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主强调,这是“国家政策”,填写一份名为“国家三部委发放创业扶贫资金申请表”的表格,交纳350元的食宿费用后,就可以由“介绍人”邀请到公司进行“考察”。“考察”内容是三到四天的课程,讲师们以“平债”和“国家政策”为名,向“考察”人员介绍通过交纳入门费方式发展下线的赚钱模式。
曹芳自称做新能源公交车生意失败,背了50万的债。去年底,在负债的第一个月,她被朋友引荐来到秦皇岛“考察”。根据该组织“制度”,只有参与投资才有资格平债,投得越多,平债的概率越大。投资按单数计算,一单是2900元,15单顶格。曹芳买了9单,共计26100元,也推荐了三个朋友加入,他们分别买了1单、3单、4单。然而半年过去了,她没有拿到该组织承诺给她的返利,债务也没有变化。
在一个所谓清债服务群里,群主每天都发布同一张截图,称可以解决所有信用类贷款以及各大网络平台贷款,100%平负债。
这套逻辑说服了李娟,“银行App的安全系数多高呀,任何人都无法更改,除了国家,还能有什么其他的理由呢?”深信不疑的李娟买了15单顶格,花了43500元。她又叫了身边十多个负债的朋友一起去。
半年后,她却发现身边人没有被平债。她询问讲师,得到的解释是平债是“随机”的,但做到“经理”后一定可以平。李娟难以被这个理由说服,“没有规则算是怎么回事?”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