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川区司法局2024年工作总结暨2025年工作安排
区司法局2024年工作总结暨2025年工作安排
2024年12月
大道行思,取则行远。近日,我们对2024年的司法行政工作作了初步的总结,对2025年的工作安排作了粗浅的思考。盘点2024,临川司法行政工作有一些进步增强了信心:法治乡村促进会的影响越来越宽泛。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越来越显著,行政复议案件增长382%,调解率43%,直接纠错率24.14%,行政诉讼败诉率有望降至10%以内。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积极性越来越高,覆盖率达100%,还有些乡镇想继续升级。
一是法治乡村促进会作用发挥持续放大。我区首创的“律师+法律明白人”培养模式写入司法部工作要点,并在全省、全国推广。推动力度更大。继2023年区委改革办出台专门文件后,2024年又研究出台了“百带千”“千传万”的实施方案,致力推动作用发挥常态长效。帮带平台更好。继2023年建成法治小区、法治驿站、法德讲堂后,2024年又联合知庸律所打造了首个紧密型的“律师+法律明白人”帮带实践站(“法律服务超市”),也得到了国家、省市区各级领导的指导、支持和认可。服务范围更广。2024年先后与北京锦钟律所、大成上海分所、中银南昌分所签订了共建协议,设立了异地工作站,服务外流临川人。作用发挥更实。目前帮带实践站采取乡镇按月轮流跟班,总体运行良好,现场帮带100余人。各级站点累计开展法治实践2500余次,参与调解4600余起,接待群众法律咨询10万余人次。
二是“有法帮你3+1+N”品牌更富实效。截至目前,三大平台受理咨询总数4万余件,满意度达到99.8%。受理法律援助案件933件,其中民事案件较去年同比增长259%,并落实审查起诉阶段刑事辩护全覆盖工作,有效提升了刑事案件法律援助力度。10月份以来受理完成20余起。
三是“凝心聚力·矫心育人”品牌运行良好。发挥“法律明白人”、村两委干部、会员律师和新乡贤“四方”力量,推动社矫工作提质增效。2024年在温泉、青云等五地试点运行,完成了近110名社区矫正对象的对接,并成功帮助8名对象摆脱困境,消除风险。
四是醒航计划职业技能培训全面启动。为了更好的解决刑释解矫人员就业问题,我们联合区人社局共同设立醒航计划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免费为有意愿的两类人员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今年10月份开办了首期茶艺培训专班,共计28人参加培训,当月就有8人实现就业。今后将动态跟进,让此项政策真正惠及两类群体。
五是生态环境保护府院联动取得突破。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府院联动”工作机制,有效整合执法、司法资源。与区检察院联合出台《关于行政违法行为监督的协作意见》,有效凝聚了生态环境保护强大合力。2024年以来,全区共办理涉环境资源案件24件,判缴生态修复费用61.84万元。该做法有望通过省级平台转发推广。
展望2025,有一些期许,更有一些压力。2025年是我区法治建设“一规划两方案”的收官之年,任务更重,压力更大。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聚焦司法行政主责主业,比照临川发展改革需要,补短板强弱项,抓重点带全面,创品牌重实效,优服务保稳定,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临川。突出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第一,突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贯彻。一是学习好。区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得到很好的坚持,下一步还要推动乡镇和部门班子会议学法制度的落实。二是宣传好。建强用好区“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学堂”师资库,广泛组织开展宣讲活动。三是贯彻好。重点抓好一批法治惠民实事项目的落地见效,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转化为法治临川建设的生动实践。
第二,突出短板弱项的补齐补强。一是行政执法人员专业素养不足。2024年行政执法人员公共法律知识统一考试,不仅倒逼了执法人员学法的主动性,也清理了794个行政执法证件。2025年我们还将加强行政执法证件动态管理,定期清理;建立常态化考试机制,定期集中抽考,以考促学,以学促用,进一步增强执法人员学习的自觉性和紧迫感。二是乡镇司法所履职能力欠缺。尤其是在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和合法性审查方面力量不足,履职不够。2025年我们将加大专业人员招录力度,强化业务培训,提升履职能力,同时探索建立行政执法导师制,指导乡镇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办案。三是叫得响的调解品牌没有形成。我们计划借鉴上海浦东区的经验,在推动矛盾纠纷调处上实行“三所联动”,目前正在制定方案,并初步确定了试点乡镇。
第三,突出重点任务的推进落实。一是推动述法全链条机制的落实落细。严格按照“七个环节”的要求抓实述法,2025年重点在精准查找问题,精准落实整改上下功夫,全面提升述法工作质效。二是推动行刑衔接“3+N”联动机制的建立健全。拟印发关于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双向衔接“3+N”联动机制的实施意见,推进“行刑衔接”机制不断完善、落地见效。三是推动普法履职报告评议活动的见行见效。以评议述职为抓手,推动“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真正落实到位,让普法更有说服力、更有针对性、更有获得感。
第六,突出公法服务的供给提质。着力提高法律咨询质量,面向律师事务所公开采购12348热线律师值班服务;着力发挥法律顾问作用,出台统一规范的法律顾问服务范围和评价考核制度,切实解决聘而不用,聘而乱用问题;着力规范律师行业管理,提高办案质量,减少投诉案件,增强律师公益职责;着力优化公证服务,落实减证便民举措,加大“公证+行政执法”推广力度,提高行政执法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