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人民政府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推动我镇农业特色产业高质量持续发展,促进农业生产和脱贫群众持续增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根据县农产〔2024〕19号文件及会议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决策部署,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持续强化产业帮扶政策和指导服务,以实施农业特色产业帮扶项目为抓手,大力推广“四带一自”

产业帮扶模式,着力拓展产业增收渠道,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推动特色种养业提质增效。

二、目标任务

深入推进脱贫地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严格按照“有产业、有参与、有效益、有支持”的要求,围绕特色高效产业谋划实施到户项目,确保全镇特色农业发展到户达标项目覆盖率稳定在80%以上(基数为具备特色种养业发展达标条件、需要巩固产业脱贫成果的脱贫户、监测户),户均实施达标项目力争1.5个以上,人均因实施达标项目增收保持在2000元以上。

三、扶持对象

全镇具备发展特色种养业条件,需要巩固产业脱贫成果的脱贫户、监测户,以下简称“提升对象”。根据提升对象类型,实施分类帮扶,准确把握项目支持对象。

四、项目要求

1.自种自养项目,达到《特色种养业扶贫对象产业发展标准》(皖农办〔2019〕1111号)要求,方可给予不高于投入成本的奖补。在项目效益上,当年能产生效益的,应当处于当地中上等水平,且净收入是奖补资金额的2倍以上;当年不能产生效益的,可用其他产出指标衡量,比如新植苗木规模要达标,成活率要达到80%以上。

2.土地流转项目,流转收益至少按高于市场价10%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签订规范流转协议,年获得流转收益不低于400元。

3.农业务工项目,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签订规范农业务工协议,单人年获务工工资不少于5000元。

4.根据《歙县三次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农业板块实施细则》(农产〔2023〕70号)、《歙县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实施办法》(歙农工组〔2023〕14号)等文件中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重点围绕“猪鱼茶菊果”指导提升对象申报项目,推动农业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构建农业产业化“5321”新格局。

5.自种自养项目最大奖补规模,不得超过达标最低规模的2倍,要尽量按提升对象实际最大允许奖补规模进行奖补。

6.每个提升对象可申请2个项目,每个项目要有项目名称,有具体实施内容、规模,有直接增收效益。

7.水稻玉米油菜等传统大宗农作物及高风险、高污染、非适应、效益不稳、禁种养区内等列入负面清单的产业不列入奖补产业范畴。

8.享受奖补的自种自养项目在规模上或在收入上应当能够成为提升对象家庭的主导产业。

9.改造类项目要有实质性改造内容,如茶园改造,一是要立体空间发展,间种各种高效经济作物苗木,如优质早茶苗、青绿梅,油茶、山核桃、香榧、中药材等,努力实现茶园变农业园,四季都有收入;二是要引入现代农业生产管理技术和机械化设施设备,如土壤有机肥替代化肥改良、坡改梯、运用节水减肥减药增效技术、使用高效低毒生物农药、生态绿色防控技术,提升茶叶产量质量。购买茶叶整形机、采摘机,提升茶叶采摘效率等。

10.单个项目奖补资金,不得低于400元,不得高于2000元,要按提升对象实际最大允许奖补规模进行奖补。低于400元的项目,可酌情适当提高最大奖补规模,直至奖补资金达到400元,客观确实无法提高最大奖补规模的,按400元奖补。

11.同一提升对象申请项目个数原则上不得超过2个,奖补总额不超过4000元。

五、奖补产业

(一)特色种植业

茶叶(改造新发展推荐品种:翠绿1号、滴水香种、黄山白茶、漕溪1号、舒茶早、安吉白茶等);菊花(黄山贡菊、金丝黄菊等);林特(山核桃、青绿梅、香榧、油茶、竹笋、林下经济等);蔬菜(大棚蔬菜、高山蔬菜、露地蔬菜等);水果(柑桔、枇杷、杨梅、葡萄、雪梨、草莓、猕猴桃、西瓜、甘蔗等);中药材(黄蜀葵、黄精、白芨等);苗木花卉盆景;食用菌;其他高效特色种植。

(二)特色养殖业

皖南土猪、内三元杂交猪、能繁母猪;肉牛、肉羊、能繁母羊;兔子、皖南中蜂、养蚕等特种养殖;皖南土鸡等禽类;泉水养鱼等水产特色养殖;其他高效特色养殖。

(三)农产品加工业

农产品加工业(名优茶制作,山芋干,笋干,火腿,豆制品等);手工业(竹编、竹器、竹雕、木雕、扎扫帚等)。

(四)休闲农业

开办农家乐、采摘园、垂钓园等农旅产业。

六、项目规模和效益标准

一般要超过或等于规定的规模或收入。

1.规模达标:见附件1。

2.收入达标:所发展的产业不属于以上产业类别的其他特色农业产业,只要提升对象通过发展该产业,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00元。

七、奖补标准

1.一般需要巩固产业脱贫成果的脱贫户到户产业项目奖补,按照全县制定的统一标准奖补(附件1)。

2.已纳入监测范围未消除风险的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其到户项目奖补标准按一般需要巩固脱贫户奖补标准的2倍扶持。

八、奖补程序

(一)项目摸排申请。各村首先精准界定具备发展特色种养业条件、需要巩固产业脱贫成果的提升对象,然后按照“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要求,精准摸排提升对象产业发展需求,帮扶干部、驻村工作队、村“两委”成员结合往年申报到户项目情况,帮助谋划2024年产业到户项目,并根据项目要求,协助填写到户项目摸排申请表(附件3)。

(二)批复下达。镇级根据县级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计划、使用规定、绩效目标、资金需求等对各村上报项目内容经过审定下达资金批复。

(三)规范实施。各村要严格执行《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财农〔2021〕19号),以及有关公示公告等文件要求,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方式,按照文件要求,严格履行项目申报、实施、验收、奖补发放、公示、公告等程序(附件2)。对照已上报到户项目立项申请汇总表,再次入户核实确认项目成效,组织开展入户实地验收,帮助提升对象算好效益账,如实填报到户项目验收表(附件4),做好验收合格到户项目奖补拟发放汇总表(附件5),及时报送项目奖补发放申请报告。

1.摸排申报程序。帮扶干部组织帮扶户申请→行政村审核→镇政府审核→镇、村级同时公示10天→县农业农村局会同县乡村振兴局审定。2024年3月25日前报送2024年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到户项目申请报告至县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发展股。(附件同时报送电子版)

3.资金发放程序。县农业农村局根据镇验收合格结果,将衔接资金拨入县财政局一卡通发放专户,由县财政局通过财政“一卡通”系统直接打卡到户。

九、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任务。各村要提高思想认识,准确把握到户产业帮扶要求,积极推进,加大宣传,组织镇村干部深入村组开展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根据农户意愿、生产资料等产业发展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科学指导、合理安排,帮助具备产业发展条件的对象找准产业项目,对提升对象发展的产业进行审核把关。严格履行摸排、申报、验收等各项程序,杜绝出现“一刀切,分配了之”,确保到户产业项目奖补政策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紧抓工作重点,确保精准施策。要精准识别具备特色种养业发展条件、需要巩固产业脱贫成果的提升对象,重点向未消除风险的监测户倾斜,要优先奖补效益高的达标项目,力争户均实施达标项目1.5个以上。对计划实施到户产业项目的,要以现有增收特色主导产业为基础,因地制宜,合理开发新产业;对没有劳动能力,无产业发展条件的,可以通过自有农业资源租赁、入股(土地流转)保底或村集体经济扶贫资产收益分红以及土地“大托管”等方式,参与当地产业发展,实现产业效益合理覆盖。到户产业项目计划下达后无正当理由,不得随意调整。

(三)加强监督管理,巩固帮扶成效。各村要做好产业到户项目摸排申报、组织实施、审核验收等工作的全程监管,确保财政到户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到户项目,明确具体内容,细化具体支出。提升对象之间的奖补,不允许搞均衡,要尽量靠上限允许规模奖补,要保障人口多的提升对象家庭每个人发展产业且达标的权利,通过项目帮扶,激发提升对象的内生动力,持续巩固产业帮扶成效。

十、责任落实

各村要明确职责,规范程序,强化监管,确保项目有效实施,充分发挥资金巩固效益作用。

1.镇乡村振兴工作站:参与起草审核2024年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到户项目实施意见,并提出项目资金计划意见。会同镇农业等单位对各村申报验收项目进行审查批复,跟踪通报各村项目实施质量进度情况。按照绩效目标要求,适时组织开展项目督查,对项目实施、政策到户、资金落实、帮扶成效等情况进行全面督查。

2.镇农业站:负责编制2024年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到户项目实施方案、项目主审、开展实地入户审核抽验、履行行业主管部门监督管理责任,调度指导各地按质按量按期完成项目实施。配合各级监督部门对到户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加强产业发展指导服务,积极进村入户开展实用技术指导。

3.各村委会:负责本村具体实施方案制定,组织镇村干部、帮扶干部进村入户,深入开展政策宣传,动员具备特色种养业发展条件、需要巩固产业脱贫成果的提升对象发展适宜产业,积极申报到户项目。

组织农业技术专家、产业发展指导员,全程跟进农业科技指导服务,督促提升对象高质量完成到户项目实施、验收、报账,特别是项目验收之后要持续跟进科技指导服务。要按时按要求精准报送工作进度信息等报表,要规范完整精准建立项目实施档案。

要把激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提升对象发展产业,作为巩固产业脱贫成果的重心工作,要组织帮扶干部积极帮助提升对象有效对接农业经营带动主体,确保提升对象发展产业有干部帮、有主体带,实现稳定脱贫。

各村主要领导要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靠前指挥、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贯彻有力,坚持“谁分管谁负责”、“谁验收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杜绝敷衍塞责、工作模糊、责任不清。

THE END
1.养殖项目计划书范文(精选3篇).pdf养殖项目计划书范文(精选3篇).pdf 6页内容提供方:150***3933 大小:401.33 KB 字数:约4千字 发布时间:2024-10-11发布于宁夏 浏览人气:13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养殖项目计划书范文(精选3篇).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1009/8104005106006133.shtm
2.2023年养殖场项目建设实施方案(五篇)根据省、市发改委、市畜牧局《关于申报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和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的通知》精神和县区发改局、畜牧局要求编报实施方案。 包括场名、场址、占地面积、职工人数、总资产、总负债情况,2010年6月底盈利情况、猪舍面积、存、出栏数量,其中能繁母猪数量,存在问题等。 (一)改扩建内容:如栏圈、http://cooco.net.cn/zuowen/2254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