突破1000万元,预计到年末存款余额可达2000万元,该村镇银行成立后适时调整经营方式,除对个体工商户的信贷需求给予满足外,又对部分农户物资储备进行了信贷支持,目前,该行主要致力于满足克什克腾旗农牧民生产生活和中小企业及创业企业的资金需求,单笔最高额度可达100万元,农户最高额度为3万元,从而有效弥补了农信社信贷阶段性供给不足的缺口,保证了农户及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的持续发展。
(二)具备发展潜力,经济与金融缺乏协作地区适宜开办小额贷款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