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昆虫养殖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黄粉虫养殖架。
背景技术:
黄粉虫的养殖需要在室内搭设用于放置养殖盒的隔层架,目的是为了充分的利用室内的有限空间,同时不能妨碍工作人员对养殖盒内黄粉虫的观察和养殖盒整体取、放。目前,在黄粉虫大规模养殖场所中,一般将养殖箱放置在简易的多层木架上,待黄粉虫需要筛粪时,手动抽出养殖箱,进行虫粪分离,需要来回搬运养殖箱导致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体力浪费,导致劳动生产率较低,且来回搬运养殖箱,工作人员手动进行虫粪分离,容易造成对黄粉虫的接触伤害,影响存活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清理虫粪的黄粉虫养殖架。
进一步,所述u形槽的入口处上部设有向内倾斜的斜边,方便收集板的取放。
进一步,所述u形槽与所述立柱对应处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固定螺栓,通过将固定螺栓拧紧将u形槽固定在立柱上,连接牢固,方便检修及更换。
进一步,所述养殖盒与所述收集板之间设有间隙,黄粉虫粪便从养殖盒底部的通孔中落下,收集板与养殖盒之间设有一定的间距,防止虫粪堆积堵塞养殖盒底部的通孔,保持养殖盒底部的通风性能,还可以增加收集板的收集量,减少工人清理次数,较少人工劳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进一步,所述固定板为开口朝下的u形板,固定板采用开口朝下的u形板,立柱固定连接在固定板的u形开口中,安装时,方便立柱的定位,有利于立柱安装的整齐度。
进一步,每排所述立柱之间连接有若干横杆,同一排立柱之间采用横杆连接,横杆设置至少三根,上下端各一根,中间一根,可以增加养殖架的整体牢固程度。
进一步,所述养殖盒的底部设有若干道铁丝,铁丝可以设置在养殖盒底部的两侧框架之间,也可以横拉在两相对的u形槽之间的上部,铁丝对养殖盒的底部起到承托作用,防止养殖盒的底部丝网因受内部重力下坠,而下方的收集板上累计虫粪增多,导致防止虫粪堆积堵塞养殖盒底部的通孔,保持养殖盒底部的通风性能。
进一步,所述立柱由不锈钢方管组成,不易生锈,强度好,质量较轻,且较传统木质架不易受潮腐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养殖架的立柱上设置u形槽,u形槽上方放置养殖盒,u形槽内滑动设置收集板,虫粪通过养殖盒底部的细小通孔掉落到收集板上,清理虫粪时仅需要将收集板拉出就可以方便地清理黄粉虫的粪便而不用搬动养殖盒,减少人工劳动的同时,可以减少与黄粉虫的接触,从而减少对虫子的伤害,提高养殖成虫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单个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u形槽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标注说明:1、u形槽;2、立柱;3、固定螺栓;4、斜边;5、通孔;6、固定板;7、收集板;8、养殖盒。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一种黄粉虫养殖架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u形槽1的入口处上部设有向内倾斜的斜边4,方便收集板7的取放。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u形槽1与所述立柱2对应处设有通孔5,所述通孔5内设有固定螺栓3,通过将固定螺栓3拧紧将u形槽1固定在立柱2上,连接牢固,方便检修及更换。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养殖盒8与所述收集板7之间设有间隙,黄粉虫粪便从养殖盒8底部的通孔5中落下,收集板7与养殖盒8之间设有一定的间距,防止虫粪堆积堵塞养殖盒8底部的通孔5,保持养殖盒8底部的通风性能,还可以增加收集板7的收集量,减少工人清理次数,较少人工劳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固定板6为开口朝下的u形板,固定板6采用开口朝下的u形板,立柱2固定连接在固定板6的u形开口中,安装时,方便立柱2的定位,有利于立柱2安装的整齐度。
本实施例优选的,每排所述立柱2的中部连接有若干横杆(图中未显示),同一排立柱2之间采用横杆连接,横杆设置至少三根,上下端各一根,中间一根,可以增加养殖架的整体牢固程度。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养殖盒8的底部设有若干道铁丝(图中未显示),铁丝可以设置在养殖盒底部的两侧框架之间,也可以横拉在两相对的u形槽1之间的上部,铁丝对养殖盒8的底部起到承托作用,防止养殖盒8的底部丝网因受内部重力下坠,而下方的收集板7上累计虫粪增多,导致防止虫粪堆积堵塞养殖盒8底部的通孔,保持养殖盒8底部的通风性能。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立柱2由不锈钢方管组成,不易生锈,强度好,质量较轻,且较传统木质架不易受潮腐蚀。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