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多位业内人士消息,著名作曲家施万春因病医治无效,于9月21日上午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据中国音乐学院官网资料显示,施万春1936年出生在河北青县靳刘庄,1955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先后师从张肖虎、杨儒怀、江定仙、杜鸣心等。1961年毕业并留校任教;1973年调至中央乐团创作组;1984年调至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任系主任。
他的作品风格不断创新,注重揭示人物心灵,中西贯通,传统和现代融合的表现方式不拘一格。
多年来,施万春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旋律,比如时常在节庆时分奏响的《节日序曲》以及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第三场、电影《开国大典》《青松岭》等经典配乐。2013年,《节日序曲》、舞剧《红色娘子军》、影片《青松岭》主题歌《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和女高音独唱《送上我心头的思念》被评定为国家级音乐作品典藏。
施万春的作曲教学观念与他的音乐创作观念是一致的,那就是面对音乐艺术的多元文化、流派、风格、技术,在学习和吸收的同时要始终保持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对于培养和促进年轻作曲学子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开拓创作思路,都具有理论导向和实践指引的意义。
来自农村,却成绩优异
人们常说音乐学院作曲系最难考,因为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高,考的科目自然很多。1955年秋,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报到仅有四位新生,其中一位就是农村青年施万春。据说,当年穿着一身粗布衣的他,第一天报到就被宿舍管理员当成卖柴火的小伙子拦住了。然而,就是这位出生在河北贫困农村的一个孩子竟然以作曲、视唱练耳、和声、钢琴等各科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中央音乐学院。上中学时,施万春就显露出对音乐天生敏感的悟性;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后,他的天赋得到更大的展示,音乐感受力和艺术想象力都被激活。
同时,这个家境穷困的孩子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的同窗挚友、中国音乐学院原院长李西安曾回忆道:“施万春非常勤奋,非常用功,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做功课以外,都在钢琴上,所以他的钢琴进步很大,弹得很棒。视唱练耳也是如此,他坚持练习,后来练成了固定音高,他耳朵的准确性、敏锐性是大家公认的。”在大学期间,施万春打下了过硬的西方传统作曲技术功底,同时在民族民间音乐的学习中也积淀了丰富的传统音乐素养。这为他日后创作中能游刃有余地运用这种素材提供了技术支持。《节日序曲》和本科毕业作品《第一钢琴协奏曲》是他在校期间创作的交响音乐作品。
《红色娘子军》是怎样写成的
相较于成名许久、需要统管创作全局的吴祖强和杜鸣心,当时的施万春还是个刚从大学毕业不久的年轻人。杜鸣心非常肯定这个一门心思搞创作的小伙子的才华,夸赞他是作曲系的“高材生”。大四时,施万春就为国庆十周年创作了《节日序曲》,彼时正值困难时期,能在“开夜车”时吃两瓣从食堂偷偷带回来的大蒜都是莫大的幸福,就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施万春仍然成功交上了自己的答卷。“我负责写的是第三场,大家都知道,这场是南霸天家里,没有一个好人,全是反派”,施万春幽默地打趣了一下自己,“杜先生是我的老师,王燕樵是吴先生的学生,戴宏威也是一名青年教师。我们几个年轻人全靠两位老师指导,他们通过了,我们就继续往下写。”
而谈到《节日序曲》的创作,在2016年的一次采访中,施万春回应记者说:“是在音乐学院上学的时候写的,突然有一天领导找我谈,让我写一个《节日序曲》,再给我配两个助手,算是集体创作。我心里特别痛快,觉得领导信任我。当时条件困难,吃不饱,但是还是很有热情,熬夜写。开始我采用河北民歌,因为考进音乐学院第一年,领导觉得我们的民族音乐基础差,让我们每人学一样乐器。我学的是唢呐,第一个曲子练的就是《淘金令》,我觉得特别好听,而且又有节日气氛。每年五一、十一在天安门,我都吹的唢呐。就是这种情缘,我就在节日序曲里采用《淘金令》,以唤起大家对节日的情怀和记忆。”
谈中国交响乐创作现状:真实作品的演出要有实践
谈到当下中国交响乐创作现状,施万春曾表示,现在没什么人写交响乐,因为作曲家写出来的作品,最后只能放箱子里,这是很糟糕的事。培养一个作曲家是不容易的,学校所学只是皮毛,必须靠大量的实践。
“我在中央乐团创作组的时候,自己听乐队排练,甚至自己还上去指挥两下,与乐团有密切联系。写《红色娘子军》的时候,刚毕业不久,写错的地方有很多,一位队员很客气地说:‘哎小子,怎么有个音没啦?’(笑)所以我就说中央音乐学院是我的第一母校,中央乐团,包括芭蕾舞乐团,是我的第二母校。没有两三个母校,培养不出一个作曲家。真实作品的演出要有实践,这个环境现在没了。我觉得国家大剧院中国交响乐之春提供这个平台很好,让作曲人看到希望。”施万春说。
对于此事,不少网友表示对施老先生的作品很熟悉,祝一路走好。
寻得第三种绝色:老先生一路走好。
东方步步:前几天才看了一遍开国大典,太经典了,老先生千古。
宇宏只有我一个:敬爱的老师一路走好。
UUN四:中国音乐界的巨大损失!施先生留给世间的作品深入人心,他的为人做事朴实无华,他用真情实意创作........施先生是伟大的作曲家。敬仰与怀念。
欣荣:《红色娘子军》,《青松岭》等电影的音乐.歌曲,但不知道作曲家的名讳,今惊闻该作曲家逝世。才知先生大名一一施万春先生千古!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