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铜盘路6号农房大厦5层
近日在多个媒体看到湖北省推广蛋鸡124养殖模式的报道,称该模式克服了原153模式的弊端,在同等面积下,养殖量可增加近一半,用工量减少3/4,效益可提升近30%。此技术推广后一只鸡净收入可增加10元左右(以蛋鸡500日龄、产蛋一年计算),一栋124标准鸡舍可增收约20万元。惊叹之余查阅搜集整理了其完整文本,供广大业者学习参考。
一、模式介绍
(一)模式内涵
“蛋鸡‘124’标准化养殖模式”,即1栋封闭式蛋鸡舍,层叠式饲养蛋鸡2万只以上,养殖过程实行4机配套(即喂料机、传送带清粪机、湿帘风机、集蛋机)的蛋鸡自动化生产方式。蛋鸡“124”标准化养殖模式具有自动化水平高、生产效率高、环境污染少、投资适宜等特点,是现阶段规模化蛋鸡业者,在新形势下实现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模式要求
按蛋鸡“124”模式进行生产,推荐蛋鸡舍(不包括储蛋间等)长74米,宽9.5米,高4米。舍内按照3列4层4走道布局,可养殖蛋鸡约2万多只。
(三)模式特点
推广蛋鸡“124”标准化养殖模式,既符合中小规模蛋鸡生产滚动发展的规律,又紧密结合生产实际,解决了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内蛋鸡产业难于做大做强的问题,对推动我省蛋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快我省由蛋鸡养殖大省向蛋鸡产业强省转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主推品种
(一)国外引进的高产蛋鸡品种
主要有海兰、罗曼、尼克系列的褐壳和粉壳系列蛋鸡。
1、褐壳蛋鸡
包括海兰、罗曼、伊萨等。此类蛋鸡成鸡体重2.1~2.2kg,开产日龄140~150天,开产体重1.55kg左右,高峰期产蛋率92~96%,72周龄产蛋300~310枚,平均蛋重63~64g,72周龄只平产蛋20~20.5kg,料蛋比2.1~2.2:1。
2、粉壳蛋鸡
包括海兰灰、罗曼粉、尼克粉等品种。此类蛋鸡体重较褐壳蛋鸡略小,成鸡体重1.95kg左右,开产日龄140~150天,开产体重1.45kg,高峰产蛋率93~95%,72周龄产蛋305~310枚、平均蛋重62.5~63.5g,产蛋量20kg左右,料蛋比2.1~2.2:1。
(二)国内培育的高产蛋鸡品种
主要包括农大系列,京红系列、地方培育鸡种。
1、农大3号、5号蛋鸡:该系列为小型节粮优秀蛋鸡品种,为中国农业大学培育的蛋用配套系。其特点一是体型小。成鸡体重在1.55~1.65kg,比普通蛋鸡轻25%。二是采食量小。通常只日采食量为90g,较普通蛋鸡少20%,料蛋比2~2.1:1,饲料转化率较高。三是生产水平高。开产日龄145~155天,开产体重1.25kg,高峰产蛋率93%,72周龄入舍母鸡平均产蛋275枚,总蛋重15.7~16.4kg,蛋重55~58g,产蛋期成活率96%。
2、京红1号和京粉1号
由北京市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培育。分为京红1号(褐壳)和京粉1号(粉壳)两个配套系。京红1号18周龄体重1.5~1.6kg,开产日龄142~149天,入舍鸡产蛋数298~307枚,高峰产蛋率93~96%,饲养日只平产蛋量19.4~20.3kg,平均蛋重63~64g,产蛋期料蛋比2.1~2.2:1,72周龄体重1.89~1.99kg;京粉1号18周龄体重1.38~1.48kg,开产日龄140~148天,高峰产蛋率93~96%,入舍鸡产蛋数296~306枚,饲养日只平产蛋量18.9~19.8kg,平均蛋重61.7~62.7g,产蛋期料蛋比2.1~2.2:1,72周龄体重1.86~1.96kg。
3、欣华2号蛋鸡
欣华2号蛋鸡为我省首个通过国家审定的特色蛋鸡鸡种。该鸡种为湖北欣华生态畜禽开发有限公司和华中农业大学联合选育的优质、高产的矮小型特色蛋鸡配套系。雏鸡可快慢羽自别雌雄,羽色以黄麻为主,具有个体小、耗料少、产蛋多、蛋重小、产品与土鸡相似,商品代鸡有产绿壳蛋、粉壳蛋两个类型。母鸡20周体重1024.4g,72周体重1401.0g;0~20周龄成活率97.4%,21~72周成活率96.3%;开产日龄151.0天,饲养日产蛋量262.9枚,产蛋总重13.28kg,入舍母鸡产蛋量258.7枚,产蛋总重13.05kg,平均蛋重50.4g,产蛋期饲料转化比2.50∶1。
由于该鸡种个体小,通常1栋饲养2万只中型蛋鸡的鸡舍,可饲养欣华2号特色蛋鸡2.6万只。这一特色蛋鸡一般300~350日龄淘汰,活鸡和鲜蛋售价以及饲养效益较高产良种鸡高。该鸡种顺应了国内禽产品消费的多元化结构,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三、生产方式和鸡舍类型
(一)生产方式
应用蛋鸡“124”标准化养殖模式,推荐按照两段式饲养安排蛋鸡生产,即第一阶段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开展专业化集中育雏育成,向蛋鸡养殖业者提供可供生产用的育成鸡(脱温鸡)。第二阶段蛋鸡养殖户直接购买育成鸡,按照蛋鸡“124”模式开展蛋鸡层叠式笼养生产。两段式饲养可以使中小规模蛋鸡业者把有限的资金集中用于蛋鸡的标准化生产,减少了育雏育成过程中不必要的支出,既有利于扩大蛋鸡生产规模,实现行业专业化分工协作,还能有效提高青年鸡的培育质量,便于生产过程实现真正的“全进全出”,有利于防疫防控,真正实现蛋鸡生产的优质高效。
(二)鸡舍类型
该模式下蛋鸡舍为全封闭式鸡舍,侧墙安装通风小窗。舍内环境控制主要通过风机、湿帘、两侧墙通风小窗来满足蛋鸡对温度、湿度、舒适度的要求。相对于开放式鸡舍,全封闭式鸡舍的优点如下表1。
表1封闭式鸡舍和开放式鸡舍对比
条件
鸡舍温度控制
鸡舍空气质量
育成鸡群培育效果
为便于鸡舍内环境调控,建议蛋鸡舍长度不宜超过100米,以70~80米左右为宜,鸡舍宽度控制在13米以内(跨度过大则建筑成本高),鸡舍檐高3.8~4.0米。鸡舍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净道端山墙和侧墙根据舍内蛋鸡存栏数量安装足够面积的湿帘,侧墙均匀分布足够的通风小窗,鸡舍污道端山墙和侧墙根据舍内蛋鸡存栏数量安装足够的风机。
由于封闭式鸡舍内环境可控,室内温度适宜,鸡群活泼健康,饲料利用率高,产蛋效果好。根据我省封闭式蛋鸡舍饲养实践观察,在湖北地区实行蛋鸡全封闭式饲养,500日龄其产蛋率仍保持近85%,产蛋期死淘率不超过8%,90%以上产蛋率可维持近8个月,只平产蛋量达20kg左右。而且,封闭式鸡舍的饲养环境控制良好,鸡群较少发生疾病,可大量节省兽药开支,蛋品质量较好。
四、鸡舍建设与设施设备配套
(一)鸡舍建设
按照蛋鸡“124”模式的要求,蛋鸡舍建设中首要的要求是保障鸡舍建筑的封闭性。只有密闭性良好的鸡舍才能够形成一定的负压,保障鸡舍内有效的通风换气,确保鸡舍环境条件稳定。因此,修建蛋鸡舍时一定要按照全封闭式蛋鸡舍的要求严格施工,避免鸡舍出现漏风漏气现象,为蛋鸡高效生产提供一个良好基础。其次,为确保鸡舍建设能够满足生产需要,业主在建设鸡舍前务必和设施设备供应厂家进行充分协商,以确定鸡舍的建设参数。例如按照3列4层层叠式养殖2万只以上的中型鸡,鸡舍长宽高推荐75米,10米和3.8米(檐高),但不同设备厂家其设备参数存在差异,使得鸡舍建设参数也存在不同,养殖户必须结合供货厂家的设备参数并与设备厂家技术人员进行充分沟通,以确定最终的鸡舍建设参数。最后,为降低鸡舍建设成本,鸡舍可全部采用彩钢结构。例如建设中采用广东华南的4-240型笼具,1栋长74米、宽10米鸡舍,鸡舍墙体和屋面共需要资金约11万多元,加上地坪及鸡舍基础部分约需要2.5万元,总费用约14万元。为降低地面湿度对彩钢板材的腐蚀,可在鸡舍地面上砌20公分高砖墙,其上为彩钢,这样1栋鸡舍建设费用约14万多元。具体的报价如下:
规格:74米×10米×3.8米=740平方米
屋架:∠50角铁64支×65元=4160元
∠40角铁56支×40元=2240元
檩条:100C型钢740米×15元=11100元
立柱:10X10方管19支×160元=3040元
4X6方管85支×40元=3400元
屋面板:814平方米×40元=32560元
墙面板:642平方米×32元=20544元
人工费:20元×740平方米=14800元
运费:3000元
耗材:3500元
合计:98344元
利润及管理费:98344×15%=14751.6元
鸡舍基础及地坪25000元。
另外,建设鸡舍时应注意在鸡舍入口端山墙预留湿帘安装位,末端预留风机安装位,鸡舍两侧墙预留通风小窗位置。由于国内不同设备厂家提出的鸡舍规格略有不同,业主需结合本地的特点和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在我省气候条件下,从有利于蛋鸡生产管理和提高鸡群生产性能考虑,建议2万只蛋鸡所采用的鸡舍长80米左右,宽9~10米、屋檐高3.8~4米,按照3列4层布局。以上鸡舍规格未考虑鸡舍集蛋间、饲料间的面积,因此,无论采用3列4层或4列4层布局,均应考虑在净道端集蛋间和污道端鸡粪清理间等房舍面积,综合以上数据,按照每组笼240只的饲养量(4层)养殖中型蛋鸡20160只、轻型及矮小型蛋鸡23520只、特色蛋鸡26880只所需的总面积约为850m2。鸡舍设计参考图如下图1,图2,图3,图4,图5,图6:
图12万只蛋鸡舍面图
图22万只蛋鸡舍设施布局图
图3鸡舍前后两端图
图4鸡舍侧面图
图5侧风窗安装图
图6湿帘安装图
(二)设施设备配套
蛋鸡“124”标准化养殖模式要求1栋全封闭式蛋鸡舍,层叠式笼养蛋鸡2万只以上,生产过程配套自动喂料机、传送带清粪机、湿帘风机、集蛋机四机。按照单组笼(4层)饲养中型蛋鸡20160只为例,其设备名目如下表2:
表2单组240只(4层)设备类目
1、笼具:选择笼具应重点注意其耐腐蚀性、光柔性和高承载性。单笼大小只要能够保障只平蛋鸡必要的空间面积即可。通常情况下,每小格可养殖中型蛋鸡6只,也可养轻型蛋鸡7只、特色蛋鸡8只,但不宜过多,否则会造成蛋鸡采光不足,采食不均,产蛋低等问题。由于笼具的品牌和质量差异,各企业生产的笼具无论质量还是价格均存在差别,养殖户可根据自身要求进行选择。
2、自动喂料系统:包括料塔、上料装置(横斜向上料)和喂料车三部分组成。料塔大小需根据蛋鸡养殖数量和单批饲料利用率确定,通常要求一批饲料在3~5天内用完。通常产蛋鸡日耗料约110g,因此2万只左右的蛋鸡舍需配备12吨左右的料塔。喂料车主要有链式喂料车、播种式喂料车和牵引式喂料车三种。在层叠式蛋鸡生产中,推荐选用牵引式喂料车,这种喂料车是目前认可度最高,且使用最为广泛的喂料设备。应用这种喂料车应注意安装规范,以保证运行平稳,喂料均匀。通常情况下,料塔、上料装置(横斜向上料)和喂料车都是统一安装,养殖户只需选择安装厂家并规范安装即可。
3、湿帘风机:湿帘风机是鸡舍通风换气的主要设备,由于“124”模式下蛋鸡饲养密度较高,因此要安装足够数量面积的风机和湿帘才能达到舍内环境控制的目的。
湿帘:应选择具有高吸水、高耐水、扩散速度快、抗霉变、降温效率强、使用寿命长的产品,厚度以150mm为宜,外框包铝合金,湿帘面积的确定应结合养殖蛋鸡的数量,总通风量等参数进行计算,其具体的计算过程如下第六章。在湿帘的安装过程中,还应注意在湿帘内侧安装风门和防鼠装置。
风机:从材质看主要有金属和玻璃钢两类,但从通风效果看玻璃钢产品的通风效果要好于全金属风机。风机的风叶直径主要有0.9、1、1.25、1.4米,其配套数量依据夏季最大通风量来确定。在湖北地区,夏季高温高湿,最大通风量只平每小时不应低于20立方米。1栋2万只中型蛋鸡鸡舍,一般应配套风叶直径1.25的米风机10台,考虑到鸡舍漏风现象及其他干扰,通常配套1.25米风机不少于12台。在风机的安装过程中,还应注意大小风机搭配安装,这样在冬季横向通风不足时可以通过直径0.9米的小风机来协同通风换气。为了优化冬季最小通风量下的一个通风循环,建议饲养2万只中型蛋鸡的情况下,安装3台风叶直径0.9米的风机。如果鸡舍已安装了风叶直径较大的风机,可考虑安装部分变频风机或变频开关,这样不仅节电效果明显,而且在冬季小通风量下可通过降低风机功率来实现换气均匀。
4、传送带清粪设备:是目前集约化养鸡场应用做广泛的清粪设备,具有清粪彻底、鸡粪易于资源化利用等优点。该系统由纵向,横向,斜向清粪系统组成,鸡粪先由纵向传送带传输,然后在鸡舍末端由横向传送带传至斜向传送带,最后由斜向传送带输送至拖粪车辆用于生产有机肥等。传送带清粪设备价格不一,其决定因素主要是传送带质量,市场上的传送带每平方米价格从10多元到50多元不等。选择时应选带有纠跑偏功能、质量可靠、价格适中的产品。
5、集蛋机:主要包括导入装置、拾蛋装置、导出装置等。集蛋机的要求包括运行平稳、轻柔,破蛋率低。应用时应注意其破蛋率控制,目前国产设备其机械集蛋的破蛋率一般可控制在0.6%左右。为了收蛋方便,养殖户也可以增加中央输蛋线,这样可以将鸡蛋直接传送到集蛋间,既方便鸡蛋收集,又可以防止捡蛋时人员流动带来的疾病风险。
6、其他设备:主要包括饮水系统、光照系统、自动化环控设备、安防设备等。在蛋鸡“124”模式鸡场,均有完善的饮水、光照系统,自动化环控设备和安防设备不作为硬性指标。但推荐安装自动化环控设备,该设备投资不高,但省时省力,方便快捷,可实现鸡舍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氨气等信息的自动检测,环境条件的自动控制,生产情况的网络同步和预警信息的及时传输,是集约化蛋鸡场生产管理的良好帮手。
整体来讲,蛋鸡“124”标准化养殖模式遵循了“人管机器”“机器管鸡”的生产理念,从鸡舍到设施设备都较传统蛋鸡生产有了显著提高,在自动化水平、生产效率等方面均有了较大提升。为充分应用这些设施设备,最大限度的发挥蛋鸡产蛋潜能,在该模式下应配备既懂一定的蛋鸡生产管理知识,又了解基本的电器知识的养殖人员。先进的设备和高素质的人才,将是蛋鸡“124”标准化养殖模式发挥效能的有力保障。
五、单栋2万只鸡舍的生产建设成本
(一)鸡舍费用
按照蛋鸡“124”模式进行蛋鸡生产,推荐采用全封闭式鸡舍,鸡舍长74~80米,宽9~10米,高3.8~4米,加上其他附属建筑,其总面积约800㎡左右。按鸡舍建筑面积每平方米240元计算,其鸡舍的建设费用为800㎡×240元/㎡=19.20万元。如果加上土地平整等其他成本(按4万元计),单栋鸡舍的建设总成本约23万元。
(二)设备费用
1、层叠式蛋鸡笼:2万只蛋鸡按照每组笼养240只蛋鸡计算,约需要安装84组笼具,按每组笼具3500元计算,其费用约84组×3500元/组=29.4万元;
2、喂料机:合计约4.7万元;
3、传送带清粪机:合计约7.6万元;
4、风机湿帘:约需要4.2万元。
5、集蛋机:约10.0万左右。
其他:约4.0万元
以上设备费用共计约59.9万元,平均每只鸡笼位投入约30元左右。
综上,一栋20000只蛋鸡舍的总建设费约为鸡舍建设23万元+设备59.9万元=82.9万元。
六、舍内环境控制与日常管理
(一)蛋鸡“124”模式舍内环境控制
随着蛋鸡养殖密度的增加,做好鸡舍内环境控制,维持蛋鸡生产最适环境条件是蛋鸡“124”养殖模式生产成功与否的关键。
1、鸡舍环境控制的目的:包括保证氧的供应,排出有害气体与灰尘,调节舍内温度,防降低舍内湿度,防止热应激等。
2、蛋鸡舍环境控制的要求
(1)鸡舍内空气质量的要求
根据蛋鸡生产需要,鸡舍内的空气质量的最低要求如下表3:
表3鸡舍内的空气质量的最低要求
指标
数值
备注
氧
20%
以上
二氧化碳
0.3%
以下
一氧化碳
40ppm
氨气
20ppm
硫化氢
5ppm
可吸入粉尘
3.5mg/m3
(2)鸡舍内的温度和湿度:该模式下产蛋期间鸡舍温度保持在8~30℃之间,以22℃为最佳。应确保层叠式笼上层和下层的温度保持在1℃以内,两列之间的温度保持在2℃以内,鸡舍前后温度保持在3℃以内。鸡舍内相对湿度要求在55~65%,过高则影响蛋鸡正常的生长发育,过低则舍内粉尘过多,容易诱发蛋鸡呼吸道等疾病。
3、鸡舍内环境控制要点
要保证鸡舍内环境稳定,除保证蛋鸡生产过程中合理的光照以外,关键是要通过风机湿帘及侧窗的通风换气来确保舍内环境达标,具体的指标如上表鸡舍内的空气质量的最低要求。
(1)确保密鸡舍闭性完好
密闭性好的鸡舍能保证鸡舍形成一定负压,有利于鸡舍的通风换气。在建设鸡舍过程中,应首先确保鸡舍的密闭性完好,检测鸡舍密闭性可以通过热成像仪或数字式微压计进行。
(2)配备足够的风机、湿帘设备
在蛋鸡“124”养殖模式下,存栏2万只的蛋鸡按照3列4层层叠式设计时,其鸡舍宽度为9.5~10米,为了达到最好的通风效果,应安装足够的风机以保障鸡舍的通风换气。密闭式鸡舍风机数量的计算:N=V×n/Q。其中N表示风机数量(台),V表示场地体积(立方米),Q表示所选风机型号的单台风量(m3/h),n为换气次数(次/小时,一般最大1次/分钟)。应注意一是换气次数通常按照1分钟内舍内换气一遍进行计算,二是风机的通风量应乘以系数0.7。以国内常见的9FJ-TXGQ型风机(风叶直径1.25米,通风量3.1万立方/小时)为例,在长74,宽10,屋檐高3.8米的鸡舍,按照公示1计算结果如下:风机数量=总通风量(m3/min)÷单台风机通风量(m3/min)=〈(74×10×3.8)+(9.5×3×74/2)〉/〈518m3/min×0.7〉=9.7台,即最少配置10台风机。
湿帘面积计算公式如下:湿帘面积=通风量/过帘风速,通常15厘米厚湿帘过帘风速一般为1.5~2米/秒,10厘米厚湿帘一般为1~1.5米/秒。如选择15厘米厚湿帘,按照过帘风速1.5米/秒计算,则湿帘面积=总通风量(m3/min)÷过帘风速(1.5m/s)÷60÷0.65(系数)=〈(74×9.5×3.5)+(9.5×3×74/2)〉÷1.5÷60÷0.65=60m2,约330只鸡1m2湿帘。也可以按照300只鸡1m2湿帘面积进行估计。另外,在湿帘的选择上,还应注意选择吸湿快干、抗霉变、降温快的湿帘。在蛋鸡“124”模式中,该鸡舍所需风机为12~14个,湿帘面积60m2。
(3)建立合理的通风管理制度
①夏季:采用湿帘降温模式(纵向通风),应注意当全部进风口打开、风机全开启仍不能满足降温后,此时可关闭全部侧窗进气口,开启湿帘降温模式。
②春秋过渡模式(混合通风):这一季节气候温度变化波动不大,应采用纵向和横向混合通风。
③冬季最小通风量模式(横向通风):冬季温度较低,建议大于70m以上的鸡舍采取横向通风。
(4)使用自动化环控设备
推荐在蛋鸡“124”模式中使用自动化环控设备。该设备通过感应探头实时监控鸡舍环境,具备舍内温度自动调控功能和远程调控等功能,能完全实现蛋鸡舍环境控制自动化,对提升管理效率,实现蛋鸡高效生产具有重要作用。
(5)鸡舍通风设计方案举例
如通风方案为6分钟一个(开机关机)通风循环,以蛋鸡“124”模式为例,计算如下:
①计算每分钟最小换气量:每分钟最小换气量=平均体重(kg)×饲养只数×0.015m3=2.2kg/只×20000只×0.015=660立方米/分钟。
②配备适宜风机:如使用风叶直径0.9米×3台(尽量不用大风机),则每分钟排风量467立方米×3台=1401立方米(0.9米风机2.8万立方米/小时)。
③确定1个通风循环:660立方米/分钟×6分钟=3960立方米,3960立方米÷1401立方米(3台)=每开机2.83分钟(170秒),关机=6分钟-2.83分钟=3.17分钟(190秒)。
(二)日常管理
按照“124”模式进行蛋鸡生产,经常会遇到如下问题包括:水、电力供应不稳定,鸡笼上下层、鸡舍前中后温差大,保温与通风难把握,粪带跑偏和寄生虫感染,喂料不均匀、断料,应激等。为保障蛋鸡生产,除要满足常规的饲养管理外,蛋鸡养殖户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配备具有蛋鸡生产经验和一定电工知识的养殖人员;
(2)鸡舍实行专线供电,备够发电机,定期检查,责任到人;
(3)加强巡视,尤其要加强早晚,最上层鸡笼、最下层鸡笼巡视。
(4)定期清理水线,定期清扫、消毒、出粪,定期调整粪带;
(6)做好环控:通过自动环控设备或人体感受检测舍内不同区域的环境条件(温度、空气新鲜度),及时调整。
(7)防止应激:包括控制外来人员流动,封堵鼠洞,灭鼠等。
七、疫病防控要点
(二)坚守蛋鸡场疫病防控的一般原则
1、鸡场大门口、生产区出入口、鸡舍出入口均必须采取强制性消毒措施。一般鸡场推荐鸡场出入口设自动喷雾消毒装置,鸡舍门口设脚踏消毒槽。
2、鸡场环境每周打扫、消毒一次,育成后期与产蛋期每周带鸡消毒1-2次。
3、鸡场只饲养同类家禽,不饲养其他畜禽。
4、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车辆出入鸡场生产区。
5、保持生产环境、饲养器具卫生。
6、鸡粪、病死鸡采取无害化处理。
7、饮用水宜选择水质良好、无污染的充足水源,最好采用地下水;应在水中加入3ppm的漂白粉以抑制大肠杆菌的生存;定期对储水设备、水线尤其是舍内水箱、供水管、乳头进行清洗、消毒;水质PH值要求6.5-7.5之间,推荐采用电解水水质净化消毒系统。
8、做到彻底的“全进全出”。达到一个场区一个批次,一个批次同一日龄的“全进全出”;提倡专业化、社会化生产,蛋鸡场只饲养商品蛋鸡,不开展育雏育成。
9、鸡场环境安静,没有噪音、夜间移动光照射、有害气体等可导致应激因素的存在和污染。
10、每栋鸡舍固定饲养管理人员和饲养管理用具,饲养人员和饲养用具不得相互串换使用。
11、防止饲料霉变。饲料原料要新鲜,一次配料或购买饲料一周内用完,防止霉变。
12、经常开展灭鼠、灭蝇活动,防止候鸟在鸡场周边栖息。
13、选择、固定引种单位。供种单位的种鸡支原体、白痢病原净化程度高,防止引种带病。
14、每养一批鸡后,按照清扫→清洗→干燥→消毒→清洗→干燥→消毒→清洗→干燥→熏蒸的鸡舍处理程序清洁消毒鸡舍,并使用2种以上消毒剂。
15、精心管理鸡群,为鸡群提供适宜的生长发育、产蛋环境,提高鸡的健康水平。
16、预防性用药及鸡群保健:育成期可选择使用抗生素防控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慢呼,产蛋期间的蛋鸡保健推荐使用抗生素替代品。
17、常观察鸡群:主要查看鸡群精神状态、饮水、采食量变化;粪便的色与形、安静时的鸡群呼吸音、产蛋的蛋形与破、软壳蛋比例等。通过每天的详细观察掌握鸡群健康状态。
18、开展必要的药敏试验,针对鸡场环境中的常见病原进行药物筛选,做到针对性地准确用药,降低养鸡生产的药物成本、防止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
(二)做好蛋鸡免疫与抗体监测
1、合理选择免疫类型
蛋鸡免疫须根据当地鸡的疫病流行情况而决定疫菌苗免疫种类,原则上当地没有流行的传染病一般不宜接种弱毒类活疫苗。目前情况下,蛋鸡生产必须接种的疫苗有:高致病性流感、新城疫、马立克、传染性法氏囊、传染性支气管炎,其他如禽零乱、鸡毒支原体、传染性鼻炎、鸡痘、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性关节炎、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减蛋综合症等,可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自行决定是否免疫。
2、制定符合要求的免疫程序
免疫程序的制定须依据当地病原种类、毒株类型、鸡群的抗体水平进行。制定具体的免疫程序时,须征求当地兽医专家取意见。蛋鸡“124”的参考免疫程序如下表4:
表4规模化商品蛋鸡场参考免疫程序
日龄(天或周)
疫苗名称
免疫剂量
免疫方法
1天
马立克氏病疫苗(HVT+CV1988)
1羽份
颈部皮下注射
7天
新支(H120)二联活疫苗
滴鼻、点眼或饮水
14天
法氏囊活疫苗
流感(H5+H9)半剂量
0.25ml
21天
28天
法氏囊灭活疫苗
0.3ml
35天
鸡痘
刺种
6周
流感(H5+H9)
0.4ml
8周
新支(H52)二联活疫苗
滴鼻或饮水
10周
喉痘二联
14周
新支减三联苗
胸肌或皮下注射
16周
0.5ml
新支(商品鸡)或新支法(种鸡)
注:此程序为蛋鸡参考免疫程序,不同养殖场需根据实际监测情况和疫苗特点酌情增减。
八、“放心蛋”生产要点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养殖环境良好,取得无公害食品产地认证。
(二)使用质量可靠的商品饲料,饲养中不得随意向饲料、饮水中添加禁用物品。
(三)产蛋期间的蛋鸡保健,推荐使用抗生素替代品防控常见病。特殊情况下使用抗生素时,须选择适宜种类,并严格执行休药期、弃蛋期规定。
(四)无抗生素残留鲜蛋生产推荐使用下列鸡群保健产品:
1、0.3%益生素加0.2%的寡聚糖拌料;
2、25%的大蒜素每吨料添加100克;
3、牛至油10%产品每吨400克防病、治疗800克,或牛至油加杆菌肽锌或黄霉素,配合使用效果更好;
4、糖萜素每千克料500-700毫克;
5、复合酸制剂:0.3%拌料防病、0.8%拌料治疗;
6、10ppm抗菌肽或70ppm杆菌肽锌
7、具有抗菌效果的纯中草药添加剂。但使用中草药添加剂防病时,要防止有的中草药添加剂混有抗生素产品。
(五)每更换使用一次投入品生产的蛋品,应抽样分析,检测抗生素、农药、重金属、微生物、苏丹红、三聚氰胺等是否含有或超标。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GoogleChrome浏览器63版本及以上;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