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之间传来了一个重磅消息:中俄两国达成了新合作,合作资金达1万亿人民币!这绝对是史无前例的大手笔。
1万亿要干嘛
据中俄双方的报道称,中俄两国此次决定一起合作60多个重大项目。而这些项目将会得到两国在政策、融资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早在去年11月,中俄两国就在北京开了一次类似的会,当时也更新了一批项目清单,有62个重大项目和21个远景项目,这次提到的60多个项目还是主要是重大项目。
而能被列入中俄政府间清单的投资项目,这可不是随便的项目。首先,一定得达到1500万美元的投资额标准,其次,还得对两国的社会经济和各领域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比如俄罗斯阿斯特拉罕地区的炭黑生产项目,还有俄犹太自治区的危险货物铁路转运中心项目也在其中,这个项目看起来是个铁路项目,但却涉及到了大量基础设施建设,牵扯到物流、运输等多个领域。
面对记者采访时,刚刚升任俄罗斯第一副总理的曼图罗夫毫不掩饰对这次会议成果的满意,他表示:“此次双方合作非常及时且成果显著”。
那么,为什么曼图罗夫如此重视这次会议呢
很简单,俄罗斯现在缺钱花。
当下,俄罗斯的眼光自然落在了中国身上。中国不仅是俄罗斯的重要合作伙伴,还拥有充足的资金实力。
不过,中俄之间的实际投资合作还是相对有限的。2022年,中国对俄直接投资存量只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量的0.36%,俄方对华投资更是只有0.02%。如此低的基数也预示着,中俄投资合作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问题在于,两个大国虽然看起来合作空间广大,但要把这些潜力变成现实成果并不容易。双方需要克服很多障碍,这也让政府间的合作显得尤为重要。俄方已经放出信号,希望与中国扩大在新能源、造船等优先领域的投资合作。目标是在几年内,将中俄政府间委员会框架下的投资合作项目从80多个增加到100个以上。
对中国来说,利用俄方资金推进国内关键项目,以及提升中俄经济合作水平,无疑是个难得的机会。
但我们也不能忽视一些潜在风险,国际政治局势风云变幻,中俄关系虽然目前较好,但如果未来国际形势发生变化,双方合作可能面临挑战。而在具体项目实施过程中,双方是否能够充分协调、达成共识,也是个未知数。
于是在合作开始前,中方便提前提出了4点建议:
一:两国要一同搞好投资合作的规划。
二:加强沟通协作,共同推动合作项目的进程。
三:挖掘更多的合作潜力,更好开展地方合作。
四:强化政策支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据悉,在8月份的中俄总理第二十九次定期会晤期间,双方很可能会签署新的投资合作计划。这次高层级会议的召开,不仅仅是为了应对当前的合作挑战,更是为了在更高层面上推进两国的投资合作。
未来,我们或许会看到更多的大项目落地,以及一些前所未有的创新合作模式。比如说,双方在高科技、新能源领域的合作可能会进一步深化,这不仅为两国带来经济效益,还将加强两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