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万载县把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重大战略任务,大力实施“微工厂”进乡村工程,截至目前,全县总投资超1.2亿元,建成“微工厂”188个,覆盖全县143个行政村,共为村集体经营性增收960万元以上。
2022年开始,万载县借鉴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经验做法,结合花炮产业转型升级及生猪养殖污染整治后,部分生产用房、用地出现闲荒现状,以“打造一批村级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乡村振兴示范村”为目标,遵从三产融合理念,以农业产业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延伸及轻工业加工为“微工厂”固定资产投资方向,同时整合“微工厂”屋面建设光伏电站,确立“微工厂+光伏”产业帮扶发展思路,全力创建村民顾家、务工、务农“三不误”的乡村“微工厂”。
“2024年以来,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要求,我县已完成‘微工厂’建设52个,光伏电站52个,预计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650万元以上,实现广大群众尤其是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就近就业,持续增收。”万载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陈国亮说道。
在创建乡村“微工厂”过程中,万载县按照严格审核、因地制宜、科学建设的原则,积极完善招引项目和利益分配方式,构建联农带农机制,筑牢产业发展基础,激发产业发展活力。同时成立项目专班,建立激励奖补制度,强化运营监管,把牢产业发展的正确方向。
万载县赤兴乡兴盛制衣厂负责人王海根说:“感谢政府建设了这个‘微工厂’,让我回家创业有了信心,降低了创业的成本和风险,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扩大生产,增加三到四条生产线,给周边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我们村作为省定‘十四五’重点帮扶村,通过‘微工厂’加光伏,既解决了我们村近百人的就业,人均增收2万多元,又使我们村集体经济收入从原来的4万元增加到32万元,为我们村实现全面乡村振兴打下扎实基础。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服务好现有‘微工厂’企业,使他们进一步扩大产能,带动更多周边村民就业。”万载县赤兴乡镜山村党支部书记王耀鹏介绍道。
THE END