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以来,地方政府专项债从无到有,发行规模不断增加,使用范围持续扩大[2]。
(一)专项债使用领域不断扩宽,并重点投向各类基建项目
(二)随着使用领域的拓宽,专项债的发行规模不断扩大
二、从政府专项债各环节分析当前政府专项债使用效益不高的原因
(一)从“借”的环节分析
(二)从“用”的环节分析
(三)从“管”的环节分析
(四)从“还”的环节分析
“还”的环节包括还本付息,从还的环节分析,一方面存在项目收益不如预期,项目完工后因为使用量不达标,定价不合理等情况,收益不及预期的情况频发,部分项目甚至因为建成后不符合实际需求而无法产生收益。另一方面“用”“还”主体不一致,根据预算法,有能力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的是省级政府,但各市县也有大量的资金需求,因此在实践中就出现代为举债的情况,即在省级政府在举债之后将资金转贷给市县政府,造成责任错位的现象。
三、地方政府专项债资金效益不高所引发的风险
(一)地方政府专项债资金效益不高引发财政风险
(二)地方政府专项债资金效益不高引发金融风险
四、强化审计职能促进专项债券资金使用效益
(一)强化审计监督职能
(二)强化审计评价职能
(三)强化审计建议职能
审计工作的建议就是以审计结果为基础提供审计建议促进建章立制。一方面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管理方面的不足,可以建议改进专项债资金管理的流程,例如建立资金流向跟踪系统,实时记录资金使用状态,防止资金滞留或挪用。还可以引入信息化管理工具,提升专项债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另一方面是从宏观角度为政府建言献策,提出风险防控政策,强化风险管理顶层,设计风险预警和应对措施,建立资金使用过程中的风险预警机制,对于高风险项目和阶段,审计部门可以设置关键风险指标,并定期跟踪,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针对潜在风险提供预警报告,并为地方政府和项目单位提出规避风险的措施。结合绩效考核,将绩效考核结果与资金拨付挂钩,推动项目单位的工作积极性。例如,对效益好的项目增加后续拨款,对未达标的项目暂缓拨款,从而提升专项债资金的使用效率。审计工作还可以建议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对部分项目进行监督,增加独立性和公正性。
参考文献:
[1]闫衍.快速发展中的地方政府专项债风险及对策[J].经济导刊,2023,(03):41-44.
[2]曹婧,韩瑞雪.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传导机制及化解路径[J].金融市场研究,2023,(12):113-123.DOI:10.20134/j.cnki.fmr.2023.12.012.
[3]王为.政府专项债资金管理使用存在问题审计视角分析[J].理财,2024,(09):28-29.
[4]刘尚希.财政风险:一个分析框架[J].经济研究,2003,(05):23-31+91.
[6]马东山,韩亮亮,张胜强.政府审计能够抑制地方政府债务增长吗——财政分权的视角[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9,34(04):9-21.
作者姓名:陈松烽单位:连江县审计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中文域名:福建省审计厅.政务
主办:福建省审计厅协办单位:福建省审计厅计算机中心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GoogleChrome浏览器63版本及以上;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