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分析】您好,您所提出的是关于*****的问题......,【解决方案】*****【具体操作】*****
国有企业负债情况是什么
1、企业资产负债率高,即过渡负债
从资产负债结构上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对30.2万户国有企业进行清产核资的结果,1995年这些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达到了69.3%;其中资产总额74721亿元,负债总额51763亿元,所有者权益为22959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仅是企业账面资产负债情况,如果考虑到不良不实资产核销、待处理资产的因素,则实际的资产负债率将超过75%,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看,明显属于偏高的资产负债率。
2、存在着大量不良债务
从不良债务的角度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对30.2万户国有企业进行清产核资的结果,30.2万户工业企业中资产负债率在100%以上的有5.1万户,而在负债率低于100%的企业中,有6.1万户企业的损失挂帐大于所有者权益,处于实际上的资不抵债状态。这样一来,两者合计共有11.2万户企业实际处于资不抵债状态,占总户数的37.2%。由此造成的不良后果是,与这些资不抵债企业存在债权债务关系的债权方(也包括国有银行),存在着大量的不良债权和潜亏因素,从而也会大大影响这些企业的资产状况,进而形成一个相互影响的不良债务循环圈。前几年影响比较突出的“三角债”问题,就是这一影响的真实写照。
国有企业负债的原因
1.国家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影响
(1)投资体制方面
(2)融资体制方面
在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甚至在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国家通过行政手段筹集和分配资金,是我国融资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在这样的融资体制下,国家银行和国有企业都是国家的钱柜,企业对银行的偿债责任实际上是国有企业所有者对国有银行所有者的偿债责任,而这两者最终都是国家,实际上导致了企业不仅无需承担偿债义务,也无需具备偿债能力。
2.政府宏观调控手段的影响
政府宏观调控仍然带有很浓重的行政性,政府过渡干预经济,商业行为与政府行为错位,国有银行仍被当作国家调控的工具。
3.企业制度问题
谈及国有企业债务问题,很容易会引发这样的问题,这些企业为什么能够在严重拖欠、债务负担沉重的情况下继续“发货”、继续“赊欠”而传统国有企业在企业制度方面的缺陷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其次,人们有理由相信,国有企业一般不会破产,亏损也会由国家补贴。相应的,国有企业的债务增加后,国家也会通过银行或财政向其注入新的资金。因此财务状况非常差的国有企业为了能够奄奄一息的生存下去,它的债务也必然日复一日的向上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