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扩”两“稳”助汽车业加速跑政策解读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带动性强,发挥着工业经济稳增长的“压舱石”作用。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提出2023年汽车行业运行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力争实现全年汽车销量270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3%。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约5%左右。2024年,汽车行业应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内,产业的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

“该方案涉及汽车产品消费与生产,产品质量、创新、关键零部件发展,供应链安全稳定,以及新能源基础设施等多个方面。”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表示,“每一项措施均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推动方案,这将有力促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增长,我们对实现今年的目标充满信心。”

扩大新能源车推广

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今年前7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超过45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40%。其中,出口63.6万辆,同比增长1.5倍,成为我国经济一个强劲增长点。

不过,随着销量基数变大,增速也在放缓。此次《方案》明确提出,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要达到90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30%,略超预期。“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内工业经济稳增长压力较大,进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对于扩大消费、畅通循环、促进工业经济持续复苏具有重要意义。”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王卫明说。

《方案》提出,一方面,要落实好现有新能源汽车车船税、车辆购置税等优惠政策,抓好新能源汽车补助资金清算审核工作,积极扩大新能源汽车个人消费比例;另一方面,要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加快城市公交、出租、环卫、邮政快递、城市物流配送等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研究探索推广区域货运重卡零排放试点,进一步提升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水平。此外,还要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鼓励企业开发更多先进适用车型,充分挖掘农村地区消费潜力。

“汽车企业要深入了解农村消费者需求,并根据他们的使用要求开发设计产品,在产品外观设计、车辆使用安全、充电安全和便利、驾驶舒适性和操控性以及功能需求等方面下功夫。”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表示,“以皮卡为例,既能载人,又能拉货,农村消费者可能更需要这种耐用的产品。”

稳定燃油车消费

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65万辆和1562.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4%和7.9%。虽然前7个月国内汽车市场销量整体有较大增幅,但刨除出口增量及商用车增量后,国内乘用车市场还未完全恢复,国内乘用车市场的复苏压力仍旧较大。

“传统燃油汽车市场,尤其是乘用车市场,今年表现相对低迷,对整个行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拖累。”付炳锋解释,原因在于,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增长,对传统燃油汽车市场份额造成了较大挤压;另一方面,合资企业在新能源汽车转型升级方面进展相对缓慢,且产品竞争力不足,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传统燃油汽车市场稳定增长。

数据显示,从2017年到2022年,我国燃油车销量从2810.2万辆下降至1997.7万辆,销量减少812.5万辆;新能源车销量从77.7万辆增长至688.7万辆,销量增长611万辆,新能源车替代效应非常明显。

“燃油车是基本盘,是民生车型,仍是汽车市场的大头。”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要把握好消费结构和节奏,并呼吁从政策上稳定燃油汽车消费。

“此外,《方案》鼓励企业以绿色低碳为导向,积极探索混合动力、低碳燃料等技术路线,促进燃油汽车市场平稳发展;鼓励企业加大高端化、定制化产品供给,深挖细分市场消费潜力。”付炳锋说。

稳定产业链供应链

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总工程师左世全表示,《方案》将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作为重要举措之一,对汽车行业稳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统筹汽车产业发展和安全的内在要求。

“从具体举措看,该《方案》体现了坚持守正创新、系统观念的务实安排。”左世全解释,发挥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协调平台作用,引导形成长效机制稳定供给,建立健全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监测评估公共服务平台,及早识别供应链安全风险,这些举措重点从“守正”角度保障短期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和畅通。推动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合力,开展“1+N”制造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这两项举措则是面向“创新”推动中长期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具体举措。

左世全表示,上述举措有利于很好地从供给侧推动汽车行业稳增长保畅通,也有利于面向中长期,在创新驱动下强化汽车全产业链抗风险能力,持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记者杨忠阳)

主办单位:国务院办公厅运行维护单位:中国政府网运行中心

THE END
1.汽车产业政策解读:全球各国对汽车产业的政策导向.pdf近年来,全球各国对汽车产业的政策导向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汽车产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各国纷纷出台相 关政策,以推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和升级,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 保护的双重目标。 首先,各国政策普遍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由于传统汽车的 燃油排放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全球各国开始转向绿色和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1005/8007026130006132.shtm
2.“稳油车,增混动”政策解读而对于燃油车,政策强调的是稳定,减少下滑,措施包括解除限购、增加指标等。值得注意的是,政策中提到的“混合动力”放在了燃油车项目下,这里的“混合动力”应该是HEV油电混,插电混属于绿牌新能源车。 总结 所以,拥护燃油车的可以继续拥护,但这个政策方案并不能说明国家导向油车。恰恰相反,国家要继续“扩大”新https://m.yoojia.com/pages/dongtai/index?id=2824874002&from_src=magic
3.国家对于汽车行业的政策导向有哪些车友交流懂车帝提供国家对于汽车行业的政策导向有哪些的车友交流详细内容,懂车帝是一个汽车资讯平台,懂车更懂你。我们提供最新汽车报价,汽车图片,汽车价格大全,行情、评测、导购等内容,看车选车买车就上懂车帝。https://www.dongchedi.com/tag/ugc/14506211
4.汽车工业政府对汽车工业发展的导向作用在汽车工业的发展过程中,巴西政府采取了各种政策措施,积极推动汽车工业的发展。政府的政策导向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 5 个方面。政府支持汽车工业发展的力度与方式 (1) 推行 “ 增长点 ” 产业政策,推动汽车工业的发展。在库比契克执政时期制定的全国经济发展计划中实行的这一政策,旨在通过对各部门和各行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723433578825324285.html
5.中国专用汽车行业政策环境深度分析:政策引领,行业加速转型升级以下为主要政策节点及其影响分析:低碳化政策:在“碳中和”和“碳达峰”的大目标下,国务院下达《中国制造2025》要求中国专用车行业向低碳化方向发展。随后,国家相继颁布了《关于全面深入推进绿色交通发展的意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等文件,强调新能源专用车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些政策不仅推动了新能源https://cj.sina.cn/articles/view/7830800370/1d2c087f200102boj4
6.纯电动汽车行业从“政策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纯电动汽车行业从“政策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 近两年,我国纯电动汽车行业产销量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流,市场得到较深的推广和普及。但与此同时,国家对于行业的补贴也呈现精细化发展,这也预示着行业开始从完全依靠政策推动逐渐向由政策和市场共同推动过渡。https://newenergy.in-en.com/html/newenergy-2420970.shtml
7.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对市场的影响与经济发展导向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出台,将有利于减少传统燃油车辆对环境的污染,减少碳排放,有利于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这也将为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等相关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对市场和经济的影响评析 政策导向下的市场发展 https://www.jianshu.com/p/7d3e2dac65fb
8.[乘联会]:政策综述2024年国家汽车相关政策取向分析2024年国家汽车相关政策概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24年应坚持稳中求进,提出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提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的政策,旨在通过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来稳增长、稳就业。 2. 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 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推广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进程,包括L3https://www.fxbaogao.com/detail/414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