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新社称,中国领导人5日宣布了2024年GDP增长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这与去年经济增长目标相同。不过,去年中国实际经济增长5.2%,快于目标增速。尽管这一目标不及中国过去几十年的高速增长速度,但对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来说都是“梦想”。报道称,由于“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地区热点问题频发,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风险隐患仍然较多”,政府工作报告承认,“实现今年预期目标并非易事,需要政策聚焦发力、工作加倍努力、各方面齐心协力”。
路透社称,中国政府设定雄心勃勃的经济增长目标,传达出的信号是中国将把经济发展放在优先位置上,这是因为2024年的增长目标是在2023年基础之上设定的,尽管与2023年经济增长目标相同,但增长基数却比2023年的增长基数更大,因而实现这一增长目标的难度更大。这也显示出中国政府将致力于支持经济增长。
当天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吹风会,邀请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解读政府工作报告。黄守宏表示,把经济增长目标定为5%左右,是考虑到各方面因素,包括国内国际形势,也包括需要和可能。他说,支撑中国经济这些年发展的基本动因并没有改变,很多方面甚至显著增强。例如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完备的供给优势、高素质劳动者众多的人才优势等,这些优势没有变。同时,新动能快速发展,一年比一年增强。新能源汽车短短十几年间从无到有、发展壮大,去年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总体上,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黄守宏说,“我们今年实现5%左右的目标是有条件、有支撑的。”
发展“新质生产力”位于政府工作任务首位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在经济发展面对挑战时,中国加紧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报道称,针对拜登政府收紧对华高科技出口的限制,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半导体等领域,中国领导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齐向东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尤其强调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我们民营科创企业打了强心针。”浙江大学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盘和林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今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基调是新质生产力,虽然GDP增长目标与去年相同,但依靠的动力不同。只有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才能使中国经济在全球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
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李东生5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科技创新既是企业的时代使命,也是实现商业价值的根本路径。近年来,该企业累计申请专利超10万件,近6年投入研发费用超过600亿元。他说,我认为5%左右的经济增速目标预期合理、稳健可行,向市场和企业家传递出积极的信号。作为科技制造业代表,我们有底气、有信心推动达成这一目标。
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5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两年,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掀起全新热潮,可能从根本上重塑全球产业竞争力。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不仅可以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助力民生刚需,也将推动人工智能与科学研究的深度结合,打造科研新范式,大力提升我们科技创新的基础能力和水平。
高水平开放促进共赢
“中国通过更广泛的开放和更深刻的改革来应对西方‘小院高墙’等遏制中国的企图。”俄卫星通讯社5日称,中国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加大吸引外资等提出多项新举措,包括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打造“投资中国”品牌等。报道引述专家的话称,中国的深刻改革和进一步开放对全球其他国家来说是巨大机遇,这个机遇其他国家如果抓住的话,就可以做到双赢、共赢。
“中国持续释放出吸引外资的积极信号,展现中国坚持扩大开放的决心和信心,让外企切身感受到了中国经济的包容性和广阔的发展机遇。”霍尼韦尔中国区总裁余锋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也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源。中国市场的规模和创新活力等优势为跨国企业在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市场依托。“我们持续看好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坚定不移地继续深耕中国市场,通过一系列立足本地的产品开发和创新来满足中国市场需求。”
军事专家张军社5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在国际安全形势严峻和国家经济发展持续稳定的前提下,中国国防费预算连续9年增长没有达到两位数,表明中国国防费的增长是克制的,也表明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和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
俄塔斯社称,中国增加国防开支是正常的。当前中国面临美国等西方军事威胁日益严峻。为确保国家安全,中国不断提高自己的国防开支,但中国无意卷入军备竞赛。“这样的预算增长显示了中国的谨慎和平衡的国防政策。中国有足够的力量来确保国防。”
【环球时报报道记者丁雅栀邢晓婧涂蕾陈子帅白云怡李萌杨沙沙郭媛丹林森陈康柳玉鹏刘长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