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特种水产品养殖

1、常见特种水产品养殖张志Tel:13896256562qq:496946012特种水产品养殖简述一、概念指仅具有常规水产品养殖的一些基本特点,但在某些生物学特性和养殖技术上具有特殊性的水产养殖形式。二、常见品种鱼类:鲟鱼、虹鳟(冷水性鱼类)、鳗鲡、黄颡鱼、长吻鮠、胭脂鱼、泥鳅、黄鳝等(常又称为名优水产品养殖)爬行类:各种龟、鳖、鳄鱼等虾、蟹类:南美白对虾、中华绒螯蟹等蛙类:美国青蛙、虎纹蛙等两栖类:大鲵特别提醒在常见的特种水产品养殖中,很多养殖品种都是法律明确规定的保护动物,在开展养殖活动前,需到林业或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捕捉、养殖、运输、经营等许可!常见的有:各种鲟鱼各

3、溪流之中,在水质清澈、含沙量不大、有水流、并且要有回流水的洞穴中生活。大鲵头部扁平、钝圆,口大,眼不发达,无眼睑。身体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渐转为侧扁。体两侧有明显的肤褶,四肢短扁,指、趾前四后五,具微蹼。尾圆形,尾上下有鳍状物。娃娃鱼的体色可随不同的环境而变化,但一般多呈灰褐色。体表光滑无鳞,但有各种斑纹,布满粘液。身体腹面颜色浅淡。生物学特性(二)大鲵生性凶猛,肉食性,以水生昆虫、鱼、蟹、虾、蛙、鼠等为食。捕食方式为“守株待兔”。大鲵一般都匿居在山溪的石隙间,洞穴位于水面以下。夜间静守在滩口石堆中,一旦发现猎物经过时,便进行突然袭击,因它口中的牙齿又尖又密,猎物进入口内后很难逃掉。它的牙齿不能

4、咀嚼,只是张口将食物囫囵吞下,然后在胃中慢慢消化。有很强的耐饥本领,饲养在清凉的水中二、三年不进食也不会饿死。它同时也能暴食,饱餐一顿可增加体重的五分之一。食物缺乏时,还会出现同类相残的现象,甚至以卵充饥。大鲵养殖养殖场址的选择要求1、水源要求水源充足,无毒无害,符合渔业用水标准。具体在水源上,以山区溪流水、水库水、地下水等清、凉、活水为好,能做到排灌自如;在水温上,应严格控制在028以内,以1022为好;在水质上,要求溶氧丰富,在3.5mg/L以上,PH值在6.57.5。水中的总硬度和总碱度及氯化物、硫酸盐、硅酸盐、氨态氮等都不能超过渔业用水标准。2、环境要求养殖池四周要求环境安静

5、、阴凉、空气清新,以四周群山环绕、树木茂盛、人烟稀少、环境相对独立为好,另外,要求交通方便,当地鱼虾蟹螺或动物内脏等饵料资源丰富。养殖场的设计建造大鲵生长有明显的阶段性,并有变态过程,人工养殖大鲵其养殖池须分阶段设计建造。其养殖池面积应视大鲵规格大小而定。稚鲵池(蝌蚪阶段1龄以内)0.51平方米,幼鲵池(幼鲵阶段12龄)12平方米,成鲵池(成鲵阶段24龄)24平方米,亲鲵池(4龄以上)5平方米左右。大鲵各阶段养殖池,其形状以长方形或椭圆形为佳,其高度要求在所养殖大鲵其全长的二至三倍,养殖场池四周及底部应光滑,顶部建防逃设施或加盖防逃网,在池内可设计多个洞穴,便于大鲵隐蔽躲藏,各养殖

6、池应建造独立的排灌设施,做到水位能有效调节,水进出自如,排污方便。整个养殖场应建立完善的大鲵防逃、防偷、防害设施。万州某岩洞养殖场万州某养殖场大鲵苗种放养养殖池的消毒:新建的养殖池,特别是水泥池,必须浸泡二个月以上,期间需多次换水,最好用醋酸浸泡,待其碱性完全消失后方可放养苗种(需试放后再全面放)。对于原有养殖池要进行消毒,消毒药物一般用1PPM的漂白粉或0.5PPM的90%晶体敌百虫杀灭细菌或寄生虫等敌害生物,然后用清水冲洗后注入新水方可放养苗种。鲵种消毒:为防止鲵种将病原微生物带入养殖池内,应将所有放养的鲵种用呋喃类药物每立方米水体0.2g或亚甲基0.5g兑水浸泡5分钟,然后

7、将药水和鲵种一同轻轻放入养殖池内。种苗鉴别大鲵苗种体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饲养的成功与否。优质的大鲵苗种1、肌体健壮、肌肉肥厚、活动正常;2、体表无伤痕和寄生虫;3、未变态前外鳃完整无病变。反之,则为劣质鲵苗。放养密度大鲵养殖池其放养密度视养殖大鲵规格和养殖场水源、水体、饵料等因素而定。一般情况下,苗种阶段考虑大鲵其活动范围较小,摄食能力较弱,放养密度可适当偏大,便于集中管理饲养。在成鲵阶段考虑大鲵活动范围大,摄食能力强,加之有互相攻击性,其放养密度应小。一般情况下,苗种阶段其放养密度为60100尾平方米,成鲵阶段520尾平方米。放养时,要求规格尽量保证整齐,个体之间不宜相差过大。切

8、忌大小混养,尽量每池一次放足数量,避免添加,否则易打斗。某养殖场成鲵池养殖管理-饵料投喂大鲵饵料以鲜活的鱼虾蟹蛙及动物内脏为好。饵料投喂与鱼类养殖饵料投喂一样,应做到“四定”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定时:根据大鲵活动状况,投喂多在傍晚进行;定位:饵料投放位置应在大鲵洞穴附近,便于大鲵取食;定质,大鲵对饵料质量要求较严,要求鲜活,并且对饵料的品种不能变化太大,避免大鲵拒食;定量:大鲵贪食,喂食量应由少到多,循序渐进,一般按体重的1015进行投喂,具体投喂时还应根据水温、天气状况、大鲵个体等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注意:在大鲵饵料投喂吃食时,应尽量保持大鲵不受惊吓,避免其吐食。单养的亲鲵

9、养殖管理-调节水质、水温、光照养殖大鲵应经常保持大鲵池内水质清爽无污染,水体透明度大,溶氧量高,PH值在6.87.8间。在实际养殖过程中,要及时清除残饵和排泄物,定期用生石灰调节水质(注意:应在蓄水池内进行,并测定其酸碱度合适后再放入养殖池),长期保持池水流动。大鲵对水体温度要求较严,超出其忍受力会造成大鲵冬眠或夏眠,在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必须采取降温或增温措施,确保大鲵有一个适宜的水温生长环境。另外,大鲵畏光,养殖场应采取措施避免日光强射,夜晚巡查时,不能用强光对射。养殖管理-防逃防偷防病害大鲵逃跑能力特强,其陆上或水中运动较为敏捷,并能爬高、顶重压,稍有不慎便会逃逸,必须时刻注

10、意防逃,尤其在打雷下暴雨时要注意。养殖池和整个养殖场所有进出水口和陆上通道口都要装防逃设施。大鲵其经济价值较高,在养殖过程中要时刻注意防止偷盗(监控摄像、红外预警装置)。大鲵在人工养殖环境中,由于环境、饵料、密度等影响,人工养殖大鲵比野外大鲵发病率、死亡率高出几十倍以上,要提高养殖大鲵成活率必须在加强日常管理的前提下,尤其注意平时的仔细观察,注重预防为主,才能保证大鲵养殖成功出成效。病害防治烂尾病防治一、发病原因(一)水质的影响:大鲵常生长在有流水的深山溪流之中,水质新爽快活,无污染。而人工养殖大鲵的水质容易被污染,被污染的水体中常繁衍着大量病原微生物,当大鲵机体受到创伤时

11、,这些病原微生物乘虚而入,引发病变。(二)环境条件的影响:由于人工建造的养鲵场,难以达到野生自然环境条件,特别是新建的养鲵池池壁(底)较为粗糙,易使肌肤擦伤,当大鲵爬行活动时,因尾部不停地摆动,更易受损。(三)放养规格大小悬殊的影响:一般来说人工放养大鲵的密度比较大,如规格大小相差悬殊,饵料缺乏时,常为争食而发生格斗,个体小的争食能力较弱,常遭受大个体的攻击和撕咬,其尾部又常是受攻击的对象。(四)饵料营养不良的影响:大鲵属肉食性两栖动物,常以动物性饵料为主食,当所投喂的饵料适口性较差,又缺乏必需的营养成份,尤其是动物蛋白质及某些微量元素,如锌、铁、钙、微生素等,会诱发大鲵相互之间

12、的残杀。大鲵烂尾病症状大鲵患此病初期,尾柄基部至尾部末端常出现红色小点或红色斑点状,周围组织充血发炎,表皮略呈灰白色,当病期过长,形成疮样病灶,病灶处常粘附大量病原菌及杂物,严重时病灶部位出现肌肉坏死,尾部骨骼外露,病鲵食欲减退或停止进食,活动能力明显减弱,尾部摆动无力,不久便会死亡。预防方法1、营造舒适的环境条件:由于大鲵具有喜独居怕光照的特性,池内可用砖头砌成多个人工洞道,洞口直径1220cm,洞内较宽敞,洞壁尽可能做得光滑,养鲵池建成后不能立即放养鲵种,因为新水泥池有较强的碱性,而大鲵适宜的pH值为67。可将新建成的水泥池注满水,连续浸泡23天,再放干,并重复数次,使池水pH

14、少,以强欺弱的现象发生。5、投喂优质饵料:大鲵饵料应富含蛋白质及微量元素等营养成份,如鲜活鱼虾、动物内脏、螺等是大鲵的好饵料。投喂饵料时坚持“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的科学投喂方法,切忌将动物内脏等直接投入水中,否则,易造成对水体的污染,既要防止饵料浪费,又要防止部分个体吃不到或吃不好。治疗方法1、当发现大鲵患烂尾病时,应及时将病鲵隔离饲养,如不分开饲养会后患无穷,有可能交叉感染殃及整个养鲵场。一是病原体在池水中不断扩散,感染其他个体;二是健康个体随时都可吸吮病鲵患处的血液,致使病鲵病情愈加严重,并将病原体传染给健康个体。2、用强氯精0304ppm浓度或二氧化氯0203ppm浓度全池泼

15、洒(包括栖息陆地、饵料台等)每天一次,连用34天为一疗程。3、对病情较重的大鲵,先用1525ppm浓度高锰酸钾溶液浸洗病鲵1520分钟,并彻底清洗创伤表面的附着物,随后用消治龙软膏或硫磺软膏等消炎药物软膏涂敷患处,每天一次,47天可治愈。4、用氯霉素23g十卡那原粉2g+Vc2g+Ve2g+Vb2g(每公斤体重用药量),将上述药物均匀拌入饵料中投喂,连用34天。腹水病症状:患病大鲵初期食量下降,反应迟钝;随后背部出现血点,头部和腹部出现肿胀,漂浮于水中;病情严重者腹部上翻,眼球向外突出、发白。解剖后发现腹腔大量积水,肺部呈囊肿状,肠道、胃内无食物,肠壁充血有炎症,肝脏肿大,颜色变黄伴有出

16、血点。防治要点:发病初期,应该单独饲养,放浅池水,让其腹部能着底,以免消耗太多体能,保证水质清新,停食1-2天。同时,可用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氯霉素或新霉素等抗生素类药物肌肉注射有较好疗效。烂腿病症状:患病大鲵食欲减退甚至不吃食,无精打采,行动呆滞,体表黏液分泌异常增多,且容易脱落;部分患病大鲵的头部、腹部出现轻微的点状充血,尾部两侧皮肤表面均可发现多处出血点。程度较轻者肢体红肿,坏死皮肤呈灰白色,部分灰白色的地方已经形成溃疡;病情严重的大鲵,常静伏某处,惊吓也不动,脚趾出现严重溃烂,升值彻底烂掉,骨骼裸露,出现断肢现象,体表或者尾部两侧皮肤的坏死灶出现腐烂,其头部、腹部、尾部严重充血,

17、体表也会出现斑点状出血。防治要点:将患病大鲵暗个体大小隔离,对于能摄食者,将抗菌药如丁胺卡那霉素注入新鲜的鱼虾体内进行药饵投喂;同时采用高锰酸钾、生理盐水或链霉素浸泡,再用盐酸环丙沙星软膏涂抹溃烂处,能够获得明显的治疗效果。腐皮病症状:体表有许多油菜籽或绿豆大小的白色小点,并逐渐发展成白色斑块状;随着病情的发展,白色斑块进一步腐烂成溃疡状,可见到带红色的肌肉,有时会与烂腿病并发。病鲵口腔、尾柄、头部稍有充血,卧伏于池中不食,不久就死亡。解剖可发现肝脏肿大,呈紫红色,胃肠道充血,心脏失血变淡,肺紫红色。防治要点:采用氟哌酸或二氧化氯消毒,也可用高锰酸钾消毒,每天换水,连续消毒3天;对能进食

18、的,按体重每天口服环丙沙星和多种维生素;对不能进食的可按体重给予肌肉注射庆大霉素(严禁超剂量使用)。同时可用庆大霉素、新霉素、红霉素或痢特灵浸泡,泡到病愈为止。对相互撕咬受伤的,可先用双氧水洗伤口,再用溃疡灵软膏涂抹后放入隔离池。打印病症状:病鲵体表出现豆粒样的红斑,呈肿块状,有的表皮腐烂,患病部位多在背部,也有少数在躯干或四肢的。被感染的大鲵多游出人工巢穴,离群独游。解剖后心脏、肝、肺无病变。防治要点:用双氧水或者红药水涂抹大鲵患病部位,用金霉素针剂肌肉注射,也可用蟾酥与大黄粉合剂进行浸泡,可治愈。水霉病症状:病鲵体表生出棉毛状的灰白色菌丝,开始时能见灰白色斑点,菌丝继续生长长度

19、可达3cm,如棉花絮在水中呈放射状,菌丝体清晰可见。严重时病鲵行动迟缓,食欲减退,身体消瘦甚至死亡。防治要点:用高锰酸钾稀释液或双氧水涂抹患处后,将病鲵放在阴凉处,待皮肤略干燥后再放入水中。若2天后还有,可再同法重复治疗。对鲵苗,则应准确控制使用药物的浓度,发现鲵苗有烦躁狂游的表现,应迅速捞起,放入清水中,待完全正常后,重新用药物浓度较低的药液浸泡,避免药物中毒。弯椎病症状:从苗种到成鲵都可能发生此病。外观表现为身体呈“S”形弯曲,活力减弱,但仍能少量摄食。解剖后除脊椎弯曲外,无其他明显异常。发病原因可能是缺乏某种矿物质或营养元素、或生理性病变造成的。苗种阶段发病后数月内会死亡,成鲵发病

20、后则身体消瘦,短期内不易死亡。防治要点:此病以预防为主,发病后很难恢复。注意投饵的多样性,使大鲵生长所需的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能得到满足,同时注意水体中是否含有重金属物质,此类物质会刺激大鲵的神经核肌肉收缩,造成身体弯曲。鳖的养殖中华鳖也叫甲鱼、水鱼、团鱼、王八、元鱼等。体躯扁平,呈椭圆形,背腹具甲。通体被柔软的革质皮肤,无角质盾片。体色基本一致,无鲜明的淡色斑点。头部粗大,前端略呈三角形。吻端延长呈管状,具长的肉质吻突,约与眼径相等。眼小,位于鼻孔的后方两侧。颈部粗长,呈圆筒状,伸缩自如。颈基两侧及背甲前缘均无明显的瘰粒或大疣。背甲暗绿色或黄褐色,周边为肥厚的结缔组织,俗称“

21、裙边”。腹甲灰白色或黄白色,平坦光滑。尾部较短。四肢扁平,后肢比前肢发达。前后肢各有5趾,趾间有蹼。内侧3趾有锋利的爪。四肢均可缩入甲壳内。养殖模式一、仿生态养殖:在大水面条件下,根据鳖的天然生长、繁殖习性,模拟在野生条件下的开展人工养殖的一种模式。特点:不投喂人工配合饲料,任其自由摄食;不中断其冬眠,生长速度较慢,生长周期一般3-4年;成品鳖在体型、体色、活力、营养、口味等方面基本保持野生特点;市场售价很高。二、工厂化养鳖:在全人为养殖环境和配合饲料条件下的一种养殖模式。特点:人为控制水温,使其全年生长;人工投喂配合饲料;生长迅速,生长周期12个月左右;成品鳖的品质很差,市场售价很低。养

22、鳖场地的选择和设计建造1.应选择在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且无污染、环境安静、交通方便处建场,水源水质应符合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2.养鳖场应建有亲鳖池、成鳖池、孵化房、稚鳖池、幼鳖池和生活用房。亲鳖池、成鳖池要求是土池池底,土质以砂壤土为宜,淤泥厚度不超过15cm,池底平坦,池深为1.2m2.5m,面积3亩5亩,池上四周做防逃顶板,根据需要设若干饲料台及晒背栖息台。亲鳖池池中设有产卵场,产卵场上堆30cm厚的细沙。孵化房面积4平方米6平方米,并有控温设施,要严防蛇、鼠等进入。稚鳖池面积4平方米10平方米,深0.5m,池底铺有5cm10cm的细沙。人工繁殖技术要点(1)1.亲鳖的选择

23、和饲养:应选择体重1kg以上、体质强壮、无病无伤的野生鳖,雌雄比例451,放养密度在200只/亩300只/亩,饲料以新鲜的小鱼、虾、螺、蚌、动物内脏为主,并辅以少许植物性饵料生物,日投喂量占鳖体总重6%8%,特别注意加强对产后亲鳖的培育。2.采卵:在产卵季节的上午,到产卵场沙堆内挖出受精卯,将受精(卵壳内出现白点)以动物极朝上轻放入集卵箱中整齐排列。采卵前,箱底铺2cm3cm厚的细沙。采卵后,应将细沙盖住受精卵,并平整产卵场内的沙堆,以便于下一次采卵。人工繁殖技术要点(2)3.孵化:孵化是人工繁殖的关键,孵化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孵化箱底部应留有滤水孔;二是细沙要洗干净,粒径0.5m

24、m0.7mm,含水量为7%8%,生产中以手握成团、松手即散为宜;三是温度控制在3334度为最好,36以上或22以下胚胎发育中止,孵化积温大约为36000;四是孵化环境的相对湿度为81%82%,可通过喷水来控制。孵化期间,卵壳颜色会发生变化,刚产出的受精卵白色或粉红色,3天5天后动、植物极界限分明,半个月后动物极由浅黄色变成浅紫色,1个月后又变成红色并逐渐变成灰黑色。经过50多天的孵化,稚鳖破壳而出,出壳前应在孵化室内用水盆装水,出壳后稚鳖自行爬入水中。在产卵和孵化用沙的消毒过程中,可铁丝网选出粒径0.5mm0.7mm的河沙,再用水洗净(不能含泥)晒干,用5ppm强氯精或0.3%高锰酸钾均匀泼洒

THE END
1.我国特种养殖揭秘,对虾养殖品种多达6属29种我国特种养殖揭秘,对虾养殖品种多达6属29种 我国是世界首屈一指的水产养殖大国,全球平均每10条养殖鱼类,其中至少有6条来自于中国。多年来,我国水产品的养殖产量牢牢占据着世界第一的位置,不仅如此,我国的水产养殖种类也日益丰富,既有从国外引进的品种,也有从本土虾类资源里开发的品种。其中仅仅是我国的对虾养殖品种http://www.jiadeli.com.cn/post/886.html
2.2024年哪些水产养殖品种值得期待?刚刚过去的2023年,多个水产养殖品种经历了上半年暴涨、下半年暴跌的过程,不少养殖户在这一年亏损严重,但也有人逆势赚钱。进入2024年,有哪些水产养殖品种值得期待? 牛蛙 2023年,对于牛蛙行业而言,最大的好消息就是“政策松绑”,牛蛙养殖合法化。农业农村部、广东韶关市、福建省相继出台利好政策,支持健康发展“牛蛙经济https://www.scnjw.com/.content/myarticle/myarticle/ea2dfcb7-c331-11ee-9557-04d9f5394155/
3.湖北宜昌云帆水产特种鱼繁育基地—湖北泥鳅苗加州鲈鱼苗黄骨(黄湖北宜昌云帆水产特种鱼苗繁育基地是华中最大的特种鱼苗繁育中心,湖北泥鳅苗、加州鲈鱼苗、黄腊丁鱼苗、杂交黄骨鱼苗水花、杂交黄颡鱼苗水花、翘嘴白鱼苗、黑鱼苗、叉尾鮰鱼苗、胭脂鱼苗、鸭嘴鱼苗等等,我们拥有最优化的养殖模式,提供免费技术指导和商品鱼包回收。http://www.hbniqiu.com/
4.珍稀种源从濒危回归繁荣!惠州财兴年产300万尾大刺鳅苗种,引领产业种业是渔业“芯片”。大刺鳅良种人工选育成果有望让这个“老品种”,发展成为新兴的水产特种产业。目前,作为省级水产良种场的财兴,已经年销商品苗突破50万尾,帮助越来越多农户养殖致富。 专注特色水产品种 大刺鳅获得突破性进展 财兴从1996年一个小养殖场起步,到2006年企业化运作,再到如今省级良种场,不断发展壮大,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7/18/c7906853.html
5.优秀特种水产养殖品种推荐:水蛭(蚂蝗)最近,在美国的查尔斯顿建成了另一家医用水蛭(蚂蝗)养殖场;法国和德国已将合成水蛭(蚂蝗)素的基因转移到酵母菌和大肠杆菌中,并利用遗传工程的方法生产廉价的水蛭(蚂蝗)素。可见水蛭(蚂蝗)素的需要和生产正在扩大。 水蛭(蚂蝗)素是由65个氨基酸组成的低分子量(7000)多肽,其中谷氨酰胺和天门冬酰胺的会计师较高,而等https://www.shuizhi360.com/jishu/show-1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