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1.18四川
鹿类动物是价值连城的,其鹿茸被视为名贵中药材,肉可供食用,皮可制革,因此,遭受到大量的非法捕杀。为了保护野生鹿和濒危鹿种的繁衍,许多种类已经可以通过人工养殖来加以保护,例如马鹿、梅花鹿、水鹿等等。在接下来,我们将盘点世界上十大可以人工饲养的鹿品种,一起来了解一下哪些鹿种可以通过人工养殖来保存它们的品种。
1、马鹿
2、梅花鹿
梅花鹿是一种中小型鹿类,体长125至145厘米,尾长12至13厘米,体重70至100千克,夏季毛色呈栗红色,身上有许多白色斑点,状似梅花;而冬季毛色为烟褐色,白斑不太显著,颈部会长出鬃毛。梅花鹿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仅限野外种群),野生数量极少,其分布范围呈现出分散化的趋势。不过,在东北的辽宁、吉林等地区,已经开始出现人工养殖梅花鹿,并且养殖数量已经达到数十万只。
3、水鹿
水鹿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中体型最大的鹿类,身长在140-260厘米之间,尾长则在20-30厘米之间,肩高大约在120-140厘米,体重在100-200千克之间,最大的个体甚至可达到300多千克。雄鹿长着粗长的三叉角,毛色主要呈现浅棕色或黑褐色,而雌鹿则略带红色。水鹿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仅限野外种群),同时也可进行人工养殖,不过需要向国家林业部门申请《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
4、驯鹿
驯鹿,又称角鹿,是鹿科驯鹿属下唯一的一种动物,雌性和雄性均有角,而角的分枝复杂是其外观的重要特征。不同亚种和性别的毛色在不同季节有显著的变化,从北美林地驯鹿夏季的深棕褐色,到在格陵兰岛上的白色。中国的驯鹿主要是半家养的群体,鄂温克族是中国唯一饲养驯鹿的民族。驯鹿在鄂温克猎人中被用作主要的生产和交通工具,因此被誉为“林海之舟”。
5、小麂
6、狍子
7、獐子
獐子,又称河麂,被认为是鹿科动物中最原始的物种之一。它原产于中国东部和朝鲜半岛,自1870年代起被引入英国和法国。作为一种小型鹿类,獐子比麝稍大,体长介于91-103厘米之间,尾长约6-7厘米,体重大约在14-17千克之间。现今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獐子也是可以人工养殖的鹿类品种,但必须到县级或以上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科办理养殖证明。目前全国范围内有30多家单位从事人工养殖獐子的工作,分布在浙江、上海、江苏和四川等地。
8、麋鹿
麋鹿是鹿科中的独特存在,属于麋鹿属中唯一的鹿类动物。它以头脸狭长像马、角似鹿又与其他鹿类有所不同、蹄子宽大像牛、尾巴细长像驴而著称,因此被称为“四不像”。曾经在中国本土灭绝的麋鹿后来通过从英国引进并进行繁育而得以保护。截至2021年,中国国家对麋鹿进行了一级保护,其种群数量已经达到上万头,并且在中国已经有20多个省份进行了麋鹿的引进,饲养点和放归地总共达到84个。
9、白唇鹿
白唇鹿是一种大型鹿类,其体形与马鹿相似,但略小,体长为100-210厘米,肩高120-130厘米,尾巴是大型鹿类中最短的,仅有10-15厘米,体重介于130-200千克之间。因其珍贵稀有,白唇鹿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为了保护野生的白唇鹿,中国在青海、甘肃、四川等地设立了许多饲养场,专门用于人工驯养这一物种。值得一提的是,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的养鹿场饲养着数量庞大的白唇鹿,其饲养数量达到数百只,为该地区最大规模的养殖场之一。
10、坡鹿
坡鹿,是一种中型鹿类,与梅花鹿非常相似,但是体型相对较小,花斑较少,躯体、颈部和四肢更为修长,显示出极佳的活泼特质。一般体长约为160厘米左右,肩高在104-110厘米之间,体重介于70至130千克。坡鹿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1976年中国设立了大田、邦溪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专门设立两个保护站负责坡鹿保护工作,而泰国在较晚开始的保护措施下,尝试进行人工繁殖;而印度则正在对坡鹿进行圈养,希望通过此举促进坡鹿种群数量的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