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东营讯“这是孵化区,这是幼虫区,这边是成虫区,现在房间里温度28度左右,正是适宜蟋蟀生长的温度。”眼前这名穿着朴素的中年男子正是垦利区北于村的蟋蟀养殖户,也是北于村的党支部书记杨友田,他正在向记者详细介绍蟋蟀养殖池的基本情况。近年来,特色养殖深受青睐,蟋蟀不仅是斗虫界的明星,还是一座隐藏的“绿色小金库”。
据杨友田介绍,北于村闲置房屋、空闲院落特别多,大部分年轻人都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大部分是年纪大的老人和妇女。作为村党支部书记,杨友田一直想利用村里现有条件谋划产业项目,让村里的村民多一条致富门路。而这,正是促使杨友田养殖蟋蟀的重要原因。于是,在多方考察后,杨友田开始一边学习一边实验养殖蟋蟀,为此他还专程跑到河北石家庄学习养殖技术。他表示,近几年蟋蟀因为良好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而身价大增,市场供不应求,但大面积养殖蟋蟀的农户却很少,这也让杨友田看到了商机。他告诉记者,目前根据他的养殖经验来说,蟋蟀养殖并不耽误村民出去打工,早晚喂完食后,控制好室温就可以了。
目前,杨友田想一门心思地把蟋蟀养殖好,摸索掌握好每个环节的技术,等时机成熟时,将自己所掌握的全部养殖知识教给村民。据他说,村里已经有十余户村民有意加入蟋蟀养殖的队伍。“只要村里还用我,我就继续干,能帮大家伙提高点收入,这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杨友田说。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