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关于林业局林业产业的工作总结范文

2020年关于林业局林业产业的工作总结范文

为摸清我县林业产业发展现状,掌握我县林业产业难点,安排下一步林业产业发展工作,按照雅安市林业局文件(雅林办发〔2020〕164号)等文件要求,我局对林业产业建设情况、项目管理情况等进行了认真总结,现将荥经县2020年林业产业工作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2020年林业产业工作完成情况

二、林业产业工作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1、木材滞销,价格下滑,影响企业生产和林农种植积极性。自2018年以来,在生产成本不断上涨的情况下,每立方米木材价格下降了近百元,木材加工企业陷入困境,木材滞销,林农种植积极性受到影响。

2、竹产业效益低下。由于雅安纸浆厂停产,竹子销售市场萎缩,价格低下,再加上我县林区交通不便,竹子采伐、集材成本较高,导致我县竹产业效益低下。

3、产业化经营程度不够。加工企业多为原料消耗型,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条延伸不够,一些加工企业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不高,区域知名品牌少。龙头企业、专合组织、业主大户等带动能力不强,林农组织化程度不高。

4、支撑保障能力不强。产业社会化服务、产业经营模式、利益联结等方式不够灵活、形式单一。林权流转、森林资产评估、森林保险、金融扶持等政策有待完善,林区道路、通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管理机构队伍不健全,信息、政策、营销等服务还不能适应形势需要。

5、配套资金不足,我县是边远山区县,经济落后,财政困难,希望今后减少县级配套资金。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现代林业重点县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为保障工作的正常开展,确保林业产业工作建设成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县将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成立领导小组

2、建立考核机制

3、加强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会议等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宣传林业产业发展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积极营造富民惠民、改善民生、建设“和谐林区”的良好氛围,增强社会各界对林业产业的认识,进一步宣传林业产业基地发展典型,引导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和参与林业产业基地建设。通过广泛、深入、持久的宣传和政策引导,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做好现林业产业工作的重要性,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4、打造名优品牌

鼓励、支持有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加快新产品的研发,努力提升产品质量,争创国内、省内名优品牌。加大对品牌的扶持力度,培育一批具有荥经特色、在国内外市场有较高知名度的名优品牌和驰名商标。对评为国家或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驰名商标的林业企业予以表彰和奖励。

5、加大投入力度

(1)要争取国家的扶持结合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扩大内需工程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程成果、省级新农村示范等重大工程项目,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

(2)要争取省市专项扶持资金积极争取省、市投入林业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用于扶持林业产业基地建设、林区基础设施建设、示范体系建设和支撑体系建设等林业产业发展项目。

(3)要打捆”政策整合涉农部门农村交通道路建设工程、金土地建设工程、水利水保工程和农业、畜牧产业基地建设工程等项目,主动向上争取,向林业产业发展集中,彰显项目实施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4)县财政配套列支在国家、省上投资的基础上,县财政将结合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专项安排每年200万元作为荥经县林业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专项用于现代林业产业重点县培育。

(5)招商引资对生产潜力大、效益好的盈利性项目,通过招商引资,并且积极协调金融机构支持,加速、加快森林蔬菜、天麻、茶叶培育、加工、销售龙头企业建设和竹材加工企业的投资建设;积极引进珍稀树木种植培育企业,大力促进在我县低海拔地段种植桢楠、红豆杉、桂花、银杏等珍贵树木。

(6)群众投工投劳在产业发展建设中,发挥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带头作用,积极发动群众投劳建设,加上企业以“公司+农户”形式的激励,宣传动员全县群众积极为产业发展投工投劳。

荥经县林业局

20xx年11月20日

今年,我县林业产业和科技工作认真落实“生态立县、产业XX县”的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委县、政府“221工程”(“两棵”树:银杏、油橄榄产业;“两只”禽:开江白鹅、开江麻鸭产业;“一篮”菜:蔬菜产业),依托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现代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和荒山造林等工程,扎实推进现代林业产业建设,取得了显着成效。全县实现林业总产值61005万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41675万元,第二产业产值7770万元,第三产业产值11560万元),农民从林业获得的收入为1140元。其主要表现是:

一、科学规划、精心设计

二、产业发展、特色鲜明

一是基地建设稳步推进。2020年新建特色经济林基地2。7万亩(其中银杏基地2.0万亩、油桐基地0.5万亩、油橄榄基地0.2万亩),低效林改造银杏0.8万亩、油橄榄0.4万亩。

二是龙头企业发展步伐加快。四川天源油橄榄有限公司在开江普安工业园区征地30余亩,车间占地3440平方米,综合大楼建筑面积4125平方米。建有全自动榨油、橄榄酒、橄榄叶精华素化妆品三条生产线,产后产值达1。8亿元。已购置意大利阿法拉伐榨油生产线,日产量可达50吨;四川银杏实业公司和渝州农林有限公司入驻普安工业园区,建设厂房及生产线的前期工作已经完成。

三是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先后与成都华高药业有限公司、山西普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贵州信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邳州鑫源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和重庆中宝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多家企业洽谈,目前已与重庆中宝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达成银杏产业发展合作协议。

四是品牌建设有序开展。“现代林业建设重点县”、“四川省经济林之乡”申报工作业已完成,“中国橄榄油之乡”、“四川银杏之乡”的申报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

五是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猛。结合林业产业发展,依托龙头企业带动,建立了XX县糖房坝油橄榄专业合作社,罗山槽油橄榄专业合作社,XX县长生银杏种植专业合作社,XX县菩提种植专业合作社,XX县甘棠镇油桐专业合作社。目前全县参加专业合作社的农户3300户,带动农户16500余户种植银杏、油橄榄和油桐,有力促进了银杏、油橄榄和油桐产业的发展。

六是生态旅游发展迅猛。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对金马山、峨城山、金山寺、明月湖和宝石湖等景区,普安三岔路至宣汉界、任市至长岭、甘棠至长岭段公路进行绿化,有力促进了以金山寺森林公园、峨城山森林公园为龙头的森林观光旅游业效益发挥,全年生态旅游产值达1。156亿元。

七是综合开发利用特色突出。全县已有四川天源油橄榄有限公司、四川银杏实业有限公司、四川渝州农林开发有限公司等多家龙头企业,综合开发利用成绩突出,目前共开发出8大系列,64个品种。开发的“绿升”橄榄油、橄榄酒、“曼莎尼娅”系列化妆品,率先进入中国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绿升”牌特级初榨橄榄油先后荣获“中国驰名商标”、“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四川名牌”、“四川省著名商标”、第九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第二届“中国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金奖、中国第一个油橄榄原产地证明商标、达州橄榄油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一系列荣誉。橄榄叶精华素的研发与应用成果获得四川省科技重点项目创新奖。银杏茶、银杏饮料市场广阔,大大延伸了产业链条。

三、政策扶持、务实有效

一是优惠政策力度大。县财政每年预算不低于10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林业产业发展。银杏、油橄榄产业基地建设实行适度补贴政策。凡定植银杏、油橄榄园达到200亩以上的村,县财政给予银杏、油橄榄种植户一定的补贴。银杏采叶园每亩每年补助200元,连续补助3年。银杏果用园、材用园、绿化树培植园每亩每年补助50元,连续补助5年。油橄榄果叶园每亩每年补助200元,连续补助3年。对现有油橄榄基地采取高接换种等方式进行低产改造的,经验收合格按200元/亩给予一次性补贴;凡定植银杏、油橄榄园达到500亩以上的村配备技术员1名,2000亩以上的村配备技术员2名,技术员报酬按1000元/月计发,由县财政给予补贴。鼓励金融机构及各类社会资本投资林业产业,引导保险公司开发适合林业产业的保险产品。

四、科技支撑、强劲有力

一是送科技下乡活动内容丰富。今年共制作林业宣传版面30块,印发林业科技宣传资料3000份,发放科技图书150册,通过报刊、电视发放林业科技信息15条、电视播放两大工程、现代林业产业、油橄榄产业、银杏产业系列专题片4部。

二是技术培训针对性强。围绕现代林业建设,集中在县城开展银杏技术培训3次、油橄榄技术培训1次、中山柏技术培训1次、油桐技术培训2次,培训林农2300人次;在乡镇和基地开展技术培训100多次,培训林农2万多人次。

三是技术合作不断拓展。在巩固好与中国林科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四川林科院等技术合作的同时,与中科院成都分院达成科技合作协议,并制定了《中科院成都分院与XX县科技合作暨“挂包帮”方案》,重点加强银杏、油橄榄、油桐“园区的经营管理、早果丰产、产品的开发利用”方面的研究应用和示范推广。先后协办了橄榄油国家标准修订暨中国油橄榄产业发展论坛会、全市林业产业暨种苗工作会。协助市林科所、推广站开展了油橄榄及中山柏课题研究。

四是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和不断探索创新,XX县油橄榄生产已形成一套成熟的技术体系,组织编制完成了《油橄榄栽培技术规程》、《油橄榄育苗与繁殖》、《油橄榄环境条件》三个地方标准和《油橄榄加工技术规程》、《橄榄油》两个企业标准。并与四川大学合作,对橄榄叶进行了橄榄油医药保健品开发、橄榄叶精华素及化妆品开发,提取的橄榄叶精华素及橄榄苦甙属国内首创,橄榄苦甙晶体纯度达到98%,科研成果填补了我国油橄榄科学技术和工业化加工的空白。《银杏丰产园栽培技术标准》、《无公害银杏栽培技术规程》正在制定中,XX县银杏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乡、全国银杏标准示范区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五是技术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以县林业局为中心,四川天源油橄榄有限公司、四川银杏实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为中坚,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为纽带,林业科技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专职技术人员、重点种植户为骨干的技术信息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今年仅油橄榄、银杏基地配置专职技术员达70余人。

THE END
1.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2024年以来,全市农业农村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市肉羊人工授精工作推进会议要求,紧紧围绕“产业升级、稳产保供”两大重点任务,扎实推动全市畜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是坚持稳中有进总基调,推动畜禽养殖扩规增容。 https://www.agri.cn/zx/xxlb/gs/202501/t20250115_8706177.htm
2.中“促进设施畜牧业质效提升”实施细则政策解读《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设施农业、设施畜牧业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内政办发〔2024〕4号,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规定:促进设施畜牧业质效提升。大力推进舍饲圈养,对实际年出栏育肥肉牛500头或肉羊300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合作社、养殖园区,并在自治区内屠宰且具有产地检疫证明的,按出栏每头肉牛300http://www.hebxmw.cn/view.asp?nid=44368
3.盘点:2020年推动畜牧行业发展的国家政策今天兴仔就来为大家盘点一下,2020年那些推动畜牧行业发展的国家政策。 中央1号文件首提生猪保供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提“猪粮安天下,加快恢复生猪生产”。严格落实扶持生猪生产的各项政策举措,抓紧打通环评、用地、信贷等瓶颈;纠正随意扩大限养禁养区和搞“无猪市”、“无猪县”问题;严格执行非洲猪瘟疫情报告制度和https://www.yangzhu360.com/toutiao/20210106/193177.html
4.永定区畜牧业发展规划(2016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不仅先后制定、颁布了规范畜牧生产行为、保障畜产品安全等有关法律法规,而且出台了鼓励、扶持和稳定发展畜牧业生产的多项优惠政策。特别是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意见》,以及我省相继出台的《关于加快https://www.ccpc360.com/new/public/?s=make/news/zhzcDetailByID/mob/0/type/detail/id/75394
5.山西养殖业政策(山西养殖业国家扶持的项目有哪些)会东网要切实制定完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加强监督检查,扎实细致做好各项工作,确保中央及我省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各地、各部门要将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情况及时报告省人民政府。 6. 山西养殖业国家扶持的项目有哪些呢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了《农业农村部关于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2021年农业农村重点https://www.huidongwang.cn/36712.html
6.镇设施农业工作开展情况汇报(精选10篇)二是强化政策扶持。在认真执行亭委[3013]44号文件奖补的基础上, 对重大项目实行“一事一议”, 并对高效农业建设成效显著的村居干部、农民经济人、牵头大户实行重奖。三是强化基础设施。结合项目申报、农业综合开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重点县等项目, 对区域内沟、渠、田、林、路统一规划, 闸、站、桥、涵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a48pcq4.html
7.2020年辽宁省强农惠农政策汇编,强农惠农,农机补贴政策摘编:扶持壮大乡土经济、乡村产业,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乡土经济活跃、乡村产业特色明显的农业产业强镇,推动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实施范围及补助标准:经县级申报、市省逐级推荐、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复核审定,2020年全省拟建设农业产业强镇8个,终名单待国家复核审定后确认。补助资金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重点支https://www.nongjx.com/News/detail/75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