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越铸越牢,汇聚成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大力量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

8月1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赵勇、中央统战部民族工作局局长华彦龙、国家民委政策法规研究司司长张谋、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司长郭建民介绍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成就与举措,并回答记者提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统筹谋划和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

民族工作确立了“新思想”,明确了“新主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同时,明确了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更加聚焦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把民族工作推向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十年来,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我国将“中华民族”写入宪法,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了新修订的地方各级人大和政府组织法,推动7个省区市制定了民族团结进步条例,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逐步纳入法治化轨道。

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之中。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评价体系,纳入各级领导班子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纳入党校、行政学院培训的核心课程。以文化浸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树立和打造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普及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等,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修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指标体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几项战略任务细化成创建的主要指标。用好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实施一系列高质量发展产业项目,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各族群众深刻意识到,只有国家强了、中华民族好了,自己才能过上好日子。通过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越铸越牢。

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区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昔日的苦窖水变成了甘甜的自来水,过去的土坯房变成了崭新的砖瓦房,高速公路和高铁通到了家门口,孩子们能就近上好学校,老百姓不用到大城市就能看好病……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下,民族地区3121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实现了全面小康,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区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通过脱贫攻坚奔小康,各族群众有了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好的医疗卫生条件、更优质的生活环境。这十年,民族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平均增长7.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平均增长10.2%。民族地区的人均寿命大幅度提高,西藏人均寿命10年间提高了整整4岁。一些新中国“一步跨千年”的“直过民族”又经历了一次从贫穷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通过脱贫奔小康,无数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无数人的梦想因此而实现、无数人的幸福因此而成就。

民族地区的内生动力极大增强。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大加强,仅铁路一项,民族八省区10年增加了1.58万公里。一大批产业项目和产业园区建设,让民族地区的发展后劲越来越足。各族群众的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用上了水冲厕所、互联网,种地实现了部分机械化,各族群众信心更足、干劲更足。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得到巩固和加强。当前,多个民族成员组成的家庭越来越多,各族群众互相帮助、相互欣赏、相互支持的故事比比皆是。在新疆,干部职工和160多万户少数民族家庭结对认亲,谱写了新时代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感人故事。

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度和广度前所未有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基本扫除一切阻碍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障碍,推动各族群众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有序流动,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度和广度前所未有。

“1.25亿少数民族人口中,流动人口超过3700万,仅广东省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约有370万,是10年前的两倍多,而且这个趋势还在进一步发展。”赵勇介绍,为顺应这种大流动、大融居的趋势,我国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融入城市,将他们纳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提供其所需要的各项公共服务,依法维护其合法权益。

“十年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广度和深度是空前的。”赵勇说,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就是生动的写照。

THE END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成就一、当前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畜 分享1赞 启秀中学吧 おきた縂司 【做点贡献】9上的政治笔记= =沙!!! 分享32赞 闲置吧 shbkwok 【我爱闲置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关键字:零食 福袋 文具 手表 付邮送 小更 分享102赞 闲置吧 shbkwok 【我爱闲置吧】改革https://tieba.baidu.com/mo/q/hybrid/search?keyword=%E6%94%B9%E9%9D%A9%E5%BC%80%E6%94%BE%E4%BB%A5%E6%9D%A5%E6%88%91%E5%9B%BD%E5%8F%96%E5%BE%97%E7%9A%84%E6%88%90%E5%B0%B1
2.改革开放后的经济成就(全文)改革开放的成就,经济方面 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3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推进体制改革,毫不动摇地促进对外开放,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举世瞩目的巨大辉煌成就,实现了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赢得了我国在国际经济社会影响https://www.99xueshu.com/w/mdh3cotpt9am.html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短短40年的时间里摆脱贫困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奇迹。A.正确B.错误的答案是什么.用刷刷题APP,拍照搜索答疑.刷刷题(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职业搜题找答案,刷题练习https://www.shuashuati.com/ti/dcfcff06f3604b6daa74460177604ae6.html?fm=bdbds93d8b7a5000f92eeda1d1215df4dc341
4.农牧业发展现状(精选6篇)随着农村经济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消费与市场需求的改变,中国的畜牧业已从计划经济时代的传统副业畜牧业向市场经济时代的现代畜牧业和支柱畜牧业方向迅速发展。 现代畜牧业的关键是以科学培育和改良的高产优质畜禽品种,以科学饲养和饲料为基础的现代生产经营方式和以科学防疫防治结合的畜禽保健体系https://www.360wenmi.com/f/filesj23y1d1.html
5.沈雁昕:中共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党中央的强力反腐,是党的作风建设上的一次拨乱反正,深得党心民心,当前,优良的党风正在带动和形成优良民风,党的权威与日俱增。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http://www.hprc.org.cn/gsyj/zzs/zgtssh/201712/t20171204_4566959.html
6.中国畜禽科技发展高峰论坛暨第七届中国畜牧基因组产业转化高峰2024年8月16~17日,中国畜禽科技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研究院所以及企事业单位300多位参会人员相聚金秋,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畜牧基因组技术在行业的发展与挑战。 会议开幕式由北京康普森农业总经理郝晓东主持,邀请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科技管理处处长/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联络员贾亚雄https://www.xinmunet.com/2024/65601.html
7.畜牧兽医工作总结15篇一年来,在市畜牧兽医局的关心支持,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各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精心组织,全区畜牧兽医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区动物防疫工作取得了突破性成就。在周边疫情异常复杂的.形势下,全区没有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情,切实保障了畜牧业的持续健发展,有效保证了畜牧产品质量安全。https://www.yjbys.com/zongjie/gerenzongjie/1588692.html
8.75年来桂林畜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取得显著成就 2023年全市肉类总产量是1980年的10.2倍 本报讯(记者徐莹波 通讯员廖静 邓涛)记者从国家统计局桂林调查队获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畜牧业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畜产品生产数量和质量均得到极大提升,畜产品结构不断优化,规模化水平日益提高,畜牧业已成为农业重要支柱产业之一http://news.guilinlife.com/article/55ymf73e6275d0f07f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