鳜鱼集约化养殖病害防治研究

摘要:笔者阐述了鳜鱼暴发性传染病“携带病毒鳜鱼的应激性”规定和“鳜鱼养殖水生态平衡调控”作为预防鳜鱼病毒病的基本原则,后期对养殖户有一定指导性。

关键词:鳜鱼、病害、防治措施

一、流行特点:该病每年4月中下旬水温约20℃以上可发生,至11月中下旬水温降低时不治自愈,发病高峰期多出现在7—9月间。病鱼呈鳃苍白、肝苍白,内脏局部充血、腹水、肠壁充血、肠内充满黄色粘稠物等典型症状,但80%以上病鱼混合感染细菌,寄生虫而呈现多样化症状,交杂着红肿、多粘液、溃烂等症状。个体的病症有的为鳃白、肝红、肠黄伴壁红,有的鳃红,肝白、肠红等。该病具有显著的传染特征,疾病具有垂直传播的特性,通过鳜鱼亲鱼携带病原越冬并传给后代。疫区鳜鱼携带病毒率高,正常情况下病毒在鱼体内处于潜伏状态,当受到外来刺激时才引起机体病变。气温是鳜鱼病毒致病的限制因子。水温约20℃以上可发病,低温时病毒受抑制,气温突变,水质恶化,细菌和寄生虫等病原感染以及近亲繁殖种质退化,饵料鱼营养不平衡,管理不善,如用药不当,饵料鱼未经消毒,投放量过大等,均可成为病毒致病的诱发或协同因子,携带病毒的鳜鱼在发病季节对外来刺激极为敏感,这是疾病呈急性型和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由此可见,如何提高鳜鱼的抗逆能力,截断不利的应激源是科学管理鳜鱼生产的重要环节。

二、防治技术

将关联鳜鱼暴发性传染病错综复杂因子的“携带病毒鳜鱼的应激性”的观点和“鳜鱼养殖水生态平衡调控”的理论作为指导预防鳜鱼病毒病基本原则。据此,应做好以下几个环节的工作:

(一)种质

1、在江河筛选野生,强壮的原种(目前广东省大多数鱼苗场因沿用多年流传的亲鱼而成近亲繁殖,种质退化状况),精心培育亲鱼;2、利用PCR检测鳜鱼病毒技术,监测亲鱼携带病毒情况,对携带病毒阳性鱼作淘汰或隔离处理(带毒亲鱼保留下来,其后患较多,其一是该鱼苗场会形成疫区;其二是子代鱼将可能带毒等等)。

(二)发病季节前

1、对亲鱼和苗种采用注射疫苗,亲鱼在人工繁殖前2个月进行,免疫的亲鱼子代在发病季节的成活率普遍高于不免疫的子代成活5%—15%,苗种在体长约8—10厘米可进行免疫,苗种免疫的效率达80%以上。2、苗种下塘前对池塘底质进行理化等因子检测,对症采用底质改良剂维护底泥微生物种群。有条件的可干塘翻晒底泥,结合底质改良措施,效果更佳。

(三)发病季节期间

1、采用“水体营养级别测定法”预测养殖水质变化趋势。据不同情况分别处理:施用“嫩绿剂”促进“瘦”水塘藻类繁殖生长,提高产氧能力,施加“净水剂”,使肥水塘降低氨氮、亚硝酸氮等有害物质,使用利生素,添加微生物改良剂调节底泥,水中微生物种群组成与数量,以维持水生态稳定。2、对饵料鱼先进行杀灭细菌,寄生虫的药浴,投喂药饵等处理后才投放到鳜鱼塘,减少在鳜鱼塘直接施放药物对鳜鱼的刺激。投放饵料鱼量涉及合理的养殖容量,对鳜鱼精养塘,以3—5天添加一次饵料鱼为宜。3、监测细菌、寄生虫等病原感染鳜鱼、对症温和处理。复配中草药的水体消毒剂及高效低毒杀虫剂,其药性温和,适应性广,两种药配合适用于对刺激性敏感的鳜鱼的细菌性防治和病毒病预防。4、通过饵料鱼多种维生素等添加剂的应用,以及控制适口饵料鱼规格(如鳜鱼吞食3—5尾饵料鱼才有饱感,促进适当追捕运动),以减少鳜鱼脂肪积累,提高机体免疫力。

今年通过采用中草药防治技术,生物技术改良水质等的技术作用,在我区各镇鳜鱼养殖上未引起整池全军覆灭,死鱼明显减少,估计养殖产量明显增加,效益大幅度提高。

THE END
1.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学大规格鱼种培育秘诀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学大规格鱼种培育秘诀 鱼种规格的提升是养殖业发展的关键,尤其是在鳜鱼这一高档水产养殖中,大规格鱼种不仅能够满足市场需求,更能提高经济效益。本文将详细介绍大规格鳜鱼种的定义及其培育方法,为广大养殖爱好者提供一份宝贵的指导。 一、探究大规格鳜鱼种https://www.xtssu.cn/ke-pu-wen-zhang/610954.html
2.河蟹池中套养鳜鱼技术要点河蟹池中套养鳜鱼技术要点 河蟹养殖池中套养鳜鱼,两者互不相残,而且具有互补作用:野杂鱼利用河蟹残饵,鳜鱼捕食野杂鱼,以低值鱼换来了优质鱼。本文介绍河蟹池中套养鳜鱼技术要点如下: 一、池塘条件要求 根据河蟹、鳜鱼均喜在水质清新、溶氧充足、饵料丰富、透明度高、水位适中的水域中生活的特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https://www.3svb9bc3.cn/mei-ti-bao-dao/317118.html
3.黄鳝鱼苗价格如何影响大规格鱼种培育鱼种规格的提升是养殖业发展的关键,尤其是在早期培育大规格鱼种方面。以下将详细探讨如何通过精心准备和科学管理来提高鳜鱼等水生动物的成活率和品质。 一、理解大规格鱼种 在鳜鱼养殖中,大规格通常指的是5厘米以上的幼体,其需求时间集中在5月10日至6月10日之间,特别是在5月15日至30日,这段时间被认为是高峰期。https://www.lboclvlct.cn/ke-yan-xiang-mu/516925.html
4.亲身经历:泰国斩桃花法事,拆婚真的有效吗?清蒸鲤鱼鲫鱼鳜鱼养殖技术与市场行情 鳜鱼养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市场需求。养殖鳜鱼要求水质清新、溶氧丰富,池塘水深1.5~2.5米,池底淤泥小于10厘米,并配备增氧设施。由于鳜鱼为凶猛肉食性鱼类,只吃活饵料,因此养殖池塘最好靠近天然野杂鱼丰富的区域,以保证饵料鱼的供应。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KGLT47505568UMW.html
5.鳜鱼的生态养殖技术鳜鱼又名桂花鱼、季花鱼等,属鲈形目、鳜鱼属,分布于各大河流水系和淡水湖泊中,其肉质细嫩、刺少味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是目前具有发展潜力的名贵淡水养殖品种之一。笔者根据多年的养殖实践经验,现将鳜鱼生态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一、池塘条件 http://nync.gansu.gov.cn/nync/c107915/202405/173908324.shtml
6.鳜鱼养殖技术要点1、投饵:采用间隔投饵料鱼的方法,在养殖前期和后期,每7~10天投喂一次,中期每5天左右投喂一次,应保持鳜鱼与饵料鱼的数量比为1:5~10,饵料鱼太少,会影响鳜鱼摄食和生长,太多则容易引起缺氧浮头,对鳜鱼生长不利。 篇3:水库网箱养殖鳜鱼技术 1 水质与水温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7np23h86.html
7.鳜鱼养殖新技术16篇(全文)商品鳜鱼的养殖技术 第3篇 1 池塘主养鳜鱼 1.1 池塘条件 要求池底较硬,少淤泥,靠近水源,排灌方便,无生活与工业污水流入,没有专门配备饵料鱼的池塘,面积不宜过大,一般为1×667 m2~3×667 m2。配备饵料鱼的池塘,面积以2×667 m2~5×667 m2为宜。放养前,池塘要经常规方法清塘消毒,杀灭各种病害生物和病原https://www.99xueshu.com/w/filecwt3d6lz.html
8.鳜鱼养殖技术及疾病防治常识鱼之养鳜鱼养殖技术及疾病防治常识 池塘要求面积不宜过大或过小,过大饵料鱼难以满足,过小水质变化快,难以控制。条件:选择背风向阳,沙壤土底质,淤泥较少,池底平坦,略向排水口倾斜的池塘。面积(1.5~5)亩为宜,池深2.0~2.5米,池四周圈挖深30~40厘米的浅沟,以便鳜鱼的捕捞。池塘需经干塘曝晒,放养前10~15天进水https://fishbkw.com/d/344.html
9.鳜养殖技术规范本文件代替DNB442000/T 012-2003《无公害食品 食用鳜鱼养殖技术规范》,与DNB442000/T 012 -2003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标准名称由《无公害食品 食用鳜鱼养殖技术规范》更改为《鳜养殖技术规范》; b) 更改了"范围"的部分内容(见第1章,2003年版的第1章); c) 更新了"规范性引用https://dbba.sacinfo.org.cn/attachment/downloadStdFile?pk=cecc4f85c12a01d8dba1f65912aca96eeb4dcbe08cb189fad21a9ebaf1fe345e
10.饲料鳜爆火!这条“富鳜”鱼怎么养?技术一线人员吐血整理的养殖目前,饲料鳜养殖在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发展状况甚好,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和挑战。01养殖环境选择与条件准备水质是桂花鱼生长的重要因素,要定期检测和调节水质,保持水质清洁、无污染、肥活嫩爽、有活力。02养殖设施配置鱼塘 鳜鱼养殖需要适宜的鱼塘,一般为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12/21/c8425540.html
11.鳜鱼养殖技术放养密度应根据池塘环境条件、养殖技术水平、饵料的充足与否、资金情况等因素而定。建议以1200-1500尾/亩左右为宜。 2、放养规格 要求放养规格整齐。建议投放通过池塘标粗后达6.0厘米以上的大规格苗种,可有效提高鳜鱼抗病力、成活率,保证年终产量。 3、加强水质管理 https://www.meipian.cn/2v7neyjn
12.鳜鱼的养殖养殖概况养殖技术农业技术科普惠农鳜为淡水中的名贵鱼类,在中国分布极为广泛,除青藏高原外,南北各水系中均产,尤以湖北省的洪湖、梁子湖,湖南省的洞庭湖以及江西省的鄱阳湖盛产。鳜养殖始于20世纪30年代,经过半个世纪的不断努力,至80年代末,已基本上完善了从人工繁殖苗种培育至成鱼饲养的全人工养殖工艺技术。http://www.admin.gspst.com/kphn/nyjs/yzjs/content_23025
13.成以上,比普通鳜鱼早20天上市病虫防治技术近年相对于大口黑鲈等特色淡水鱼品种, 鳜鱼养殖产量的增幅不大。叶星研究员认为,鳜鱼毕竟是一种高档鱼,鳜鱼产业要想持续发展,关键点在于降低养殖成本与维持好品质。饵料鱼养殖和饲料养殖鳜鱼都值得努力,两种模式应该并驾发展。有的消费者偏好活饵料鱼喂养出来的鳜鱼,而且几十年来摸索出来的活饵料鱼养殖鳜的技术已经很http://www.wqtssc.cn/jishu/show.php?itemid=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