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单纯的靠种田很难快速致富,很多人都想投资一些养殖项目,实现发家致富,很多不法分子就是利用人们这一心态,巧妙布局。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特色养殖的炒种。有些特色养殖确实能致富,不能一棒子打死,但是通过这些年上当受骗的案例来分析,大多特色养殖却走歪了,靠着炒种让很多渴望致富的人群损失惨重,涉及到的养殖项目也是五花八门,最典型的有海狸鼠、黄粉虫、刺猬、蜗牛、蜥蜴、土元……这些养殖骗局最多选择的是这些“冷门”养殖,普遍的做法是通过一些媒体突击宣传,然后编出一个非常动人的故事,诱导投资者上门参观,通过断章取义介绍这些冷门养殖的种种优势,让养殖者觉得这个项目早一天进入就能早一步致富,晚一天可能机会就会丧失。通常骗子们常采用的有以下几个套路,我将通过几个真实的案例给大家进行介绍,希望朋友吸取经验教训。
骗子最常用的一招叫做欲擒故纵。前两年我采访过一个案例,刘大姐是典型的农家妇女,在某电视看了一个农村妇女靠养殖蜥蜴致富的内容,节目中说这种蜥蜴饲养简单,是一种紧俏的中药材,普通的农村院落就能养殖,通过联系刘大姐找到了该养殖户,结果这名蜥蜴养殖者对刘大姐不冷不热,表现不出任何希望刘大姐养殖的感觉,但隐隐约约透露:必须提前预约,现在想过来养殖的人太多,不差你这一个。这种心理战刘大姐显然落了下风,和家里说了一下,预约了下,就赶到了那个养殖户那里,经过一番汽车、火车、汽车、出租车的频繁换乘,终于赶到了那个养殖户场里,现场果然有10多个参观的各地慕名养殖者。那名妇女领他们到现场看了养殖情况,并简单说了下前景,指出需要养殖引种后有专门的教材。同时不忘透露:为了保护养殖户利益,我们一个地区只选择发展一个养殖基地,每天来考察的人很多,已经建好基地的我们就拒绝他们过来了。
刘大姐听到人家如此为养殖户着想,如此科学运作,而且看到人家墙上挂的各种证书、荣誉,再也不加怀疑,当即表示先买几组种苗回去饲养,可是人家老板却说了:作为我们唯一的基地,20组才可以,不足20组免谈,满了20组我们提供技术和资料,以后你所在的地区发展就靠你了。同时再次爆料:一般一个地区的代理,要100组种苗都不够用,回去后在你们当地发展10个养殖户极其简单,一组苗你们加上100块钱一年卖苗就能挣几万。
20组种苗下来需要一笔不菲的费用,刘大姐觉得第一次养殖,也不知道能否养好,就再三央求这个老板,没想到人家直接拒绝:你不适合养殖,你回去吧。你们地区还有个养殖户明天过来,你回头去他那里买种苗吧。
欲擒故纵是这类炒种者常用的伎俩。在这种“冷冰冰”的拒绝后,刘大姐反倒觉得这一定是个好项目,否则人家为什么不卖给自己呢,头脑一热,刘大姐当场就转款认购了20组种苗。之后的结果自然是刘大姐养殖过程中蜥蜴死的死,跑得跑,最终万余元钱打了水漂。
除了欲擒故纵,还有不少骗子喜欢扯虎皮做大旗,冒充科研部门,打着专利等旗号瞒天过海。给大家说另一个真实的事情:我们村的李虎脑梗了,什么原因?搞养殖连着被骗了两次,血本无归,媳妇哭,孩子闹,一着急一上火发病了。李虎今年45岁,前几年一直在外面打工,挣了点钱,后来李虎媳妇闹病,就回老家种庄稼陪媳妇治病。虽然之前打工挣了点钱,但是媳妇看病花钱,孩子上学花钱,光靠地里那几亩庄稼肯定不行,李虎就想着搞点副业挣点钱。
最终李虎确定这小小的“面包虫”一定会给自己带来面包后,花了几千块钱购买了6组种虫回家饲养,但是养了两个月后,李虎就发现不对劲,虫子没有对方介绍长得那么快,也没有对方介绍的那么简单;半年后,当李虎辛辛苦苦把养出来的黄粉虫送过去的时候,那家养殖场的负责人却挑肥拣瘦,只要了五分之一。没办法李虎到我们当地市里找到花鸟虫鱼市场联系销售,虽然有人要,但是卖鸟的店主却告诉他:这东西需求量不大,你每个月给我送四五斤就够一个城市养鸟人用了。事情到了这一步,李虎觉得必须再博一下,只要自己养好了,对方肯定收购。但是,两个月后再次送虫去那个外地养殖场的时候,对方已经人去楼空。
黄粉虫养殖确实有成功的,但是却寥寥无几。骗子之所以能够成功,其实很简单他们只是利用所谓的高科技、科研院所等诸多幌子,瞒天过海让不辨是非的投资者上当受骗。
说了很多“冷门”养殖项目,有朋友说了,是不是养殖普通畜禽就保险呢?非也。前两年河北省一养殖户程伟想养殖肉牛,通过报纸看到某省有大型养殖场,而且价格相对合理。经过两次考察后,发现该企业各种资质都很齐全,各个时期的牛都很多。约好一个星期后带款过去拉牛。一周后程伟带着费用赶到该养殖场,经过挨个挑选后,20多头膘肥体壮的母牛被程伟选中,并装上了车。这时,养殖场主非常善意地提醒说:为了防止运输途中温度和各种应激,给你提供一个苫布遮挡起来。程伟当时还很感激场主。
农村养殖骗局多,这些案例都是我采访过的,都带有一定的共性,希望通过这些案例给广大想致富的朋友们提个醒,投资前一定要擦亮眼睛,多方咨询,千万别头脑一热就投资。另外我也想告诉大家,其实特种养殖并非全是陷阱,前提是必须采取科学的办法,提前找好销售渠道,否则很容易“致富”变“致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