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蝎养殖技术(详细版)

蝎子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蝎目。全世界约有1000多种。我国约有10余种,其中分布最广的为东亚钳蝎,属钳蝎科。在我国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安徽省及江苏、福建、台湾等省都有分布。东亚钳蝎别名很多,如蝎子、链蝎、会蝎、剑蝎、荆蝎、主薄虫、虿尾虫等。医学上称为全蝎。

全蝎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全蝎入药已有2000年的历史。蝎体内含有一种类似蛇神经毒素的毒性蛋白,称作“蝎毒”,主治惊痫抽搐、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破伤风、淋巴结核、疮疡肿毒等。蝎毒对脑炎、骨髓炎、麻疯病、大骨节病的疗效也十分显著。目前以全蝎配伍的药方达百余种,以蝎毒素配成的中药达六七十余种。除药用外,全蝎还可以作为滋补食品。其中之一的蝎酒是用白酒加全蝎浸制而成,具有息风镇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常饮蝎酒对人体具有保健、抗癌效力。此外,以全蝎烹调的菜肴为中国一大名菜。食之味美,常食用不仅有良好的祛风、解毒、止痛、通络的功效,且对消化道癌、食道癌、结肠癌、肝癌等均有抗效。蝎酒、全蝎罐头均为畅销的高级营养品。全蝎作为名贵药材,需求量是很大的。也是出口的重要药材品种之一。但由于自然蝎源十分有限,供求差距较大,因此,人工养蝎便成为一项大有可为的事业,同时也是利国利民的家庭副业,是国家“星火计划”的重点项目。

全蝎

(二)全蝎的生物学特性

1.形态

全蝎体长约6厘米,分为头胸部、前腹部和后腹部三部分。头胸部与前腹部呈扁平长椭圆形,后腹部呈尾状。头部有附肢二对,一对为细小的螫肢,可帮助进食;一对为强大的螫肢呈现钳状。胸部有四对足,每足有7节,末端有爪。腹部较长,由13个环节组成,末端有锐利的毒刺,能向身体前方弯曲,里面藏有毒腺,能分泌一种无色透明的毒液。

2.生活习性

蝎产于温带与热带,栖息于干燥地带。一般喜爱冬暖夏凉的阴暗处,有穴居性和识窝性。怕阳光,怕水,怕冰冻,昼伏夜出,常潜栖在碎石、土穴、堡缝、壁隙之中。其活动、生长与温湿度等关系密切。春季气温达10℃以上时,开始活动;冬季10℃以下时,蝎蛰伏越冬。冬眠不是蝎子的习性,但因冬季温度低,活动困难,又难觅食,不适宜生活,才被迫冬眠。蝎子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0~38℃,交配繁殖最宜温度为28~39℃。当气温低于0℃时,需要加温保暖;当气温高于39℃时,需要降温。湿度要保持泥土不干不湿,霉雨季节要通风降湿,高温干旱要喷水补湿。蝎怕强光,喜黑暗,很少在灯光下活动,视觉退化。

蝎为杂食性动物,但偏食动物性食物,尤其爱吃土鳖虫、蟑螂、蜘蛛、蚯蚓、蟋蟀、蚊、蝇、蛾、鼠妇虫等多汁软体昆虫,饥饿时也吃少量麸皮、鼠肉、有机质土。蝎的耐饥力强,饱食一餐后可6~7天不食。蝎嗅觉、触觉灵敏,遇农药、化肥、生石灰等易死亡。

3.繁殖

(三)蝎子的种类及生活史

1.蝎子的种类

蝎子种类很多,产于我国的约十余种。以下介绍几个主要种类。

(1)东全蝎体型较长,深黑色,喜微酸性土壤,喜食昆虫,产仔多,母性较差,主要产于山东、河北交界一带。

(2)会全蝎体型中等,身较短,深褐色,喜碱性土壤,产仔较早,母性好,以河南伏牛山的南阳和湖北老河口一带所产最佳。

(3)十条腿蝎比一般蝎多两足,产于豫西浙川及陕西华阴县。

(4)藏蝎体型大,较凶悍,产于西藏、川西。

(5)沁全蝎是我国的良种蝎之一,经近年来与青州蝎、会全蝎的杂交优化种,表现出繁殖快、产仔多、成活率高、寿命长等优点。寿命8~10年,繁殖期6年,能在-5~39℃条件下生活,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8~38℃。该品种饲养简单,只要精心饲养和科学管理,可年产仔3次,每次约产仔蝎30~60只左右,当年即可出售。

(6)东亚钳蝎是我国分布最广的种类。东亚钳蝎,属钳蝎科,钳蝎属。东亚钳蝎又名远东蝎,因其后腹部尾节上的纵沟形状和问荆的茎相似,故有问荆蝎之称,属世界著名的蝎种类。是家庭养殖最普遍的良种蝎。以下主要介绍东亚钳蝎的养殖技术。

东亚钳蝎

2.东亚钳蝎的生活史

(1)生长期从清明—白露(约为150~160日)是蝎子在一年之内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最好时期。因清明以后,气温逐渐回升,昆虫大都已经复苏出蛰,蝎的适口食物开始增多,它的消化能力也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在不断地增强,活动范围和活动量也在不断加大。夏至—处暑期间活动最为活跃,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高峰时期,产仔和交配大都在此期间内进行。

(2)填脱期在秋分—霜降期间(约45~50日),是蝎贮积营养、进行躯体脱水的入蛰前准备阶段。在秋分以后,气温逐渐下降,野生蝎在此期间内食量猛增,尽量地吃饱肚子,并把所获取的脂肪性营养贮积起来,以便供给在休眠期和复苏期内的营养消耗。与此同时,又用不同方法促使体内液体浓缩,巧妙地完成躯体的脱水,使它在休眠期内,即使气温降至冰点以下也不至于结冰冻死。

(3)休眠期立冬—雨水(约120~130日),此期间野生蝎的生长发育完全停顿,处于蜷伏休眠状态。霜降之后天气已经转冷,随着气温的不断下降,东亚钳蝎的活动渐渐地减少了。秋末冬初已停止采食入蛰冬眠。大多潜伏于距地面30~80厘米深的窝穴内,缩拢附肢与步足,尾部上卷蛰伏越冬。

(5)东亚钳蝎的繁殖

①交配产卵蝎的雌雄交配,大多在光线较暗的地方或夜间进行。雌蝎发情时由体内排出一种特殊的气味,诱激雄蝎前来交配,故每当雌蝎发情时周围必有数只雄蝎前来交配。雄蝎有争夺配媾的习性。雌蝎经一次交配后,多余的精子可在输卵管内贮存数年之久,连续数年排出受精卵。但隔年失配或连年失配的雌蝎,产仔的数量和质量逐年下降,直至产出弱精仔蝎和死精卵。实验证明:一次交配逐年繁殖和连配连产的累年产仔数与量方面均有差别,故及时交配确为繁育的重要环节。

②体内孵化受精卵,在母体温度作用下,卵胚胎开始萌动发育。随着胚胎的发育,卵壳色逐渐由灰黄色变为浅灰色,体积亦同时增长,当达到麦粒的1/2时,卵壳开始退化,胚胎逐渐发育成仔蝎形状,到卵壳退化为白色且透亮,仔蝎背板甲纹明显出现时,胎仔的发育已经成熟,体内孵化过程结束。此时,孕蝎即将临产。

③临产娩仔进入体内孵化后期的孕蝎,前腹部异常隆大,背板环甲间距明显增宽,腹中胎仔在前腹部腹面处隐约可见,行动蹒跚而吃力,开始在背光安静处寻求产仔地点,即将临产。临产孕蝎选定产仔地点后,用角须和第四对步足撑高躯体,第一对至第三对步足交替挖土,直至挖成杏核大小的土坑,就可娩出新生仔蝎。初生仔蝎先后顺坑上爬,它们一起集结于母蝎背上,进入吸收蜕变期。

④吸收息养这个期间包括初生仔蝎的吸收蜕变期与雌蝎的产后息养期。初生仔蝎爬伏于母蝎背后,一方面它们继续吸收体内尚未完全吸收的卵黄;另外开始出生后的第一次脱皮。待卵黄全部被吸收并且脱下乳白色纤维状胎皮后,结束了吸收蜕变期进入一龄蝎阶段。雌蝎娩仔后需要休息和将养,在这个阶段内,雌蝎完全停食,处于不动或很少活动状态。这个阶段的长短与吸收蜕变期相同。在初生仔蝎蜕变为一龄蝎自动离开母背时,雌蝎亦完成了自己的产后息养开始寻食活动,于是母仔开始分离。雌蝎经15~20天活动后,便又一次发情交配,开始又一次卵胎生繁殖。

(四)全蝎养殖技术

1.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对温度的要求蝎属于变温动物,缺乏自我调节体温的功能,其体温只能随着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在它的生活中,温度起着重要作用,交配、产仔、生长发育以及休眠越冬等均需在适宜温度下进行。当气温下降至10℃以下时,蝎即失去活动能力,不食、不动,开始入蛰冬眠。休眠的最佳温度为0~7℃,温差不能超过3~5℃,若休眠期内的温度一直波动在-5~12℃时,会使蝎处于动静不安状态,势必会影响其正常休眠而导致死亡。生长期内气温低于20℃时,活动减少,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和因消化不良而产生腹胀,雌蝎的体内孵化期延长和停止交配。孕蝎会由于腹胀而造成体内孵化失败,从此终生不孕或死亡。当气温稳定在10~12℃时,休眠的蝎开始苏醒出蛰,在-5~4虑的温度内均可生存。蝎的生长发育适宜温度是20~38℃,27~38℃时,其活动量最大,生长发育最快,产仔、交配大都在这个温度内进行;气温在32~38℃时,初生仔蝎的吸收蜕变期和雌蝎的产后息养期最短。气温在40~42℃时,机体水分的蒸发量加大,在得不到及时补充时,极易出现脱水性死亡。当温度超过43℃时,蝎子会很快产生烘干性失水,表现为肢体瘫痪,体懈不收而死亡。

蝎子的活动场地应稍潮湿,相对湿度以65%~75%为宜,栖息地方应稍干燥,相对湿度以15%~18%为宜。过干或过湿对蝎子生长繁殖都不利。冬眠期间的湿度以10%~12%为宜。空气中相对湿度过高会冻伤蝎子。

(2)对水分的要求蝎对生理水分的获取方法较为特殊,一是用口器直接吸水;二是用身体所具有的特殊功能吸取活动场地或土壤与空气中的水分。蝎体内含水量约为体重的40%左右。只要供给足够的活鲜昆虫和适宜的温度即基本能正常生长发育。

(3)对光照、空气的要求蝎的交配、产仔大都在光线较暗的地方进行。最怕强光直射和日光曝晒,但可在有散射光环境中活动。蝎在空气缺乏的情况下忍耐力极强,并且能摄取空气中的水分和热量。所以,空气的冷热和干湿对它们的生长发育有直接影响。

2.种蝎选择及引种季节

(1)种蝎选择人工饲养蝎子,可从养殖户取得已饲养的种蝎,也可以到产区捕捉野生蝎回来驯化为种蝎。种蝎要选择体大、健壮、敏捷、后腹蜷曲、周身有光泽而无异常表现的蝎子。母蝎要前腹宽厚,公蝎要后腹粗大、角钳节胖大。

捕捉蝎子需注意以下几点:

①捕捉时不能让蝎子受伤,运回家的途中要用带叶树枝隔离,尽量避免它们互相螫伤。

②不同种、不同地区、大小不同的蝎子不能混在一起运输和饲养。

③带有霉菌或寄生虫的蝎子不能饲养。刚捕回来的蝎子,可用20%的白酒,气温在30℃以上时喷洒消毒。

④将野生蝎子放入蝎池后,要少翻动,不惊扰蝎子。因蝎子在新的环境中生活,有一个适应过程。这期间一定会有蝎子被螫伤,感染病菌死亡,但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很久。

3.饲养方式

只要能防止蝎子逃跑,白天蝎子能藏身,晚上蝎子能活动,能加热、散热,又便于管理的场所都可以饲养蝎子。常见的饲养方式有如下几种:

(1)罐养

可作种蝎繁殖场所和养殖小蝎、中蝎。用罐头瓶做蝎窝是比较理想的。每个窝瓶养种蝎1条,或养仔蝎10~60条,或中蝎2~6条。这样不仅密度合理,而且可解决相互残杀的问题。将瓶子用浓碱水洗刷干净,再用清水冲洗至透明、无异味,晾干后装进2~3厘米厚的潮湿土作为窝土。窝土要不带砖渣、杂草、草根等杂物,其潮湿度以手捏成团落地即散为宜(含水量12%~17%),盛夏和初秋可稍湿一些,养仔蝎和中蝎也可湿一些。窝土的颗粒不可过大,以大的象绿豆粒,小的象谷粒为好。可用一般木板或五合板做成窗板,每块板能放15个窝瓶,窝板既可防天敌侵害,又可将窝瓶层层上垛,充分利用空间。

(2)盆养

可采用大浅缸、大盆饲养。如盆底太光滑会影响蝎子活动,可以在里面垫一薄层水泥、土块或贴上纸,然后再放置网砖、瓦片、木板或包装用的木盒片,一片一片地叠起来。最好叠成宝塔形,片与片之间的四角可用水泥浆或黄泥粘接住,以增加间隙,供蝎子栖息活动。盆养蝎子不能用洒水的办法来调节湿度,气温高时,洒水多,水分会大量挥发,闷热潮湿对蝎子生活是不利的;洒水少,水分不够挥发,闷热干燥对蝎子生活也不利。目前较好的办法是放含水分多、带粗根的青草或带嫩叶枝的大片树叶来调节湿度。这些草或树叶会随着外界气温的变化而挥发水分。气温过高时,还可让蝎子爬在青草或树叶上降温。青草和树叶既要多放,又要保留空间防止蝎子把青草或树叶当作架子逃掉。气温高时,要及时更换干枯或发霉的青草、树叶。盆口覆盖铁纱网或尼龙罩。一般每只家用脸盆可养60~100条,口径60厘米的浅缸内,可养300多条。盆养蝎子一般适宜少量初养和幼蝎饲养。

(3)箱养

可用木板做成长、宽、高为80厘米×40厘米×50厘米的长方形箱子,四周开小窗,并用塑料纱封挡,盖子用活页固定,以便开关。箱内用蜂巢状的土坯堆砌,供蝎子栖息。堆砌的土坯与四周箱板间留有一定空隙,以便蝎子活动和捕食。在口的四边,朝箱里的一面贴上塑料布并向口里垂吊10厘米宽,就可以防止蝎子从开口处逃跑。箱子便于移动,适宜放养大蝎,但造价较高。

(4)池养

目前家庭养蝎通常采用池养。方法是在室内建造长宽各1米、高0.75米的砖池,用单砖砌成,为防止蝎子爬出外逃,可将无毒的塑料薄膜围贴池四壁,池底四周用水泥把塑料薄膜抹缝(切忌用生石灰),池口四边用钉子将塑料薄膜钉入砖缝中,池内用数片大瓦片(即盖房用的机制瓦)叠在竖直的二块砖块上。砖块之间应有间隙,便于打扫清池。瓦片层层叠到与池壁顶一般高,池内可紧连着放置四个象这样的砖瓦布局。为便于蝎子饮水,可在池底放置10平方厘米的无毒海绵薄片5~6块。蝎池也可用挂片式饲养,这种方法可大大提高饲养密度。方法是:在池内放置一个长、宽各50厘米、高20厘米的铁制或竹制架子,然后在架子上挂上40片左右的纸盒挂片,挂片离池底约1厘米,以便蝎子自动爬上挂片。此外也可用直径1.5~2厘米的芦苇锯成长4厘米的芦茼,200个捆成一组放置在池内,每个蝎池内可放置20组芦壳,能供3000条成蝎栖息。池的规格可根据实际情况定,以便于管理为原则。

(5)坑养

选择林边或偏远的场院,挖坑喂养。每个坑长6米、宽4米。坑内再挖4个窝,每个窝长3米、宽0.7米、深1米,窝内填满碎砖瓦,上面盖上防雨瓦顶,高出地面0.2米左右,以免漏雨。为防止窝的周围积水,可在蝎坑四边修筑6~7度的斜坡,并在场地两端建有带纱罩的泄水闸门。

(6)房养

(7)温室养

在饲养室周边离墙10厘米的地方砌一层2道墙,夹墙空隙中用锯木屑或干细土填紧,室顶天花板应做成夹层填实,构成绝热层。加温室的门不宜过大,只要够1个人通过即可。门的四周与门框之间要贴上绒布,门外面钉上麻袋片、棉絮等,以利保温。煤球炉、电炉、木屑炉、柴灶等都可用来加温。一般空间为3米×3米×2.25米的饲养室,放1个煤球炉即可。

(8)山养

(五)饲养管理技术

1.饲料

一般以活鲜、软体多汁的昆虫和小动物为主。人工饲养的高蛋白饲料有无菌蝇,黄粉虫,地鳖虫等;自然界中有蟋蟀、蜘蛛、蚂蚱、蟑螂、知了、蚯蚓、鼠以及各种飞蛾。蝎也喜食如青蛙、壁虎、老鼠肉、兔肉、鸟肉、牛肉、羊肉等。有时也吃水果性饲料,如西瓜皮、甜瓜皮、苹果等。蝎吃瓜果皮主要是吸收水分、维生素、糖类等物质。蝎食量很小,成龄蝎1次进食量为70~80毫克,小蝎1次进食量为10毫克左右,蝎进1次食后可饱5~7天。

2.人工饲喂方法

投放方式:可将无菌蝇的蛹或黄粉虫的幼虫放入食盘内,将食盘均匀地分布在蝎池中,再给蝎池内分散地、少量地撒一点即可。

(3)供水方法在给蝎投料时,还要注意适时喂水。尽管蝎在长期的生活中养成了很强的耐渴能力,但在人工养蝎时,及时而恰当地给蝎供水,却是一个重要环节。因蝎平时需要一定量的水分,尤其是高温、干热的环境更应及时供水。供水的方法是在蝎窝的垛体或活动区域内设浅型供水器,供水器内放浸透清水的海绵、塑料泡沫等物。干后即换。也可把盛满水的玻璃瓶放在蝎窝内,用一布条一端插入瓶中,另一端挂在瓶口外边,靠布条将瓶中水漫漫渗出,供蝎吸吮。这样既可防止弄湿蝎的步足,沾上泥土后不能行走捕食而死亡,还有利于蝎窝湿度的调节。在夏季可给蝎的饮水中加适量的白糖,冬季加适量的红糖,有些养殖者还给幼蝎添喂少量的羊奶,既能增加养分,又能补充水分。不同种类、不同蝎龄的蝎在一块混养,有时会发生螯斗和互相残食现象。解决方法是不能把野生蝎和家养蝎混养在一块。要逐步引种,不同种类、不同特性的蝎要分别饲养,逐步合群。要有蝎的适口饲料,要定时、定量、定点喂足。保持适当的饲养密度。蝎交配结束后要及时将公母蝎分开饲养,孕蝎单养。

3.按蝎龄饲养管理

(1)孕蝎的饲养管理母蝎在交配怀孕后称孕蝎,其受精卵的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营养物质,所以对孕蝎最好以各种活体的昆虫做混合饲料,因各类昆虫体内都富含有一定的营养和激素,多食各类昆虫,对孕蝎母体和仔蝎生长发育都有好处。孕蝎不但要有足够的活鲜昆虫饲料,而且要精心饲养,保持安静的环境。如果孕蝎腹部很肥胖,且透过涨满的腹壁可以清楚地看见发育成熟的胚胎,说明此为临产的孕蝎,对这种将要分娩的孕蝎,应挑选出来放在单独“产室”,“产室”可用广口瓶(罐头瓶)制作。

①孕蝎单独饲养可使孕蝎产仔时不受外界干扰,仔蝎也不会因受惊动从母蝎的背上跌落下来,更不会被其他成蝎吃掉,能提高仔蝎的成活率。

②供给孕蝎足量的爱吃食物及水分,让其吃饱吃好,这是关系到孕蝎产仔的多少及仔蝎壮弱的关键。

③让孕蝎生活在28~38℃的温度内,只有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才能加快体内胚胎的孵化过程。孕蝎在产后要及时供水,有个别母蝎吃其刚产出来爬不到母背上的弱仔,是因缺水所致。母蝎产后,可供给蛹虫,若产后母蝎有2/3吃仔蝎者,说明产前喂食、喂水不足,母蝎产仔后要经过10~12天的背仔期,背仔期结束后要尽快将母仔分离开。因母蝎经过近2个月的妊娠,经产仔、背仔,而大多数母蝎在背仔期不吃食,所以当仔蝎爬下母背后,母蝎食欲大增,若不及时分开会出现母食仔现象,分离后让母蝎休息几天再放入交配池,进行下一次交配,不能产后立即交配。

(3)2龄蝎的饲养与管理1龄蝎在温度和湿度适宜的条件下,经过60天的生长,蜕皮成为2龄蝎。2龄蝎与1龄蝎相比,在生存能力上已大大提高了一步。其主要特征是活动敏捷,已具备了良好的攻击和守食能力,食欲相当旺盛,新陈代谢能力较强,性情凶悍,有时会相互攻击,以致残伤。所以2龄蝎必须雌雄分开单养,并且要严格控制养室的养殖密度。2龄阶段的蝎是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吃食最多的时期,供给饲料时应该采用无菌蝇和黄粉虫搭配的方法喂养,忌投脂肪过大的饲料,以防发生生物性病变。

(4)3龄蝎与成年蝎的饲养管理3龄蝎已进入生长和繁殖的高峰期,应与成年蝎的饲养管理相同。蝎进入3龄以后,对饲料的适应性和所需营养量不断增高,在供给饲料时要以肉食性软体昆虫为主。交配期的饲养管理与3龄蝎基本相同,但应提供相对安静的生活环境。

4.产室的制作

5.繁殖期管理

混养交配时雄雌比最少是1:1,最好是3:2,而且年年都必须保持这样的比例,还要不断淘汰已失去交配能力的大雄蝎,多选留刚进入3龄的小雄蝎。刚生下的小蝎象大米粒,若温度控制在35~39℃时,1分钟就可以爬上母蝎背上,成活率高;若在25~30℃,则需3~5分钟。30℃以下产仔,会有软胎,不能上母蝎背,则死亡率高,因此,产仔时温度掌握是极重要的。仔蝎爬上母蝎背后不吃也不活动,5~6天时可吃些小虫,到15天时,才离开母蝎独立生活。这阶段小蝎全身柔软脆弱,不能受伤害,受到一点损害就会蜕不下皮。

雌蝎在瓶内生下小蝎半个月左右,母子即可分离,分离时先用鸡毛把小蝎从雌蝎背上全部赶下,然后用筷子把雌蝎夹出,放回大群继续交配。瓶里的小蝎倒入盆里饲养,原来的泥土、树叶要去掉。倒时动作要小心,可先倒在一张纸上,然后将小蝎分离出来。养小蝎盆里放树叶,盆口用纱罩盖住,防止小蝎逃跑,正常喂食即可。饲养蝎子时应尽量少惊扰或不惊扰。

清除蝎子吃剩的食物,可在每天中午光线强时,蝎子都躲在砖缝里不受干扰。交配繁殖期间如不及时清除已失去交配能力的大雄蝎,交配时小雄蝎少,满足不了大雌蝎交配需要,也会引起互相残杀。清除大雄蝎或往外挑选怀孕母蝎,应在傍晚蝎子出来活动时进行,看准一只用筷子夹出一只。动作应尽量轻,以免损伤蝎子。

6.越冬管理

(1)正常冬眠管理

蝎子越冬的窝泥不能过干过湿,含水量应在15%左右,空气湿度在45%左右。过干,要及时向蝎窝内喷雾或喷少量水,或用海绵浸湿放在蝎窝底部,但切忌把蝎窝泥喷湿变稀;过湿不利于蝎子冬眠,蝎子附肢沾上湿泥,干固后不易拔出,也容易造成死亡。

(2)越冬期加温饲养

有条件的地方可进行温室饲养,在冬季升温打破蝎子冬眠。一般只要温度控制在20~30℃之间,最低不低于15℃,蝎子不但不冬眠,而且活动自如,继续摄食、蜕皮、生长发育,因此仔蝎发育到成蝎在自然环境中要3年,温室中可提前1~2年。母蝎也能由1年1产变为1年3~4产。但要注意野生蝎能活8~9年,人工饲养如不冬眠,最多能活5年。加温的办法很多,如火炉加温,此法只适宜少量的盆养和缸养,把盆或缸垒在火炉边。地炉加温即是在地下安上火炉,火口不高出地面,使房内的温度上下差别不超过5℃。需注意防止煤气中毒。7.蝎子螫伤的治疗方法在喂养或收捕时有时会被蝎蜇,蜇伤后局部不红、不肿,或只有伤口渗血状,感觉剧烈疼痛或麻木,亦有局部肿胀者。严重者并发全身症状,如头昏嗜睡,困倦无力,眼睑下垂或呕吐腹痛。更严重者舌强不语,口吐白沫,吞咽困难,呼吸减弱,血压下降以至昏迷死亡。

蝎蜇伤后,应用小绳扎缚蜇伤部位,吸出毒汁。严重蜇伤者应以活血、祛风、解毒为主。

下面介绍几种救护方法:

1.用肥皂水或浓度为3%的氨水,高锰酸钾溶液涂洗伤口,均可使症状缓解或消失。2.用大蒜或小蒜擦伤口,或将大蜘蛛捣成肉泥状敷在蜇伤处,即可消肿止痛。

3.取健壮活蝎12只放入500克白酒中,泡2个星期后备用,被蝎蜇后,可饮此酒、或用酒擦洗伤口。

4.口服“纪德胜蛇药片”和肌肉注射“蛇毒制毒素注射液”。

5.用草药半边莲捣烂敷于伤口。

6.用中药血蝎5克、儿茶5克、乳香5克、没药5克、良姜5克、麝香0.1克、梅片0.1克,混合一起研为细面,放入玻璃瓶封闭备用。用时用酒调为糊状涂抹在蜇伤处,即可止痛。

7.用注射器吸入乙醚2毫升,在蜇伤处作皮下注射,每次注射约1小滴,注射后即可止痛。

(六)蝎种的选育与投放密度

1.蝎种的选育

蝎长期人工饲养,继代繁殖,常会发生种质退化现象,使某些地方的同一蝎种出现甚至连续几代不能繁殖现象。为此,还应在现有的蝎品种中进行人工选育,提高人工养蝎的产量和质量。

2.投种方法

来自外地的蝎群,或是几个养室中的各龄蝎,因气味不同,放在一起容易互相咬斗,可在投种时,将蝎群投入养室后,用白酒或香烟烟雾熏喷,然后将养室盖严数分钟,各龄蝎便自然离去,气味也就相同了。投种时要尽量1室1次投够数量。如果是相同品种的蝎,气味一致,可1次1室投放,不用烟雾熏喷。

新养户在引进蝎种时要调整温差,以免两地温差太大而造成蝎冻伤、流产或死亡。种蝎运输也很重要,往往因运输不当造成孕蝎流产,能耗加大,甚至死亡。运输中要注意:

(1)避免蝎要避光运输,可在装运箱上盖一层黑布,要特别注意不要强光直射,同时防止雨淋。

(2)防止颠簸要在装蝎箱的下面垫上软的厚物或海绵。启运后要尽快到达目的地,以防蝎遇到意想不到的有害因素。

(3)降低能耗除尽快到达目的地外,在运输途中尽量不接近高温环境,降低蝎的能量消耗。蝎运回家后,不要立即放出,要让蝎在安静的地方稳定4个小时,如果是下午3时后到达目的地,当天就不要放出蝎,待第二天下午7时再放出,因为下午3时以后到达目的地,再稳定4个小时,已是7点多了,而这时正好是蝎活动的开始,所以要等到第二天再放出蝎。下午3时以前到达目的地,无论再早也要等到7时再放出蝎。在蝎种投放以前,要反复检查饲养室(池、缸、盆)的保险性,在确信饲养池、缸、盆无纰漏后再投放。

3.投放密度

在蝎的饲养过程中,投放密度很重要。密度过低,饲养室、池面积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利用,成本高,影响经济收入,特别是人工加温控温的饲养室,其代价更大。而饲养密度过高,又因窝穴及食物的限制,产生互相残杀,弱肉强食现象,造成损失。合理的饲养密度如下:一个直径50厘米、高60厘米的缸可放孕蝎500只左右,可放商品蝎1000只,每平方米的蝎窝可放成蝎2000只左右,5~6龄大蝎1000只,3~4龄中龄蝎3000~3500只,1~2龄小蝎5000只。

(七)蝎子的疾病防治

蝎子一般无造成大批死亡的传染病,但如果蝎房内卫生条件不好,湿度过高或过低,食料和饮水变质等,也会致病死亡。

1.黑肚病

因蝎吃了不洁发臭的食物或饮水而引起的。病蝎前腹部膨胀、发黑。防治方法是及时将病蝎隔离,清除残食、停喂几天水,注意饮食卫生,加强管理。

2.干枯病

因蝎窝内缺少水分,过份干燥而致。病蝎尾部和后腹部发黄,慢慢干枯而死。防治方法:及时供给水分,并使蝎窝内保持一定的湿度,几天后就可痊愈。

3.消枯病

病状为全身干燥无光,前腹扁平,不爬行,失去平衡,遇食倒退呈恐惧状,多日不食而慢慢死去。此病常年可见,多因长期不换土,窝土过干,或蝎子饥饿过度后暴食所得。治疗时可用酵母片3片,土霉素1片,研粉加水,夹着病蝎后腹部强迫其饮药水,每天2次,3~4天即愈。

4.黑霉病

也称真菌病或黑斑。此病多发生在秋季,因房窝土壤湿度过大或潮湿过久引起真菌感染所致。主要症状表现为后腹不能卷曲,全身柔软,行动呆滞,不进食,前腹面有小黑斑点。治疗方法是,用0.25克金霉素一片,研粉加水400克,夹着病蝎后腹部强迫其饮药水,一天2次,3~4天即愈。原窝房要消毒,变换地面土壤。

5.步足麻木、脚须发黑病

当蝎子被蚂蚁咬伤后易得此病。得病后步足收缩,伸展不开,失去活动能力,不想吃食。当遇到情况想跑时,变成乱跳翻滚动作,病脚慢慢发黑变干死亡。防治的办法是严禁蚂蚁进入蝎房,发现进入后要立即清除。

6.半身不遂

此病的症状是行走时侧身,或用一边腑肢和第二螯肢行走,滚爬而行,全身无知觉,白天好象不怕一切地向外爬。病因是窝房内湿度太大,天热蒸气过大所引起的,因此要注意窝房内的湿度。

7.蝎虱

蝎患虱时,身上出现黄色粉末样的寄生虫螨,潜伏在脚须、胸腹两侧以及腿、尾的小缝里。这种小螨虫叫蝎虱。病因是蝎房内湿度太大。防治方法是使窝房干燥一点;同时要注意隔离,用淡漂白粉喷洒消毒。

8.蝎螨

蝎子如染上螨菌,会影响生长发育,重者逐渐瘦弱而死。此菌多由昆虫食物带入,因此日常投食应注意卫生。一旦发现,应抓紧治疗。

9.便秘病

土壤干燥,易得此病。得病后常见蝎子有大便动作而拉不出屎。饮食减退,活动力变弱,后腹开始变白,范围不断向前发展,当扩展到后腹第一节时就会死亡。防治的措施是,给蝎子供应饮水,并在蝎房内适当增大湿度。

10.敌害

鼠、猫、鸡、鸟、蛇、壁虎、青蛙、蟾蜍、蚂蚁等都是蝎的天敌。防治方法:加强管理,盖好窝板即可。也可使用药品诱杀,但要防止药对蝎有毒害。幼蝎要防蚁害,可用猪油和糖涂纸上诱捕清除。放有窝瓶的房内不可存放化肥、农药、石灰,不可烧煤及煤油炉,不可点燃蚊香。

加工后的全蝎

(八)全蝎的收获及加工

1.收获

蝎子第1年初伏下种,第3年秋季即可收获,约可繁殖10余倍。收获时要做好防护工作,穿齐鞋袜,戴上手套,扎紧袖口和裤管,谨防刺伤。准备好盛蝎子的瓷盆、铁桶或大缸一口、条帚一把,以及筷子、夹子等工具,并要白酒一瓶。先塞严养蝎房檐下的孔隙及几个小洞穴,然后打开房门,用酒向屋内洒一遍。喷后要立即关上屋门,片刻之后,打开洞穴,人立在防护沟外,把瓷盆放在洞口下,蝎子即鱼贯而出,流入盆内。在蝎子即将爬满时,要迅速把另一个空盆放在洞下替换。满盆蝎子应倒入铁桶或空缸内。注意盛器不可太小,以免蝎子压死、闷死、逃脱,造成损失。收完之后,当场选种。不要夹伤蝎子,应多留雌蝎,适量搭配雄蝎,并将小蝎仍放入房内。下种量约5~10公斤,以保持繁殖旺盛。

2.全蝎加工

活蝎必须经过加工才能药用。商品蝎分为盐蝎和淡蝎两种。

①盐蝎加工:每公斤活蝎用盐120~200克,先将盐溶于2~3公斤清水中,把活蝎去净泥土,放到盐水里,很快就被淹死,继续浸8~10小时再捞出。将盐水静置澄清,倒入铁锅煮沸,除去水面浮漂的泡沫,再把腌过的蝎子倒入锅内沸盐水中,用竹帘盖上,再用石头压住,让盐水淹没蝎子。水要宽绰,每锅煮的数量视锅大小而定,约煮3小时,中间经常翻动,注意不要烧干。煮至全蝎身体僵硬,脊背上出现凹沟或瓦弧形,变成黄褐色时,用手拿着尾部,全身挺直的为好。煮好的蝎子捞出,放到背阳通风处晾干(不要日晒),即可供药用。

②淡蝎加工:淡蝎加工需在水中少加点盐,一般每公斤活蝎用30克食盐。煮的方法同盐蝎。盐蝎夏天易反卤,易掉腿甚至破碎,但能防虫蛀。淡蝎夏天不反卤,但易被虫蛀。加工后的全蝎,应分等包装,以中等大小(长约5厘米)身干完整的包装在一起,每包0.5公斤。放入木箱包装,内衬油纸,固封,存放干燥处,勿晒。3.蝎毒的采取与保存

蝎毒为蝎尾节的毒腺所分泌,其尾末体(后腹部)第5节之后有一袋状尾节,内有1对白色毒腺,外面各有一层白色肌肉。毒针近末端的靠近上部的两侧各有1个针眼状开口,与毒腺通出的细管相连。据其毒腺的这种结构,一般采集蝎毒的方法有3种。

①剪尾取毒法剪下蝎尾节,浸于蒸馏水或生理盐水,0℃保存,然后将尾节研磨,离心(5000转/分)5分钟,重复3次,将上清液真空冷冻干燥,得到黄色蝎毒的粗毒干粉,-20℃保存。人工刺激取毒将一金属夹紧紧夹住蝎两个螯肢的任意一个,但不必将螯肢夹破,此时会看到尾节有毒液排出。或者用夹子夹住蝎尾,人工刺激蝎的头胸部,可以得到毒液。

③电刺激取毒将仪器打到连续感应电刺激挡,调频率到128Hz,电压6~10V后用电极夹住蝎的前螯,一金属镊夹在蝎尾第2节处,用另一电极不断接触金属夹,若有不反应者,可用生理盐水将电极与蝎体接触处湿润,然后用50毫升小烧杯收集尾刺所排出的毒液。

除了要掌握全面的全蝎养殖技术外,市场销路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在养殖过程中,养殖户还应多开拓自己的市场销路,避免出现“蝎子养成了,却找不到合适买家”的不利局面。

THE END
1.蝎子养殖技术的起源与发展有哪些重要里程碑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蝎子不仅是古代文明中常见的图腾和象征,而且也被人们用来进行医疗、防御和娱乐等多种功能。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对蝎子的生态习性以及其作为食用资源或宠物生物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推动了蝎子养殖技术的发展。 蝎子养殖技术早期探索 最早的人类https://www.fhykpfauy.com/yang-zhi-ji-shu/595313.html
2.蝎子的养殖技术及市场前景分析新手蛋白虫养殖技术平顶山市生态性蝎子养殖产业基地郏县大棚蝎子养殖技术性产业基地共享蝎子养殖市场前景。先小规模纳税人蝎子养殖等技术性娴熟再扩张养蝎总面积,逐渐养蝎子不建议规模性,逐渐全是业余组养蝎,便是你再次工作,下班了管理方法就可以,由于逐渐饲养的非常少(4000-8000只)夜里加班加点管理方法一下就可以。比如逐渐饲养4000只种https://www.dkewl.com/course/detail10899.html
3.蝎子养殖技术的精髓与实践蝎子养殖技术的精髓与实践 选择优质种苗 在进行蝎子养殖之前,首先要做的是选购高品质的种苗。这种虫子的繁殖能力很强,但同样也非常挑剔,对于食物和栖息环境有较高要求。一般来说,新购买的种苗应该是刚出生的幼虫,这时它们最容易适应新的环境,并且生长速度快。如果是在专业市场上购买,可以咨询经验丰富的销售人员,他们https://www.msv8oom8y.cn/ke-yan-jin-zhan/307683.html
4.蝎子养殖技术:死蝎子的保存和处理方法蝎子养殖交流:死蝎子可以放在冰箱里保存。https://m.acfun.cn/v/?ac=32860445
5.蝎子养殖技术:死蝎子的保存和处理方法养殖蝎子之余,发几个搞笑小视频,和大家一起开心一下 蝎子养殖记录:刚浇水的地方发现蝎子出窝活动 养殖蝎子的饲料樱桃蟑螂 财经自媒体联盟 今日推荐 优秀作者 看点月榜 “国庆被雷军骂了7天”,AI惹怒“营销之神”! 电商天下 笑抽!A股现“最小气回购”,耗资443元 说财猫 王健林失意,王思聪进击 雷达财经 https://cj.sina.com.cn/articles/view/5335988587/m13e0cb96b00100v3wz
6.我来教你蝎子养殖技术从小白到大侠蝎子养殖技术:从小白到大侠 在我刚开始接触蝎子养殖的时候,我真的是一无所知。记得那时候看到别人提到“毒液”和“刺针”,心里就不寒而栗。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学会了如何将这些神秘生物培育成健康繁荣的宠物。今天,我要跟你分享我的经验,让你也能成为一个蝎子的养殖大侠。 https://www.rdnbq3552.cn/yang-zhi-ji-shu/600597.html
7.蝎子养殖技术:死蝎子的保存和处理方法蝎子养殖交流:死蝎子可以放在冰箱里保存。 推荐视频 01:27 打开APP阅读 台湾卫福部不认霸凌案 在野党批官官相护04:32 打开APP阅读 核潜艇试射K-4潜射导弹,射程可覆盖中国大部,印度三位一体核能力成型 02:05 打开APP阅读 中方支持安理会用所有工具平息加沙战火 01:30 打开APP阅读 美媒:马斯克因涉密安全问题受https://v.ifeng.com/c/8CEdAqeZVOp
8.蝎子养殖技术:死蝎子的保存和处理方法蝎子养殖技术:死蝎子的保存和处理方法0 打开网易新闻 体验效果更佳婆婆拿走儿媳救急的钱,儿子的做法令人解气! 漫漫情感在线 3跟贴 打开APP 中国三大怪现象,全世界都理解不了 百件文物说江西 3534跟贴 打开APP 女人下楼买菜,孩子独自放家,回家后却傻了眼 生活快乐过 1861跟贴 打开APP 睡舒服了就没有那么多https://m.163.com/v/video/VQR2FP63U.html
9.养殖蝎子的九个技巧蝎子养殖是近年来逐渐火爆的特养项目,原因就是蝎子既能作为一道菜肴,又是一种非常名贵的药材,需求量越发的大,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想要养殖。但如果养殖技术掌握的技术不成熟的话,养殖起来的经济效益仍旧是不高的。下面亲农网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蝎子养殖的一些小技巧。 https://www.p0c6eq62u.cn/qin-lei-yang-zhi-ji-shu/239828.html
10.《农广天地》20111024蝎子养殖技术CCTV节目官网CCTV7点赞收藏评论客户端看 视频简介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1年10月24日 16:18 视频简介:本节目主要内容:蝎子从古至今被人们视为狠毒的形象,但它有着极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也受到了大家的推崇。本节目为您讲述蝎子的养殖技术。 (农广天地 2011年 第494期)https://tv.cctv.com/2011/10/24/VIDEy8BmpSmAkRPHzbAah9EZ111024.shtml
11.图说蝎子高产高效养殖关键技术(豆瓣)李全立 河南登封立诚蝎子养殖场负责人,满汉全蝎宴创始人,仿生态大田养蝎技术专利发明人,从事蝎子养殖行业30余年,在蝎子养殖技术、产品加工蝎毒提取等相关领域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李少函 中国蝎子产业网www.xiezi360.com运营总监,蝎子产业联盟发起人,野生蝎子资源保护志愿者。一直致力于打造专业的蝎子产业线上O2O服务平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3396017/
12.蝎子养殖技术高效繁育与安全管理蝎子养殖技术高效繁育与安全管理 为什么选择蝎子作为宠物? 在众多昆虫中,蝎子的独特魅力吸引了一些冒险者和动物爱好者。它们的神秘色彩、复杂行为以及对人类的历史意义,都让人们对其产生了浓厚兴趣。然而,养一只蝎子并非易事,它们需要特殊的环境和精心照料,这就要求我们掌握一些专业知识。https://www.lboclvlct.cn/mei-ti-bao-dao/547057.html
13.全蝎的养殖技术中药种贮养殖技术 1、盆养:用大盆1个,盆内盛水,于大盆中放1个盆,小盆内放些土场,蝎子放在濉舅里饲养。此法宜初期小型饲养。 2、房养:蝎房的样式和大小,视环境条件及养蝎多少而定,一般为长、宽3m左右,高约2.6m。正面留门1个,墙中腰开窗3-4个,靠地面的墙壁留一些小洞口,以便蝎子出入。在房外距墙1m左右处,https://www.zhzyw.com/zycs/zyzz/1552816970H55HGDCF1384K.html
14.河南登封立诚蝎子养殖基地河南立诚蝎子养殖场是一家集蝎子养殖、蝎毒提取加工、蝎子市场回收、全蝎药蝎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的大型蝎子养殖基地,拥有数项蝎子养殖行业商标和穴盘养蝎专利成功技术。蝎子养殖技术成熟养蝎设备先进 效益利润可观。http://xiezijing.com/
15.蝎子人工养殖技术有:《樱桃推广新品种图谱》、《桃推广新品种图谱》、《枣推广新品种图谱》、《梨推广新品种图谱》、《杏推广新品种图谱》、《李推广新品种图谱》、《葡萄推广新品种图谱》、《蝎子人工养殖技术》、《獭兔高效养殖新技术》、《肉兔高效养殖新技术》、《长毛兔高效养殖新技术》、《肉用犬高效养殖新技术》、《保护地https://baike.sogou.com/v61165183.htm
16.蝎子高效养殖技术蝎子人工养殖技术 作者:丛书编委会 ISBN:7533130375 出版社: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年:2002 蝎子 蜈蚣养殖实用技术 作者:赵渤 ISBN:7109074692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年:2002 蝎子 作者:金源一 ISBN:9787532793396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年:2023 獭兔高效养殖新技术 作者:胡瑞 ISBN:7200038938https://www.las.ac.cn/front/book/detail?id=4fe0e2d4a875dba5d553920825983f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