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月27日红壳龙虾发货价(安徽六安霍邱)
2.澳洲大龙虾养殖技术
大自然中的龙虾主要是栖息在沙泥质的海底,每穴潜伏一尾,但在交尾期,雌雄配对潜伏,有时也潜伏于岩石的空隙中。龙虾在饲养期间必须进行投饵,要考虑各种附着生物是否可作为饵料加以利用。
池塘条件
池塘*好选择在水源充足、地面开阔、地势略带倾斜的地方。周围没有山林或建筑物阻挡,可保证通风良好,有利于池塘水的搅动对流。地势略倾斜,便于水的自流排灌。
1、虾塘面积:大小不限,但以0.2~0.67公顷为好,要求长方形,长宽比为1∶3。
2、水深:水深在0.7~1.5m,不宜过深,有利于水草的生长、光合作用、溶氧补充及龙虾的栖息摄食与生长。在适温情况下,以浅水养殖为好。
3、水质:水质清新、无污染,水中溶氧4mg/l以上,ph值7.0~8.0。
4、排灌水系统:做到排灌分开,有利于水质的调控及疾病的防治。外河水质同样要求良好、清新、无污染。
5、虾池坡度:池埂应有适当坡度,池底平坦略向排水一侧倾斜以便于干塘捕虾。
6、虾池改造:利用干塘捕捞季节,清除池中过多淤泥,*多留10~20cm,清出的淤泥用于修补加固池埂。放养前干塘暴晒15~30d做到池底硬、裂缝小为宜,有利于龙虾的栖息生长。
7、提供隐蔽场所:淡水龙虾有怕光的习性,在塘底多放一些纹瓦、旧轮胎、pvc管、竹排、砖头瓦片、旧筐等隐蔽物,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在池上适当搭设遮阳棚。几种方法相结合,为龙虾创造一个半阴半阳、安静而舒适的栖息环境。
8、防逃:虾塘四周除堤坝坚固外,还可以用一些简易的材料,如塑料薄膜或塑料网围起来,防止龙虾外逃或敌害生物如青蛙、蛇、老鼠的侵入。
放苗方法
2、虾苗选购:选择体表光洁亮丽、肢体完整健全、体质健康的苗种。
3、放养密度:依虾苗规格、养成要求、虾池条件和饲养管理水平等因素而定。一般体长1.5~2cm以上的龙虾苗,每1/15公顷投放量为5000~6000尾,成活率通常在70%~80%以上。
4、放苗方法及注意事项:①放苗时水位要求0.8~1.0m以上,由于放苗季节气温变化较大,较深的水位有利于水温保持相对稳定。②每口虾池投放苗要一次放足数量。③要在虾池四周浅水处分散投放。④如果是低温采用充氧法运输来的虾苗,应先取出虾苗,注意缓慢调整温差,待袋内水温与池水温基本一致时,再放入池中。
5、混养鱼类:池塘养殖澳洲淡水龙虾不宜混养肉食性、杂食性鱼类,但可适当放些鲢鳙鱼,一方面使水不至于太肥,另一方面这类鱼对水中溶氧较为敏感,也能为池中缺氧起报警作用。
投喂
1、饲料的种类
①植物性饲料:有黄豆、豆饼、小麦、玉米、山芋等。必须注意的是,如果选用豆类植物作饲料时,一定要经过加温处理,以去除抗胰蛋白酶,有利于对植物蛋白的吸收。龙虾也会摄食一些鲜嫩多汁的水草。可在池塘内浅水区或池边种植适量的当地能生长又对龙虾有利的水草。
②动物性饲料:有鱼粉、鲜杂鱼、螺蛳、河蚌肉、蚯蚓及畜禽内脏等。
③配合饵料:目前市面上尚无淡水龙虾专用的配合饲料,可用对虾、毛蟹配合饲料代替,也可自己配制。
2、投饵量:日投饵量干料大体是小虾体重8%~10%,中虾体重5%,大虾体重3%~4%;如果是投放鲜料可适当高于这个数字。龙虾摄食情况应视天气、水温、水质等状况,灵活掌握,及时合理进行调整。
3、投饵方法:一般每天2次,分上午、傍晚投放,*好是日出前和日落后投饵,并以傍晚为主(占全天的80%),但也有人把下午一次改在夜间十点左右,因为龙虾有明显的昼伏夜出的习性,投饵方法是“四定四看”,即定时、定点、定质、定量;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质、看龙虾摄食情况,确定饵料投量的增减。主要在岸边和浅水处多点均匀投喂,上午投饵应离滩远些,傍晚投饵应近些。也可在虾池四周增设饵料台,以便观察虾只摄食情况。各阶段投饵不同,体长1.5~5cm的幼虾,投碎细饵料;5~10cm的中虾,要把饵料加工成一定规格大小再喂;成虾阶段的饵料可稍粗些。虾苗刚放进池时,要以动物性饵料为主,植物性饵料为辅;中期应逐渐转向投喂植物性饵料为主,动物性饵料为辅;后期多投喂动物性饵料,做到“两头精,中间青”。
3.澳洲大龙虾多少钱一只?澳洲龙虾为什么那么贵?
众所周知,澳洲大龙虾,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澳洲盛产海鲜,而且大多数的澳洲大龙虾都进入到了中国,今年疫情影响,中国关闭了活体动物的贸易,目前澳洲大龙虾已经暂停交易,那么澳洲大龙虾多少钱一只?澳洲龙虾为什么那么贵呢?接下来一起了解下吧!
一、澳洲大龙虾价格
近期有消息显示,澳洲大龙虾的价格正处于震荡期,价格保持稳定,疫情出现后,导致澳洲大龙虾进入到了内销阶段,目前市场上的澳洲大龙虾捕捞成本也进一步增加,很多人都进入到了无法维持生计的阶段,现在上海市宝山区澳洲大龙虾价格320元一只,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澳洲大龙虾价格460元一只,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澳洲大龙虾280元一只。以上这些澳洲大龙虾价格还是比较贵的,不过大家在选购澳洲大龙虾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再进行选购。
二、澳洲龙虾为什么那么贵?
1、澳洲龙虾的地位在海鲜上来说,是属于高档的食材,而且是富人的食品,被炒熟的澳洲大龙虾全身通红,喜气洋洋,营养十分丰富,而且体型很大,让人越有面子,自然备受热捧了。
2、澳洲大龙虾可以生吃、炒着吃蒸着吃,食用的方法多样,而且吃下去,香香甜甜,满嘴都会散发出原汁原味的美味。
3、澳洲大龙虾产量稀缺,有数据显示,澳洲大龙虾的捕捞量不到1万吨,但是难以满足中国人的胃口,而其他龙虾的产量要超过澳洲大龙虾,这也显得澳洲大龙虾的金贵。
4、澳洲大龙虾里面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它的营养价值远胜过其他肉类,而且其中含有大量的精氨酸,经常食用,能够促进人体消化吸收,
综上,
4.2023大龙虾价格多少钱一斤?
市场上不仅有小龙虾,也有大龙虾,大龙虾是非常受欢迎的一种虾,是一种高级食材,营养价值非常高,做法多样。大龙虾的品种非常多,那么2023大龙虾价格多少钱一斤?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2023大龙虾价格多少钱一斤?
二、大龙虾是淡水虾还是海水虾?
大龙虾是海水虾,又名大虾、海虾、龙头虾、虾魁等。也是大体型虾,体长在20-40厘米,重0.5公斤上下,是虾类中*大的一类,是名贵虾种。
三、大龙虾怎么清洗干净?
大龙虾的表皮清洗其实是很简单的,选择一个毛质柔软的牙刷,用牙刷轻轻刷洗大龙虾的表面,在一个容器中放入两勺食用盐,半碗食用醋,加入适量清水,搅拌均匀,将大龙虾放入其中,浸泡一到两个小时以后,取出后用清水反复冲洗几次,就可以清洗干净了。
以上就是2023大龙虾价格多少钱一斤的介绍,大龙虾的肉质非常的鲜嫩,而且胆固醇含量少,热量也很低,受到很多朋友的喜爱。
5.大规格河蟹的养殖技术
蟹以其营养丰富,肉味鲜美而深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目前河蟹已成为各地的主要水产养殖品种,河蟹养殖业已由追求产量的“大养蟹”向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的养大蟹和养“生态蟹”转变。培育大规格河蟹的生态养殖技术主要是:
选用良种,把好放养蟹种质量关
种植水生植物,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俗话说“蟹大小,看水草”。在养殖成蟹水域中种植水生植物,一是作为蟹天然优质的植物性饲料;二是为河蟹提供栖息和蜕壳的隐蔽场所,不容易被敌害发现,减少相互残杀;三是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增加水中溶氧量,并吸收水体中的有机质,防止水质营养化,可起到净化水质作用,保持水质清新,改善水体养殖环境;四是在高温季节水生植物能起到遮荫降温作用,有利河蟹生长,栽种水生植物品种不宜单一,要多样化,*好沉水植物、挺水植物及漂浮植物相互结合,合理分布,以适合河蟹多方面的需求。沉水植物可选种苦草、轮叶黑藻、伊乐藻等,挺水植物如芦苇、茭白草等,漂浮植物如浮萍等。养蟹水域栽植水草面积宜占水面面积的50—60%。夏季7—8月是河蟹摄食水草的高峰期,应密切注意,既要保证河蟹的吃食利用,又要有较高的存储量。不够时要采取措施补足水草,但水草切忌捞入太多,腐败水草易引起水质恶化,诱发河蟹疾病。水草过多,尤其是类似伊乐藻的单一品种过多,极易引起底层水休不流动,而造成底层水变坏,应及时疏出水体通道,有利于进排水流动,改善蟹池水质,否则易发生黑鳃、水肿等疾病。
控制放养密度,注意合理混养
蟹种放养密度与蟹种规格、饲养条件、上市要求规格、管理水平等有关,可采取两年制养殖模式,就是5月底6月初购进蟹苗,在池中粗放增育,年底可育成扣蟹,第2年春再把这些扣蟹投放到池场,通常蟹种放养规格为100—200只/kg。每亩水面放养300—500只,采取适当释放,可提高河蟹出池规格和质量。以河蟹为主的成蟹池,不能混养草食性鱼类(草鱼、团头鲂等)、杂食性鱼类(鲤、鲫、罗非鱼等)、肉食性鱼类(乌鳢、鲶鱼、鲈鱼等),而只能混养一些滤食性负类(鲢、鳙鱼等)。其目的是清除水中浮游生物,防止水质变差。但由于河蟹池水草多,池水较清瘦,故混养数量不宜多。一般每亩水面混养50—100g/尾白鲢、鳙鱼种40—50尾(鲢、鳙鱼比例为5:1),此外,养蟹池也不能混养鳖,有条件的话,可采取养蟹池混养适量青虾的养殖模式,用生态养殖管理的措施,获得高产、优质、高效。
投放螺蛳,满足河蟹对生物活性物质的需要
螺蛳是河蟹*喜食的鲜活动物性饵料,螺蛳底栖,行动缓慢,净水能力强,在成蟹养殖池中,每亩水面投放活螺蛳150~250kg,止其自然繁殖,这样可为河蟹的整个生长过程,提供源源不断的适口、活性蛋白饵料。在各种螺类中可选择淡水螺类中养殖个体*大的优良品种——苹果螺。苹果螺又叫福寿螺,壳薄,个体大,含肉率高(可食成分占体重的38%),食性杂、生长快、繁殖期长、增殖倍数高。在养蟹池中移植苹果螺既能维护蟹池水质清新,又能为河蟹提供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天然饵料,促进河蟹快速生长,提高成蟹上市规格。
调节水质,促进河蟹健康生长
河蟹对水质要求较高,要求水中溶氧量保持在5mg/L,pH值7—8.5,透明度30—40cm左右,一年四季的水位要做到春浅,夏、秋、冬深,保持蟹池水质好、活、嫩、爽的良好水域环境,促进河蟹健康生长。在养殖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定期注水,早期每隔10—15d换水1次,每次换水1/3。高温季节为确保水质清新,每天添加些新水,并每隔1周,换水2次。另外,每隔15—20d用生石灰8—10g每立方化水全池泼洒,如果有条件的话,*好定期使用光合细菌或EM菌等微生物制剂化水全池泼洒,改善水质。
做好蟹病防治工作
近几年来,随着养蟹规模的不断扩大,蟹病也在不断蔓延和升级,以前从未有过的蟹病,现在也大量发生,主要是幼蟹的纤毛虫病和成蟹的抖抖病,给养蟹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蟹病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无病先防,有病早治,在不同生长阶段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预防。选用光合细菌、EM菌等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高温季节定期使用生石灰、二溴海因等预防。在纤毛虫高发期每隔15—20d用甲壳净或纤毛虫净等杀虫1次,为避免抗药性,药物应交替使用。抖抖病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间的微生物,采用敌杀死清池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抖抖病的方法。
6.大鳞副泥鳅养殖技术
大鳞副泥鳅为鳅科副泥鳅属温水性鱼类鱼类,分布于四川、浙江、台湾、辽宁、黑龙江等地,为泥鳅中个体大、生长快的品种,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有相当高的营养价值和养殖前景,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大鳞副泥鳅养殖技术吧!
大鳞副泥鳅的栖息环境
大鳞副泥鳅见于底泥较深的湖边、池塘、稻田、水沟等浅水水域。生活水温10~30℃,*适水温为25~27℃,故应属温水鱼类。当水温升高至30℃时,泥鳅即潜入泥中度夏。冬季水温下降到5℃以下时,即钻入泥中20~30厘米深处越冬。对低氧环境适应性强,除了鳃呼吸外,还可以进行皮肤呼吸和肠呼吸。视觉很弱,但触觉及味觉极为灵敏。
大鳞副泥鳅的食物习性
大鳞副泥鳅为杂食性鱼类,幼鱼阶段摄食动物性饵料,以浮游动物、摇蚊幼虫、丝蚯蚓等为食。长大后,饵料范围扩大,除可食多种昆虫外,也可摄食丝状藻类、植物根、茎、叶及腐殖质等。成鳅则以摄食植物食物为主。一般多为夜间摄食,水温10℃以下、30℃以上即停止摄食。一般情况都生活在泥土里,一有危险就*快速度往土里钻。
大鳞副泥鳅的养殖技术
1、亲鳅选择:用于繁殖的亲鳅主要是从上年的成鳅池中挑选,也可以从附近市场上选购。雌鳅一般要求体重25克以上,体长14~18厘米。雄鳅体重要求不严格,一般体重12克以上,体长10厘米以上。要求体表色泽正常,光滑无病斑,体形匀称,活动敏捷,年龄2~3龄。催产时应选择发育较好、腹部卵巢轮廓明显的雌鳅和健康活泼的雄鳅配对,雌雄比为1:2。
5、催产药物:经试验研究,发现用于大鳞副泥鳅催产的药物以地欧酮(DOM)+绒毛膜*性腺激素或地欧酮+促黄体素生成素类似物的混合激素效果较好,单独使用HCG价格高,效果也不好。注射药量为地欧酮0.5~1毫克/尾+绒毛膜*性腺激素300~500单位/尾或地欧酮0.5~1毫克/尾+促黄体素生成素类似物2~3微克/尾。
6、催产方法:先用生理盐水将每尾鱼的用药量配成注射液,一般20克左右的亲鳅注射0.5~0.7毫升。注射时两人一组,一人用泥鳅控制网固定泥鳅,另一人用医用注射器进行注射。采用背部肌内注射方法,针尖与鳅体呈45°角,向头部方向注人药物,深度0.2厘米。为了防止人针过深伤害泥鳅,可以在针尖上缠绕棉线或在针上套上一小段胶皮管的方法处理针具,要求露出针尖0.2厘米。
7、产卵孵化:催产结束后用微流水刺激亲鳅产卵,水温22℃时12~15小时、水温25℃时8~10小时大鳞副泥鳅便开始*情、追逐、缠绕、产卵,受精卵从网目中掉进环道。产卵结束后将网箱和泥鳅一起拿走,受精卵进人孵化阶段,此时要加大水流以冲起沉在环道底部的鳅卵。同时,可用搅水板从下面把鳅卵搅起,操作持续30分钟左右,等到结块的鳅卵分离后即可降低流速,流速控制在10厘米/秒左右。水温22℃时,经过41小时,90%的受精卵孵出鳅苗,水温25℃时,需要30~32小时仔鳅孵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