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水产养殖第一大国,1989年,中国水产品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2020年,总产量达到6549万吨,其中养殖产品占比达到79.8%。目前,中国养殖水产品占世界水产品养殖总产量的60%以上。
中国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不但改善了中国人民的食物营养结构,繁荣了农村经济,也为保障食物安全、减少贫困人口、保护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2020年,中国水产养殖种类达到300种以上,养殖水产品人均年有量37公斤,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渔业产值占农业产值比重从1978年的1.6%提高到2020年的9.27%。2020年,专业从事水产养殖的人口达到457.5万人,是1978年的8.8倍;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837元,是1985年的35倍。国内海洋捕捞产量由2011年的1241.94万吨降至2020年的947.41万吨,减少了23.7%,极大缓解了天然渔业资源保护利用的压力。
我国水产养殖是中国农业结构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目前国内市场的水产消费还是以鲜活水产品为主,对精加工的包装水产品需求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快速生活节奏及较大的生活压力,使得人们越来越趋向消费方便、快捷的包装水产品。另外,随着人们消费的升级,人们对功能食品、营养品等精深加工的水产品需求也正逐步增加。
水产养殖的发展前景和现状
当前,水产品加工业面临的主要困难在于原料价格上升、养殖原料安全风险较高、劳动力成本持续走高、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
我国将推行水产生态健康养殖制度,发挥水产养殖业的生态服务功能,大力发展优质、特色、绿色、生态的水产品。到2022年,健康养殖示范面积达到65%以上,产地水产品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随着消费升级之后,中国是水产消费大国,健康的水产品直接决定我国水产业在国际上的地位与话语权。因此,必须也要需求新的模式或者新切入点。稻田养殖是水稻种植与水产经济动物(鱼、虾、蟹、鳖等)养殖结合的一种立体种养高效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它可以充分利用光、热、水、气、土、肥、种等自然资源,最终形成人们所必须的优质稻米和名优水产品等物质财富,取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未来,我国将会推进智慧水产养殖,引导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水产养殖生产深度融合,开展数字渔业示范。我国计划推动养殖、加工、流通、休闲服务等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协调发展。休闲渔业也呈现出多个新业态、比如,休闲渔业公园。鱼菜共生模式可以实现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双向统一,目前有很多产业和都在做鱼菜共生,虽然发展有一定的难度,但前景非常看好。随着国家大力扶持绿色生态养殖,绿色水产模式将会受到水产养殖经营者和创业者青睐。当然,模式只是敲门砖,干水产还得靠科技。
更多精彩报告推荐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茶树菇是优良的野生食用菌,在民间被称之为神菇。茶树菇具有降低胆固醇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其中含有的营养元素也能够帮...
专家称长期食用代餐食品可能导致脱发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追求更加健康的饮食生活和身。代餐食...
2021食糖行业发展前景及现状分析2020年下半年以来,受国内外食糖价差等因素影响,企业进口积极性较高,加之食糖进口政...
无人零售的意义是什么?无人零售市场发展前景如何?无人零售作为无人值守服务中的一大类,主要指的是无人情形下进行的...
IC卡智能停车场收费管理系统是现代化停车场车辆收费及设备自动化管理的统称,该系统是将机械、电子计算机和自控设备以...
据悉,丰田汽车日前举行了有关电池业务的线上说明会,在纯电动汽车领域,丰田计划在2025年之前新建10条生产线,2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