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可行性报告范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养殖业可行性报告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预防为主,认真贯彻“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防控工作方针,落实“无疫严防、有疫严控,立足早发现,全力抓救治”的工作要求,强化“政府负总责,部门各司其职”的动物防疫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以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和保证畜产品卫生安全为中心,以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为重点,以实施集中强制免疫行动为主线,实行“县指导、乡(镇)负责、村落实、户联防”,建立健全常态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防控工作长效机制,不断提高防控能力和水平,确保我县养殖业经济持续发展。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主要目标:

1、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实时强制免疫,群体免疫密度常年保持在90%以上,其中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要达到100%;

2、已免畜禽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抗体检测合格率达到或超过国家规定标准;

3、免疫证发放率达到100%,猪、牛、羊二维码标识打挂率达100%,种畜禽场、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养殖档案建档率达到100%,散养畜禽户籍式档案建档率达到100%,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乡镇信息传送率达到100%;

4、统筹抓好猪链球菌病、鸡新城疫、奶牛布病和结核病等其他重要动物疫病防控,使其发病率控制在规定标准以下;

5、按时完成国家、省、市、县下达的疫病监测任务,按时报送疫情月报、年报,重大动物疫情规范上报率达100%。制定重大动物疫情监测方案,开展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监测工作;

6、以村为单位重大动物疫情监测开展面达100%,养殖、诊疗、屠宰、经营等各环节动物疫情监测覆盖面达100%,规模畜禽养殖场官方兽医全程监控达100%;

7、种畜禽场、规模养殖场(户)产地检验率达100%,畜禽运输、定点屠宰检疫率达100%。跨省引进的乳用动物、种用动物审批率和检验合格率达100%;

8、病死及死因不明畜禽规范处理率达100%;

9、推进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实施标识及生产信息报送率达100%;

10、疫苗领购、发放登记、建档率100%。

二、主要任务

(一)、组织发动

各乡镇要召开春、秋两季动物防疫工作会议,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下发《关于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通知》,动员部署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开展防疫员队伍业务培训工作,调查畜禽存栏、免疫和发病情况,印发防治技术手册和宣传材料,申领和发放强制免疫疫苗,做到畜禽底数清、免疫情况明、队伍业务熟、防疫物资足,为防控工作顺利开展做好各项准备。

(二)、监测预警

1、加强监测体系建设。以实施无疫区项目为契机,不断加强兽医技术队伍建设,积极推行官方、执业兽医制度,开展技术培训和资格认证,提高其业务素质和水平,增强监测、诊断能力,构建布局合理、反应迅速、诊断准确、信息通畅的疫情监测网络。

2、完善测报机制。严格执行疫情举报核查、定期巡查制度,采取印发疫情报告联系卡和村务公开等形式,拓宽疫情报告渠道。乡镇动防办要每月组织村干部、村防疫员对散养农户和养殖场畜禽健康状况开展一次巡查,发现异常要及时报告,并填写动物疫情统计月报表,月末汇总上报县防指办。同时,要不断强化对规模养殖场、动物诊疗和兽医经营等机构监督检查,督促其依法履行疫情报告义务,保证疫情信息及时上报。

3、加强抗体检测。县畜牧部门要进一步严格源头管理,加强抗体监测,确保免疫质量。适时开展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抗体检测,增加水禽监测数量、比例和频次,评估免疫效果。

4、规范疫情报告。健全定期通报制度和疫情报告体系。全面实行疫情报告网络化管理,做到专机、专人按规定传输动物疫情信息。各乡镇要按照《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要求,严格报告程序和疫情管理,严肃报告纪律。对不履行疫情报告职责,瞒报、谎报、迟报以及阻碍他人报告的',要严格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5、加强病死畜禽监控和规范处理。乡镇动物防疫办公室、村级防疫员要对所辖区内养殖场(户)开展定期巡查。对发现畜禽病死情况,严格执行“五不准一处理”,即对病死畜禽严禁出售、运输、加工、宰杀和食用,一律严格按照《动物防疫法》规定,监督养殖场(户)进行无害化处理。

(三)预防和控制

按照“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防控体系的作用,坚持防疫工作协调一致,措施一致,行动一致,不断加大强制免疫力度,形成“政府管面,部门抓线,场户抓点,群众监督,专家把关,群防群控,依法防控”的工作局面,切实做到真苗,真打、真有效,确保免疫密度和质量,构建牢固的免疫屏障。

1、实施常态免疫。要严格按照“六统一五不漏”的工作要求,即统一安排部署、统一疫苗发放,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免疫程序、统一规范管理、统一监督检查的六统一办法,全面组织开展强制免疫,各乡镇要组织村防疫员采取拉网式的方法,逐村逐户逐只实施集中免疫。同时要做好鸽子、观赏鸟及其他禽类的免疫。集中免疫后,各乡镇要组织村干部对各村散养畜禽补栏情况每月进行一次统计,每月月末填写散养畜禽补栏情况登记表,村级防疫员依据登记表和免疫记录及时上门提供免疫服务,对农户补栏、集中免疫期间未免畜禽、抗体检测不合格畜禽要及时进行补免。种畜禽场、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养殖大户,实行“自免承诺”和“旬报月查”制度。各乡镇动防办分场存档保管。场方(户主)在每月末向乡镇动防办申报拟免畜禽种类、数量、日期及疫苗种类和数量,及时申领疫苗。并在乡、村干部的指导监督下,严格按照免疫方案和免疫程序进行免疫。乡镇动防办负责做好疫苗领购、发放登记和月报登记工作,不定期组织村防疫员对辖区内规模养殖场免疫情况开展检查(每月不少于1次),填写监督检查登记卡,督促落实防疫措施。登记卡每月月末上交乡镇动防办归档保存。

2、规范防疫行为。免疫接种前,动物防疫人员要对所免疫畜禽进行健康检查,对注射器、针头等免疫接种用具进行消毒,按照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免疫技术规范要求进行预防接种。畜禽免疫后,按照规定发放免疫证明,对家畜佩戴免疫耳标。散养畜禽以村民组为单位建立户籍式档案,规模养殖户(场、小区)全面建立规范免疫档案。切实做到随免疫、随登记、随打标、随发证,免疫动物、耳标、免疫档案和免疫证明四对应,坚决防止只打标不免疫或只免疫不登记、不发证等违规做法。对免疫副反应致死畜禽要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文件要求登记造册,完善手续,及时上报,妥善处理。

3、开展免疫检查。在春秋两季集中免疫结束后,各乡镇要及时组织对辖区内畜禽强制免疫情况进行地毯式检查,突出对养殖密集区、规模养殖场、水禽养殖区、边远地区和畜禽交易市场等重点地区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对漏免畜禽及时进行补免,各乡镇要切实加强乡村干部和防疫员的管理考核,严格执行村防疫员考核制度,对工作不到位、造成重大疫情隐患的乡村干部和村防疫员要严肃处理,切实落实乡村干部保密度、村防疫员保质量的动物防疫责任制,确保月月补针和旬报月查等防疫制度有效落实,确保防疫工作无死角、无空白、无隐患。

4.开展综合防控。一是实施全面防控。在开展农村防控同时,要统筹城镇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在抓好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同时,要兼顾抓好猪链球菌病、新城疫、狂犬病等其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二是实施防养并举。以发展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为载体,严格审查,规范建设,强化监管,推进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生产。积极引导养殖场、户采取消毒、隔离、通风等综合防控措施,提升防控能力。三是实施群防群控。充分发挥各级养殖协会的作用,带动和引导广大养殖户主动防疫、自觉防疫。

(四)动物卫生监督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各乡镇要充分认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坚决克服松懈、麻痹和厌战情绪,牢固树立“预防为主,关口前移”的动物防疫观念,进一步加强防控工作领导,精心安排,周密布置,统一行动,有力有序有效地做好全年的防控工作。防指成员单位要在政府统一领导下,按照职能划分,加强协作,密切配合,不断强化部门协作联动机制,做到防控工作政令统一、部署统一、行动统一。协调一致形成合力,共同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二)加强经费保障

各乡镇要按照规定将动物防疫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建立动物防疫专项资金,保证防疫各项工作的经费需要。要重点解决好疫情普查、疫病监测、疫苗领购、防疫人员报酬、消毒器械、以及扑杀经费补助等防疫工作所需经费,确保防控工作顺利开展。对因防疫工作需要扑杀的畜禽,按照省防指规定予以补助。免疫副反应致死家畜补偿经费,依据省防指[20xx]07号文件规定执行。

一、中国肉制品工业发展概况及趋势

1、我国肉制品工业增长迅速

2、我国肉食品加工业行业集中程度低

4、肉类食品的市场需求将持续扩大

5、品牌成为强势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战略

品牌战略昭示了企业技术水平、素质水平和诚信水平的不断提升,是企业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结合的体现,对推动地方经济和引导规范市场行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品牌作为技术、素质和信誉的综合表现的附着物呈现给社会和公众,代表了物质和精神文明。2009年止,肉类行业历年来获得中国名牌产品共49个,获中国驰名商标品牌37个;上市企业达13家。

6、国家扶持将一步加大

猪肉是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必需品,国家采取不同形式不断加大对商品猪生产的投入。比如对种猪生产、饲料加工、生产资料生产供应、疫病防控、技术推广、经济合作组织、产业化龙头企业、母猪生产与保险、规模化猪场技术改造、废物的无害化处理等不断加大扶持力度,不断改善生产条件和环境,促进商品猪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二、中国养猪行业规模和特点分析

1、2010年全国商品猪存栏量居历史第三高水平

2、全国规模以上屠宰企业商品猪屠宰量

3、生产者类型多样化,规模化生产仍处于较低水平

生产者类型多样化以及农户散养为主,是我国商品猪养殖行业的重要特点之一。据农业部统计,2010年全国年出栏5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专业户和商品猪场出栏商品猪占全国出栏总量的比例达到63%。然而商品猪年出栏数量在5万头以上的企业总商品猪出栏量占全国比例仅为0.9%,我国商品猪养殖行业规模化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

4、科技含量偏低,各地区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在我国的商品猪养殖行业中,不管是城市郊区的集约化养殖,还是总体数量较大的农户散养和专业户饲养,均难以创造明显的经济效益。养殖规模越大越亏本的现象在我国时有发生,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商品猪养殖行业的科技水平较低。

5、种质资源的多样性与利用程度严重不符

我国地方猪种主要以维持现状的方式而保存着,种质利用力度明显不够。从客观上讲,地方品种的生产类型不适宜商业化生产是地方猪种种质利用不够的主要原因,多数地方品种和国外瘦肉型猪相比,表现出育肥期长、瘦肉率低的缺点。

而品种杂交生产出的绝大多数产品在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方面均无法与国外公司的纯种扩繁和配套系产品相抗衡。尽管我国拥有丰富的地方品种资源,但对地方种质的`利用程度还远远不够,种质资源多样性与利用程度严重不符。

三、中国养殖行业趋势和政策走势分析

1、养殖规模化

尽管我国目前的商品猪养殖仍然是以散养方式为主,然而实施规模化养殖是商品猪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屠宰加工行业集中度提高

随着国家有关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健全和市场经济秩序整顿力度的加大,大中型屠宰加工企业也进一步发展。

3、猪肉制品出口增加

据中国商务部发布的消息称,虽然近年来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不断提高农副产品的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但我国农产品出口仍然保持高增长率,这种高壁垒下的高增长率说明我国企业总体在技术和环保领域取得可喜的成绩。商品猪养殖行业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猪肉制品将成为肉类贸易顺差的主要组成部分。

4、商务部将推进诚信体系建立

针对整个商业诚信体系的建设,商务部今后将采取多项举措推进这一工作,首先是要积极推进物流园区、商圈、上下游供应链加强诚信方面的建设,推动建立信用信息的交换共享系统。另外,指导行业协会制定并实施行业自律公约,帮助企业提升信用管理水平。同时,还要建立重点岗位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记录,建立诚信评估制度,以及严重违规退出进入制度,并将结果向行业和政府有关部门通报。

5、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扶持政策

中央财政未来将继续安排资金扶持一批商品猪标准化规模饲养场(小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粪污处理、猪舍标准化改造及水电路、防疫等建设。省财政将继续安排专项资金,扶持新发展商品猪规模化生态养殖。

6、农业部启动全国商品猪遗传改良计划并制定了实施方案

7、防疫补贴政策

对列入国家一类动物疫病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实行免费强制免疫和病猪扑杀补助。除目前已实行商品猪口蹄疫强制免疫外,从2007年7月1日起,对列入国家一类动物疫病的猪瘟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实行免费强制免疫,所需疫苗经费由省以上财政和地方财政各承担50%。

这一政策将达到持续贯彻,降低养殖户的风险,保证食品安全。

THE END
1.农村养殖业行业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农村养殖业行业可行性分析报告第1页农村养殖业行业可行性分析报告 2一、行业概述 21.农村养殖业发展现状 22.农村养殖业的重要性 33.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4二、市场分析 61.市场需求分析 62.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73.农村养殖业市场份额分布 84.消费者需求趋势分析 10三、政策法规分析 111.相关政策法规概述 112.政策对于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70353929.html
2.养殖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选6篇)养殖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选6篇) 养殖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名称:养殖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申报单位:xxx 联系人:xxx 电话:xxx 传真:xxx 编写时间:xxx 主管部门:xxx 撰稿单位:郑州经略智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撰稿时间:2013年9月2日第一篇 产品优https://www.360wenmi.com/f/file112e9ezy.html
3.养殖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6篇(全文)为适应国家农业部“西部地区农业开发建设规划”和国家计委、经贸委“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等国家产业发展和行业发展规划,特提出“鄂前旗毛盖图肉羊养殖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二节 项目由来和简述 跨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鄂尔多斯市“二次创业”也向纵深方向发展,2000https://www.99xueshu.com/w/files56ikhc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